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三駕馬車」戰略 追趕伊利蒙牛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已不做乳業老大多年的光明乳業(600597.SH)開始大步追趕。

  昨日,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恆確定2011年銷售目標至少110億元。而為實現這一目標,郭本恆將「聚焦新鮮」的戰略目標調整為「新鮮、常溫、奶粉」「三駕馬車」齊驅的格局,此前,新鮮奶則是光明乳業的標籤。與此同時,郭本恆還調整組織架構,實行扁平化管理,並制定了一系列重獎重罰的措施。

  戰略變化

  在2007年之前,光明乳業的戰略目標定位是「聚焦新鮮」。而鮮奶也是光明乳業一貫的優勢產品。

  但常溫奶的崛起,成就了伊利和蒙牛,並讓始終堅守鮮奶戰場的光明乳業痛失領先良機。

  在2007年接掌光明乳業帥印之初,郭本恆立即將公司戰略目標變革為「聚焦乳業、發展新鮮、突破常溫」,明確將常溫產品提高到企業戰略層面。隨後在2009年,光明戰略首次添加「出擊奶粉」,再次拓展業務領域。

  昨日,光明乳業戰略目標再次修改,「聚焦乳業」解釋為專注乳業內高關聯度的多元化;「發展新鮮」則升級為「領先新鮮」,「突破常溫」升級為「做強常溫」,「出擊奶粉」升級為「突破奶粉」,由此光明支柱產業中的「新鮮、常溫、奶粉」「三駕馬車」品類格局更加清晰。

  第三方調查數據顯示,在新鮮品類中,光明乳業依然佔據奶酪市場52%左右、鮮奶市場45%左右的份額,與第二名拉開巨大差距。在酸奶市場,光明乳業在上海的份額仍為95%左右,在江浙地區的份額為80%~90%,在全國範圍內的份額則為27%左右,雖然仍保持第一品牌的市場地位,但與第二名差距並不大。

  而4年前,光明乳業常溫渠道僅12萬個,截至去年已增長至33萬個有效網點,並下沉至二、三級市場和鄉鎮,當年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

  「至於奶粉品類,今年的主要目標就是突破。」郭本恆介紹,2006年光明奶粉收入只有1億元,去年已實現4億元,主要是嬰幼兒奶粉帶來的增長,「今年的銷售目標是接近翻一番。」他的算盤是,如果奶粉品類能衝到10億~20億元的銷售規模,光明乳業就在全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站穩腳跟了。

  據光明乳業介紹,未來在嬰幼兒奶粉領域將主打進口品牌。去年光明已成功拿下紐西蘭Synlait Milk預備挺進高端奶粉市場,並為搭建海外融資平臺奠定根基。據光明食品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對法國Yoplait(優諾)酸奶的收購由集團出面,若交易成功,未來也將擇機注入上市公司。

  重獎重罰

  不只是調整戰略目標,郭本恆還同時重組組織架構,一改鐵娘子王佳芬時代的矩陣模式組織架構,建常溫產品事業部,設置了與總部職能部門平級,由他直管的華東、華北、華南、華中和西南五大地區事業部以及18個省部。在他看來,不管是扁平化、金字塔式,甚至「混搭」,只要實用就好。

  在郭本恆看來,矩陣結構能保證公司不犯太大的錯誤,卻讓企業跑不快,這種結構適用國外百年老店,卻不適用快跑型的中國企業。

  「其實無論任何變革,最根本的都是人的變革、團隊的變革,目標就是釋放其中被束縛、被潛伏的生產力。」郭本恆昨日告訴記者。

  為此,郭本恆制定了一系列獎罰措施,如果事業部或大區總經理完不成預算目標降薪降職,完成預算則超一獎二,而預算的制定考核標準原則就是「跳一跳摘蘋果」,保障50%~60%都能拿到額外的獎勵。去年年初,大範圍的股權激勵惠澤百人,使光明乳業中高層管理團隊與公司建立了更牢固的利益聯結機制。
        (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作者:惠正一)

