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 尾牙節,老闆請你吃尾牙宴了嗎?

2021-02-27 永州市漢服文化協會

節日 | 尾牙

黃帝紀元四七一六年 歲次己亥 臘月十六日

耶歷2020-01-10

      每月的初二、十六日,是祭拜土地公(福德正神)之日,稱為「做牙」,二月二日是最初叫「頭牙」,臘月十六日是最後一次稱「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之「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之「先聲」。

      

        是日,百姓家要祭福德正神,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焚香點燭燒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各商家行號要宴請員工,以犒賞一年辛勞,除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所謂「牙」字,古義中有軍中帳前的大旗之意,可以理解為「牙旗」的簡稱。古時候,因為相爭開拓未經開墾之地而導致的打架鬥毆事件時有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會通過畫有獸牙形狀的牙旗來代表各地區的人員或族人,作為一個地區或軍隊的標誌。古時候大軍出徵前,通常要祭拜大旗,確保旗開得勝、一路平安,稱之為「禡牙「「牙」有買賣介紹人的意思,往往稱買賣雙方的中間介紹人為「牙郎」,古代軍中祭拜牙旗的儀式後來被商號援用,每月的初二、十六日,同樣舉辦祭典,希望財源廣進、生意興隆。商人們祭拜的對象,主要是福德正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土地公。這一祭禮被稱為「牙祭」,也就是「做牙」。

傳說周朝時有位名叫張福德的家僕,因主人赴遠地當官卻思念幼女,於是由張福德伴隨主人幼女踏上千裡探親路。不料途中遭遇暴風雪,張福德為保主人幼女免受凍死而犧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誠而建廟祭祀。後來,周武王時為其加贈封號「后土」,再後來人人視其為能造福鄉裡、福澤萬民的土地公,尊稱其「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在神明裡是非常親近民間的存在,百姓祈求田地豐收、生意興隆,甚至治病、升官等,都會找土地公幫忙。在我國的臺灣地區,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正是體現了土地公也就是福德正神的深入民間。

古時有詩曰:「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菸謝土神」,這正是描述了尾牙當天的情景。民間到了臘月十六「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夥計們,成為一頓豐盛的尾牙宴。

 

一道白斬雞是尾牙宴上的必備美食,只不過早先時候,老闆請吃雞並不意味著大吉大利,除非老闆將盤中的雞頭朝向自己。據說尾牙宴上的白斬雞暗含裁員的意味,老闆將雞頭轉向誰,就意味著要解僱誰,所以一般老闆如果不打算裁員,會將雞頭朝向自己,員工們便能安心吃雞,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尾牙宴上主要的食物還有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的主要原料有有春筍絲、胡蘿蔔絲、高麗菜(捲心菜、包菜)絲、韭黃、綠豆芽、香菇、酥海苔、豬肉腿、蝦仁、蛋皮絲等,食用時,用薄如蟬翼的熟麵皮把各種菜餚製成的餡料包捲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嗜好蘸各種醬料。

刈包的餡料則是三層肉(肥瘦相間的豬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據說刈包外形像一個老虎咬著一塊豬肉,有「虎咬豬」的別稱,因為此別稱與閩南語音「福咬住」相近,裡面夾的酸菜又被客家人稱作福菜,所以吃刈包有留住福氣的意思。

隨著社會變遷,「尾牙」這天作為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逐漸成為工商界年終酬謝員工、舉辦年會的日子,配合「做牙」,尾牙節這天的大事免不了一頓尾牙宴大餐。想想看,公司請客,老闆買單,作為公司螺絲釘的小職員們只用負責一件事,那就是吃!實在是美滋滋啊~

 

最後

在這個美滋滋的尾牙節

希望小夥伴們的年終大餐

都給儘快安排!

