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武漢和日本老人:走過疫情最嚴峻時期的島爺爺

2020-12-2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咖喱、武漢和日本老人

8月10日,島田平時就是在這裡看書、寫作。他會把完成的作品發回日本,請朋友幫忙出版

 、

丹子跟家人視頻通話時,島田像家人一樣跟對方問候。

島田和果果在荷花池邊散步。丹子打趣道,一老一小,兩個小孩。

聽說收養的流浪狗咖喱死了,島田一時情緒失控。

由於經營的咖喱店受到歡迎,且為人親和,樂於助人,來自日本福岡的島田早已成了當地名人,被親切地叫做島爺爺。

在武漢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他說的那句「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感動了很多人。

咖喱與武漢

生於1947年12月的島田,在福岡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時,關照過很多來自武漢的留學生,一手好咖喱令人稱道。2010年,就在島田退休後的第二年,一位當年的留學生邀請他前往武漢,為其計劃新開的咖喱店做技術指導。

想起曾有那麼多留學生愛吃自己做的咖喱,將技術傾囊相授給那位留學生後,島田有了自己開店的想法。「如果長期生活在武漢,獲得真正的生活體驗,也能夠實現我多年以來想理解真正的中國以及中國歷史的夙願。」

這年11月,島田的第一家咖喱店在武昌區開業了。他聘請了一位畢業於日語專業的當地人丹子任店長,自己則負責確定口味、質量把關,甚至親自站在店門口發放傳單招攬客人,用中文說著「你好,謝謝」。

島田喜歡跟年輕人接觸,在店內開設了免費日語入門學習會和日語交流會,吸引了很多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大學生。「我所居住的武昌區聚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大學生,他們很真誠,學習努力,也很善良,這是我喜歡武漢的原因之一。」對於咖喱技術的請教者,他同樣會毫無保留地分享。

十年下來,島田成功了。他用最好的食材,收穫了好吃不貴的口碑。隨著知名度與日俱增,頂屋咖喱不只有了分店,更成了當地的網紅打卡地。

「如果沒有對武漢和在武漢遇到的人產生愛意,或者武漢是一個讓我感覺不到愛的冰冷的城市的話,我會把疫情當作理由,果斷地回到福岡。」島田說,當日本政府向他發出通知,確認有沒有回國意願的時候,自己用這樣的理由拒絕了他們。

意外之喜

有一次,島田站在黃鶴樓上俯瞰長江,動情地表示希望一直留在中國,留在武漢,如果實現不了,就把骨灰撒進長江。他擔心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續不了籤證,不能繼續留在這裡。

8月4日8時,丹子陪同島田前去辦理延期。他的籤證還有4天就到期了,此前因為疫情,武漢市出入境管理局給他延期了2個多月。一路上,島田顯得悶悶不樂。丹子說,每次他都是這樣。

或許是來的次數多了,或許是知道頂屋咖喱店,負責辦理的女警官接過護照,朝一旁坐著的島田看了看,微笑著問丹子:「那是島爺爺吧?」

將信息輸入電腦後,女警官突然停下,喊來另一位警銜更高的男警官,兩人交流了一番,她對丹子表示,島田的籤證不用辦理了,系統顯示他的「綠卡」正在辦理中。

「什麼?」丹子沒有反應過來,這時男警官補充道,「你告訴島爺爺,他已經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壓抑著興奮,謝過警官,丹子一言不發地將島田扶出辦事大廳後,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島田倦怠的眼睛瞬時有了光,跟孩子似的拍起手:「太高興了,太高興了!」

午餐時,丹子撥通了母親的視頻電話,另一頭的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是疫情期間島田生活了一百多天的地方。他請丹子安排出時間,一起回那裡看看,他要當面感謝丹子一家,以及當地政府對自己的關照。

「疫情期間,曾有武漢的警官帶著日語翻譯,在政府工作人員陪同下來我家拜訪過島田。可能那時候就是為他辦理綠卡而來的。」丹子說,島田為武漢和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每月還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做公益。疫情期間,他說的很多話感動了武漢人,日本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在武漢的生活,也感動了很多日本人。「也許,這些綜合因素是他獲得綠卡的原因。」

