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很火的微信,為什麼在全球的很失敗,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

2020-12-25 後浪新勢力

微信這個第一張移動網際網路船票一直是騰訊的一把利劍。馬雲也很害怕它,騰訊馬化騰說:「我們沒有微信,我們將失去優勢」,因為開發了微信,微信之父張小龍也成為了騰訊的副總裁。

微信如今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了第一大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月活躍用戶8多,我們早上起來刷一下朋友圈,晚上睡的時候點擊開幾個微信公眾號,閱讀幾個我們關注的公眾號,出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可以用微信支付,還可以和同事、同學、朋友在微信群裡聊天等等,用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大陸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微信的用戶量很小,連中國臺灣也拿不下,甚至一河之隔的中國香港也幾乎很少用它。

在全球其他地方,除了一些留學生和在海外工作的華人,微信很難進入西方人們的生活。除了大陸以外社交網絡Facebook是霸主,騰訊無法撼動,騰訊雖然市值已經2500億美元了,但是離Facebook的3600多億美元的市值還差的很遠,在北美、歐洲甚至是非洲也是Facebook的天下。WhatsApp在全球有十幾億的用戶量。

為什麼微信拿不下全球其他地區,其實還是因為騰訊微信是抄襲來的,因為微信之前WhatsApp就早在2009年推出,微信是2011年推出的,在大陸微信也不算太早,米聊就比微信早,但是騰訊採用了一貫的做法,依靠qq用戶把微信養起來,打敗對手。小米公司的米聊也一樣。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其實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這個中國臺灣,

中國臺灣用的是日本的line,日本的line有那種日本的貼圖,這種東西在日本很流行,在臺灣也一樣,大概是臺灣被日本殖民以後同化了吧。另外中國臺灣他們不用微信,他們看不起大陸的產品。他們認為大陸的產品屬於低端的,但是微信已經不是原來的微信了,微信已經是很創新了,就連美國紐約時報也報導微信是一個很創新的應用,Facebook也在偷學微信的支付按鈕等等。

中國香港也一樣,是英國的殖民地,中國香港用的是WhatsApp,這個美國的應用,原因也是香港人至今還看不起大陸人。另一個是怕大陸盜取他們的信息。

還有就是微信在大陸沒有天敵,優先發展大陸,創始人的眼光不夠,沒有把大陸以外的地方一起發展,對大陸以外的地方重視程度不夠。沒有一開始就做國際化。開始外國人也很難接受來自中國的應用。因為西方已經習慣了用他們的東西,facebook,WhatsApp等是他們離不開的社交網絡應用。

