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賭,泉州中山路上的古早美味,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2021-02-27 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如果要問,最地道正宗的閩南美味,那答案,絕對是泉州。


光是古城中山路,那藏在街角巷陌的古早美食,吃上三天三夜,估計都吃不完,讓你胖得走不動離不開,卻又心甘情願。

頭頂簷廊,樹搖風落,讓我們由北至南,感受南洋風情建築的同時,跟隨古城悠閒的腳步,嘗一嘗真正的古早口味,讓美食喚醒你沉睡的味蕾,直達你的心靈。

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線路1:中山北路—鎮撫司—【謝記老味道四果湯】—【金雕六中美食】—鐘樓——西街—裴巷—【康莊滿煎糕店】—【亞佛潤餅】—【西街孟氏食品】—【升文老字號扁食】

線路2:中山北路—鎮撫司—【謝記老味道四果湯】—【金雕六中美食】—鐘樓——東街—【侯阿婆肉粽】—縣後路—【福人頤煎包】—南俊路—成天巷—【麗雲肉燕】—南俊路—【塗門貢糖】

乘坐公交至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幾步之遙,拐進一條名叫鎮撫司的巷子,在泉州六中附近不遠處,就可以看到30年老店【謝記老味道四果湯】,對面則是讓許多古城人念念不忘的【金雕六中美食】。

謝記老味道四果湯

三十年老店,主打四果湯,配上燒烤,風味更佳。有十餘種配料可選,芋泥、紅綠豆、石花、仙草,另有葡萄乾、梅子、珍珠任你挑選。芋頭有芋泥、芋丁兩種做法,獨具匠心,芋泥綿軟,芋丁爽糯。湯水是用糖與蜂蜜水特調而成,喝上一口,清甜沁脾,冰味十足,可說是夏日解暑必備選擇。

地址:鎮撫司445號 人均:四果湯10元

金雕六中美食

嘗過謝記的老味道,不妨再試試六中附近的一家燒烤店,其前身是六中燒烤攤,嘗一口讓許多人念念不忘的經典招牌——芝麻花生醬燒烤的極致美味,一旦上了癮,便再也抹不去。

地址:二院對面六中的巷口(龍店對面) 人均:15元

附近景點:威遠樓、中山公園、華僑新村1955時尚創意街區

吃完這兩家店,前往不遠處的泉州地標——鐘樓,在這個十字路口,你將面臨兩種選擇,決定不一樣的舌尖風味。每一條路線,都足夠豐盈到讓你流連忘返。

線路一:西街

康莊滿煎糕

早餐時,這種閩南版的銅鑼燒,無論是搭配一杯茶或是一杯熱乎乎的豆漿,都是一種美妙的選擇。黑芝麻黑糖、冬瓜糖、花生糖三種餡料全都口感鬆軟滑潤,且富有彈性,夾層餡料香甜可口。剛出爐的滿煎糕表皮Q韌,帶點小脆,咬開表皮,中間是發酵漲泡成蜂窩狀的烏糖糕,吃起來,綿軟彈牙。

地址:西街裴巷14號;人均:12-16元

附近景點:開元寺、泉州影劇院、鐘樓

亞佛潤餅

【亞佛春餅皮】,這裡曾是曾是舌尖上的中國的拍攝地點。春末夏初之交,吃一份亞佛潤餅皮包的潤餅,美味而又養生。亞佛潤餅皮,Q韌有嚼頭,內餡豐富可口又不油膩,只要你懂得輕輕一口,咬開那彈牙而又略帶鹹味的小餅皮,霎時,各種甜鹹不一的好味道,就源源不斷地纏繞著你的齒頰和舌頭。

地址:西街165號;人均:9元

附近景點:開元寺、董楊大宗祠、許邦光故居

西街孟氏食品

蒜茸枝是閩南人喝茶必備的小零食,被稱作茶配。這家老店的蒜茸枝,以優質麵粉、純正白糖、新鮮蒜蓉等原料,經和面、搓條、下劑、成形、油炸、掛霜等傳統手工製作而成。蒜茸枝入口,帶著蒜蓉香,香酥脆甜、咽後無渣。除了蒜蓉枝,還有寸棗之類的油炸小點。

