用看電影的方式解讀歷史。
歐洲文明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希臘羅馬、基督穆聖、黑暗光明、近代歷史。
第一站我們先聊聊古希臘
古希臘不是一個國家的名字,而是泛指古希臘語文化圈,主要包括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周邊區域,古希臘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克裡特島的米諾斯和希臘半島的邁錫尼,這兩個國家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夏商朝時期,那時候還沒有大一統和帝國的概念,普遍實施的是天下共主的政策。米諾斯文明毀滅於一場天災,具體來說是千年難遇的火山噴發,藉此機會,公元前1450年來自希臘半島的邁錫尼人代替了米諾斯文明的統治,並將古希臘的政治文化中心從克裡特島轉移到了希臘半島。250年後,邁錫尼王阿伽門農,徵服了希臘半島上的所有敵人。成為愛琴海上的霸主。邁錫尼統治達到鼎盛時期。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物極必反,盛極而衰,邁錫尼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場持續十年的戰爭,將毀滅掉他們所有的一切。
這就是特洛伊之戰。
先介紹一下特洛伊這個國家,特洛伊的位置在現在達達尼爾海峽附近,這個地方是愛琴海通往黑海的入海口,屬於一個戰略要地。當時希臘的造船和航海技術非常先進,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海上貿易,然而在愛琴海內做生意始終只是拉動內需,想掙大錢還得是做進出口,於是邁錫尼想要打開和小亞細亞地區的貿易航線,翻開地圖一看,自己的船隊想要進入黑海進而到達現在的土耳其地區去,必須要經過達達尼爾海峽,也就是特洛伊人的地盤,人家在這搞個收費站,你希臘的船過來一艘我收一次過海費,掙錢美滋滋!
希臘人於是就想讓特羅伊歸順自己,這樣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還要什麼自行車。特羅伊人肯定不幹,老子離你們希臘半島300多公裡,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才不去給你當兒子。所以就不斷地產生摩擦。
電影的情節就是從特洛伊和斯巴達在結束了一次小規模的戰爭後進行和平談判開始的。
特洛伊的兩個王子受希臘斯巴達國王之邀前來參加和平談判,在宴會之際二王子小帥和斯巴達的王后海倫一見鍾情,對方傾國傾城的容貌讓他不能自已,於是就將海倫帶回自己的國家,從而引起了希臘諸邦的憤怒。此時正愁沒理由開戰的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傾舉國之力前來徵討。勢必要一舉蕩平這個眼中釘。由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希臘戰神阿基裡斯也被迫參戰。
希臘聯軍率先發起了進攻,皮特哥率先搶灘登陸,殺退守軍佔領了特洛伊的太陽神廟,還搶了人家的女祭司,這個女祭司是特洛伊王的侄女。希臘軍隊在特洛伊城前的海灘駐紮了下來。皮特哥雖然參戰但是卻與統帥不和,不聽調遣,此刻正沉浸在女祭司的溫柔鄉裡,只希望戰爭儘快結束,返回故鄉。希臘軍隊雖然人多勢眾,但指揮混亂,第一天攻城就被特洛伊軍隊殺得大敗,損兵折將,斯巴達國王也在和特洛伊王子的決鬥中被殺,希臘軍隊不敢再貿然進攻,此時聯軍軍心渙散心生退意,急需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英雄出來振奮軍心,皮特哥在軍隊中很有威望,皮特哥的表弟希望他能挺身而出,然而皮特哥卻決定帶著隊伍返回希臘,拒絕了他。
當晚特洛伊的軍隊偷襲了希臘聯軍,從沒有上過戰場的表弟偷了皮特哥的盔甲衝上了前線,結果被特洛伊大王子誤殺。皮特哥知道弟弟被殺,怒火中燒,來到特洛伊城下和大王子決鬥,殺死了對手並把他的屍體拖回了軍營。喪子的特洛伊國王潛入希臘軍營,懇求歸還自己兒子的屍體,帶回城中安葬,皮特哥敬佩老國王的勇氣,答應了他,並放女祭司也返回了城中,許諾12天內不會攻城。給特羅伊人留夠安葬英雄的時間。
雙方繼續對峙,誰也沒有取勝的辦法。
這時候希臘聯軍的奧德賽國王心生一計。
他們佯裝撤退,只在空空如也的海灘上留下一個巨型的木頭馬,馬在特洛伊的文化中象徵著和平,信奉眾神的特羅伊人認為這是眾神給他們的和平啟示,於是將木馬運回了城中,殊不知這是希臘人的陰謀,木馬中隱藏著希臘最驍勇的戰士。到了晚上,特羅伊人在慶祝戰爭勝利後一個個都喝得酩酊大醉,疏於防備,希臘戰士悄悄從木馬中出來,殺了城門的守衛,大批隱藏起來的希臘士兵衝了進來,特洛伊城破。慘被屠城,在亂戰中特洛伊國王被殺,阿伽門農也被女祭司偷襲而死,皮特哥在拯救女祭司的過程中被特洛伊二王子用弓箭射中而亡。
最後在戰爭結束後,希臘將士為他們的戰神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特洛伊戰爭是古希臘邁錫尼文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戰爭的起因表面上是為了爭奪希臘第一美女海倫,然而真正的目的是愛琴海貿易霸權的爭奪,這場古希臘對外擴張的戰爭歷時十年,
戰爭雙方都損失慘重,希臘犧牲了兩位國王,數萬士兵,電影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角色色薩利國王阿基裡斯,就是在戰爭中被弓箭射中腳踝而死。特洛伊則被徹底毀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現實中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並沒有戰死,而是在取得勝利回到希臘後,因為出徵十年,妻子早已有了情夫,最後被妻子和情敵害死在自己的宮殿裡。
整場戰爭的導火索美女海倫被自己的丈夫斯巴達國王帶了回去,繼續做王后。
特洛伊戰爭結束沒過多久,多利亞人就入侵了希臘,希臘所有的城邦都被毀滅,自此古希臘進入長達400年的黑暗時代,希臘人回歸了氏族部落統治,文化藝術發展停滯,直至雅典文明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