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蔣勳《孤獨六講》:現代人還有孤獨的詩性美嗎

2020-12-11 焦慮菌

#世界讀書日#如果還有文學……

今天還有文學嗎?每日充斥我們眼瞼的不是短視頻,就是直播,要麼就是自媒體上沒有營養的所謂評論文。我們不停地追求快速,新鮮,刺激。不停的被15秒,140字衝刷著耐心,消磨著時間,試問還有多少人能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讀讀文學。

現在沒有學運,沒有暴力革命這些極端的形式了。而網絡成了人們發聲的重要陣地,每個人都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心聲。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大膽發出自己的聲音,用一種隱晦的方式。壞的是,我們不在有孤獨了,我們即使發出聲音,也是躲在人後,隱藏在芸芸眾生中,那種革命者的悲壯,革命者的孤獨,革命者的詩性美消失了。我們成了遊擊隊員,這裡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躲起來。每個人都可以革命了,而每個人也都失去了革命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了。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蔣勳《孤獨六講》:現代人還有孤獨的詩性美嗎
    #世界讀書日#如果還有文學……今天還有文學嗎?不停的被15秒,140字衝刷著耐心,消磨著時間,試問還有多少人能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讀讀文學。現在沒有學運,沒有暴力革命這些極端的形式了。而網絡成了人們發聲的重要陣地,每個人都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心聲。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大膽發出自己的聲音,用一種隱晦的方式。
  • 沒有人能掙脫孤獨,蔣勳的《孤獨六講》,與我們傾心交流孤獨之美
    十月是個好季節,尤其是溼熱了半年的南方,清晨,風像軟軟的綢緞,涼絲絲,滑滑的,撫摸著肌膚,空氣透著淡淡花草的清香,周未,坐在天台上靜靜地讀這本幾次都未讀完的蔣勳老師的《孤獨六講》一書,那感覺無比溫暖而幸福!
  • 美學家眼中的「孤獨」——蔣勳《孤獨六講》和《因為孤獨的緣故》
    大家最關心的,無非就是這年怎麼過,怎麼過得熱鬧,但小編卻想給大家「潑冷水」,說說一些關於孤獨的話題。今天,我要說的這個話題的主角是蔣勳先生,要講的是他的兩本關於「孤獨」的書。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有人怕孤獨,我也怕孤獨。但我從此書開始,對情慾、對語言、對革命、對暴力、對思維、對倫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書裡的六個論點幫我打開全新的思維方式。蔣勳的文字溫雅亮麗,清澈通透,讀讀無妨。
  • 孤獨六講:蔣勳闡釋「孤獨美」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昨天透露,臺灣著名美學學者蔣勳的新書《孤獨六講》已由該社引進出版。蔣勳認為,美學的本質或許是孤獨,他渴望孤獨,並珍惜孤獨,好像只有孤獨,生命才可以變得豐富而華麗。   在《孤獨六講》中,蔣勳以美學家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從情慾、語言、革命、思維、倫理、暴力六個面向闡釋孤獨美學,融個人記憶、美學追問、文化反思、社會批判於一體。該書共分兩大章——《情慾孤獨》《語言孤獨》。
  • 蔣勳《孤獨六講》--生命個體的孤獨與完整
    《孤獨六講》是一本蔣勳的散文集,全書將了其對情慾孤獨、語言孤獨、革命孤獨、暴力孤獨、思維孤獨、倫理孤獨的觀點,談論了生命個體的孤獨與完整。蔣勳,福建長樂人,臺北其文筆清麗流暢,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等作品,他熱愛美學,曾說:「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孤獨,也是一種美。說到孤獨,或許沒有人願意主動面對孤獨吧。
  • 蔣勳美學丨《孤獨六講》一:情慾孤獨
    蔣勳丨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文字僅供交流學習所用,版權歸蔣勳老師及出處所有。 孤獨六講 《孤獨六講》這是一本講述孤獨的書——殘酷青春裡野獸般奔突的「情慾孤獨」,眾聲喧譁卻無人肯聽的「語言孤獨」,始於躊躇滿志終於落寞虛無的「革命孤獨」,潛藏於人性內在本質的「暴力孤獨」,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以愛的名義捆縛與被捆縛的「倫理孤獨」。但《孤獨六講》要談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孤獨,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但其實這不是孤獨,而是寂寞。寂寞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上。被譽為「臺灣文化教父」的蔣勳先生在他的著作《孤獨六講》中說到:「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和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在孤獨中有一種很飽滿的東西存在。」
  • 蔣勳《孤獨六講》:享受自由而豐富的孤獨
    《孤獨六講》,餘香滿口,感慨頗多。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和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蔣勳在一個城市的角落孤獨坐著,看人來人往,看忙碌於生活中的眾生,有片刻孤獨,坐下來,為自己泡一杯茶,