地址:西街349號;人均:10元

附近景點:開元寺

升文老字號扁食

沿著西街,經過開元寺,在十字路口繼續往前直走,走至西街快盡頭,在近升文小學旁邊有家30年老店【升文老字號扁食】。為迎合泉州人的口味,在祖傳的基礎上稍微做了改良。人工擀麵,皮薄嫩滑,食材新鮮,湯底選用高溫熬製的大骨高湯,營養滋補。出鍋的每一顆扁食都很透亮,能透過外皮看見裡面淺粉色的肉餡。店裡除了扁食,還提供小籠包、拌麵、水餃、炒麵和炒飯。夾起一個熱騰騰的小籠包蘸著花生醬吃,就是記憶中的那種味道,仿佛穿越回了小時候。

地址:西街419號;人均:5- 10元

附近景點:蔡清故居、源和1916產業創意園

線路二:東街


侯阿婆肉粽


在鐘樓十字路口往東街方向步行50米,即可看到三家肉粽店,【侯阿婆肉粽】、【藍氏鐘樓肉粽】、【東街鐘樓肉粽】,都是泉州人追捧的肉粽。

侯阿婆肉粽自1978年開店以來,始終堅持精選上等原材料,肉餡包有滷蛋、香菇、蝦仁、三層肉、蓮子、魷魚乾和海蠣乾等,用料十足。拌上甜辣醬、蒜茸和秘制花生醬,清香醇美、不黏不膩,口感獨特,令人回味無窮。

地址:東街59號;人均:8元

附近景點:鐘樓、元妙觀

福人頤煎包

原位於南門街,2000年搬到縣后街後,熱鬧不減,每天仍然顧客絡繹不絕,一天可以賣到1000個左右。剛出鍋的煎包香氣撲鼻,咬開酥脆的底皮後,裡面的蔥肉餡香氣四溢、甘甜潤香,再配上一碗熱騰騰的鮮肉大骨湯扁食,真是滿滿的家鄉口味。

地址:縣后街26號;人均:15元

附近景點:白耇廟、威遠樓、中山公園

吃完煎包,先到南俊路的承天寺走一走,梵音迴響,心境澄澈。出來後,便可到對面承天巷裡的【麗雲肉燕】品嘗品嘗。

麗雲肉燕


這家肉燕店的特別之處在於不提供堂食,僅售賣當天現做的新鮮生肉燕。肉燕餡是用精瘦肉槌製成的肉泥,燕皮則專門從福州購買。新主顧購買肉燕,店主人往往要特地叮囑肉燕的煮食方法,格外溫暖。拿回家中,烹製完成,調好味後,吃起來餡肉鮮美,燕皮爽脆。

地址:承天巷72號;人均:10元

塗門貢糖

曾作為宮廷貢品的精緻美味,選用上等原料,製作工藝繁瑣,技藝要求極高,從一而終,均純手工製作。放入口中,酥而不烈、甜而不膩、香而不嗆,塗門貢糖口味多樣,老少鹹宜。花生卷,酥且入口即化;花生貢糖,脆且不粘牙;麥芽貢糖有暖胃的功效;杏仁糕糖還能止咳潤肺。

地址:南俊路169號;人均:20元

附近景點:承天寺、開閩三王祠

線路:中山中路—金魚巷—【東來菜頭酸】—【海絲金鳳元宵丸】—【雞腿怣】—塗門街—羊公巷—【羊公巷雞排】—【好成財牛排館】—迎津街—【橋仔頭炸醋肉】

鐘樓往府文廟方向走,便是中山中路路段。沿著中山中路一直往下走到泮宮,泮宮對面是金魚巷,往裡直就能看到【東來菜頭酸】、【海絲金鳳元宵丸】、【雞腿怣】。

東來菜頭酸

「冬吃蘿蔔夏吃薑」,泉州古城人卻把「菜頭酸」吃成四季皆宜的口福。從閩南語音譯過來,便是醃蘿蔔。正宗的吃法是:將蘿蔔從中間切開,裡頭包著花生碎,吃起來,入口爽脆,清甜又略帶酸味,口感上佳,老少皆宜。除了有盒裝的菜頭酸,還有醃楊桃、油柑等等。