返鄉的快樂和憂傷

8月10日,是島田和丹子約定去她老家的日子。一場夜雨過後,天空仍舊雲雨翻滾,火爐般的天氣明顯有所改善。

50多公裡路。擺脫城裡的擁堵後,走上一段高速,然後進入鄉道,沿途都是綠油油的,湖泊一個連著一個。抵達法泗鎮後,島田提著禮品,先後謝過丹子一家、鎮政府工作人員。

丹子曾勸島田不要買禮品,鎮政府是不會接受的。他告訴丹子,這是他們日本人的禮節,是不能拒絕的,禮品不在於貴重,在於心意。

一棟磚混結構的兩層樓房,門前是一條寬約3米的柏油路,一邊連著幾十米外的一條鄉道,一邊是往村裡縱深的村道,周邊是成片的田地、樹林,一些池塘點綴其中。這裡便是丹子的家。

進了門,島田直奔一樓一間小屋,那是他住過的地方。書桌上依舊擺放著一些日文書籍。

放下背包,走到後院廚房,熟練地接上半臉盆自來水,進到客廳,用手將水灑向地面。丹子父親說,島田學會了很多當地人的習慣,還經常跟他們一起下田做農活。

不多會兒,島田回到院子,似乎在找些什麼。無果。又轉到大門前,站在路上四處張望,用日語問丹子,咖喱去哪兒了。咖喱是島田此前收養的一隻流浪狗,還生了幾隻小狗,陪他度過了無數個日夜,感情很深。

丹子知道,瞞不下去了。

得知咖喱的死訊,島田頓時情緒失控,轉頭順著路往村裡走去。

「果果,去拉著爺爺的手。」島田獨自在前面走著,丹子母子在後面跟著,路不好走,跟了一段,終是怕他摔倒喚了兒子上前。島田摸摸果果的頭,心情似是緩解許多。

這條路他很熟悉,疫情期間,通往鄉道的路口設了卡點,島田的活動範圍就在這條一公裡左右的村道上。

沿途的人家,不管家中有人沒人門都敞著。島田每到一戶人家,就在門前喊道:「你好,有人嗎?」在家的,人還沒出來,就先應道,「是島爺爺吧,進來坐」。

百餘天的相處,早與鄉鄰相熟。雖然會講的中文不多,但是島田能聽懂很多中文,包括當地的方言。

晴耕雨讀

簡樸是島田給人留下的另一個印象。穿的幾件衣服,大都跟了他二三十年。一雙破舊的拖鞋就可以伴著度過大半個夏天。襪子前後張著口子,覺得腳沒有不舒服就行。

島田給自己定的工資是每月3300元,無論店裡效益多好,從不多拿一分。除去一千元左右的房租和水電費,最大的開銷就是煙錢。丹子說他煙不離手,每條褲子上都布滿了煙燒的洞。餘下的三分之一工資,則會捐助給貧困學生。

他在武漢的住處位於一所學校家屬樓的底層,由一間二十多平米的車庫改造而成,隔有一個獨立衛生間,大部分面積都被書櫃佔據。書櫃裝滿了書,地上也堆滿了書。床上、凳子上,目之所及處,放著一摞摞用日文工整書寫著的書稿和摘錄的文字。

《晴耕雨讀》是島田最近完成的一本隨筆,大意是對年輕人說,其實你所在乎的名利都不是成功,要像那種天晴的時候出去農耕,下雨的時候在家裡看書,這種狀態才叫成功。

島田一直對中國歷史充滿興趣,年輕時曾遊歷過中國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如今,年逾古稀的他越來越少過問店裡的事,更多時間花在了撰寫歷史和經濟的書上。

這些年與日本朋友的交流中,島田發現很多日本人跟他之前一樣,對武漢的歷史基本不了解,對武漢和日本過去的聯繫更是知之甚少。他決定寫一本與此有關的書,並用切身體驗告訴日本人武漢的美好。

在給日本朋友和日媒的一封公開信中,島田如此寫道:「無論中國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都能懷著溫暖的心忍受苦難,一步步地前進。這次中國人應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是漫長的中國社會歷史孕育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實力。」

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影報導

8月10日,島田平時就是在這裡看書、寫作。他會把完成的作品發回日本,請朋友幫忙出版

 、

丹子跟家人視頻通話時,島田像家人一樣跟對方問候。

島田和果果在荷花池邊散步。丹子打趣道,一老一小,兩個小孩。

聽說收養的流浪狗咖喱死了,島田一時情緒失控。

由於經營的咖喱店受到歡迎,且為人親和,樂於助人,來自日本福岡的島田早已成了當地名人,被親切地叫做島爺爺。

在武漢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他說的那句「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感動了很多人。

