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天平上孩子這個砝碼究竟有多重_中國婦女報<20180205期>第B1版...

2020-12-13 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侯曉然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婚戀周刊》上一期「婚商學院」欄目刊載的文章《別再為了孩子,硬給婚姻湊人數》(見2018年1月29日六版)經中國婦女報官方微博29日晚間推出後,引發了熱烈的社會反響。短短幾個小時,該條微博閱讀量就突破了24萬,截至目前,閱讀量更是突破了45萬大關。其關注熱度之高,足以說明時下「為了孩子不離婚」這個話題正困擾著太多婚姻中的人們。而給該條微博的近800個「贊」,充分肯定了文章給出的結論——「婚姻最終還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意思的是,該條微博的300餘條評論都各持己見,既有對整篇文章觀點的認同點讚之聲,也有網友以自己的生活實感現身說法,還有就文中觀點針鋒相對的對話。梳理網友的各色觀點,大致可分為「認同點讚」,「現身說法」和「針鋒相對」三大類,為鼓勵讀者、網友積極探討婚姻家庭社會問題的熱情,現摘錄一些有代表性的熱評,並請專家就此進行點評,分析熱議背後的意義。

認同點讚

一些網友非常贊同「一切為了孩子,其實是在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的觀點。

網友「叨叨叨叨叨的碎碎念」的評論:

很多做了父母的人,在面對很多事情時,因為自己力量不夠而做不到,就用這個藉口包裝成「為孩子犧牲奉獻的無奈之舉」。孩子不背這個鍋。

這條微博點讚最多、人氣最旺。

網友「七姑娘的萬花筒」的評論:

我覺得,這種是怕離婚了不僅沒能力獲得孩子的撫養權,而且離婚了自己都沒能力生存的人。

網友「馬斯達-放心吃喝」的評論:

最怕明明自己懦弱不敢逃出已經支離破碎的婚姻,還美其名曰「為了孩子」。

另一些網友對「完整的家庭並不代表人設完整」有著深刻的認識。在他們看來,不幸的婚姻中,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必定會受到影響,幾乎無一倖免。

網友「Yals要做現充」的評論:

真以為孩子看不明白父母間的冷熱暴力?離婚後,兩人對孩子都仍盡到責任,可比不離婚卻早已千瘡百孔,要讓孩子高興多了。

網友「本溪—週遊」的評論:

很多時候,孩子是小,不是傻。父母相愛不相愛,他完全感受得到。家庭氛圍決定他以後的婚姻態度。別以孩子為藉口,為自己的意思和懶惰找藉口。

網友「燕後18」的評論:

確實,孩子瞬間就長大了,反而沒有勇氣離婚,這樣將就的婚姻給孩子做不好榜樣,不合適要及時止損。將就就是彼此折磨浪費光陰。

網友「團糰子哇」的評論:

結果兩個大人都不痛快,小孩也並沒快樂到哪去。畸形的想法。

網友「杉木有思」的評論:

說真的,家庭內部什麼相處模式孩子都看在眼裡。在成為父母之前,他們是單獨的人。請先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比起一個所謂「圓滿」的家庭,孩子會更希望大家都能活得輕鬆一點。

網友「知識與境界」的評論:

不好的婚姻,會帶來不幸的孩子,讓他們蒙上陰影。不負責任的父母,讓孩子好壞不分,走上邪路,將來用金錢都彌補不了的後悔,這一生都別談幸福了。

針鋒相對

這些網友的觀點交鋒十分犀利,言來語往之中,一些對於離婚仍持消極態度的網友被「懟」了。也許他們經過了這一小小回合的辯論,會對離婚有個嶄新角度的認識。

網友「珊寶寶的可愛媽咪」:我請問你,離了之後,你就能保證孩子幸福了???

網友「厭___厭」回復「珊寶寶的可愛媽咪」:不能!但是不離,孩子小時候一定不幸福,長大也不會幸福,遇事要麼怨天尤人,要麼斥之暴力。

網友「七姑娘的萬花筒」:說得是很理想,可現實是大部分女的都沒有很強大的經濟能力足以保證離婚後可以給孩子穩定的居所,高額的教育費用……所以在這些現實面前,不得不低頭。

網友「也似長安道」回復「七姑娘的萬花筒」:孩子又不是你一個人出錢養的,沒錢就別拉著孩子和你一起受苦,把撫養權給父親不成嗎?