地址:金魚巷3號;人均:6元

附近景點:泮宮、府文廟

海絲金鳳元宵丸

作為「中華名小吃」的老字號,海絲金鳳元宵丸顆顆飽滿,皮嫩糯軟,內餡以花生、芝麻為主。出鍋後,灑上一層薄薄的花生、碎芝麻和糖,吃起來,口齒生津,香甜潤滑,Q韌彈勁,口感綿軟而又細膩。「花生」用閩南話講便是「土豆」,所以如果你在菜單上發現很多寫有「土豆仁湯」,它其實就是花生湯。

地址:金魚巷5號;人均:26元

雞腿怣


隱匿在金魚巷裡的雞腿怣,味美不怕巷子深,是泉州燒烤一絕。絕對正宗的碳烤,配上獨家秘制醬料,香濃可口,獨特的味道,讓你一吃就忘不了。要提醒的是,每日限量,下午2:30開始,售完為止。

地址:金魚巷52號;人均:25元

附近景點:傅維早故居

離開金魚巷,拐進塗門街,羊公巷新育幼兒園旁,有家無招牌雞排名店【羊公巷雞排】,清淨寺斜對面,便是【好成財牛排館】。最後拐進迎津街,在迎津橋頭,湖美假日酒店旁,有一家橋邊起爐現場炸制的美味【橋頭炸醋肉】。

羊公巷雞排


最早店老闆和老闆娘只是推著車,在學校附近出現,當時僅僅只是吸引許多同學的熱捧。後來生意紅火,便開了這家小店。他家的雞排加上特製花生醬,包你吃了就停不下來。現在一般每天下午三點多才開門,卻始終吸引一大批雞排迷、回頭客。

地址:百源路中閩百匯對面羊公巷新育幼兒園旁;人均:20元

附近景點:東觀西臺、清淨寺

好成財牛排館

作為「中華老字號」,是泉州人的「中式牛排」。傳承一百多年的製作技藝,牛排從選優質牛肋肉原料、刀功、醃漬、鍋煮等製作工序上,都獨具特色。牛排、牛肉、牛肉羹香醇鮮美、入口爽滑、不肥不瘦、不柴不塞牙、湯汁濃鬱,唇齒留香。

地址:塗門街221號;人均:26元

附近景點:通淮關嶽廟、清淨寺、後城旅遊文化街區

橋頭炸醋肉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橋仔頭醋肉選用上好的新鮮裡脊肉,採用古法醃製,最後裹上地瓜粉,均勻地分散放進油鍋中油炸。油炸後的醋肉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既可以當零食解饞,也是面線糊等美食的絕佳搭檔。

地址:迎津街迎津橋頭;人均:17元

附近景點:釋迦寺

線路:中山南路—水門巷—【水門國仔面線糊】—【群眾牛肉小點】—【遠方小籠包】—【秉正堂石花膏】—天后路—【林記正泉茂綠豆餅】

水門國仔面線糊


一碗麵線糊,搭配一根油條,可謂是閩南人正宗的古早味道。這家老店於1986年開店,製作工藝傳統,且緊跟市場不斷改進,匠心獨造地把湯底由骨湯改為海鮮湯或蝦糠制汁底,其面線糊有「糊而不爛,清而不濁,鮮美可口,香飄四溢」的美譽,被國家內貿部定為「中華老字號」。

地址:水門巷21號;人均:16元

附近景點:花橋慈濟宮、泉州市舶司遺址

群眾牛肉小點


推薦小吃是牛肉羹、肉粽和海蠣煎,味道正宗,價格便宜,是很多老泉州人的選擇。牛肉羹肉質香脆,味鮮甜,湯中再加入薑絲和幾滴醋,口感與眾不同,最受泉州人喜愛的海蠣煎,加上菜頭酸和甜不辣堪稱絕配!

