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繪本閱讀提升孩子的說話寫話能力

2020-12-24 源源0207

繪本,不僅是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兒童的讀物,而且也是兒童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的絕佳教材。

加拿大學者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一書裡說道:「一本圖畫書(即繪本)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後所產生的高高在上的故事。

因此,在引導孩子進行繪本寫作時,可以著力從「文字」「圖畫」以及那個「高高在上的故事」三個層面去挖掘

01

首先看文字的故事。

松居直先生認為,繪本特別重要的方面不是注入書中的知識和信息,而是語言。一本繪本的好壞,取決於繪本中「有多少豐富的語言,有多少富有內涵的、實在感的語言,有多少讀者和聽者從內心能共鳴的語言。」

因此閱讀繪本的文字故事,一定要關注它的語言。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朗讀繪本裡那些優質的、規範的、充滿詩性的語言時,無形中,在培養著孩子的語感,讓他們學會優質的語言表達。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我們甚至可以模仿繪本中的語言來說話。

比如安東尼布朗的繪本《我爸爸》中的語言:

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遊得像魚一樣快。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我爸爸真的很棒!我爸爸像房子一樣高大,有時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我爸爸真的很棒!

讀完以後,我們可以適時地引導孩子,模仿這些句子來描述自己的爸爸或者媽媽。

這,其實就是一種兒童習得語言的練習。

02

除了文字的故事,我們還要關注繪本圖畫上的故事,繪本的圖畫並不是對文字的簡單呈現,而是對繪本的有益補充,在這一點上,堪稱典範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

它的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還講述了狐狸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

我們來看文字部分:

這天,母雞蘿絲走出雞捨去散步。它沒有發現,一隻狐狸從後面悄悄跟了上來。蘿絲穿過農家院子,身後的狐狸撲了上來。可它一腳踩到了釘耙,釘耙一個反彈,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臉上。蘿絲繞過池塘,狐狸撲了上來,可它撲了一個空,栽到了池塘裡。蘿絲翻過乾草垛,狐狸撲了上來,可它一頭扎了進去。蘿絲經過磨麵房時腳鉤住了一根線,狐狸撲上來時,上頭的一袋麵粉正好澆了下來。蘿絲鑽過柵欄,狐狸撲了上來,可它跌到了柵欄這邊的手推車裡。蘿絲從蜂箱下面走了過去,可那輛手推車載著狐狸撞翻了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頭鼠竄。蘿絲回到雞舍,正好趕上吃晚飯。

如果只是讀文字部分,我們會覺得故事實在太平淡無奇,但是如果配上圖片,卻會逗得小朋友捧腹大笑,這就是繪本裡圖畫的魅力。

當孩子讀圖畫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複述畫面的內容,並儘量注意到細節。這,就是一種看圖說話。

圖畫,讓孩子心中的故事得以更好地生成和豐滿起來。就像有人說的:「只要故事內容在插圖上表現出來,孩子們的眼睛就可以發現它們。」並且,孩子的發現往往出人意料,給人驚喜。

把看圖說話融入到有趣的繪本閱讀中去,無形當中,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03

至於兩者結合後「那個高高在上的故事」又是如何理解呢?

讀繪本的過程中,不要急於翻頁,而是引導孩子對下文將要發生的故事作出預測,孩子預測的故事情節,和故事多少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屬於孩子自己的創造,它就是屬於孩子自己的故事。

比如《逃家小兔》: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 我就要變成溪裡的小鱒魚,遊得遠遠的。」「如果你變成溪裡的小鱒魚,」媽媽說,「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

一場愛的捉迷藏就此展開…

給孩子讀這個繪本時,可以讓孩子結合圖片,猜一猜小兔子接下來會怎麼說,既可以幫助孩子打開思路,發散思維,還可以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且,在這種對話練習中,孩子還能感受到來自媽媽溫柔細膩又有包容的愛,可謂是一舉多得!

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於繪本中的文字留白處。

比如《鴨子農夫》,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牛、羊和雞很愛鴨子,他們都微朋友感到難過。於是大家趁著月色,精心安排起第二天一早的行動。「哞哞!」牛說。「咩咩!」羊說。「咕咕!」雞說。好,就這麼定了!