網友「風寂九天」:(不離婚)為了給自己和孩子一個穩定的飯票而已。如果女方有經濟實力,可以分分鐘踹了男的,但現實是很多女方為了照顧孩子和家庭和社會脫節,離婚意味著找不到工作,餓死或累死。

網友「戰鬥的泰蘭德」回復「風寂九天」:你可能不了解現在的社會情況,很多工作都特別需要人的,只要不懶,工作有的是。這種人就是給自己找藉口。

網友「動態衛星」:沒爹的小孩會被欺負(被同學笑話你沒爹,也確實沒有爹給他/她出頭),媽媽也會在生活中容易被流氓男子糾纏。文章內僅探討了家庭內部的影響,忽略了這句話裡所謂「完整」從來都是以外部視角來說的。

網友「蒹葭早睡早起」回復「動態衛星」:陌生的流氓還能報警,家裡的流氓比較難辦。

現身說法

這部分網友以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鮮活實例,證明了不幸的婚姻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會有多大。

網友「麼兒噠喵喵111」的評論:

明明有的女人都快被打死了,人家問她這樣了為什麼不離婚呢,她就會說「為了孩子」,她不知道孩子看爹媽打架吵架都要被嚇死了好嗎?

網友「有隻小兔叫William」的評論:

我同學的鄰居就是這樣的,就說為了兒子不離婚,還好那女人兒子有良心護著媽,考上大學後父母終於離婚了,不然真會被打死,但這樣對孩子也造成心理影響,最後那男孩子考到了日本,直接把他媽帶去了,因為他恨透了家鄉,離得越遠越好。

網友「adsland66」的評論:

一個朋友說,她丈夫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罵孩子,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渾身都是毛病。孩子11歲,這11年他們就是這樣過來的。我告訴她,你要麼離婚,要麼分居,如果真的像你所說的為了孩子,否則你就是你自己懦弱無能卻拿孩子做藉口掩蓋你的無能。其實看得出來她不會離婚的,所以讓孩子長大後揭開謊言好了。

網友「沉寒舊影」的評論:

我姑就是這種情況,吃喝賭家暴,死活離不了,大家背後還各種diss(不尊重),什麼孩子都有了離什麼,離婚多丟臉啊,便宜別人啊。所以我到結婚的年紀對結婚特別噁心,沒有喜歡的就不結唄,憑什麼逼我撿垃圾。

網友「擼擼Kylocked」的評論:

根本不是為了孩子,有個朋友老公打她也打孩子,勸她離婚,她來了句:「他就是脾氣不太好,也怨我惹他生氣了。」現在,她孩子不到兩歲就會揪著老人衣領啪啪扇耳光了。

另一部分網友本身就是那些深受其害的孩子,他們自述中的憤懣情緒更是讓人為他們感到難過與遺憾。

網友「七個半柚子多少錢」的評論:

我爸媽就是仇人一般的存在,大吵大鬧是家常便飯,滿口為了孩子好不離婚,誰知這樣才是最大的傷害。我實在受不了說出讓他們離婚,卻遭到親戚朋友的指責。

網友「阿榛菇涼」的評論:

真的深受其害,每次我媽都會說為了我和我哥不離婚,最討厭別人這種為我好了。

網友「Q昕ying」的評論:

我爸媽感情不好,打架,我給勸離婚的。

網友「雲翼無風」的評論:

真的真的,我媽去世了我才後悔覺得自己做得最錯的就是從小到大我媽離婚意志不堅定說為了我還是不離婚了,我沒有牆裂(強烈)堅持,覺得她說怎樣就怎樣,雖然我極度想讓她離婚跟她走。但是沒有吵著要她離。不然她還活著,我也比現在過得好多了。

網友「便太_LV1」的評論:

有一次,我爸媽吵架到動手,我說你們夠了沒,你們到底喜不喜歡(對方)?我爸吼我到「小孩子懂什麼喜歡不喜歡!」……呵呵!