地址:中山南路436號;人均:11元

遠方小籠包


在泉州,人們常說,「看僑光,吃遠芳」,說的是新中國成立後二三十年間,古城市民常到中山南路的僑光影院看場電影,並趁機到電影院旁邊遠芳小吃店吃小籠包。皮薄餡多,香氣濃鬱,口感脆爽,回味無窮,吃一口,是小籠包帶給你的上等口福享受。搭配秘制蘸醬,口味便多了一份酸甜古早味道。

地址:中山南路381號;人均:7元

附近景點:僑光文創園

秉正堂石花膏


登上《舌尖》的秉正石花膏,大家絕對不陌生。在炎熱的盛夏來到泉州,只要一碗清爽的石花膏,便可以讓你清爽地記住泉州的好。首先要先買好票,再憑票選料。7元可以選四樣,有水果、石花膏、仙草、芋泥、紅豆、梅子、銀耳等等任你挑選。最後呈現的是加了冰蜜水的古早味飲品。

地址:中山南路98號;人均:12元

附近景點: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泉郡天王宮、李贄故居

林記正泉茂綠豆餅

來泉州小住幾天,像閩南人一樣生活。泡一壺茶,品一口綠豆餅,是平日裡難得的悠閒時光。純手工製作的綠豆餅,皮酥清甜而不膩,內餡綿軟,入口即化,味道香濃,素有「嘗來皆適口,咽去自清心」,讓人食後難忘。除此之外店裡還有很多閩南特色小吃桔紅糕、寶鬥糕等。

地址:南門天后路10號;人均:6元

牛肉,海蠣煎,浮粿,菜粿

土筍凍,麻餈,滷麵,肉粽

魚卷,大蝦米粉湯,薑母鴨.