咖喱與武漢

生於1947年12月的島田,在福岡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時,關照過很多來自武漢的留學生,一手好咖喱令人稱道。2010年,就在島田退休後的第二年,一位當年的留學生邀請他前往武漢,為其計劃新開的咖喱店做技術指導。

想起曾有那麼多留學生愛吃自己做的咖喱,將技術傾囊相授給那位留學生後,島田有了自己開店的想法。「如果長期生活在武漢,獲得真正的生活體驗,也能夠實現我多年以來想理解真正的中國以及中國歷史的夙願。」

這年11月,島田的第一家咖喱店在武昌區開業了。他聘請了一位畢業於日語專業的當地人丹子任店長,自己則負責確定口味、質量把關,甚至親自站在店門口發放傳單招攬客人,用中文說著「你好,謝謝」。

島田喜歡跟年輕人接觸,在店內開設了免費日語入門學習會和日語交流會,吸引了很多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大學生。「我所居住的武昌區聚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大學生,他們很真誠,學習努力,也很善良,這是我喜歡武漢的原因之一。」對於咖喱技術的請教者,他同樣會毫無保留地分享。

十年下來,島田成功了。他用最好的食材,收穫了好吃不貴的口碑。隨著知名度與日俱增,頂屋咖喱不只有了分店,更成了當地的網紅打卡地。

「如果沒有對武漢和在武漢遇到的人產生愛意,或者武漢是一個讓我感覺不到愛的冰冷的城市的話,我會把疫情當作理由,果斷地回到福岡。」島田說,當日本政府向他發出通知,確認有沒有回國意願的時候,自己用這樣的理由拒絕了他們。

意外之喜

有一次,島田站在黃鶴樓上俯瞰長江,動情地表示希望一直留在中國,留在武漢,如果實現不了,就把骨灰撒進長江。他擔心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續不了籤證,不能繼續留在這裡。

8月4日8時,丹子陪同島田前去辦理延期。他的籤證還有4天就到期了,此前因為疫情,武漢市出入境管理局給他延期了2個多月。一路上,島田顯得悶悶不樂。丹子說,每次他都是這樣。

或許是來的次數多了,或許是知道頂屋咖喱店,負責辦理的女警官接過護照,朝一旁坐著的島田看了看,微笑著問丹子:「那是島爺爺吧?」

將信息輸入電腦後,女警官突然停下,喊來另一位警銜更高的男警官,兩人交流了一番,她對丹子表示,島田的籤證不用辦理了,系統顯示他的「綠卡」正在辦理中。

「什麼?」丹子沒有反應過來,這時男警官補充道,「你告訴島爺爺,他已經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壓抑著興奮,謝過警官,丹子一言不發地將島田扶出辦事大廳後,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島田倦怠的眼睛瞬時有了光,跟孩子似的拍起手:「太高興了,太高興了!」

午餐時,丹子撥通了母親的視頻電話,另一頭的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是疫情期間島田生活了一百多天的地方。他請丹子安排出時間,一起回那裡看看,他要當面感謝丹子一家,以及當地政府對自己的關照。

「疫情期間,曾有武漢的警官帶著日語翻譯,在政府工作人員陪同下來我家拜訪過島田。可能那時候就是為他辦理綠卡而來的。」丹子說,島田為武漢和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每月還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做公益。疫情期間,他說的很多話感動了武漢人,日本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在武漢的生活,也感動了很多日本人。「也許,這些綜合因素是他獲得綠卡的原因。」

返鄉的快樂和憂傷

8月10日,是島田和丹子約定去她老家的日子。一場夜雨過後,天空仍舊雲雨翻滾,火爐般的天氣明顯有所改善。

50多公裡路。擺脫城裡的擁堵後,走上一段高速,然後進入鄉道,沿途都是綠油油的,湖泊一個連著一個。抵達法泗鎮後,島田提著禮品,先後謝過丹子一家、鎮政府工作人員。

丹子曾勸島田不要買禮品,鎮政府是不會接受的。他告訴丹子,這是他們日本人的禮節,是不能拒絕的,禮品不在於貴重,在於心意。

一棟磚混結構的兩層樓房,門前是一條寬約3米的柏油路,一邊連著幾十米外的一條鄉道,一邊是往村裡縱深的村道,周邊是成片的田地、樹林,一些池塘點綴其中。這裡便是丹子的家。