審核:東方文琴

相關焦點

  • 尾牙節的講究(1625)
    到了臘月十六這天,老闆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祭品,犒賞給他的員工們,藉機鼓舞士氣,大吃一頓,這一餐也叫尾牙宴。祭祀土地公,東南沿海這片土地上居民,顯得最為虔誠,最早的時候,這裡屬不毛之地,人煙稀少,從漢代開始,中原地帶的居民,因各種原因,為了謀生,逐漸南遷到這塊土地。
  • 尾牙節的由來
    傳說中,尾牙節是拜祭土地公(福德正神)的活動,這一節日是福建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閩南家庭的尾牙宴很隆重,祭品也很豐盛。到了尾牙這天,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在門前設長凳,燒經衣、銀紙,供奉「三牲」——雞、魚、豬,以及象徵五穀豐登的「五果」。另外,還有潤餅、刈包這些必備的傳統小吃。潤餅裡包的是豆芽菜、筍絲、蒜頭、花生粉、番茄醬等。刈包裡則是三層肉(肥瘦相間的豬肉)、鹹菜、筍乾、花生粉等。
  • 泉州習俗多,今日「尾牙節」
    這個源於福建沿海、臺灣一帶、能給人們帶來好運和吉祥的重大節日,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尾牙這個節日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意義,尾牙一到,即表示正式進入年關,百姓們開始備年貨、大掃除啦!同事之間閩南一帶傳統祭祀活動頗多,一年中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初二、十六各家各戶都要進行燒香祭祀活動,祈求好運發財,保佑全家平安吉祥。
  • 閩南春節習俗:臘月十六日尾牙節吃潤餅
    2014年泉州馬年春節專題尾牙  臘八之後的重要節日是臘月十六日,即「尾牙節」。如今,「尾牙」是越來越熱鬧了。當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尾牙」原來稱為「尾迓」。據說,以前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日辦好祭拜儀式之後,老闆即會請僱工們吃飯,表示已決定在這一年聘用他們做事,而到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內最後一次祭拜土地公,老闆仍然會宴請僱工們,以犒賞他們過去一整年的辛勞,或許是老闆在這一年最後請僱工吃飯,所以,稱為「吃尾牙」(閩南語之意是:尾牙節聚在一起吃飯)吃潤餅
  • 吃好「尾牙宴」
    說起年會,當然是要擺席設宴,聚餐吃一頓紅紅火火的——尾牙宴。「尾牙宴」這頓重要的飯,今天就來小解謎團。了解它,才能在吃尾牙宴的時候,運氣好到爆呀!其實,在閩南地區,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有「做牙」的習俗,所謂做牙,就是祭拜土地公。
  • 中國傳統節日-尾牙·臘月十六
    「食福年終是尾牙,盛筵今日請頭家」中的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節日,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一般人家除頭牙、尾牙外,其他牙期不做,而商人則月月做牙不誤。口語化來表達的「做牙」就是為做土地公的第幾「個」祭拜節日,因此在閩南「牙」有「個」的意思。
  • 尾牙宴就做這三道菜,寓意生意紅火,生活幸福綿長,吃好喝好來年更好(點開有禮品)
    臘月十六被稱為「尾牙」,在這天,閩南地區有吃尾牙宴的風俗,飯糰們知道「尾牙」是什麼意思嗎?「尾牙」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傳統節日,最早起源於閩南地區當地的商人,後來逐漸在東南沿海地區流行起來。其中「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而「尾」則是指一年最後一次,因此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就被稱為「尾牙」。
  • 今天尾牙,你可懂尾牙的意思?企業舉辦尾牙宴的意義何在?
