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牧民的一天:海拔4800米的高原生活

2020-12-12 人民日報

清晨,第一縷陽光拂過高原,遠眺雪山皚皚,抬頭天藍雲白。藏北當雄牧民仁青起了個大早,眾多親朋也趕來幫忙。這一天,他要為100多隻小羊羔「淨身」。

仁青家的羊群。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仁青是拉薩市當雄縣納木湖鄉納木湖村6組牧民。納木湖鄉位於當雄縣城以北30公裡處,落座海拔5100米的拉根山山口北部,平均海拔達4830米,因境內著名的「天湖」納木錯而被世人所知。

「這100多隻羊羔是今年春天出生的,我家產羔數量在我們村小組48戶牧民中居中上。」仁青告訴記者,高原牛羊肉質好,羊毛、羊皮、肉乾等製成品種類豐富,銷路廣,當地牧民人均年收入逾萬元。

羊淨身,即騸羊。這是流傳高原牧區千年的一種習俗。春回大地,藏北牧民擇吉日給當年出生5個月大的公羊羔淨身,以作日後肉羊出售或自己食用;並留下一些體格健壯、品相優良的公羊羔作為種羊飼養。

給小羊耳朵打記號。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此時,幾公裡外仁青的「鄰居」土羅,騎著摩託車趕犛牛上山吃草,開始了一天的活計。

47歲的土羅戴著氈帽,黑黢黢的臉上寫滿淳樸,笑起來額頭道道皺紋。他家養了80多頭犛牛和近30隻羊。

靠著勤勞的雙手,土羅和妻子一起把兩個女兒撫養長大。「如今,大女兒在武漢中南民族大學就讀大學二年級,小女兒也考到拉薩念職校學醫,女兒上學的學費政府還有補助。」他說。

小羊祈福。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土羅習慣隨身帶著望遠鏡,這樣他可以隨時查看山上犛牛的狀況。「去年賣牛羊賺了大約4萬元;等女兒畢業了,家裡的生活還會更好。」他的眼裡滿是幸福。

走進土羅家,石木結構的房子粉刷潔白,地上鋪著乾淨的皮墊,滿屋茶香,暖意洋洋。土羅的老嶽母今年84歲了,每年還可領取政府發放的高齡補貼。

「從前,牧民都住帳篷,一年四季都很冷,現在的房子結實暖和,大風大雪也不怕了。」老人家精神矍鑠,她對記者說,「四五年前通了電,前年路也通了,生產和生活都方便了很多。」

過去土羅騎馬牧牛,如今騎摩託車。「但咱還不行,有的牧民開著汽車去放牛。」他笑著說。

羊群從羊圈放出。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臨近中午,土羅趕去仁青家幫忙。忙完手上的活,土羅又騎著摩託車去看護犛牛。傍晚5點半左右,他把犛牛趕回牛圈。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土羅和仁青終於可以坐下來喝茶吃糌粑。