專家熱評

為何這一話題會在短時間內引發社會大眾如此熱議?它究竟戳中了人們的什麼痛點?

就此,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福建江夏學院教授葉文振表示,家庭是個人、婚姻、代際的多維組合體。在過去老人權威和代際關係至上的家庭文化約束下,大家沒有太多的選擇,也沒有延伸出來諸多的糾結,而今婚姻關係逐步走向家庭的核心,個人利益和幸福的考慮躍然而出,成為家庭婚姻選擇的重要籌碼,一旦這些關係過往態勢的失衡,何去何從自然會引起更多的關注、焦慮和徘徊,尤其是我們還留著過去家庭婚姻觀念和傳統性別文化造成的女性性別劣勢。

我們還是要珍惜能夠在大千世界裡,互相牽手走進一個家門的緣分。如果不幸遇到實在無法調和的婚姻僵局,還是要以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長和需求滿足為重,既讓孩子遠離父母不幸福婚姻的影響,又要建構積極的離婚後的合作關係,一起負好對婚生孩子的家庭責任。

中國社工聯合會婚姻家庭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博士金苑認為,當今社會正處於新舊觀念交替之際,很多傳統觀念依然在影響著人們。很多人結婚的初衷就是為了有個家,在新舊觀念衝擊特別強烈的今天,他們的觀念依然沒有辦法從中解脫出來。雖說婚姻應當以愛情為基礎,但是當下不少人還是認為應該有個孩子,甚至有些人是奉子成婚。他們談戀愛時沒有了解對方,也沒有看清楚婚姻究竟是怎麼回事,只是為了有個孩子而急於走進婚姻,這種觀念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於是婚姻也就會出現問題。

現代社會對於單親家庭的輿論打壓已經不再那麼明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人,特別是女性朋友,在婚姻中讓自己扮演了一個犧牲者的角色,可以為了孩子犧牲工作、婚姻,乃至一切。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以犧牲者的心態留在婚姻當中,會覺得孩子欠你的,孩子長大後自身也會有虧欠感,這樣對孩子對自己的影響都非常不好。作為女性,作為媽媽,一定要克服這種心態。

另外我們還容易有一個錯誤觀念,認為婚姻應當是沒有問題的。事實上,因為夫妻間的差異一定存在,可以說80%的婚姻都是有問題的,尤其是新婚最為明顯。婚姻有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如果學會了如何解決問題,婚姻依然可以很幸福。如果不想解決問題,那麼倒不如乾乾脆脆地離開這段婚姻。當兩個人不能走下去,但是依然給孩子同樣的愛,讓孩子看到父母雖然分開但是仍然友好地相處,並且對自己的愛沒有減少,實際上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別再為了孩子,硬給婚姻湊人數》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周梵表示,離婚這個選擇被社會允許和接納很重要,否則所有不能被表達的問題都會轉到地下,我們就會看到太多太多表面和諧但內在已經腐爛的婚姻,這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每種選擇都被接納時,離婚的人才不會感覺自己是低人一等的,留在婚姻裡的人也不是因為輿論的壓力,而是出於自己真實的選擇。真實地面對自己才是我們的社會、家庭和個人成長的基石。

編後語

對「為孩子湊人數的婚姻」話題的討論還在繼續,截至發稿前,能夠看到的最後一條微博評論是網友「水蜜桃大仙」的評論:家暴之後,我問我媽,為什麼不離婚?媽媽說:還不都是為了你,如果沒有你,我早離婚了……這話我聽了幾十年!長大了就知道了,離不離婚真的跟孩子沒啥關係,就是自己放不下罷了。通過對網友熱評的梳理,我們很欣慰地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婚姻不是湊人數,勉強支撐一段不幸的婚姻,對任何一位家庭成員都是有害無益的。真心感謝讀者和網友的參與,我們相信,有大家觀點的激烈碰撞,一定會使道理越辯越明,我們的婚戀周刊也會越辦越好。

