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飛機頭頂呼嘯過 噪聲當空降居民維權難

2020-12-23 民航新聞

  只因為小區上空呼嘯而過的飛機,北京朝陽新城小區的居民們正在被噪聲困擾,在航線與居民區之間,應該如何達成雙贏

  我們都曾經有看到飛機經過興奮的經歷,但如果每天都有上百架飛機從家的上空很近地飛過時你還會覺得愉快嗎?近日,接到居民關於飛機噪聲擾民的投訴後,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市東五環外東壩的朝陽新城小區。

從天而降的噪聲

3小時飛過78架飛機,朝陽新城深受飛機噪聲之苦

  早上9點多,這裡還沒有飛機經過,很多老人和孩子在朝陽新城小區的花園和草地旁休息,小區顯得非常安靜和諧。當記者問正在休息的居民是否存在飛機噪聲擾民的問題時,一群居民圍上來紛紛對記者說:「飛機可多了,每天都有上百架」;「聲音特別大,吵得人沒法休息」……

  在居民的指點下,記者來到位於小區A區某號樓6樓的嶽女士家,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小區安裝的噪聲監測設備就裝在她家陽臺上,由一個指向天空的話筒和若干儀器設備組成。

  嶽女士說:「夜裡9點到11點過的飛機挺多的。那影響是挺大的,有時三兩分鐘一架,周五、周六飛得更勤,一分多鐘一架,最多間隔也不超過3分鐘。B區影響比A區還大。」

  嶽女士的先生補充說:「原來飛得可低了,在屋裡連說話、看電視都聽不到聲音,每次都有半分鐘的樣子。」據他說,前兩年剛入住時,可安靜了,幾天也聽不見一次飛機聲,可能那時候這兒不是航線經過地吧。

  據記者了解,朝陽新城小區距首都國際機場10公裡左右。從今年3月開始,首都國際機場的一條起飛航線從小區正上方經過,飛機爬升時產生巨大的轟鳴聲,每天從早上8點起,一直延續到深夜11點。

  經居民推薦,記者找到了比較了解情況的業主吳女士。吳女士拿出專門用來統計飛機從小區飛過情況的本子給記者看。吳女士是從5月8日開始進行統計的。她的統計顯示,5月21日從下午16點21分到22時02分,5個多小時共飛了92架次;5月23日,3個小時有78架次。

  她說:「實在是太吵了,五一黃金周期間飛機還要多。有時晚上孩子剛睡著,飛機來了一吵,把一些靈敏點的汽車報警器給弄響了,狗也跟著叫,孩子被吵醒了就哭,院子裡深更半夜還一片嘈雜。好多老人失眠,有心臟病的現在整天把起博器都帶著,實在是受不了。」

  吳女士家安裝了四層窗戶用於隔音,據說效果比較明顯,但飛機噪聲依然令人難以忍受。

根本問題難解決

小區建設在前,飛機噪聲出現在後,天空中的噪聲誰來擔責

  A區業主楊先生說,他是2004年6月拿的新房鑰匙,同一批拿鑰匙的業主中有從機場附近搬來的,他們搬家的目的就為了躲飛機,購房時還專門問了有飛機航道沒,當時的答覆是沒有。

  楊先生說,直到2005年12月開始有飛機從小區經過,3月份開始增多,現在已經嚴重影響了小區兩千多戶居民的生活。小區居民也曾就此問題找過開發商,可是開發商答覆他們說,小區規劃符合各項國家標準,現在的飛機噪聲汙染問題是在房屋已經交付使用後才出現的,噪聲既不是他們造成的,也不是建築質量的問題,所以開發商不承擔責任。

  據了解,朝陽新城小區業主從今年三四月份開始到北京市環保局、民航、機場、政府等各部門反映情況並進行投訴。據楊先生介紹,業主們從3月份就開始找民航反映,打了不下數十個電話。打到民航總局辦公室時,對方讓找信訪辦;找到信訪辦又讓打到投訴科;找到投訴科時,對方又說他們只受理航空服務方面的投訴,噪聲問題得找首都機場;找到首都機場時,對方又讓找民航總局。