什麼事就這麼定了?牛、羊和雞分別都說了什麼呢?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說說它們分別都說了什麼。

這種基於文字留白處的發揮,就是孩子自己創造的「那個高高在上的故事」。

孩子通過想像和表達,不僅能更加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情緒和主旨,還能把自己和聽眾帶向故事的更深處。

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引導成人,如晨曦引導白晝。」如果我們用心聆聽孩子的故事,常常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和收穫。

相關焦點

  • 如何開展繪本故事閱讀?父母通過三種方式,讓孩子成長得更優秀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已經意識到,在親子閱讀的氛圍,就能夠輕鬆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興趣。因此,「繪本故事書」,是學前孩子閱讀的起點,也是孩子人生當中的第一本書,對孩子的身心全面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值五一假期,如何把無聊假期轉化為黃金期?答案是用繪本故事來陪伴孩子,一起度過這個有意義的假期。
  • 孩子讀一年級,閱讀理解和看圖寫話如何輔導?
    孩子讀一年級,期中考試考了90多分,第六單元考了七十多分,其中閱讀理解+看圖寫話扣了18分。只是個別小朋友?不是的,全班同學的閱讀理解和看圖寫話幾乎全軍覆沒。那麼,為什麼孩子的閱讀理解和看圖寫話做得那麼差呢?題目難?題量大?識字量少?或多或少都有關係,但是最大的關係,應該是沒有練習,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繪本,中高考作文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02從小讀繪本,看圖寫話不再難繪本是圖畫書,但又不是簡單的圖畫書,因為從小讀繪本的孩子,上小學後遇到看圖說話也更容易上手。看圖說話是幼升小非常喜歡考的一種題型,因為用這一道題就能考察出孩子的好幾項能力:觀察能力、思維邏輯能力、想像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隨文進行,孩子寫起來得心應手!
    看圖寫話是一二年級孩子和家長的大難題,也是老師們尤其是年輕教師教學時的難點。由於我國小學階段不像國外的教材那樣系統,分閱讀、習作。我們的閱讀、寫字、習作等都融合在一本語文書裡,孩子的寫話與寫作能力的提升都要通過一節節語文課去實現。
  • 「好物分享14」一二年級看圖寫話60節視頻課程+130篇練習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是澄彤之家的第92篇文章--一二年級必考題型——看圖寫話,你家孩子是否存在這些問題呢?圖畫看不全、更看不懂;看到的內容不知道如何寫出來;缺少思路,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下筆,更加不用談什麼邏輯思維;文字乾巴巴;描寫不生動具體等等。前幾天分析自己家的孩子寫看圖寫話的作業,就非常的痛苦。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讓孩子如何的思考和應對看圖寫話這樣的題目。
  • 作文很難寫,想寫好作文更需要專業訓練、提升作文寫作能力必看的...
    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看圖寫話還是作文,都是對表達能力的訓練,只要找到合適的訓練方法,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團媽是我的本科校友,畢業於北師大文學院,做過語文老師,還曾在美國當過幾年漢語志願者。回國後一直從事教育方面的文字編輯工作,現在又是七歲小學生的媽媽,可以說,在學科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她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而且和我的教育理念常常不謀而合。
  • 力豆:交互式閱讀提升孩子未來學習能力
    閱讀能力決定未來學習能力閱讀是開發孩子天賦的保證。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而開發90%,甚至更多。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往往能厚積薄發。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必要的。一旦孩子的思維版圖被打開,就會很自然地建構起事物、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 孩子閱讀能力差?用「CROWD」精讀方式,讓孩子輕鬆深入閱讀
    可閱讀對孩子的好處也非常明顯的: 當孩子懂得閱讀之後,他們的理解能力便能夠提升一個層次,並且還能夠開拓孩子閱讀敏感度。當孩子的閱讀敏感度提升之後就會更熱愛閱讀,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 小學低年級這樣看圖寫話,讓孩子愛上寫作,還能得高分
    那麼,究竟如何讓孩子看到漫畫就浮想聯翩,還寫到得分點呢?其實,看圖寫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你只是放大了它的難度,給自己心理暗示,所以每次你東拉西扯還湊不夠字數,更多時候可能文不對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你學會描寫細節,將平時積累的詞彙連詞成句就可以了。看圖寫話並沒有多難,放平心態,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將所學知識表達出來。
  • 呱呱閱讀匯聚全球知名英語閱讀繪本 助力自然拼讀能力飛躍
    嘰裡呱啦出品的專為3-12歲中國孩子定製的英語閱讀智能學習工具——「呱呱閱讀」便是線上智能閱讀的實踐者。作為為3-12歲中國兒童研發的AI定製英語分級閱讀產品,呱呱閱讀與牛津大學出版社、柯林斯出版社、學樂出版社等全球多家頂級兒童版權機構合作上線了海量線上原版英語閱讀繪本資源,幫助孩子用最高效、智能的方式閱讀更多的書籍。
  • 孩子從小閱讀繪本,不僅有利於學習,而且還有這5個好處