    臘月十六,尾牙這一天,許多閩南企業都會準備尾牙宴來好好一番犒一下一年來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尾牙宴也是展現下企業文化。而各位企業員工,在期待著春節放假的同時,也希望能在尾牙宴上享受一段娛樂放鬆。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在閩南地區,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有「做牙」的習俗。做牙,起源於古代的「牙旗」,指軍中帳前的大旗,古代大軍在出徵之前,要舉行祭旗儀式,以保證軍隊能夠旗開得勝、一路平安,稱之為「禡牙」。
  • 哪個地區的傳統節日?「尾牙」的來歷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 農曆中國 | 十二月十六 · 尾牙宴
    舊時,在閩南和臺灣一帶,有臘月十六吃尾牙宴的習俗。因為臘月十六臨近過年,夥計們辛苦了一年,馬上就要回家過年,商家老闆為了攏住夥計們的心,就會舉辦歲末聚餐犒勞大家,故稱作 「尾牙宴」。這個習俗一直盛行到現代,行商或做實業的,在歲末年終放假之前,都會紛紛舉辦年終答謝聚會,其實就是傳統尾牙宴的延續。
  • 尾牙節—舞臺劇"依禮長安"再現漢唐風情
    「尾牙節」之所以叫「尾牙」。是因為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
  • 花仙谷度假區景區 年會尾牙宴
    又見一年尾牙宴 鼠一鼠二 鼠年精彩鼠於你 鼠年鼠錢鼠不完 鼠不盡的幸福,鼠不盡的健康,鼠不盡的朋友,鼠不盡的收穫 鼠年鼠你最紅 年年有錢鼠,歲歲鼠不完。
  • (附尾牙宴流程)
    根據傳統,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六月十六是「半年牙」,而十二月十六,也就是每年的最後的一個「牙期」,就被稱為「尾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牙期」。所以,尾牙一般是農曆臘月十六。尾牙宴菜單現代化的「尾牙」  在現代社會中,「尾牙」除了是一種傳統節日外,也成了一種企業文化。
  • 吃尾牙宴 喝凹公酒|卓越兄
    在福建,每到歲末,我都要被邀請去吃尾牙宴。
  • 尾牙宴市場慘澹一片 年夜飯預訂「一桌難求」
    眼看著馬年春節腳步將近,廈門年底「傳統保留節目」——尾牙宴,也迎來了預訂高峰,但導報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受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今年廈門各酒樓的尾牙宴不僅規模嚴重「縮水」,標準也直線下降。  尾牙宴市場慘澹一片,相比之下,廈門大小酒店年夜飯預訂卻是火得不行,有些酒樓甚至已是「一桌難求」。
  • 流傳於南方閩地的節日,「尾牙」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尾牙節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但是它卻的的確確是土生土長的華夏傳統節日,這一節日與中國人的土地神崇拜有關。
  • 國內幾個傳統節日吃的美食 你都知道嗎?元旦剛過你吃這個了嗎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很多節氣都是要吃一些傳統節日的美食的。在一些傳統節日裡還有一些風俗儀式,以前只知道有得吃就吃就好了,長大了對這些美食有了一定的認識,很多時候都會有意識的去吃這些東西。就像小妖的老家除了要祭神之外還要吃餃子,吃餃子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習俗。很多人做的餃子是素餃也有一些是肉餡的餃子。但是不管是哪種餃子我都愛吃,元旦你吃餃子了嗎?艾葉餅這種美食在我們那邊是叫做艾葉餅,在清明節的時候會吃的一種美食。這綠色的顏色其實是用了艾葉做出來的,很多地方在清明節這一天都是會祭拜這種艾葉餅的。
  • 尾牙宴菜單你設計好了嗎?
    作為年底最重要的聚會,尾牙宴如何能讓食客吃出品質  又吃出新,吃得貼心又吃得放心 可真是愁煞了我們大廚了,下面奧食卡收集整理了一些知名灑店尾牙宴的菜單,看能否給你們參考和靈感!
  • 探訪福州酒樓尾牙宴:每天倒掉剩飯剩菜逾五百噸
    而記者前日現場探訪福州酒樓尾牙宴時,更是見證了餐桌上觸目驚心的浪費。同樣是在國惠大酒樓寶龍店,21日晚9時許,有的客人將吃剩的菜打包帶走  探訪:尾牙宴許多菜餚都沒怎麼吃  21日晚9時半,記者來到國惠大酒樓寶龍店,二樓大廳一家公司正在舉辦尾牙宴,擺了10來桌,觥籌交錯,已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