這點上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應該學習一下華為,華為50%的收入來自大陸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甚至蘋果也用華為的不少專利。誰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華為呢?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的舊文又火了:中國的前途不在臺灣在大陸
    來源:環球時報近日,一篇原載於臺灣《海峽評論》1991年第2期,後被收入何新編著的《為中國聲辯》一書的文章,在微信平臺上突然再度熱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臺灣文學批評界先驅、英語教育改革者,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顏元叔。顏元叔於2012年12月26日因肝癌逝世,但他的這篇文章經久流傳。
  • 從東南亞到美國 微信與連我的全球擴張攻防戰
    連我不管是在盈利還是國際化擴張經驗方面都先領先微信,微信在東南亞的擴張被連我壓制。如果微信不能在美國成功,可能意味著著它的全球擴張戰略失敗。連我不管是在盈利還是國際化擴張經驗上都先領先微信。
  • 火遍全球的米其林餐廳在中國為啥不火了?兩個原因讓它在中國失敗
    但是在中國卻似乎不是這樣。那麼火遍全球的米其林餐廳在中國為啥不火了?兩個原因讓它在中國失敗。第一,華而不實 分量太小不適合中國人記得在一檔綜藝節目當中一位嘉賓這樣評價過咱們中國人:「中國人請客總怕別人吃不飽」。相信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去米其林餐廳的原因吧?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為什麼火
    臺灣政論家王正方在《大陸連續劇在臺灣》一文中表達了自己的驚訝這部戲「居然在臺灣也播放過,講的完全是大陸政黨幹部治洪水的故事。」  王正方認為此劇應列為臺灣人了解大陸必看的電視劇,「大部分臺灣人都不清楚大陸地方的第一把手是書記,而不是縣長。」  而據《南方周末》報導,孫紅雷主演的諜戰片《潛伏》,被臺灣媒體人認為是處理國共題材最成功的一部。
  • 微信支付也進入臺灣了 一銀與大陸微信籤約
    第一銀行積極搶攻跨境支付,在一銀董事長蔡慶年督軍下,成為臺灣第一家獲主管機關核准與大陸財付通合作「微信支付」的銀行,並完成籤約,預計1月底搶先試營運,約有1萬個據點可以開始使用微信支付,將協助臺灣商家搶攻陸客商機,一銀在新興支付領域整體布局向前邁出一大步。
  • 看看Line在臺灣是怎樣發家的!不想把微信當對手
    關於Line為什麼Line在臺灣受到用戶歡迎,Frank給出的解釋是,可能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筆者也做了一下小小的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Line的品牌優勢深入人心。作為一個無敵可愛的聊天工具,連40-50歲的大媽們都對Line鍾愛有加。這種品牌優勢即使是Facebook和微信等巨頭也無法在短期內替代Line。
  • 看看line在臺灣是怎樣發家的!不想把微信當對手
    關於line為什麼line在臺灣受到用戶歡迎,Frank給出的解釋是,可能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筆者也做了一下小小的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 line的品牌優勢深入人心。作為一個無敵可愛的聊天工具,連40-50歲的大媽們都對line鍾愛有加。這種品牌優勢即使是Facebook和微信等巨頭也無法在短期內替代line。
  • 為什麼人才會離開臺灣赴大陸創業
    大陸各個省市日前陸續公布GDP,而臺灣也在微調今年GDP成長率。兩相對照,可以發現,不只臺灣佔大陸GDP比例逐年遞減,而且臺灣在大陸各省市GDP排名,今後也將不斷下滑。面對這樣的趨勢,民進黨當局不但沒有警惕,反而還沾沾自喜,認為臺灣現在的經濟是二十年最好,令人怎能不痛心?
  • 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談起我們的寶島臺灣,想必大家都不會感覺陌生,作為我國GPD排名第九的經濟大省,臺灣的商業還是比較發達的。而且臺灣省的外貿方面比較開放,匯聚了全球各地的商品,有些特別的商品在大陸上也是很難見到的。所以大陸經常有遊客到臺灣省旅遊時,也會選擇在當地「血拼」一番,大買自己心儀的商品。但不少的大陸遊客到臺灣省後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臺灣人基本上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沒有其他便捷的支付軟體。那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呢?
  • 為什麼臺灣麵包也成為大陸抵製品?
    這家麵包店的老闆是來自臺灣的麵包師傅吳寶春,2010年,吳寶春代表臺灣,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世界盃麵包大師賽並打敗其它7國的選手,獲得歐式麵包組世界冠軍,被稱之為「臺灣之光」,之後憑藉自己的聲譽與手藝賺了不少錢。在2016年接受採訪時,吳寶春曾經明確說出,「中國市場雖然有13億,但全世界有70多億,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
  • 臺灣路人對大陸的誤解,連節目嘉賓都看不下去了
    【文/觀察者網 林西】大家都知道,臺灣對大陸一直充滿著各種誤解,但你永遠不知道這誤解能有多深。在3月16日播出的《WTO姐妹會》節目中,除了主持人和幾位嘉賓,還請了來自日本、澳洲、義大利、西班牙、美國、韓國、泰國和大陸的8位代表。
  • 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人為什麼不了解大陸覺得大陸吃不起茶葉蛋?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榨菜之後臺灣專家又開始叫囂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作為我國的寶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很多臺灣民眾都覺得我們的經濟十分的落後,還生活在80年代,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為什麼臺灣民眾還會聽臺灣專家的忽悠呢?
  • 融不進歐美網際網路圈,瞧不上大陸的臺灣網際網路業為什麼落後了?
    臺灣在經歷了「亞洲四小龍」昔日的輝煌以後,當硬體、晶片、代工等三大產業的優勢逐步喪失以後,經濟上再也沒找到新的支點。特別是中國大陸正在經歷網際網路熱和全民創業大潮的時候,臺灣網際網路行業卻是「一潭死水」......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網際網路為什麼會一朝落後,步步落後呢?
  • 臺灣小夥來大陸旅行,回臺灣後直接感慨:大陸連火鍋都能叫外賣!
    雖然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許多臺灣人仍然認為中國大陸不如臺灣,特別是大陸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其實現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很好了,在經濟和科學技術上都有很大的進步。這時,臺灣的男人去大陸旅行了。臺灣小夥來大陸旅行,回臺灣後直接感慨:大陸連火鍋都能叫外賣!
  • 民進黨說「大陸需要臺灣」被嘲:連自己都騙!
    【環球時報記者 程東】韓國媒體「臺灣不靠大陸,經濟增長世界第一」的論調就已經夠匪夷所思的了,不料民進黨的回應是「這證明了大陸需要臺灣」,更在島內引發群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日報導,韓國《朝鮮日報》日前聲稱臺灣因為不再依賴大陸,去年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
  • 民進黨說「大陸需要臺灣」被嘲:連自己都騙
    來源:環球時報韓國媒體「臺灣不靠大陸,經濟增長世界第一」的論調就已經夠匪夷所思的了,不料民進黨的回應是「這證明了大陸需要臺灣」,更在島內引發群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日報導,韓國《朝鮮日報》日前聲稱臺灣因為不再依賴大陸,去年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
  • 西式民主為什麼在歐美日韓取得成功,在臺灣卻是卻是失敗的?
    臺灣鼓吹自己是西式民主的典範,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但臺灣自從實行西式民主的這二十年來,經濟便停止增長,原地踏步了二十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20年前,大陸在經濟上仰視臺灣,可如今,大陸普通民眾都不屑的稱呼臺灣人為「臺巴子」。很多社會問題很複雜,普通民眾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問過很多臺灣的民眾,他們的回答是過度自由化摧毀了臺灣經濟。
  • 為什麼臺灣同胞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為什麼說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時,他們會生氣?』 『為什麼臺灣人這麼不喜歡中國啊?』 相信這是每位與臺灣交流過的大陸人民對『大部分』臺灣人的印象,並且深深感到怎麼臺灣人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呢?跟課本裡說的『我們與臺灣同胞血脈相連』大相逕庭。
  • 臺灣人自由行不考慮大陸?大陸網友這樣回復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臺灣網友又來挑戰旅遊和美食了。 和大陸比完城建 11月24日,臺灣聯合新聞網「OOPS!新鮮事」欄目探討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助旅行都不考慮中國大陸。 …好像比較少人說想去中國大陸?
  • 微信在臺灣也通用嗎?臺灣同胞用什麼通訊,有大陸的方便嗎
    在中國,小編所知道的網絡社交工具就有許多。早先的飛信、「小學生」的QQ、天天給你發「誰誰暗戀你」的探探、勇敢嘗試,大膽想法的陌陌。儘管種類繁多,但不得不承認站在頂端的霸主還是微信。那麼在中國大陸一大半人都用微信的情況下,一水之隔的中國臺灣用什麼社交軟體呢?據悉,臺灣人主要的社交軟體是LINE和Facebook。先說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