「氧氣吸不飽,四季穿棉襖。」在海拔4800米的高原,空氣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左右,常年高寒,但藏北牧民卻把日子過得像酥油茶一樣溫暖香甜。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勤學的高度:海拔4800米,帳篷當教室
    勤學的高度:海拔4800米,帳篷當教室 西藏學子的線上學習是對身體和精神的挑戰 益陽職院老師專門制訂教學計劃 通訊員供圖 在雪域高原搭起了帳篷,與犛牛為伴;爬上了4800米的雪山,只為找尋更好的信號……紅紫的臉頰,長滿凍瘡的雙手,工整的筆記就是他們努力的見證。
  • 從海拔20米到4800米,浙廣融媒體新聞中心「大山西藏小分隊」披荊...
    日前,《大山深處的浙江人》走進了西藏。為期15天,由浙江衛視資深記者楊川源帶領70後、80後、90後組成的8人「大山西藏小分隊」,從海拔20米到4800米,從東部沿海到青藏高原,行走拉薩、山南、那曲,深入蹲點學校、牧民家庭、高原市場、援藏項目等,紮實記錄浙江人在雪域高原奮鬥小康路的故事。
  • 4800米高原上遊客排隊,一天300名勇士打卡,有人還帶著氧氣瓶
    ,在美麗的青藏高原上,有數不清的自然景觀,讓人流連忘返。作為西藏美景的終結地,聖象天門絕對是每一個到過西藏的人,必定會打卡的地方。據一名導遊介紹,雖說拍照的最佳位置位於海拔4800米的地方,一些遊客需要隨身攜帶可攜式氧氣瓶才能來到山頂,但最近一段時間,平均下來,一天差不多會有300多名遊客來這裡欣賞美景。
  • 我國海拔最高鄉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海拔5373米,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鄉。在這裡,連呼吸都很困難,改善生活、發展生產更是難上加難……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普瑪江塘鄉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 課目:雪山重裝行軍 海拔:4800米
    課目:雪山重裝行軍 海拔:4800米 西藏高原也已入夏 近日,西藏軍區某特戰旅 把官兵拉到海拔4800的雪山上 展開重裝行軍訓練 受領任務,偵查報知 按圖行進,淨化水源 ......
  • 甘孜州甘孜縣:蔬菜種植技術送到海拔4000米高原牧區 牧民將吃上...
    3月31日,甘孜州甘孜縣達通瑪片區查龍鎮45歲的牧民切登激動地說。  3月30日至31日,甘孜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組織查龍、卡龍等鄉鎮有一定基礎和積極性較高的160名牧民,開展了「送高海拔蔬菜種植技術到邊遠牧民家門口」集中培訓活動。
  • 國內海拔極高的寺廟,建立在4800米的山峰上,只可遠觀不可爬
    在國內,像西藏那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省份很少,因為是危險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憧憬著西藏,近年去西藏旅行的人也多了,建了很多寺廟,但是這個和中國的城市有點像,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國內海拔極高的寺廟,建立在4800米的山峰上,只可遠觀不可爬。
  • 第五次進藏:海拔4800米的孜珠寺,看到你真的不容易
    孜珠寺位於西藏東部昌都地區丁青縣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十多公裡的急彎土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從雲霧繚繞到豔陽高照,航拍西藏海拔4800米的寺廟。
  • 國內海拔最高的寺廟:距今3000年仍十分堅固,懸空於4800米的山頂
    國內海拔最高的寺廟:距今3000年仍十分堅固,懸空於4800米的山頂西藏,近年來已然是不少背包客或者是各種文藝青年的朝聖地之一,這處地方神秘且神聖,不少人都希望能夠來到這裡朝聖一番,陶冶情操也能見識一下高原風景的壯麗。位於青藏高原西南地區的西藏,素來都有世界屋脊的稱號。
  • 在海拔4800米展開重裝行軍訓練,畫面絕美……
    日前,西藏軍區某旅把官兵拉到海拔4800米的雪山上展開重裝行軍訓練,磨礪堅強意志品質,錘鍊官兵高寒山地作戰能力。「迅速下車!快,快!」猛士突擊車一個急剎,特戰隊員們迅速在雪山下進行集結,「戰鬥」一觸即發,特戰小隊分批次向著目標地域展開滲透。
  • 點燃高原牧民希望的火把
    曹枝清攝/光明圖片【道德模範光明禮讚】提起西藏阿里,許多人腦海中浮現出的是,壯美的神山聖湖、聞名於世的古格遺址、威猛的野犛牛、靈動的藏羚羊。但真正走近這片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大地,會發現美景背後是高寒缺氧等嚴酷的生存現實。
  • 海拔4800米峭壁之上盤踞著西藏最高的寺廟,名副其實的天空之城
    如果不是來到孜珠山,我永遠不會知道這裡峭壁之上盤踞著西藏最高的寺廟之一,孜珠寺。這裡是海拔4800米的天空之城。坐標,西藏、昌都、瓊布丁青。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兩步便是天堂。去相逢雪域最大的王,去相遇世間最美的情郎。一、孜珠寺在哪裡?