  5月15日,居民代表拿著一千多居民籤名的《維護我們的權益,讓噪聲遠離家園》和《致北京市環保局、民航管理部門等相關主管部門的公開信》以及部分時間段飛機飛過小區上空的時間、架次統計表,送到了北京市環保局噪聲管理辦公室和民航總局信訪辦。北京市環保局相關領導看完材料後表示,將儘快去朝陽新城安裝噪聲監測設備,同時找首都機場協商解決噪聲的問題。而民航總局信訪辦則至今沒有答覆。

  據居民介紹,小區維權的事兒有很多人關注,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任文堂給他們建議,讓改成多層窗戶。記者看到,小區裡現在也確實有很多人家都改成了像吳女士家那樣的四層窗戶,可很多居民說:「改了也有聲音不說,大夏天的咱也不能整天都憋著吧。這些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應該以改善大環境為主,而不是小窗戶。」

適用標準有分歧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VS《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

  記者在朝陽新城小區採訪時,正好碰到在小區B區安裝監測設備和收回A區監測設備的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技術人員。

  記者問民航改航線是否需要做環境影響評價,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姓麻的工程師認為,「要不要做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法》有沒有硬性規定的問題。如果沒有硬性要求的話,誰來承擔做改航線環評的費用呢。」

  問及此處監測適用何種噪聲標準,她說:「按規定,應該適用《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GB9660-88)」。旁邊的小區居民質疑說:「我們這兒離機場有十幾公裡,買房和入住時那麼長時間都沒有飛機,我們這兒應該算住宅區,憑什麼要適用機場周圍的標準呢,那不公平。何況機場的標準制定於1988年,到現在都快20年了,它並不符合我們對環境的要求啊。」

  按照《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的規定,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應適用晝間不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的一類標準。按常規,朝陽新城小區應該適用這個標準。但麻工程師說:「《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劃分的幾類地區主要是針對工廠等工業和廠界噪聲制定的,既然我們現在監測的是飛機噪聲,它既有專門的標準,又規定了專門的監測方法,是不同於普通噪聲監測的,所以應該適用《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而按照這個標準,則是一類區域(特殊住宅區,居住、文教區)不超過70分貝(標準值),二類區域(除一類區域以外的生活區)不超過75分貝(標準值)。

  居民說:「如果測了飛機噪聲不超標,但又確實對我們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幾天後記者與麻工程師再次探討標準適用及合理性問題時,她認為,朝陽新城應該適用哪個標準的問題值得進行討論。因為《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規定「適用於測量機場周圍由於飛機起飛、降落或低空飛越時所產生的噪聲」。朝陽新城小區的情況既不屬於飛機起飛和降落時,那低空飛越指的又是多少米呢?另外,就像有的居民說的,這個標準已經制定了十幾年,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還適應目前城市發展和市民對環境質量要求,這都值得探討。

居民反響強烈

抗議飛機噪聲籤名已達5000多人,可能對民航總局提起訴訟

  記者在發稿前對負責朝陽新城小區飛機噪聲監測的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先生進行了採訪。他說:「監測已經基本結束,目前正對數據進行處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區域和機場兩個噪聲標準適用問題。」目前,他們已經按照飛機噪聲和區域噪聲兩種監測方法都做了,數據也都採集了。他說,將會把數據報給北京市環保局。朝陽新城小區的飛機噪聲究竟是否超標,他說,一是最終結果還沒出來,另外,這次並沒有讓他們出文字報告,只用出數字報告。

  問及更改或擴大航線是否做了環評的問題,王先生說:「航線沒有再做環評。機場環評我看了,朝陽新城所在區域屬於影響比較小的地區。」

  記者與民航總局信訪辦聯繫採訪事宜,接電話的女士稱此事由一位姓陳的副處長負責,他正在外地出差無法聯繫,其他人無法答覆。

  民航方面尚無答覆,朝陽新城小區居民的抗議噪聲活動卻愈演愈烈。除朝陽新城抗議飛機噪聲籤名的居民已經達到2000多人外,周邊受飛機噪聲影響的北京奧林匹克花園、東壩家園、美然動力等小區的居民,也加入了集體籤名抗議行動。

  記者問朝陽新城小區居民希望怎麼解決問題時,居民說,咱們知道讓飛機不飛也不現實,但飛機可以稍稍改一下航線。小區B區往東都是果林,沒有居民區,只要航線往東遷一下不就不影響這些居民了嗎?