進了門,島田直奔一樓一間小屋,那是他住過的地方。書桌上依舊擺放著一些日文書籍。

放下背包,走到後院廚房,熟練地接上半臉盆自來水,進到客廳,用手將水灑向地面。丹子父親說,島田學會了很多當地人的習慣,還經常跟他們一起下田做農活。

不多會兒,島田回到院子,似乎在找些什麼。無果。又轉到大門前,站在路上四處張望,用日語問丹子,咖喱去哪兒了。咖喱是島田此前收養的一隻流浪狗,還生了幾隻小狗,陪他度過了無數個日夜,感情很深。

丹子知道,瞞不下去了。

得知咖喱的死訊,島田頓時情緒失控,轉頭順著路往村裡走去。

「果果,去拉著爺爺的手。」島田獨自在前面走著,丹子母子在後面跟著,路不好走,跟了一段,終是怕他摔倒喚了兒子上前。島田摸摸果果的頭,心情似是緩解許多。

這條路他很熟悉,疫情期間,通往鄉道的路口設了卡點,島田的活動範圍就在這條一公裡左右的村道上。

沿途的人家,不管家中有人沒人門都敞著。島田每到一戶人家,就在門前喊道:「你好,有人嗎?」在家的,人還沒出來,就先應道,「是島爺爺吧,進來坐」。

百餘天的相處,早與鄉鄰相熟。雖然會講的中文不多,但是島田能聽懂很多中文,包括當地的方言。

晴耕雨讀

簡樸是島田給人留下的另一個印象。穿的幾件衣服,大都跟了他二三十年。一雙破舊的拖鞋就可以伴著度過大半個夏天。襪子前後張著口子,覺得腳沒有不舒服就行。

島田給自己定的工資是每月3300元,無論店裡效益多好,從不多拿一分。除去一千元左右的房租和水電費,最大的開銷就是煙錢。丹子說他煙不離手,每條褲子上都布滿了煙燒的洞。餘下的三分之一工資,則會捐助給貧困學生。

他在武漢的住處位於一所學校家屬樓的底層,由一間二十多平米的車庫改造而成,隔有一個獨立衛生間,大部分面積都被書櫃佔據。書櫃裝滿了書,地上也堆滿了書。床上、凳子上,目之所及處,放著一摞摞用日文工整書寫著的書稿和摘錄的文字。

《晴耕雨讀》是島田最近完成的一本隨筆,大意是對年輕人說,其實你所在乎的名利都不是成功,要像那種天晴的時候出去農耕,下雨的時候在家裡看書,這種狀態才叫成功。

島田一直對中國歷史充滿興趣,年輕時曾遊歷過中國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如今,年逾古稀的他越來越少過問店裡的事,更多時間花在了撰寫歷史和經濟的書上。

這些年與日本朋友的交流中,島田發現很多日本人跟他之前一樣,對武漢的歷史基本不了解,對武漢和日本過去的聯繫更是知之甚少。他決定寫一本與此有關的書,並用切身體驗告訴日本人武漢的美好。

在給日本朋友和日媒的一封公開信中,島田如此寫道:「無論中國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都能懷著溫暖的心忍受苦難,一步步地前進。這次中國人應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是漫長的中國社會歷史孕育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實力。」