相關焦點

  • 營收比伊利少一個蒙牛 光明乳業中報業績下滑 莫斯利安商標敗訴
    截至9月10日,光明乳業的收盤價為17.50元/股,股價下跌的趨勢愈發明顯。 光明比伊利少了一個蒙牛 縱觀上半年乳企營收表現,上半年伊利股份(600887.SH)實現營收473.44億元,蒙牛乳業(02319.HK)錄得收入375.33億元,而光明乳業則實現營收121.46億元。
  • 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雀巢,達能,貝因美,恆天然,新乳業……本周...
    昌吉市與新疆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日,蒙牛集團旗下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新疆蒙牛乳業有限公司考察團來到昌吉市,考察調研奶業產業發展情況,並就相關合作事宜進行對接洽談。
  • 光明牛奶為什麼會輸給蒙牛、伊利?
    就是這些特性讓常溫奶順利的走進三四城市和五六線城鎮,甚至大部分村莊的零售貨架上也有伊利蒙牛的產品,適渠道者生存而已。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廣告,蒙牛伊利投得起全國性的廣告。最近五年的電視節目,一大半都是蒙牛伊利冠名的,兩家公司堪稱廣告王。
  • 伊利、蒙牛穩居全球乳業前十強;光明乳業計劃在安徽北部建牧場和工廠
    乳業 君樂寶:入圍「中國品牌影響力100強排行榜」企業最高獎君樂寶乳業集團入圍「中國品牌影響力100強排行榜」企業最高獎,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入圍2020「中國品牌年度人物」最高獎。 光明乳業計劃在安徽北部建牧場和工廠 近日,光明乳業召開新聞發布會。
  • 蒙牛與豪士食品合作、伊利限定新品、光明優焙……乳企紛紛發力...
    蒙牛與豪士食品合作、伊利限定新品、光明優焙……乳企紛紛發力烘焙麵包領域2020/9/17 16:22:3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近來,乳業三巨頭伊利、蒙牛、光明紛紛瞄準了烘焙行業:伊利聯手六大品牌推出了蛋糕等產品;蒙牛與豪士食品合作打造新的短保烘焙供應鏈模式
  • 光明乳業為何進入「幽暗」時刻?高層動蕩 戰略失策 營銷乏力
    2002年,改制完成的光明乳業在A股上市。憑藉酸奶和鮮奶業務,光明乳業年營收50.2億元,而伊利不過40.1億元,蒙牛4.59億元。王佳芬把光明做到「中國乳業第一股」,也獲得了「乳業女王」的稱號。只可惜,好景不長,2003年以來,光明輸掉了「常溫奶戰役」,蒙牛和伊利卻憑此一路凱歌,佔領全國市場。
  • 中國乳業20年:蒙牛伊利成「雙寡頭」,新品牌的機會在哪兒?-虎嗅網
    伊利從2006年開始不斷推進織網計劃,蒙牛在大經銷商制+營銷配合以火箭速度增長,而堅守低溫層級的乳業巨頭光明,逐漸被伊利和蒙牛拉開差距,從而奠定了現在常溫奶統治天下局面的基礎。 在這個時間歷史裡面,有幾個不得不提的時間節點和故事。 1993年,伊利進行股份制改造,由國營企業變為股份制企業,有「中國乳業教父」之稱的鄭俊懷掌舵伊利。
  • 光明牛奶武漢提價 伊利蒙牛三元暫沒動靜
    今年下半年陷入多重質量門的光明乳業近日在武漢提價,涉及多款鮮奶和酸奶製品。對此,昨天伊利、蒙牛、三元均表示暫時沒有提價動作。  部分產品武漢提價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武漢當地多款光明乳業生產的鮮奶和酸奶產品紛紛提價,其中460ml的優倍牛奶從6.6元漲至7.8元,460ml的光明鮮奶屋牛奶從5.8元漲至6.6元。以此推算,光明此次零售價提價幅度高達18%。
  • 光明、三元和新希望把持的低溫奶賽道,伊利蒙牛就是擠不進去?
    文/Kinki來源/熔財經談及中國牛奶,兩家乳業品牌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均從90年代開始起家,兩者「相愛相殺」20餘年,如今都已是千億市值的企業了。目前,中國常溫奶市場當中,「蒙伊」兩企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45%之多,其餘46%是各區域的地產奶品牌,剩下的10%,由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三家乳業集團瓜分。
  • 聚焦五大乳企半年報,伊利、蒙牛、光明、貝因美、三元五家深度分析
    原標題:聚焦五大乳企半年報,貝因美漸落下風EF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隨著最後一家乳企光明乳業半年報的亮相,伊利、蒙牛、光明、貝因美、三元五家上市乳企的上半年成績單出齊。從分地區來看,這個以北京為大本營的乳業在當地就實現10.47億元,北京意外地區實現營收11.46億元。EF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三大板塊帶動銷售業績EF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從業績報告中我們看到,三元食品業務由「三駕馬車」一同帶動,分別是液態奶、固態奶(奶粉)和乳飲料。
