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我們一輩子都以放牧為生,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今天我還能親自種植蔬菜,以後還可以吃上自己親手種的新鮮蔬菜。」3月31日,甘孜州甘孜縣達通瑪片區查龍鎮45歲的牧民切登激動地說。
3月30日至31日,甘孜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組織查龍、卡龍等鄉鎮有一定基礎和積極性較高的160名牧民,開展了「送高海拔蔬菜種植技術到邊遠牧民家門口」集中培訓活動。培訓會邀請兩名專家,採取「理論+實踐」的方式,重點就高原蔬菜栽培技術、溫室大棚蔬菜栽培管理等實用技術進行現場教授和課堂指導,並手把手教授牧民們如何點播、條播以及作物覆蓋地膜方法等系列作業環節。種植蔬菜不像放牧那樣簡單,所以,牧民們都學習得特別認真,希望以後就依靠這門技術掙錢。
據了解,甘孜縣查龍鎮等「四鄉一鎮」地處雅礱江上遊4縣交界處,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溝深、地廣人稀、高寒缺氧,屬甘孜州深度貧困鄉鎮,是全縣海拔最高的純牧業鄉鎮,這裡的牧民祖祖輩輩都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廣大牧民居無定所的問題,極大地改善了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了牧民群眾走向富裕、文明、和諧的康莊大道。過去,查龍鎮等邊遠牧區群眾所需蔬菜全靠外運,由於運距遠、成本高,當地牧民都無法吃到新鮮蔬菜。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和牧民的傳統思想觀念,增強脫貧奔康的信心決心,甘孜縣在該縣深度貧困「四鄉一鎮」推廣210座蔬菜小棚種植蔬菜,主要種植白菜、蘿蔔、大蔥等,1座小棚可產2000餘斤蔬菜,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牧民群眾吃蔬菜難的問題。
「我一直以為會像祖輩一樣在草原上度過一生,沒想到會從遊蕩的生活走向定居的新生活,更沒想到我們這些牧民也會像農民一樣學會了種蔬菜。」切登說,「雖然我們的生活與城裡人的生活還有一定差距,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文 李珍蘭 彭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