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帶咖喱來武漢的日本「島爺爺」:無論憂喜,想陪中國度過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在武漢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日本人島田孝治拒絕回國避險邀請,選擇留在他眼中「充滿愛意的城市」的發言,感動了許多當時同處艱難時刻的武漢人。
  • 對話|疫情後未離開武漢的日本老人:想回市區看櫻花吃咖喱
    如果不是因為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武漢的各大高校即將迎來新的開學季。在武漢的大學生圈子裡,一家日本料理聞名遐邇。它從華師文化街起家,曾是許多附近大學生們下課後聚餐的首選。經過拆遷後,新的店鋪選址在武漢大學附近,仍在日復一日為學生群體和其他食客提供物美價廉的日式咖喱飯、布丁等料理。
  • 島爺爺的目標:在武漢永遠這樣幸福生活下去
    >播出了日本島爺爺的故事下戳視頻島爺爺在武漢的溫情故事引起了不少海外網友的興趣,島爺爺在武漢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嗎?兒童節後的第一天,我們在約定時間來到了武昌街道口的「頂屋咖喱」總店。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採訪,事實上,我們對店主島田孝治的採訪在店長丹子的幫助下,早在疫情初期的二月下旬就已經開始了,因為陪伴島爺爺度過疫情的,是丹子和她的家人。今天的見面,可以說期待已久,既是對小店重啟與復甦的盼望,也同是我們和島先生,對大家健康安全歸來的期待。
  • 疫情後未離開武漢的日本老人:十年堅守,我就是一個「武漢人」
    其實,他們原本有機會在多國撤僑工作中離開武漢,但是出於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他們其中依然有不少人選擇留下來,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批「外國友人」中,十分君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那就是我們之前採訪過的頂屋咖喱「島爺爺」——島田孝治。已經73歲的他,在武漢出現疫情時,拒絕了回到日本的機會,留在了他深深熱愛著的城市!
  • 日本「島爺爺」十年武漢情:這是一座充滿愛意的城市
    中新社武漢11月10日電 題:日本「島爺爺」十年武漢情:這是一座充滿愛意的城市  作者 武一力  「你好」「謝謝」,在武漢「頂屋咖喱」,72歲的店主「島爺爺」和往常一樣,身穿樸素的格子襯衫,戴著眼鏡,笑盈盈地用並不熟練的中文與路過的客人、保潔員揮手打招呼。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對武漢的不舍:拒絕在疫情期間回國「你好,謝謝!」武漢疫情過去後,位於武昌區東湖村社區的頂屋咖喱武大店也恢復了營業,當地人熟悉的島爺爺,面帶笑容,熱情的用中文向周圍的人打照顧。整個社區,乃至武漢大學所有的師生,沒有不熟悉島爺爺的。街坊說,島爺爺是整個街區的吉祥物,大家見到他,就很開心。
  • 我在廣八路發現了一家武漢最好吃的日式咖喱,這裡的島爺爺有話說.
    除了印度之外,日本也是一個酷愛咖喱的國家。可能和日本的文化有關係,總感覺無論什麼東西,只要一到日本,就會變得細膩、溫和。咖喱傳到日本後,咖喱也變得不太辣了,加了濃縮果泥,甜味較重。島爺爺是一個日本老爺爺,在武漢開了這一家咖喱店。咖喱都是爺爺自己熬的,和咖喱塊做的不一樣。
  • 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的日本老人:與武漢的不解之緣
    疫情期間,他說的很多話感動了武漢人,日本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在武漢的生活,也感動了很多日本人。「也許,這些綜合因素是他獲得綠卡的原因。」店主島田孝治帶著熟悉的笑容,熱情地用中文跟周圍人打著招呼。由於經營的咖喱店受到歡迎,且為人親和,樂於助人,來自日本福岡的島田早已成了當地名人,被親切地叫做島爺爺。在武漢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他說的那句「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感動了很多人。
  • 72歲日本老人在漢10年,面對疫情,他說—— 「武漢,我要和你在一起!」
    島田孝治在江夏讀歷史。2月9日下午,武漢市江夏區法泗街聯盟村,72歲的日本老人島田孝治戴著口罩正在閱讀《中國史》。陽光下,滿頭銀髮的老人,不時寫寫畫畫。到今年,他已在武漢待了10個年頭,在武漢大學附近開了兩家咖喱店,並免費教日語。今年春節,他在咖喱店店員丹子老家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但老人依然選擇留在武漢,與這座城市共克時艱。他說:「在武漢生活多年,我就是一個『武漢人』,越是艱難時刻,越不能逃離。武漢,我要和你在一起。」
  • 72歲日本老人:武漢很安全,可以放心來玩了
