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陶淵明十首經典田園詩,感受自然,心之嚮往!

2020-12-24 國學修學堂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出自晉·陶淵明《歸田園居五首》其一。

適俗韻,適合世俗的性情。性,本性。不愛俗世的榮華富貴,而愛山水自然,乃是本性使之然。這是詩人的心靈獨白,也是其人生志向與理想情趣的真情表白。

2、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出自晉·陶淵明《遊斜川》。

中觴,觴中,即杯中。縱,放縱。這句話意在勸人及時行樂,頗與「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頹廢思想同調。

3、籲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煙。

出自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籲嗟,此指感嘆、感慨。若,像。身後之名就像煙雲一般漂浮不定,不必繫心於此。意謂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為好。

4、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出自晉·陶淵明《形影神三首·神釋》。

縱浪,投身於。大化,指自然的變化。亦,也。無復,不必。生死是自然規律,該來總會來,不必懼怕,也不必多慮。這是詩人對生死問題的看法,非常達觀。

5、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出自晉·陶淵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一何,何等。此寫詩人擺脫官場樊籠後,優遊林下,遙望白雲,心思古賢,發千古之幽思的超然物外的閒適之情。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6、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出自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之一。

勉勵,努力。待,等。這句話是說要抓緊時間努力進取,否則會因錯過大好時光而後悔不已。

7、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出自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三。

復,又。倏,極快地。流電,閃電。驚,閃過。人的一生能有多長時間呢?快得就像流逝的閃電一樣瞬息即過。此以閃電比喻人生的短暫,嘆息時光易逝、人生苦短,感嘆中透著深深的無奈之情。

8、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出自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擲,指拋棄。獲騁,此指實現。時光離人而去,有志不能實現。此乃嘆息時間苦短、大志難伸之辭,惜時之中有抱怨。

9、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出自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仰望直上青雲的飛鳥,俯瞰活躍水中的遊魚,詩人感到無比慚愧。這是為何呢?因為此時此刻,他要為了溫飽生計而違背本願地赴任為官,跳入他非常厭惡的宦海之中。這兩句既是為了表達詩人的情感苦痛,更是為了展露詩人嚮往自由的心志。

10、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出自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不諫,不可以語言勸止。領悟到已經過去的不可以再用語言來勸止:知道未來的一些事情還可以補救。