  也許問題並不像居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位研究飛機噪聲的專業人士說,解決飛機噪聲問題需要多方努力。製造商應通過技術措施來降低發動機噪聲;航空公司要利用運行程序,特別是起飛、著陸消音程序,使飛機遠離居民區;機場當局應使用行政手段,包括噪聲限額、宵禁等來減少噪聲影響;城區規劃部門要把機場規劃建在郊區,使機場遠離居民聚集區;土地使用規劃部門也要發揮其作用,使居民遠離機場和噪聲源;建築部門則要承擔起責任,在建築物設計和材料使用上採取隔音措施,使居民免受噪聲之害;當然還需要居民的理解與合作。

  朝陽新城業主楊先生說,現在他收到的各小區抗議飛機噪聲籤名名單上已經有5000多人了,到目前為止,他們仍然沒得到民航總局的任何答覆。為了維護居民安靜生活的合法權利,近日他們將可能對民航總局提起訴訟。

17薦聞榜

(《中國環境報》,

相關焦點

  • 戰機呼嘯而過,巨大的噪音到底來自哪裡?
    如果居住的地方有機場或者空軍基地,而且還在航線的正下方,那麼幾乎每天都有噴氣飛機呼嘯而過,尤其是噴氣戰機那種撕裂空氣般的噪音絕對可以算震耳欲聾。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如此巨大的飛機噪音。到底來源於哪裡?實際上問題似乎也不算特別難回答。有對比就有鑑別。如果說噴氣機尤其是低空高速飛行的戰鬥機的噪音大到無法簡單分析,不過還有各種螺旋槳飛機飛過。現在已經很難見到活塞老式螺旋槳飛機飛正規的民航。因此出現在頭頂上的螺旋槳飛機多為渦槳客機。
  • 實拍與首都機場「一步之遙」的免費公園 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
    一會功夫就有好幾架大飛機從我頭頂呼嘯而過。與飛機親密接觸閉上眼睛靜靜感受,覺得自己也在天空翱翔。休閒好去處不僅是市民休閒的好去處,還成了飛機愛好者的天堂,據說這裡每天都能吸引不少航空愛好者拍飛機、賞飛機。
  • 航空微教材:飛機氣動噪聲
    國際民航組織(ICAO) 制定了航空器氣動噪聲審定的建議標準,美國和歐洲等基於此制定了一系列飛機氣動噪聲適航條例,對民用客機氣動噪聲水平加以限制,其中第四階段要求2006 年以後提出適航申請的新型民用客機噪聲水平應比第三階段低10EPNdB(其中,EPN為Effective Perceived Noise的縮寫,稱為有效感覺噪聲)。
  • 飛機呼嘯從頭頂飛過降落 鹹陽國際機場旁村道成網紅拍攝地
    位於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旁的邊方村近來十分熱鬧,由於村道臨近機場停機坪,每天都能看見一架架飛機親密地由頭頂落下,一時間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拍照留念。  11月28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這處網紅拍攝地,地點位於機場西側停機坪外的村道中,村道約4米寬,機場與外部被圍牆與鐵絲網隔離,上方掛著「嚴禁翻越」的警示牌,沒過多久,便有一架飛機自東向西飛來,在道路上空呼嘯而過,向機場跑道中落去,飛機引擎與破風聲響徹雲霄,讓人異常興奮激動。
  • 地下室二次增壓泵噪聲「搗亂」 一樓居民苦不堪言
    記者了解到,類似情況比較普遍,不少在較低樓層居住的居民被安裝在地下室等地方的增壓泵發出的噪聲所困擾。針對這類設備的安裝,有何要求?居民面對此類情況該如何處理?  -聽您傾訴  去年3月,楚女士在澗西區某小區購入一套130多平方米位於一樓的二手房。
  • 合肥政民直通車一年接噪聲投訴850起 種類越來越多,律師表示噪聲...
