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這個第一張移動網際網路船票一直是騰訊的一把利劍。馬雲也很害怕它,騰訊馬化騰說:「我們沒有微信,我們將失去優勢」,因為開發了微信,微信之父張小龍也成為了騰訊的副總裁。
微信如今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了第一大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月活躍用戶8多,我們早上起來刷一下朋友圈,晚上睡的時候點擊開幾個微信公眾號,閱讀幾個我們關注的公眾號,出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可以用微信支付,還可以和同事、同學、朋友在微信群裡聊天等等,用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大陸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微信的用戶量很小,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甚至一河之隔的中國香港也幾乎很少用它。
在全球其他地方,除了一些留學生和在海外工作的華人,微信很難進入西方人們的生活。除了大陸以外社交網絡Facebook是霸主,騰訊無法撼動,騰訊雖然市值已經2500億美元了,但是離Facebook的3600多億美元的市值還差的很遠,在北美、歐洲甚至是非洲也是Facebook的天下。WhatsApp在全球有十幾億的用戶量。
為什麼微信拿不下全球其他地區,其實還是因為騰訊微信是抄襲來的,因為微信之前WhatsApp就早在2009年推出,微信是2011年推出的,在大陸微信也不算太早,米聊就比微信早,但是騰訊採用了一貫的做法,依靠qq用戶把微信養起來,打敗對手。小米公司的米聊也一樣。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其實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這個中國臺灣,
中國臺灣用的是日本的line,日本的line有那種日本的貼圖,這種東西在日本很流行,在臺灣也一樣,大概是臺灣被日本殖民以後同化了吧。另外中國臺灣他們不用微信,他們看不起大陸的產品。他們認為大陸的產品屬於低端的,但是微信已經不是原來的微信了,微信已經是很創新了,就連美國紐約時報也報導微信是一個很創新的應用,Facebook也在偷學微信的支付按鈕等等。
中國香港也一樣,是英國的殖民地,中國香港用的是WhatsApp,這個美國的應用,原因也是香港人至今還看不起大陸人。另一個是怕大陸盜取他們的信息。
還有就是微信在大陸沒有天敵,優先發展大陸,創始人的眼光不夠,沒有把大陸以外的地方一起發展,對大陸以外的地方重視程度不夠。沒有一開始就做國際化。開始外國人也很難接受來自中國的應用。因為西方已經習慣了用他們的東西,facebook,WhatsApp等是他們離不開的社交網絡應用。
這點上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應該學習一下華為,華為50%的收入來自大陸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甚至蘋果也用華為的不少專利。誰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華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