    實際上,繪本閱讀對於嬰幼兒和兒童的各項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早期教育階段,繪本故事中的圖畫、文字、語言風格和故事內容,都會通過孩子的視覺和聽覺系統,從而把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孩子的大腦,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腦部發育。
  • 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選對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是關鍵
    是否該制止孩子撕書啃書的行為呢?」「孩子幾歲開始給她看繪本呢,怎樣給孩子挑選適合的繪本,有什麼推薦麼?」小諾從2個多月我們就有意識的開始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興趣,到現在3歲半,已經形成了自主閱讀習慣和愛上了閱讀。
  • 七彩熊繪本APP產品大升級:打造智能閱讀系統,做孩子的智能閱讀規劃師
    但值得注意的是,俞敏洪老師和朱永新教授在這次對話中都不約而同地強調:閱讀對學生和教師都非常重要。  朱永新教授明確表示:「一個人的學習力一定程度上體現在閱讀力上,閱讀的問題解決了,他學習的能力基本就形成了。閱讀對於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幫助也特別大。」
  • 呱呱閱讀讓英語閱讀繪本更智能化,讓孩子在英語閱讀中找到樂趣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對於語言的掌控力也不同,但毋庸置疑,啟蒙階段是一個絕佳的語言學習期,需要給到孩子充分的語言環境,和足夠的語言輸入。並且隨著英語教育越來越專業,教育科技的飛速發展,也讓英語啟蒙教育不再是籠統的、通用的學習方式,而是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學習。兒童英語閱讀作為輔助孩子全面提升英語能力重要的一環,也被細分了學科。
  • 9個月寶寶具備哪些能力?發育狀態如何?適合看什麼樣的繪本?
    想要知道9個月寶寶適合看什麼繪本,就要先來了解9個月寶寶具備什麼能力;他的能力發育狀態如何。這個時期的寶寶,看繪本可以滿足觀察能力、看圖識物能力、認識顏色能力、語言能力、視聽覺能力的發育和提升。9個月寶寶適合看什麼繪本?
  • 翰林小學繪本故事創作為孩子插上閱讀翅膀
    繪本閱讀是孩子最喜歡的閱讀方式之一, 更是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的首選之物。為讓繪本教學更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和語文素養,激發他們的創作激情,結合讀書月活動,翰林小學舉辦「一年級繪本故事創作大賽」。繪畫能發揮少年兒童的想像力、激發創造潛能,而繪本是用圖畫說話的書籍,它用一幅幅精美的圖畫、講述看似簡單的故事,帶給人溫潤的感動、意味深長的寓示。創作繪本,從文字、圖畫到製作封底、內頁都需要構思、設計、編排並運用繪畫技巧才能完成,能使少年兒童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培養多元智能,讓孩子們在創作中愛上閱讀。
  • 3-5歲孩子看啥書?我從上千繪本中篩出這50本,提升閱讀能力
    5-6歲繪本和橋梁書會後續發書單。在此需要說明3歲+孩子的選書特點和小問題:1、如果在3歲前就已經打好閱讀基礎的孩子,故事繪本大多不是難事,挑孩子喜歡的故事類型買買買大多不會失手。儘管繪本能夠給孩子起到指導作用,但它不是教材,切不可當成說教的教材使用,這樣會讓孩子喪失閱讀興趣。5、按照書單買的繪本,孩子不愛看怎麼辦?書單本身就很具有主觀性,這包含了個人的喜好。
  • 孩子們愛繪本 支招: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
    那麼,用這樣的繪本引導孩子開始英文聽說能力的培養和閱讀,會不會是一種有趣又有效的方法呢?  第一招:不要強迫孩子開口 語言學習從聽、說開始  編輯過眾多英語圖書的「80後」張昳也是一位3歲3個月孩子的媽媽,大家叫她噗噗媽,她帶領大家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究竟英語啟蒙從幾歲開始合適?
  • 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繪本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學 中具有極大的實踐意義,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指 南》的實施背景下,我園以繪本教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組織開展了教研活動,探索如何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對此我園組織教師召開了座談會,通過各位老師的發言收集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明確通過此次教研活動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經過廣泛的討論,我們收集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就此與教研組全體教師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明確了此次活動主題,即以繪本教學為研究方向,探索如何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 牛津閱讀樹、RAZ、步步閱讀和ABC reading誰的英語閱讀繪本更適合...
    我們知道,閱讀一直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教材都是以自然拼讀為重點,逐步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形成英語思維,提升綜合英語能力。相應的,很多專業分級讀物也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青睞,尤其是線上分級閱讀APP,憑藉著能讀、可跟、會糾音的特點更是受到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