    肥西縣環保部門介入調查後測定,該小區的噪聲分貝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眼下,噪聲擾民並非單個案例,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統計12345政民直通車關於「噪聲擾民」的投訴,從2017年8月至今一年時間,就多達約850起,其中廣場舞擾民的投訴就有100多起。律師表示,市民如遇噪聲侵擾可以維權。
  • 北京有一個免費看飛機的好地方,你知道嗎?
    坐飛機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但如果是看飛機呢?近距離觀看飛機從你的視線飛過,而你與飛機的距離只有幾十米的高度,看著一架又一架龐然大物在你的頭頂上空呼嘯而過,會是什麼感覺?想像這個畫面是不是非常激動,超級的震撼!
  • 世界最危險機場,飛機就在居民頭頂10米,甚至跳起來就能摸到
    導讀:世界最危險機場,飛機就在居民頭頂10米,甚至跳起來就能摸到按照常規機場一般會建設在遠離市區、遠離城市建築,周圍地勢環境較高視野開闊,且佔地面積要大比較適合飛機起飛,這才是建設機場的最佳擇址區域,比如我國的機場選址都是以這種區域作為首選
  • 5A景區啟動直升機觀光項目,附近居民叫苦:頭頂轟隆隆,在家說話靠吼
    紫牛新聞記者 馬奔 郭靖宇 文居民投訴直升機在頭頂飛,不堪其擾「5A級景區就能不顧周邊老百姓的感受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常州市武進區春秋淹城旅遊區附近的淹城新村隨機採訪了幾位居民,住在這裡的居民陳先生(化名)憤憤不平。
  • 首都機場突改航道噪音擾民 1700名居民抗議
    圖1:飛過朝陽新城樓頂的飛機發出的轟鳴聲讓這裡的居民寢食難安。攝影:本報記者熊維建  核心提示  一個地處北京市朝陽區東五環外東壩地區的大型社區,曾經日夜享受著安靜祥和。他說自己因為轟轟隆隆的飛機噪音天天睡不著;他更心疼孫子,高考快到了,當社會各界都在為考生們創造安靜的環境時,他們家的樓頂上卻每天過飛機,他不知道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兒……  事發:環保局在小區監測飛機噪音  5月22日上午10點,當北京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將兩臺進口的噪音監測設備運到朝陽新城社區安裝好後,朝陽新城的居民們沸騰了,他們為了首都機場客機噪音的事奔波了近兩個月
  • 「大媽」擾民爭議再起 居民裝隔音玻璃抗噪聲(圖)
    居民裝隔音玻璃抗噪聲  新華聯家園北區3號樓在翠屏西路和通朝大街交叉處,樓下是約300平方米的小廣場。  3號樓居民王女士稱,每天早上7點多開始,就有居民在樓下跳扇子舞,8點半開始,小廣場上有七八個中年男子揮舞皮鞭,「聲音大得像放鞭炮」,此起彼伏,接連不斷,持續到接近11點。
  • 大飛機的小噪聲:A380乘客的降噪指南
    此前,有媒體曾引用鐵路官方數據稱:「高鐵列車在時速300公裡時,火車內噪聲水平不超過66分貝,遠低於飛機客艙內噪聲。」可見,得益於飛機和發動機降噪技術的不斷進步,新一代飛機的噪聲水平已經今非昔比,「安靜」如今已不再為高鐵所獨享。  長久以來,噪聲一直是困擾航空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 深圳鹽田港區貨櫃車圍城 居民變「噪聲難民」
    受訪者供圖   「每天就像在喇叭裡睡覺」、「全家整夜整夜睡不好」、「噪聲快達到90分貝了。」近日,深圳晚報接到鹽田區鹽田街道不同小區居民的密集投訴,稱鹽田港區後方陸域的貨櫃車噪聲擾民現象越來越嚴重。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這裡的街道上停滿了十幾米長的貨櫃車,所有主幹道無一倖免。
  • 上海虹橋機場「紅眼」飛機降落驚醒沿途居民
    編輯同志:  我們是上海虹橋機場附近萬科城市花園居民,小區裡住著2萬多人,長年來受到民航正常航班噪聲的幹擾。近幾個月,郵政夜航班機又在每天的後半夜將我們從睡眠中驚醒,嚴重影響居民休息。懇請有關部門體察民情,將郵政「夜航」恢復為「晨航」,讓我們睡個安穩覺。
