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至 腊味俏 冬臘風醃肉飄香

2021-02-27 廣播文登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一些農家開始動手自製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臘肉也是有故事的

  臘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貴州、陝西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

  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至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幹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燻幹。而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燻制臘肉的有利條件。

  臘肉也有保質期

  雖然臘肉經過燻制可長久存放,但並非長久不壞,冬至以後,大寒以前製作的臘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變味。臘肉在常溫下保存,農曆三月以前味道最為正宗,隨著氣溫的升高,臘肉雖然肉質不變,但味會變得刺喉。所以農曆三月以後,臘肉就不能在常溫下保存了。最好的保存辦法就是將臘肉洗淨,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這樣就可以長久保存,即使三年五年也不會變味。

  同是臘肉 不同風味

  同是臘肉,但地區、風俗、飲食習慣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味道。下面小編就為您一一道來:

  湖南臘肉

  又稱三湘臘肉,是選用皮薄、肉嫩、體重適宜的寧香豬為原料,經切條、配製輔料,醃漬、洗鹽、晾乾和燻制六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具有皮色紅黃、脂肪似臘、肌肉棕紅、鹹淡適口、薰香濃鬱、食之不膩等特點。

風味特點:色彩紅亮,煙燻鹹香,肥而不膩,鮮美異常。

菜例:湘菜蘿蔔乾炒臘肉、湘菜腊味合蒸、臘肉蒸香乾

  湖北臘肉

  又稱鹹肉、醃肉、鹽肉,嚴格意義上說其實是風乾肉,將肉醃製後,掛在室外通風處風乾即可,相比湖南人的燻臘肉少了燻制的香味,但多了肉本身的香,也相對健康一些。

  風味特點:保持原味、肉香濃烈、相對健康。

  菜例:鮓廣椒炒臘肉、藜蒿炒臘肉、糯米臘肉丸子

  湘西臘肉

  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自古至今便有燻制臘肉的習俗,且製作臘肉有其獨特的工藝和手法。多是懸掛在火堂(農家用來燒柴火取暖的廳堂)上方燻制三個月之久,故這樣燻制出的臘肉雖其貌不揚,但其口味鹹香,油而不膩,嚼在口裡滿嘴生津,齒頰留香。

  風味特點:味道濃厚、麻辣鹹香。

  菜例:青蒜炒臘肉、冬筍臘肉

  黔味老臘肉

  在貴州農村家庭的灶房裡常年都可看到黑不溜秋的老臘肉,看著其貌不揚,但端上桌來油亮油亮,香氣四溢,肥肉肥而不膩,瘦肉綿糯可口,有一種特有的清香。

  風味特點:清香撲鼻,肥而不膩,為下酒佐餐佳品。

  菜例:折耳根炒臘肉、蕨粑炒臘肉

  四川臘肉

  四川臘肉歷史悠久,中外馳名。在肉的選擇上,對四川人來說,豬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臘制。製作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燻制的,另一種是風乾而成。燻制的是用溼的松柏樹枝、桔皮、柚子殼等物燃燒所散發的煙來燻制一個月左右,以此燻入特殊香味口感;而風乾的則是將用鹽和花椒醃製好的肉,塗抹上白酒、甜麵醬和醪糟,再放在通風處自然風乾而成。成品具有色紅似火、香氣濃鬱、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

  風味特點:色澤金黃,鹹鮮適度,煙香濃鬱。除單食以外,如加青蒜、蒜苔、豆鼓等菜同炒,風味最佳。

  菜例:臘肉燉蘿蔔、臘肉炒饅幹

  廣式臘肉

  廣式臘肉以臘腩條最聞名,是以豬的肋條肉為原料經醃製、烘烤而成,具有選料嚴格、製作精細、色澤金黃、條形整齊、芬芳醇厚、甘香爽口等特點。廣式臘肉比起其他地區如四川、湖南等地的臘肉更偏向甜味,而且帶有酒香。另外,因為是直接晾乾而非烤乾或燻幹,故不會帶有湖南臘肉那種獨特的煙燻氣味。