    72歲日本老人告訴全世界:武漢很安全,可以放心來玩了復工後,島田孝治(中)在餐館內與友人合影。島田孝治供圖6月5日中午12時許,日本人島田孝治來到其在街道口經營的咖喱餐館——頂屋咖喱。與客人打招呼、倒水、擦拭餐桌,72歲的老人做起這些活來,很熟練。這是他在武漢開咖喱餐館的第十年,也是最特別的一年。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春節,島田孝治會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的武漢朋友、店長丹子位於江夏的老家呆上三五天,與她的家人們一起過年。今年情況特殊,疫情發生後,丹子把老人留了下來,方便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 這位日本老頭獨居武漢,給自己的工資比員工還低,每天卻很是幸福
    如今他是武漢「頂屋咖喱」店的老闆,這裡是網紅打開地,每一個來到武漢旅遊的年輕人,都會在島田孝治的「頂屋咖喱」留下一張美好的回憶。大家來的多了,互相熟悉了,總是愛親切地叫他「島爺爺」。島田孝治是日本人,但是對於「島爺爺」這個類似中國人稱呼的名稱,他卻是喜歡極了。
  • 73歲日本老頭獨居武漢,打理咖喱店成網紅
    73歲的島田孝治,現在生活在武漢,是一家叫「頂屋咖喱」店的老闆,大家都叫他「島爺爺」。店裡生意不錯,是武漢吃咖喱必打卡的網紅熱店,這家街邊不起眼的店面,不少年輕人慕名而來。與其說是咖喱,大家更像是衝著這個「怪」爺爺來的。
  • 年入古稀的日本老爺爺:在武漢開咖喱店,還免費教日語
    退休後,父母早已離世,無兄弟姐妹的他,孤身一人,帶著畢生積蓄,開始滿世界環遊:美國、義大利、法國、荷蘭、瑞士、丹麥、瑞典……走到中國武漢的時候,迷上了這裡的生活節奏和氛圍,再加上被兩位之前他在日本資助過的中國留學生挽留,他便萌生了在中國開日本料理店的想法。
  • 武漢走向2021
    72歲的島田孝治老家日本福岡,從會計師事務所辭職以後,遊歷十幾個國家,最終落腳武漢。他在華中師範大學旁開了一家咖喱飯店,順便免費教學日語,一晃就是十年。他不會一句中文,卻熱情可愛,被大家親切地叫做島爺爺。1月武漢疫情爆發,日本大使館組織包機撤僑,他拒絕了:我為什麼要走?我就是武漢人啊。封城期間,島爺爺跟著店長回到了江夏農村老家,吃著農家菜,在山溝賞野櫻花。
  • 日本島田老爺爺選擇留在武漢的現在怎樣了
    大家還記得在華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疫情爆發,那些選擇留在中國的外國人,現在怎麼樣了?》(特別篇)裡登場的一位在武漢開咖喱店的日本老爺爺嗎?沒錯,就是那位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沒有搭乘日本政府的包機回國,毅然選擇留下來的島田爺爺。
  • 週遊世界的日本老人留在武漢:這裡像故鄉(圖)
    從2010年5月算起,老人的咖喱店已經經營了7個年頭。7年來,除了回日本處理籤證事宜外,他都會在咖喱店或經營生意,或回答年輕人有關請教日語的問題。大學畢業後,他選擇了和其他日本年輕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女,把大部分空閒時間用在讀書和旅遊上。  旅遊讓島田孝治更願意接觸不同文化。在日本,島田家的房子周邊住著中國留學生,他得以結識來自中國的年輕人,帶他們品嘗當地美食、找兼職、生活上給予幫助。「年輕人能帶來活力,與留學生的交流讓我更加深入了解中國。」
  • 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的日本導演,疫情記錄依舊在路上
    這些視頻給人展現的不只是日本人與中國人間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也包括中國城市目前的一些防疫現狀白描。在國人看來真實與尋常的背後,寄託的是竹內亮導演對家鄉和其他國家抗疫情形的憂思。在全球疫情依舊嚴峻之際,鈦媒體採訪了竹內亮和他的妻子趙萍,和他們聊了聊疫情期間紀錄片拍攝背後的故事。
  • 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守護疫情時期的浪漫
    上海2020年5月21日 /美通社/ -- 越是在嚴峻的形勢下,人們的內心越是渴望情感上和心靈上的撫慰和支持,正是處於這樣的共情之心,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在疫情期間物資和人力匱乏的條件下,仍舊想方設法送給一線抗疫的白衣天使浪漫的驚喜與珍貴的回憶。
  • 留在武漢的外國人:形勢嚴峻,但看到了希望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武漢一直處於這場風暴的中心,病例數字攀升,整座城市幾乎停擺……對於這座千萬級人口大城市裡的民眾而言,這是一場艱難卻又必須打勝的戰鬥。一起奮戰的還有生活在那裡的外國人士,《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聽他們講述了在這個特殊時期與這座城市的故事。
  • 疫情仍嚴峻,日本新學年或9月開學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杜天琦】截至當地時間5月1日12時,日本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14306例,累計死亡455例。為應對目前疫情,日本政府專家1日召開會議,探討日本國內當下的新冠疫情狀況,擬發表一年以上都需採取持續性對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