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啥意思?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2020-12-11 肥仔農經

時間過的真快,馬上就要到立冬節氣了,隨著最近溫度的逐漸下降,許多人都在預測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其實有很多關於節氣的說法,而且多是老一輩多年的經驗總結,正如「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

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這句俗語從字面很好理解,意思就是霜降這天若沒出現下雨,那天氣就會很溫暖,直到立冬節氣那天。當然,這也不單指霜降那一天,而是霜降前後幾天,但差距不會超過半個月,所以有些俗語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是要深入了解,這才能徹底知道它背後的含義,要說霜降這天的天氣為何能夠影響到立冬,這主要是因為氣溫的變化並不是一瞬間產生,而是需要具備某些條件。

正如北方往南吹的冷空氣,與南方的暖空氣相互碰撞,且形成一股氣旋,這便會產生雨,而一般下雨需要具備的條件是強冷空氣和暖空氣的激烈碰撞,所以也就有了「霜降沒見雨,必定暖到冬」的說法,而霜降前後出現雨水天氣,則說明今年冬天會很冷,這是因為冷空氣過於強大,冷也是必然的。

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是冷凍還是暖冬按照俗語來看,今年大部分地區是個冷冬,因為有很多跡象都能表明,今年將會度過一個冷冬。雖說中午還有些炎熱,但是已經有人穿羽絨服了。

不過我們這裡霜降並沒有下雨,按理來說應該是個暖冬。在我看來,今年冬天不管是冷冬還是暖冬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關於節氣類的俗語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用,不同的地區說法也是大有不同的。