  • 連雲港機場被沭陽居民投訴:飛機飛過頭頂受不了
    12月18日,沭陽湯澗居民投訴連雲港機場,飛機起飛後,飛的太低,似乎壓著頭頂,且噪音極大,嚴重影響生活。網友笑稱:可以收取過路費!連雲港飛機場的飛行路線,為什麼不像浦東機場一樣先向東,沿著海域飛行,真是搞不懂,全世界公認:飛機起飛和降落是航行中最危險的時候,沿著海域飛行可以大大提高飛機飛行自救能力。連雲港規劃飛機場,是否當初就沒有考慮過,飛機進入領縣帶來的汙染(噪音)?連雲港飛機場與沭陽多個鄉鎮相鄰,湯澗幾萬居民怎麼受得了;老年人身體不好,噪音的汙染會對他們有多大的傷害,有過科學測算嗎?
  • 喜福匯家居廣場廣場舞跳得歡,晚上10點才散場附近居民:噪聲擾民 苦...
    12月14日,本報接到市民黃女士打來的熱線電話,稱州城清江橋頭喜福匯家居廣場上,每晚廣場舞音樂此起彼伏,聲音很大且持續時間長,嚴重影響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接到電話後,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居民——噪聲擾民達3年之久當晚大約8點,記者來到喜福匯家居廣場,發現不少中老年人跟隨著勁爆舞曲,跳著廣場舞。
  • 浣溪沙商務會所24小時發噪音 朝霞園居民不得安睡
    日前,家住合肥市經開區朝霞園小區的居民向本網反映,周邊一家名為浣溪沙商務會所噪聲擾民,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不停,他們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近日,本網小編對此事進行了走訪調查。朝霞園居民:24小時發噪音生活不堪其擾昨天上午,本網小編來到了位於合肥市芙蓉路與疊嶂路交叉口的朝霞園小區,走進小區就隱約聽見機器設備工作時發出的「嗡嗡」的聲響,越往西走聲音越大。小編經過細聽發現,聲音來自於小區9號與10號樓附近的浣溪沙商務會所。
  • 廣場舞大喇叭屢治難改居民苦不堪言 基層執法難破困局
    城市噪聲汙染頻遭投訴,為啥屢治難改?實際上,基層執法民警也有礙於制度與人情的無奈。  廣場舞擾民6年半難解決  王女士多次舉報的這個地方,位於歷山東路與和平路交叉口的一家銀行門前。據她介紹,無論空氣品質如何,總有一支隊伍在這裡跳舞。  「已經有6年半的時間了,從我的孩子小學一年級到上初中,我們家晚上從來不敢開窗戶。」
  • 廣州「呼嘯」村十年噪音之困,這次能解嗎?
    飛機低空飛過,電視裡的聲音根本聽不到,室內沒有手機信號,常年無法午休,夜晚夢中被驚醒……多年來,家住白雲國際機場附近山下村的小潘常因深夜被「鬧醒」,他的枕邊常年放著一套隔音耳塞。飛機掠過山下村上空。噪聲汙染被稱為看不見的殺手,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人體的健康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 大爺大媽沉迷吹奏薩克斯,小區居民受不了
    轟隆隆的施工聲、大排檔的喧鬧聲、呼嘯而過的車輛聲……這些「噪音汙染」常常讓我們的「耳根子」不得清淨!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使用音響或樂器音量過高也屬噪音的一種,屬於不文明的行為之一!2020年3月底,祥符派出所接到一位吳女士(化名)的報警稱,其所在小區樓下公園內,每天晚上六點到十點之間都有人吹奏薩克斯等樂器,嚴重擾民。接到投訴後,祥符派出所民警在夜間前往現場核查,發現該時段公園內確有不少玩樂器的居民在此聚集,各種音樂在耳邊繚繞,內行的人聽著也許悅耳,但是對於大部分居民來說,更多的是魔音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