相關焦點

  • 「田園詩派之鼻祖」陶淵明十首經典詩詞,樸素自然,灑脫恬淡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
  • 我國古代第一位田園詩人:走進五柳先生陶淵明的瀟灑人生
    導語:五柳先生陶淵明在中國古代的文壇詩人中可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在我國古代大多數詩人才子都以追逐官場名利,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為人生目標,所以常常我們可以在很多詩中看到詩人們為自己官場的不順利而寫下埋怨和鬱結的詩篇。但是東晉時期陶淵明的出現,開闢了我國古代田園詩這一大詩歌領域。
  • 王維十首經典「農家樂」:詩意地擁抱田園生活
    王維十首經典田園詩:詩意地擁抱田園生活王維的山水詩獨步天下,他的田園詩也是超一流的。欣賞過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之後,再來欣賞他的十首經典田園詩。拿王維的田園詩與陶淵明的田園詩來比較,發現兩者有明顯的風格區別: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完全融入式的。
  • 田園詩的開創者,「忘我」灑脫「真」性情的擁有者——陶淵明
    遇仕則仕,不以求仕為嫌,遇隱則隱,不以隱之為高,古今賢者,貴其真也。這是蘇軾給陶淵明的評價之一,陶淵明字元亮,名潛,自號五柳先生,世號「靖節先生」。陶淵明一生過得自然灑脫,他以詩酒自娛,縱浪大化,可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抱樸含真,任情自得,這位最真誠的詩人獲得了最藝術化的人生。陶淵明青少年時家道中落,他較早地參加了農耕勞作,出仕之前的陶淵明已顯現出了濟世之志但又心懷歸隱之趣,《雜詩》其五中「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山水詩和田園詩合稱山水田園詩,都是通過寫自然風光來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的詩歌類型,這是兩者的共同點。田園詩寫種田種地,放牛曬穀,往往與農家勞動緊密聯繫一起。山水詩整體意境高遠清新,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田園詩整體意境淳樸平實,非常接地氣,充滿人間煙火味。
  • 陶淵明關于田園的詩,詩句簡短,內容醇厚,全詩呈現古樸淡雅風格
    陶淵明是一位寫田園詩非常優秀的詩人,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詩人,曾經寫過的出名的代表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局》、《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等。他的代表作在大家中學時期也有學習過,相必也對這位詩人很了解。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細品悠然自得,值得一讀!
    陶淵明,人稱五柳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祖籍江西九江,古代才子大都有志考取功名,早期的五柳先生也不例外,進入官場數年後,面對官場的黑暗,辭官過上了隱居田園的生活,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陶淵明歸隱第二年所做的名詩《歸園田居》
  • 陶淵明和《桃花源記》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文學家。因為家門前有五棵柳樹,所以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間歇地做過幾年小官,後厭倦俗世,辭官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詩》(《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等。《桃花源記》借武陵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黑暗現實生活的不滿。
  • 山水田園詩自成一派,王維十首詩作,首首經典,又流露濃濃的禪意
    讀王維的詩,是幼年時。而讀王維,卻是近幾年的事。他是一位描寫我國山水的大師,技術高超,在盛唐自成一派,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王維,欣賞王維十首流傳千古的詩篇,感受我國山水之氣派。
  • 陶淵明田園詩所取物象分類,取萬物以寄情
    陶淵明田園詩中所取的自然物象既常見,又具有典型性,在豐富詩歌內容的同時總能內射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顧名思義,自然物象離不開自然這個大環境。總體而言,陶淵明田園詩中自然物象主要包括植物之象、動物之象和節候之象。
  • 陶淵明這十首有意境的詩,灑脫閒淡,每句都讓人沉醉其中!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我記得在中學時學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簡直驚豔,直到現在都能倒背如流。文中描述的那個世外桃源,讓人嚮往,太美了,太神仙了,而它對照之下的社會現實又讓人唏噓不已。
  • 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醉心於山水田園的詩人陶淵明
    很長一段時間裡,竟沒有一個領袖文壇的作家,一直到陶淵明的出現。生平經歷陶淵明――字元亮,一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世號「靖節先生」。陶淵明的曾祖父於東晉是位名臣,陶淵明的父親亦曾出仕,但是在陶淵明青少年的時候,家中就已經中落了,陶淵明一心嚮往山水自然之樂,但是迫於生活的巨大壓力,他在三十歲的時候開始出仕,但是不久之後便自行解職回家了。之後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陶淵明都一直待在家裡務農。之後,因為陶淵明族人的提攜,陶淵明當了彭澤令,但是,他在官僅僅八十多日就解職而去了。
  • 中國田園詩第一人,東晉詩人陶淵明,你知道他哪一句最廣為流傳?
    ,依然會有人追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羨慕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名利、寧靜超脫的心境。田園生活是我們心中的桃源,可望不可及,只因我們於紅塵滾滾中還有很多追求,太難取捨。又如何能似陶淵明他這般淡然?一切由來,皆有出處,得先了解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東晉詩人。
  • 王維和陶淵明:詩中有山水,無處不田園。
    同時,他參禪悟理、精通佛學,有「詩佛」的美稱,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山水田園派代表詩人。 王維現存詩約400首,主要是描繪山水田園、歌詠隱居生活,並有意識地把詩歌、繪畫、音樂等進行溝通。文學史家大多認為,王維是學習陶淵明的田園詩、謝靈運的山水詩後才成就了自己。
  • 陶淵明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詩派的創始人
    世人提到陶淵明,只知他的田園詩,殊不知他還有其它詩歌類型,那就是飲酒詩和詠懷詩,我們今天來看一下他的飲酒詩有哪些和詠懷詩有哪些?又有什麼樣的寫作特點?接下來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走進陶淵明的飲酒詩。那只能是自己心在其他處兒境界,也就比住得偏僻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境界高了,你思緒飄的到哪裡,心就到哪裡,處在喧囂當中,自己的心境也是一樣安靜平和的。山上的夕陽,光輝已經逐漸散去,出去覓食的小鳥已經一起歸巢,這當中有什麼意境呢,想講出來,但是已經忘記了。這首詩講的是他一種精神狀態,超然脫俗,遠超室外的精神狀態。這也正契合了他的性格特點,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 寶寶取名:這些出自陶淵明詩中的名字,走進自然,回歸平靜!
    陶淵明最後一次任職彭澤縣令,當時有一個叫劉雲的督郵前來檢查公務,這個劉雲素來貪財。所以陶淵明的屬下就勸他準備好禮物,這讓陶淵明非常反感,便說出了經典的一句話:「我豈能為了縣令的五鬥薪俸,就低聲下氣的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呢?」說罷,便辭官回鄉去了。
  • 寶寶取名:走進陶淵明的「桃源」世界,感受「世外」的落英繽紛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其實不下於他的詩歌。特別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這三篇是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歸去來兮辭》中的「田園將蕪,胡不歸?」,像是當頭一棒,叩醒了無數困頓的心靈。當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被一地「雞毛」沉淪時,心心嚮往的往往是那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
  • 陶淵明最經典十句詩,句句如珍珠
    陶淵明鍾情自然,熱愛自由,追求真善美,人格強健,魅力四射,對後世詩人影響深遠。陶淵明詩如其人,質樸純真,妙句迭出,是無可爭議的中國田園詩派開山鼻祖。陶淵明不但詩名鼎盛,其散文成就也極高。《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均是千古名篇。
  • 淺析陶淵明的田園居與田園詩:不為五鬥米折腰,不堪吏職歸去來
    淺析陶淵明的田園居與田園詩:不為五鬥米折腰,不堪吏職歸去來陶淵明生活在公元365年至公元427年間的東晉時期,被尊稱為隱逸詩人之宗,而且開創了田園文學這一文學潮流。我們熟知他的《桃花源記》和「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也能隨口念出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 古體詩創作,凡塵雲仙組詩《天地萬物十首》,每一首都是經典
    道法自然,天地無限。5.《五行》,五言詩五行煙鎖池塘柳,霧籠靈城鍾。金木水火土,五行生萬物。組詩《天地萬物十首》,有《天地》、《陰陽》、《三界》、《四象》、《五行》、《六道》、《百族》、《八卦》、《九宮》、《十方》十首詩,包羅萬象,天地萬物盡在其中。作為古體詩集大成者,組詩《天地萬物十首》,價值極高,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從三言詩到十言詩,每種體裁都有,每一首詩都是經典之作,作為組詩,更是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