分享實時三農資訊,為你答疑解難,喜歡就點個關注,感謝大家的點讚、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今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今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提個醒:就在前兩天,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最新的冬季寒潮預警,今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冬冷冬沒有被排除,所以農民朋友要做好提前準備。其實,對於冬季什麼樣的冬?
  • 後天霜降,「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啥意思?今年是寒冬嗎
    導讀:後天是霜降節氣,「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啥意思?今年是寒冬嗎?比如說判斷是暖冬的俗語有,「霜降無雨,暖到立冬」,「霜降晴天,冬不冷」。判斷冷冬的有,「霜降雨,風雪多」,「霜降見霜,小雪見雪」,「霜降沒下霜,大雪滿山崗」等等。俗語「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是啥意思呢?
  • 「九月陰一冬溫,九月晴一冬冰」啥意思?老農說今年可能是冷冬
    相比於往年而言,今年的這個時間段就溫度如此低了,確實有點不太正常。因此很多的人都紛紛猜測今年是不是冷冬呢?那到底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我們不妨從農村裡流傳的一些農諺來找一找答案!九月陰一冬溫,九月晴一冬冰!這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並且在農民之間口口相傳的農諺。
  • 今日立冬,天氣晴,今冬是暖冬還是冷冬呢
    而今年的立冬節氣是在11月7號這天,不過,今年的立冬節氣還是處在農曆的九月,在農曆九月二十二,這也是因為今年閏四月,這樣今年農曆有13個月了,從四月份時間都推遲了,這樣看來,今年立冬時間還是比較早的,按照立冬天氣變冷的邏輯,今年冬季偏冷的天氣還是很大可能的。立冬到底是啥意思呢?
  • 鄉愁《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凌啥意思》​《農諺「立冬有雨要爛冬,立冬無雨要春旱」啥意思》《「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很靠譜》
    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立冬的俗語,其中很多俗語是和立冬這一天的天氣有關係,比如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呢?立冬晴,一冬凌的意思是如果在立冬節氣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整個冬天就會特別的寒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冷冬。
  • 冬至將至,「冬至無霜,來年大荒」暖冬和冷冬哪個好?今年是啥冬?
    導讀:冬至將至,「冬至無霜,來年大荒」暖冬和冷冬哪個好?今年是啥冬 「冬至無霜,來年大荒」是啥意思呢? 其實從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說的是冬至節氣當天如果沒有出現霜降的話,那麼預示著來年會是大荒之年這樣給糧食作物造成很大的減產或者絕收。這只是淺顯的字面意思,但是真正的內涵還沒有搞清楚,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內涵意思:
  • 冬至將至,「冬至無霜,來年大荒」暖冬和冷冬哪個好?今年是啥冬
    今年是啥冬離冬至節氣是越來越近了,天氣也是越來越冷了,人們年味的喜慶氣也越來越濃了,隨著冬至節氣的到來,冬季的數九天也就拉開帷幕了,大自然也將迎來「銀裝素裹」,人們也很多時間待在家裡防寒了。冬至節氣是傳統的四至八節之一,也是最後一個冬至節氣,過完冬至,這新一年又要開始了。
  • 立冬來臨,「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啥意思?暖冬咋就不好呢?
    立冬是24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每年11月7日或8日就會如期而來,而今年是11月7日,農曆9月22。立冬是緊隨霜降之後的節氣,立,即為開始,而冬則是終了、結束,自此,萬物收藏,秋幹少雨的氣候漸以結束,而寒冷冬季開始了。此時,我國大部秋熟作物已收割完成,越冬作物也陸續播種完畢,秋忙時節算是基本結束了。
  • 「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冬在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牛」,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冬至快到了,又到了冬至吃餃子的日子,但是看到今年豬肉價格這麼好,我決定還是在冬至日這天把吃餃子改成吃湯圓,同樣吃著暖到心裡,這就過日子,我們要學會精打細算。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是啥意思?今年是暖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要到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了,立冬節氣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冬季的來臨。今年立冬節氣是11月8日,農曆的十月十二。因為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所以在農村有著看立冬節氣時的天氣來推測冬季寒冷與否的俗語,比如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霜降不打霜,來年必有荒,今年什麼時候霜降
    在農事方面,隨處可見農民哼著例如「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小寒進臘月,大寒又一年」等節令歌,來規劃一年的生產,可見,二十四節氣對農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根深蒂固的,它是可以繼續使用的。馬上就要到霜降節氣了,關於霜降節氣的節令歌也有很多,比如:「霜降下雨連陰雨,霜降不下一冬幹」,「霜降至,收穫忙」,「霜降見霜,米谷滿倉,霜降不打霜,來年必有荒」等,這些都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根據二十四節氣所總結出來的大智慧,也是農諺俗語,不但言簡意賅,而且遵循自然規律,非常準確。
  • 今天霜降,「霜降」下霜好不好呢?這3句農諺俗語告訴你
    導讀:今天已經到霜降節氣了,「霜降」下霜好不好呢?這3句農諺俗語來告訴你真相。霜降節氣,據《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之後,露結為霜了,天氣異常寒冷了,意味著霜降節氣已經到了下霜的節氣,而霜降當天就一定會下霜嗎?這個也不一定,霜降只是說到了下霜的氣候,而沒說一定會下霜。霜降節氣當天下霜好不好呢?
  • 今日寒露,這些因素將決定是暖冬還是冷冬,農村俗語來告訴你
    今天天氣怎麼樣呢?是下雨還是晴天呢?農民可以通過寒露節氣的天氣情況來判斷冬天的天氣是冷冬還是暖冬,並且還能預測來年的雨水情況,倒春寒情況呢?恰逢今天寒露節氣之際,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些關於天氣的寒露俗語。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農村老百姓非常重視冬至當天的天氣,有些關於冬至的農諺 ,可以通過冬至日天氣的好壞來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比如說:「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農諺是說明年雨水多不多,就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如果冬至這天有雨,就預示著來年雨水充沛,對莊稼的生長就十分有利,就是一個豐收年。
  • 上海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多雨還是少雨?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上海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多雨還是少雨?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市氣象服務中心說,今年冬季全國氣溫總體東暖西冷
  • 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啥意思?今年哪天霜降?
    摘要:俗語「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啥意思?今年哪天霜降?文/農夫也瘋狂天氣越來越冷了,看天氣預報這幾天我們這個小縣城又要降雨降溫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進入到十月下旬,已經連續下了多輪降雨了,這個期間天氣確實該寒冷了,因為霜降節氣就要到了。在農村的老農民就很擅長「看雲識天氣」,而他們的依據就是一些古人留下來的老俗語。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就和即將到來的霜降節氣有關:「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是哪天霜降呢?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年哪天冬至?暖冬已成定局了嗎?
    摘要: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暖冬成定局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大雪節氣已過,冬至也快要到了,在往年早已經進入冬季了,可是今年筆者的家鄉這邊還沒有入冬。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呢?今年是哪天冬至,現在天氣還這麼暖和,難道暖冬已成定局了嗎?冬至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是小年,過了冬至節氣,春節也就快到了。而且古人還發現了,冬至節氣這天的天氣,對後面及來年的天氣也能起到一定的預測作用。
  • 今年春節是「幾九」?暖冬還是冷冬?農村老話早已給出答案
    冬至節氣已經過去,數九寒冬已經開始,如今距離春節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今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呢?春節又是幾九?冷不冷?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都知道,古人為了方便農耕,總結出了24節氣,而24節氣也有一首歌,完整內容為: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別對應24節氣。
  • 為了判斷冷冬還是暖冬,古人總結出幾句俗語,蘊含勞動人民的智慧
    為了判斷冷冬還是暖冬,古人總結出1句俗語,蘊含勞動人民的智慧大家都知道,被廣泛應用到生活中去的各種各樣的俗語。大多數都是很有意思的,雖然語句較短,卻很精闢。說起來朗朗上口不說,還讓人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
  • 俗語「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以前的時候,農村人都是依靠種地為生,自然對天氣狀況十分的關注,畢竟這會影響到莊稼的生長和收成。但是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也沒有天氣預報,不能準確的知道每天的天氣狀況。下面這句俗語:「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這是什麼意思?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呢?「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農村人不害怕農曆的九月初九以及九月十三這兩天下雨,但是卻很害怕立冬的這一天是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