  • 納木錯的日出,海拔4800米,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納木錯位於青藏高原,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泊,因其自然風光絕美成為許多旅遊愛好者心中必去的地方。納木錯是藏語,翻譯成漢語就是「天湖」,由於其平均海拔在4800米左右,說是天湖確實不為過。納木錯海拔極高,這也就意味著太陽升起的過程幾乎可以完全沒有遮擋地暴露在人眼面前,當黑夜漸漸消退,黎明到來之際。太陽會漸漸從地平線上開始升起,起初只是一個橙黃色的,狀似鹹蛋黃的圓形物體,但是慢慢地,太陽開始迸發出原本屬於它的耀眼光輝。金色的光灑在納木錯湛藍色的湖泊上,灑在雪白的雪山上,那種神聖而美麗的場景會讓人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
  • 人物誌:尼瑪頓珠與藏北高原牧民的「脫貧記」
    (新中國70年)人物誌:尼瑪頓珠與藏北高原牧民的「脫貧記」  中新社西藏阿里9月10日電 題:尼瑪頓珠與藏北高原牧民的「脫貧記」  作者 江飛波  2018年年底,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搶古村村委會院內碼放了28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現金,村黨支部書記尼瑪頓珠在現場宣讀:2018年
  • 海拔4800米,戰地玫瑰鏗鏘綻放
    新華網消息:海拔4800多米的某高原腹地,霞光微露,戰車列陣。一場實兵實彈戰術演練在西藏軍區某炮兵團拉開戰幕。西藏軍區首個女兵戰炮班列兵炮長袁遠接到命令,按下發射按鈕。    隨著一聲巨響,火箭騰空而起,直刺蒼穹。實時傳回的「戰場」畫面上,火箭在目標區次第「開花」,數十個目標瞬間蕩然無存,發發命中目標的戰績堪稱驚豔。
  • 中國海拔最高的寺廟,懸空於4800米神山上,風光絕美一般人不敢上
    在國內,很少有省份能夠像西藏一樣,平均海拔處於4000米之上,因為處在險遠之地,所以很多人對西藏都心生嚮往,近年來去西藏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的確西藏和中國其他許多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風情,而因為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西藏在原有信仰的基礎上,也興建了不少寺廟,這倒是與中原城市有幾分類似。
  • 日出在海拔4800米的納木錯,為什麼讓人念念不忘?
    位於青藏高原上的納木錯,是西藏第二大湖,由於其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眾多旅遊愛好者心中必去之地。納木錯是藏語,被譯成漢語的是「天湖」,由於它的平均海拔4800米,所以說天湖實在是太難了。第二,納木錯地處高原,氣候寒冷,特別是夜晚這寒冷的天氣,更是讓人無法忍受。再加上納木錯附近條件簡陋,想看日出只能在野外搭帳篷,而住在納木錯湖畔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叫真正的寒風入體。等候夜幕降臨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所以當太陽升起時,你會有一種由衷的感動。只有當陽光灑下它的光輝,你才能感受到它的溫暖。就是有了以前經歷的種種不易,眼前的美景才顯得格外珍貴。
  • 西藏昌都孜珠寺,海拔約4800米,不是一般人能去的
    孜珠寺,位於西藏昌都市丁青縣覺恩鄉境內的孜珠山上,海拔約48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孜珠寺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目前是全藏區最大的苯教寺院,這裡山高路險、自然條件非常艱苦。
  • 中國有個海拔4800米的縣城: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比6個北京還大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中國有個海拔4800米的縣城: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比6個北京還大如果有人問起,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在哪裡時,大部分人幾乎想也不用想就能脫口而出,但是如果有人提問,世界上距離天堂最近的縣城在哪裡時?估計就會一頭汙水,怎麼也想不起是哪裡了?
  • 登上西藏4000米海拔高峰,完全沒有高原反應,冬季的西藏太美
    西藏高原是多少旅行者嚮往的人間淨土,是信徒朝聖的歸處。西藏四季的風景各有千秋,但是很少有人喜歡天寒地凍的冬季,這時候的道路不便,時常遇到大雪冰封,寸步難行的窘境。但冬季的西藏卻都有著人間秘境的純淨之美,大雪下的西藏猶如童話中的冰雪世界,一切都顯得格外沉靜,白雪皚皚的覆蓋下才更顯人間淨土的曠遠純淨。眾所周知西藏是高原地帶,來到西藏旅行最大的難題就是需要克服高原缺氧對人體機能帶來的不便。很多人從行程開始到最後結束行程都無法適應缺氧環境,導致高原反應,呼吸苦難、頭暈胸悶,四肢無力,甚至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