相關焦點

  • 古樸與浪漫,兩個女人的文化事業_中國婦女報<20180712期>第B1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朱莉 楊一帆一個傳習所,一個博物館,風格完全不同。但它們的建成,與兩位既平凡又出眾的女性不斷地推進有關,與她們的堅持,與她們的審美,甚至與她們的使命有關。
  • 浙江慶元為「洋媳婦」建「娘家」_中國婦女報<20201215期>第1版:要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姚改改□ 張莉12月3日,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洋媳婦娘家」正式開館。「剛來的時候,我只有一本護照,現在有了結婚證、醫保卡。」阮氏菊說,「有了醫保卡,我們看病報銷非常方便。」考慮到外籍新娘這一群體,慶元縣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也沒忘記她們的特殊需求。在慶元縣行政服務中心,融合醫保窗口、公安窗口等,打造窗口高效的辦事流程,如受理城鄉醫療保險繳費和減免政策、「一站式」報銷結算、大病醫療救助等。
  • 就業創業有「門路」 增強女性幸福感_中國婦女報<20191120期>第3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周玉林□ 韋乃岸 徐世蘭「現在就想在上海好好工作,多學一些東西,多考幾個證書。」談到在上海的工作與生活,來自雲南文山的20歲小姑娘黃讓已經沒有剛畢業時的膽怯,而是多了一份自信。
  • 房前屋後填空地 出門就有小花園_中國婦女報<20210108期>第1版:要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玉林1月3日傍晚,冬日暖陽照著大山深處的河坎村,小美站在一盆四季海棠前出神地看著。自從村裡將房前屋後的空地建成一個個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美就經常和小夥伴來看花,「我們要把村裡的變化寫進作文裡。」
  • 完善照護體系和服務 促進兒童更好發展_中國婦女報<20201211期>第1...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彭芸兒童早期0~3歲是人的一生中成長的關鍵期和基礎期,對兒童早期進行的主要照護包括習慣養成以及潛能激發等早期啟蒙教育,會對其成長和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具有打通生命全周期服務管理「最初一公裡」的重要意義。
  • 江浙版拼婚是婚姻創新,還是不得已的悲劇選擇?
    江浙版拼婚是婚姻創新,還是不得已的悲劇選擇? 二、無論外向化探索還是內向化探索,風險都是必須要謹慎考慮的 中國婦女報則具體採訪案例如下: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湖南長沙向「婦女兒童之家」授牌_中國婦女報<20210111期>第3版:女界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消息 1月7日,湖南省長沙市婦聯召開2020年度長沙市示範「婦女兒童之家」現場經驗交流暨長沙市村(社區)婦聯換屆工作推進會。會議為2020年度30個長沙市示範「婦女兒童之家」進行了授牌,對長沙市各級婦聯掛兼職副主席、執委履職20個優秀典型案例「微故事」進行了頒獎。
  • 學生VS家長 辯出家庭教育好方法_中國婦女報<20201214期>第6版:家教
    照片為辯論會現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許真學 文/攝「嚴厲是虎爸狼媽式教育的特徵而非全部,虎爸狼媽式教育可以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制定明確的目標……虎爸狼媽式教育有利於孩子成長。而作為媽媽的陳曉麗說:「雖然從來沒有以虎爸狼媽式的教育方式對待兒子,但這場辯論賽完全顛覆了我對『虎爸狼媽』式教育的認知,它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非打即罵,它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值得我學習。」參加完辯論賽的唐語唅說,在她家裡,父母所給予的教育有點「虎爸狼媽」式。「我非常明白為什麼他們對我很嚴厲,因為他們愛我。」
  • 她讓木槿綻放「黃金花」_中國婦女報<20191011期>第7版:流行 風向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茹希佳花樣年華,選擇自砸「鐵飯碗」1995年,30歲的黃金花參加了新沂石油公司公開招聘,以優異的成績被正式錄用,端上這個來之不易的「鐵飯碗」,黃金花業務能力、工作業績都屬「拔尖」,連年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業務標兵」。黃金花以為,這份職業將伴隨她一生。
  • 1千克究竟有多重?!
    千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可是1KG有多重呢?又是誰規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1KG!1KG有多重?1799年,法國科學家提出4℃時,一立方分米水的質量定義為1KG,並且以這個標準製作了純鉑為原料的『千克原器』作為1KG的國際標準。1889年,科學家們用更穩定的鉑銥合金代替了純鉑的千克原器,並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千克』是以這個『國際千克原器』實物為標準的。