  風味特點:色澤金黃,肥膘透明,肉身乾燥,帶有酒香氣味。

  菜例:腊味煲仔飯、芥蘭炒腊味、腊味蘿蔔糕

  健康品腊味

  腊味食物在製作過程中通常會加入大量的食鹽,很多人擔心吃腊味會攝入過多鹽分。專家建議,在烹飪腊味的時候,可以多放些水煮。水煮能讓臘肉中的亞硝酸鹽、過多的鹽和脂肪等溶於水中。此外,在烹飪時也可直接蒸食,蒸好後將碗中多餘油脂去除後再進食,也是比較健康的吃法。此外,腊味可以和莧菜、竹筍、西藍花、西芹、菜花等蔬菜進行搭配炒食。同時在炒食腊味過程中可以不加或少放食用油和食鹽,這樣可以減少攝入過多食鹽和油脂的風險。

(以上圖文來自網絡)

用新聞記錄時代

以交通引領生活
立足文登

服務社會

FM106.8文登新聞交通廣播

好歌相隨

故事不斷

開啟廣播娛樂新時代
FM87.7文登音樂故事廣播

歡迎收聽!

如何關注

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文字「廣播文登」添加關注。

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廣播文登「或者」wdrmgbdt",找到添加關注。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回放 又到腊味飄香時,屏幕前的導播也被饞哭了
    回放 又到腊味飄香時,屏幕前的導播也被饞哭了
  • 小雪習俗醃臘肉,怎樣醃肉才好吃?
    在小雪節氣,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隨著小雪後氣溫的急劇下降,空氣也變得更加乾燥起來,到了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 【美食】「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一碗臘肉飯,冬天專屬的味道!
    今日大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天氣越來越冷也許只有一碗香噴噴的腊味飯才能解救靈魂吧……吃腊味是順德人的飲食文化之一每年第一陣秋風席地而起時腊味特有的那種香甜甘鮮便會瀰漫在大街小巷
  • 【節氣】小雪習俗醃臘肉,怎樣醃肉才好吃?
    11月22日周三今天是小雪節氣,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在小雪節氣,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隨著小雪後氣溫的急劇下降,空氣也變得更加乾燥起來,到了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過後,氣溫基本呈直線向下的狀態,不太會反彈。這些臘肉做好後,剛好就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當做年貨,慢慢地便成了風俗。
  • 【優乳元】風吹小雪落,萬物已覺冬(112)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 大雪醃肉,肝病患者能吃嗎?
    俗話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前後氣候特點冷而且幹,為儲食過冬提供了獨特的條件。古時民間素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等到春節正好享受香腸、臘肉等美食。大雪前後是醃肉(魚)的好時機,經過煙燻、鹽醃、發酵之後,變得更容易長期保存,吃起來也另有一番風味。
  • 小雪至 最詳細的全國初雪時間地圖在這裡啦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 「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轉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足,因此稱小雪。氣象專家表示,雖然「小雪」節氣不一定下雪,但這個節氣也為雪的到來準備好了「請柬」。
  • 除夕倒計時|臘月的臘和腊味的臘是一個意思嗎?
    臘月裡要為新年做的準備很多,收拾屋子、購置年貨,還要根據節點準備很多吃食,比如臘八粥、臘八蒜,還有的人家專門做一些臘肉、臘腸等腊味。問題來了:臘月的這個「臘」和吃食裡的「臘」是一個意思嗎?今天咱就咬文嚼字,聊聊臘月裡這些「臘」味。新華社資料圖臘字漢代才有,臘月卻起源秦漢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於秦漢時期。
  • 小雪至,來一份臘肉土豆燜飯.香而不膩,滿口留香!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農家的人們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烹調講究味型,臘鮮味,也是一種味型。
  • 「冬臘風醃,蓄以寒冬」;明日小雪,五道下飯好菜,臘香襲人!
    時間與食物之間一直存在著某種微妙的關係它可以讓食材變腐又在日積月累中成就了醃臘、風乾品的別樣美味民間素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眼下小雪時節一到家家戶戶就開始了腊味醃製之旅經歷過風霜的臘肉稍加烹調就會呈現出驚豔的味道今天,小微就帶來了五款腊味菜式或炒或蒸或燜最適宜這個貼膘季節……