泉州的美食實在太多了

光是報名字都能讓人唾液加速分泌

偷得浮生半日閒

到這個被美食環繞的城市

一探閩南地道的古早味吧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

相關焦點

  • 泉州中山路上的古早美味,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光是古城中山路,那藏在街角巷陌的古早美食,吃上三天三夜,估計都吃不完,讓你胖得走不動離不開,卻又心甘情願。  頭頂簷廊,樹搖風落,讓我們由北至南,感受南洋風情建築的同時,跟隨古城悠閒的腳步,嘗一嘗真正的古早口味,讓美食喚醒你沉睡的味蕾,直達你的心靈。
  •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 傳統古早習俗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傳統古早習俗 (/3) (共3張) 2016-04-05 09:20 來源:泉州晚報
  • 【好吃在泉州】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白嫩柔滑的豆花搭上甜而不膩、比例剛好的糖水,入口清爽,嫩而不松,清甜的滋味和豆香久久瀰漫。肥而不膩的豬皮都不用使勁咬,入口即化,連以前不敢吃肥肉的人,在嘗過之後也忍不住食指大動,大快朵頤。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肥而不膩的豬皮都不用使勁咬,入口即化,連以前不敢吃肥肉的人,在嘗過之後也忍不住食指大動,大快朵頤。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萬】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白嫩柔滑的豆花搭上甜而不膩、比例剛好的糖水,入口清爽,嫩而不松,清甜的滋味和豆香久久瀰漫。肥而不膩的豬皮都不用使勁咬,入口即化,連以前不敢吃肥肉的人,在嘗過之後也忍不住食指大動,大快朵頤。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我敢打賭,吃過最後一種的已經後悔了
    我敢打賭,吃過最後一種的已經後悔了!無核葡萄,酸甜的口味讓喜愛美食的人們讚不絕口,被國際上譽為「王中王葡萄乾」。最好吃的4種特產零食! 我敢打賭,吃過最後一種的已經後悔了!蜂蜜麻糖。蜂蜜麻糖是河北省唐山市特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早產於唐山豐潤縣七樹莊,原用撈漿方法生產。最好吃的4種特產零食! 我敢打賭,吃過最後一種的已經後悔了!
  • 【咱厝好呷】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白嫩柔滑的豆花搭上甜而不膩、比例剛好的糖水,入口清爽,嫩而不松,清甜的滋味和豆香久久瀰漫。肥而不膩的豬皮都不用使勁咬,入口即化,連以前不敢吃肥肉的人,在嘗過之後也忍不住食指大動,大快朵頤。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被評為「高熱量」的5種食物,我敢打賭,你一個都不捨得「放棄」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美食話健康推薦語:雖然我都吃過,但確實都不愛吃!對於吃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衡量標準,喜歡的就多吃,不喜歡的就少吃,而且大家吃的零食大都以高熱量為主,高熱量不僅給我們帶來的是高熱量還有非常高的開心情緒。可要你不吃這些食物,你真的狠得下心嗎?被評為「高熱量」的5種食物,我敢打賭,你一個都不捨得「放棄」!
  • 泉州最古早味的這12家小吃店 你吃過幾家?
    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泉州最古早味的二十家風味小吃,泉州吃貨必備.
    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這裡有用古法手藝製作出來的古早美食
    這裡有用古法手藝製作出來的古早美食,也有新時代下的網紅生意。有人說,「在泉州走街串巷,才能收穫地道美食」。不管是早餐還是宵夜,面線糊在閩南地區都很盛行,但出了泉州,卻找不到正宗的味道了。泉州面線糊說天下第二,就沒敢排第一的。就是這樣不起眼的麵糊,讓人沒事兒就惦念著一碗。
  • 【收藏】泉州最古早味的這12家小吃店 你吃過幾家?
    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國慶來泉州逛吃逛吃,就把泉州走了個遍~ ~(附泉州美食深巷完整版)
    攝於 泉州西街糯米炸/豬油縋,用糯米入鍋炸完,冷卻後過上糖。這是我小時候的最愛!甜甜的,再加上白糖沙沙脆脆的口感,吃完一個還不夠的那種。旁邊那個是蘿蔔糕。攝於東萊菜頭酸除了有有盒裝的菜頭酸,還有醃楊桃、油柑等等。
  • 一起去泉州吃蚵仔煎好嗎?
    中山街「講什麼,我就像天頂的仙女講什麼,我就像古早的西施」一說到閩南,腦中就在單曲循環這首歌,和男朋友的第一次旅行就是去的泉州。當時是十一假期,泉州的天氣很怡人,氣溫並不高,傍晚的微風吹的人十分愜意!手牽手一起逛中山街,騎樓式建築,很有閩南特色。
  • 逛吃逛吃,就把泉州美食深巷走了個遍~~
    攝於 泉州西街糯米炸/豬油縋,用糯米入鍋炸完,冷卻後過上糖。這是我小時候的最愛!甜甜的,再加上白糖沙沙脆脆的口感,吃完一個還不夠的那種。旁邊那個是蘿蔔糕。攝於東萊菜頭酸除了有有盒裝的菜頭酸,還有醃楊桃、油柑等等。
  • 小賣部火了20年的4種冰棍,我敢打賭,全吃過的80%有對象了
    小賣部火了20年的4種冰棍,我敢打賭,全吃過的80%有對象了說起雪糕,夏天的時候,一定有很多人會吃吧!而在二十多年前,其實雪糕還有一個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冰棍,至於為什麼叫做冰棍呢?而今天筆者要聊一聊的,就是小賣部小賣部火了20年的4種冰棍,我敢打賭,全吃過的80%有對象,甚至是已經結婚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泉州10元以下最古早味的二十中風味小吃,老泉州人都知道..
    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 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 【美食|泉州】閩南小吃的起源地,舌尖上的閩南古早味——泉州
    郭牙牙遊記面 線 糊泉州老城不大,老街古剎,穿行其中都是原汁原味的閩南風味。面線糊發源地就是泉州,據說是當年乾隆下江南時,恰逢糧食短缺,一秀才妻子急中生智利用一些剩骨頭、米粉碎等食材熬出來的。因為味道鮮美,被乾隆稱為龍鬚珍珠粥。在泉州,面線糊能從晚上6點吃到早上6點。
  • 我們逛吃逛吃,就把泉州走了個遍~
    中山北路早上從動車站轉公交k1到二院下,車站不遠處就是「謝記美食老味道四果冰」了。提到泉州的滿煎糕,不少朋友都只提及一家。樣式不多,加料的16元/袋,裡頭有黑糖+花生;不加料的12元/袋,只有紅糖。切成四大塊,也可以買半袋。這個閩南版的銅鑼燒強烈建議做早餐配茶呢!
  • 比廈門古早,比舟山浪漫,這座被遺忘的頂級美食之都,趕快去
    泉州,一座為了吃都值得去一次的城市!低調的泉州,說起來,最不低調的就是它的美食了!因為泉州實在太太太好吃了!泉州,也是許多閩南美食的發源地。吃福建人?不去泉州可不行!,鴨子燉到只剩下油,薑片都是焦香的,沒有一絲辛辣,筷子一夾輕鬆脫骨,到泉州怎麼能不吃薑母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