  • 信息速遞_中國婦女報<20140220期>第B4版:母嬰周刊 消費
    儘管這些產品價格頗高,但家長們對此卻是異常青睞,不少二三線城市的親戚甚至還託人從北京買來給孩子食用。 近日,隨著親子節目的走紅,各種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也備受年輕媽媽的青睞,在北京各大超市,大到兒童麵粉,小到兒童榨菜,各種「兒童專用」一應俱全,價格也是普通商品的2~5倍。但業內人士認為,多數「兒童食品」只是虛有其表。
  • 農家小院「秀」美圖_中國婦女報<20201211期>第6版:鄉村振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麗婷■ 張坤 邢長普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新坡鎮前樸子村,一個個農家庭院變身微菜園,在枯木和籬笆的裝點下充滿了藝術氣息…… 原來的前樸子村沒這麼好的景致,廢石塊、舊磚瓦、破木料等各類雜物,堆滿農家房前屋後和村裡的街口巷角。
  • 執著堅守 為塞外山村託起希望_中國婦女報<20180622期>第A2版:新聞...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周麗婷□ 劉海波 任超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楊木柵子鄉中心小學辦公室裡,成軍平正在聚精會神地備課。突然,一段耳熟能詳的歌聲響起, 「誰能告訴我,是對還是錯?這樣執著究竟為什麼……」原來這是成軍平特別設置的鈴聲。或許,她曾經在心底裡「質疑」過自己。
  • 不能砍樹的老林場 楓葉先紅的大氧吧_中國婦女報<20200805期>第2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劉世康 張園園 賈瑩瑩站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海之中,誰能想到十年前,這裡已經面臨著「先是砍天然林,天然林砍光了,再砍次生林,後來,連人工林都沒得砍了」的窘境。
  • 跨國婚姻背後的犯罪「中轉站」:買兒媳後變身中介拐賣婦女
    柬埔寨女子森幹那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三次出入中國國境,並在中國先後與福建、安徽兩名男子結婚。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森幹那一審被判拘役三個月。事實上,「跨國婚姻」引發的刑事案件屢見不鮮,其中既有拐賣婦女,又有偷越國(邊)境、詐騙等等罪行。
  • 有能改變天平的砝碼?巴鐵採購大批無人機,不是翼龍也不是彩虹
    亞塞拜然能佔據上風,無人機功不可沒 上個月剛剛結束的納卡衝突,給全世界上了生動的一課,讓各國逐漸認識到:無人機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作戰的主要方式之一。
  • 卡薩布蘭卡:有故事的「北非花園」_中國婦女報<20170803期>第B4版...
    ■ 劉宏晏 文/攝也許有人會不知道摩洛哥這個國家,但是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因為電影《北非諜影》、歌曲《Casablanca》感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讓無數人仰慕英格麗·褒曼,讓無數人因追逐愛情奔向卡薩布蘭卡,只為探尋影片中的那份浪漫,卡薩布蘭卡從而成為摩洛哥旅行的一張永久標籤。
  • 「順意姑娘」魅力大賽拉開帷幕_中國婦女報<20180818期>第A2版...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徐旭 發自北京 近日,由北京市順義區婦聯主辦的首屆「天竺杯」——「順意姑娘」魅力大賽全面展開,大賽通過模特走秀和魅力展示的形式,展現當代順義女性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和美麗陽光的良好形象。據悉,本次大賽時間總跨度為3個月,以系統和板塊分為若干個分賽區。
  • 婦女維權 | 婚姻家庭關係篇(二)
    婦女維權是為保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那麼你對婦女維權知識了解多少呢?答:《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智慧財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 走出才女和名媛窠臼的林徽因_中國婦女報<20200331期>第7版:知·新...
    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是金嶽霖在林徽因追悼會送上的一副輓聯。美則美矣,但林徽因的一生絕不只是「一身詩意」和「四月的天」。關於林徽因,市面上流行的各類傳記版本不勝枚舉,不少見諸報端網絡、連篇累牘。據多年來致力於林徽因研究的學者陳學勇說,「林傳之多幾乎要與張愛玲傳記相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