  • 腊味飄香,陽春崗美臘鴨,你吃過嗎?
    「秋風起,食腊味」這是廣東廣為流傳的俗語。每當秋風吹起,飯店、市場、超市就能聞到那股濃濃的臘香,讓你意識到季節的變更,勾起你難以忘卻的情懷以及蠢蠢欲動的饞蟲!每逢中秋前後,做腊味的人們就開始忙乎了,到了秋末冬初,大量腊味便開始上市。
  • 大寒快樂雪花飄香
    七絕(平水韻)步韻博雅(文/笑傲江湖)雪冬三友顯清新,花絮呈祥掃六塵。飄逸超凡寒嶺俏,香顏美貌醉宜春。七絕(平水韻)步韻博雅(文/流水生金)雪淞翠竹換顏新,花綻寒梅絢絕塵。飄曳仙枝山頂俏,香風送喜鬧牛春。
  • 明日小雪,吃它足以御風寒
    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常常也伴隨著初雪的到來,提醒人們該禦寒保暖了。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腊味的好時候,等到春節正好享受美食。腊味凝結了時間,它讓鮮肉得以久存,等到足不出戶的嚴冬、冰雪未消的初春時,也能在嫋嫋炊煙中,感受陽光的味道與溫度。
  • 農村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什麼意思?「醃肉」是怎麼做的?
    農村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什麼意思?「醃肉」是怎麼做的?文/農民邦12月7日,就是傳統24節氣中的小雪,而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就有著「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習俗。這話說的是到了小雪以後就要開始製作醃菜了,而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就是製作醃肉的最佳時機了。因為在過去生活條件比較差,新鮮的蔬菜少,價格也貴,而且也不耐保存,畢竟以前是沒有冰箱的,所以為了延長其保存期,都會把它們醃製起來。其中不僅包括蔬菜,還有一些肉類也會醃製著,等到了春節的時候再吃,特別的美味。為什麼在小雪的時候醃菜,而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醃肉呢?
  • 二十四節氣食譜【小雪】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說小雪時節,氣溫下降,溫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但是由於地表溫度還不夠低,就算降了,雪量也會很小,甚至沒有。
  •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一切都是時間點化的味道
    為準備朋友來喝酒,特意去買上好的風肉和臘肉;醃臘店老闆聊得投機直接送了把太平鎮鐵匠鋪用45碳鋼打造的熟鐵刀給我。
  • 「小雪」節氣日曆
    「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也就是「小雪」節氣中每五天劃為「一候」「一候」比「一候」冷天地間自然一片死寂「三候」閉塞成冬』醃菜,『大雪』醃肉。」民間還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醃製品的好時候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蔔,以及雞鴨魚肉等
  • 圖苑夜話(五十六)| 雪花縈落 · 小雪
    今天,我們迎來了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小雪時節,望文生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那麼關於它的來源和習俗都有哪些呢?快和小圖一起看看吧!「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二十四節氣解》中說;「雨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 小雪丨冬將至,雪滿天!願有人陪你度寒霜
    進入「小雪」節氣後,氣溫會越來越低,直接表現就是氣溫逐步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說到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 鏡頭|小雪霏霏 冬意漸濃
    小雪氣寒而將雪。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也是寒冷天氣的開始。此時節天地寂靜,常有降雪不期而至,大地以白色包容萬千顏色,是一個純潔又靈動的節氣。(雲南省麗江市紀委監委供 楊大發 攝)「冬臘風醃,蓄以御冬。」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農家保留著在小雪前後醃製蔬菜和雞鴨魚肉的習俗,以備過冬和開春農忙季節食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紀委監委供 仲曉 攝)初冬的西湖,薄薄的晨霧瀰漫開來,仿佛給湖心島籠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