  • 《孤獨六講》:孤獨或許是人生美學
    雖然以情慾、語言、革命、思維、倫理、暴力六個維度的孤獨感概括當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現狀,形式上稱得上是大創新,但在根本上,蔣勳其實是回到了思想者們殊途同歸的道路:以飽滿的孤獨,「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所以,《孤獨六講》雖然以最極端的個體體驗作為出發,卻能在巨大的社會層面引發共鳴。  《孤獨六講》是一本沉思之書,是每一個現代人留給自我的一小段時光,一小段享受,和一小段沉思。
  • 蔣勳《孤獨六講》後再推《生活十講》
    臺灣「美學家」蔣勳《孤獨六講
  • 沒有人能掙脫孤獨,蔣勳的《孤獨六講》,與我們傾心交流孤獨之美
    十月是個好季節,尤其是溼熱了半年的南方,清晨,風像軟軟的綢緞,涼絲絲,滑滑的,撫摸著肌膚,空氣透著淡淡花草的清香,周未,坐在天台上靜靜地讀這本幾次都未讀完的蔣勳老師的《孤獨六講》一書,那感覺無比溫暖而幸福!
  • 沒有人能掙脫孤獨,蔣勳的《孤獨六講》,與我們傾心講述孤獨之美
    十月是個好季節,尤其是溼熱了半年的南方,清晨,風像軟軟的綢緞,涼絲絲,滑滑的,撫摸著肌膚,空氣透著淡淡花草的清香,周末,坐在天台上靜靜地讀這本幾次都未讀完的蔣勳老師的《孤獨六講》一書,那感覺無比溫暖而幸福!《孤獨六講》確實是一本好書,一本當你走過一段孤獨的人生歲月後,回過頭來讀一讀關於「孤獨」的這個我們逃不開的人生話題,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和啟發。
  • 蔣勳《孤獨六講》:享受孤獨,是一個人完滿的開始
    蔣勳在《孤獨六講》中說:在這匆忙的城市裡,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其實,不止在匆忙的城市中,我們生來便註定孤獨。低級的孤獨,讓你倍感寂寞;高級的孤獨,才是一個人完滿的開始。有的人會找尋另一半消解情慾孤獨,有的人用被控制的愛消解倫理孤獨,有的人試圖掌控話語權來消解語言孤獨,還有人試圖在認知行動上消解思維孤獨......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一段「害怕孤獨」的旅程,總是試圖尋找別人的聲音,這是我們成長出發時,遇到的低級的孤獨感。
  • 美學家眼中的「孤獨」——蔣勳《孤獨六講》和《因為孤獨的緣故》
    大家最關心的,無非就是這年怎麼過,怎麼過得熱鬧,但小編卻想給大家「潑冷水」,說說一些關於孤獨的話題。今天,我要說的這個話題的主角是蔣勳先生,要講的是他的兩本關於「孤獨」的書。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有人怕孤獨,我也怕孤獨。但我從此書開始,對情慾、對語言、對革命、對暴力、對思維、對倫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書裡的六個論點幫我打開全新的思維方式。蔣勳的文字溫雅亮麗,清澈通透,讀讀無妨。
  • 蔣勳:關於孤獨的六個關鍵詞
    臺灣美學學者出版新作,談論文化、事業與人生哲理   蔣勳 關於孤獨的六個關鍵詞   提起孤獨,我們總認為這不是什麼好詞兒,可是到底什麼是孤獨?一個人如果就是孤獨的話,那兩個人難道就不孤獨嗎?在臺灣美學學者蔣勳眼中,華人世界不是孤獨太多了,反而是太少了。
  • 《孤獨六講》尋找孤獨的美學
    【核心提示】這個沒有距離的新世紀,孤獨就更加成為現代人類日以最嚴重的現象。本期讀物作者蔣勳,臺灣的美學藝術研究家與作家《孤獨六講》,本書指出孤獨實際上與行為上或者是藝術思維有關聯。這本書的作者蔣勳,臺灣的美學藝術研究家與作家,這本書是由臺灣的聯合文學出版公司出版的,一共分為六個章節。那麼編輯使用了卷一到卷六,將他們分類。卷一,情慾孤獨;卷二,語言孤獨;卷三,革命孤獨;卷四,暴力孤獨;卷五,思維孤獨;卷六,倫理孤獨。
  • 蔣勳《孤獨六講》--生命個體的孤獨與完整
    《孤獨六講》是一本蔣勳的散文集,全書將了其對情慾孤獨、語言孤獨、革命孤獨、暴力孤獨、思維孤獨、倫理孤獨的觀點,談論了生命個體的孤獨與完整。蔣勳,福建長樂人,臺北其文筆清麗流暢,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等作品,他熱愛美學,曾說:「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孤獨,也是一種美。說到孤獨,或許沒有人願意主動面對孤獨吧。
  • 孤獨六講
    蔣勳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注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孤獨,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但其實這不是孤獨,而是寂寞。寂寞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上。被譽為「臺灣文化教父」的蔣勳先生在他的著作《孤獨六講》中說到:「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和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在孤獨中有一種很飽滿的東西存在。」
  • 蔣勳《孤獨六講》:孤獨很好,讓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孤獨,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但其實這不是孤獨,而是寂寞。寂寞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上。被譽為「臺灣文化教父」的蔣勳先生在他的著作《孤獨六講》中說到:「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和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在孤獨中有一種很飽滿的東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