  • 中國乳業真正的壟斷者:伊利蒙牛為它「打工」,1盒奶攫取75%利潤
    說起利樂,大多人覺得陌生,但是它的客戶確是家喻戶曉,比如伊利、蒙牛、光明、旺旺等知名品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乳業的發展,中國人均牛奶消費近40公斤,雖然僅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對於20年前人均年消費不足一公斤的中國來說,這已經是巨大的飛躍了。
  • 伊利蒙牛接連出手!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據了解,伊利今年在奶源地建設上投入非常大,除中地外,伊利旗下悠然牧業與土左旗政府籤約萬頭奶牛養殖示範牧場項目,將建設起三座現代化奶牛養殖示範牧場;伊利旗下賽科星,擬在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鄉城留村建設一座存欄3500頭後備牛牧場;同時伊利還與邢臺市政府、內丘縣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內丘縣投資建設奶牛養殖及乳製品深加工項目,打造世界級高端牛奶加工基地;另外伊利還將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建立起
  • 蒙牛利潤只有伊利三分之一:乳業雙寡頭要變單寡頭?
    因旗下公司雅士利和現代牧業巨額虧損,在港股主板上市的蒙牛乳業去年曾出現7.5億的巨額帳面虧損。今年上半年,蒙牛業績恢復增長,利潤同比上漲4.7%。資本市場反應亦正面,公布業績次日,股價高開,收盤上漲5.42%。但利潤增長難掩痼疾,蒙牛耗費巨資入股的現代牧業和雅士利仍然巨額虧損。
  • 伊利,澳優,海普諾凱1897,雀巢,恆天然,新乳業,蒙牛,光明……本周看點
    伊利擬入股中地乳業 8月2日伊利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認購中地乳業定向增發股票,認購數量4.33億股,認購價格為每股0.47港元,認購總價為2.03億港元。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16.6%。中地乳業及其子公司主要經營牧場經營業務和進口貿易業務,原料奶生產及銷售是中地乳業的收入支柱。
  • 2019全球乳業20強出爐:伊利重回第八,蒙牛(02319)保持第十
    要聞 2019全球乳業20強出爐:伊利重回第八,蒙牛(02319)保持第十 2019年8月9日 07:57:51 智通財經網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
  • 美資輝山乳業爭奪戰:伊利、中糧重金入股押上市(圖)
    來自乳業圈內的消息稱,伊利這筆巨額投資正是奔著輝山乳業IPO的基礎投資方去的,據悉輝山乳業目前已敲定了3家基礎投資者:分別為挪威NORGES BANK、伊利股份以及中糧集團,三家共認購了輝山乳業2.2億美元的股份。  對此消息,記者向中糧集團求證,至截稿前,中糧方面並未給予答覆。
  • 伊利、蒙牛闖入羊奶賽道,誰是下一個「莫斯利安」?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光明乳業僅用了2年就實現了60億營收。在這一良好形勢下,2015年,光明乳業便提出常溫酸奶-莫斯利安「百億單品」的目標。  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意料。光明乳業2016年、2017年財報中根本沒有莫斯利安的「隻字片語」。而光明乳業提出的常溫酸奶「百億單品」的願景,也確實實現了。  確切地說,是被伊利、蒙牛取而代之。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 伊利:中糧集團蒙牛乳業聯合美國企業破壞冬奧大局
    對中糧集團蒙牛乳業的行徑義憤填膺,相繼約談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蒙牛乳業董事長陳朗,向他們的行為表達了強烈的憤慨,對他們違背規則、不顧大局、破壞奧運的行為進行了痛斥和譴責,並表示將堅決維護北京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權益,堅決維護北京冬奧組委合作夥伴企業的正當權益,明確要求蒙牛立即終止與國際奧委會、可口可樂公司的合作。
  • 光明乳業淨利下滑跌出第一梯隊 過度依賴單品被詬病
    對於業績的下滑,光明乳業公共事業部負責人殷江玲向法治周末記者解釋稱。  然而,同為乳業三巨頭的伊利、蒙牛2015年的業績表現卻不同於光明乳業。  公開資料顯示,伊利2015年營業收入598億元,同比增長10.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億元,同比增長1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