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疫情常態化下,旅遊從業者與旅遊消費者,應該注意什麼

2021-01-11 網易

2021-01-01 15:58:55 來源: 藍陽說旅遊

舉報

  

  2020年排名第一的旅遊景點:故宮

  新年新開始,大家元旦快樂,先寫一篇關於2021年旅遊情況預測的文章,也希望自己能在2021年自媒體旅遊領域之路上走入正軌。

  個人認為,2021年旅遊肯定是在疫情常態化中前行的。境外疫情肯定會影響國內疫情,雖然國內防控措施很給力,但是國際大環境下,不可能徹底切斷境外人員入境,更不用說進口的產品攜帶新冠病毒了,人類是命運共同體,要一起抗擊新冠病毒,相信我們最終會取得勝利。

  境外旅遊市場預計整個2021年也不一定能開放,就是部分國家地區開放,咱們國人也不一定敢去旅遊。國內旅遊市場,肯定會比2020年有所好轉,但是受局地區部疫情影響,不會有很大的反彈,旅遊會在疫情常態化中前行。

  作為旅遊從業者在2021年一定要做好長期面對疫情的打算,副業還要做,旅遊也要堅持。國內新冠疫苗免費了,有些振奮人心,希望越來越好。境外市場肯定不行了,國內市場必定是主推,目的地這麼多,只要肯深挖,還是有一些賣點的。但是受疫情影響,人們出行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跟團遊市場份額越來越小,受歡迎度越來越低,而落地自駕遊、房車遊、主題遊、私家團、定製團等新的出行方式,正在不斷的吸引人們,特別受90後00後的喜愛。旅遊從業者應該轉變思路,拓展新的適合人們的旅遊產品,這樣才能生存堅持下去。

  作為旅遊消費者在2021年應該怎麼去旅遊呢?首先旅遊前先看疫情情況,不去境外旅遊,不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遊,自己是中高風險地區不出去旅遊,其次做好旅遊預約安排,酒店預約、門票預約等等,特別是自由行、自駕遊的人士,一定要提前安排,說走就走的旅行暫時沒那麼方便了,旅遊預約常態化;最後旅遊出行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消毒,儘量不會人員密集的地方。

  無論是旅遊從業者,還是旅遊消費者,2020年旅遊實「鼠」不易,有多少旅遊從業者失去了收入,苦苦堅持,有多少旅遊消費者,計劃好久的出境遊國內遊化為了泡影,心裡涼涼,先不管前路如何,我們都希望旅遊在2021年能「牛」轉乾坤,讓旅遊從業者生活無憂,讓旅遊消費者暢遊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旅遊發展
    旅遊市場有可能發生哪些變化?遊客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安心地釋放被疫情所抑制的出遊需求?旅遊企業和旅遊目的地在沉寂近半年之後如何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之間的關係?整個旅遊行業如何把這次「重啟」作為新的起點實現疫情防控常態下的新發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對此,筆者有如下淺見。一是要有科學防控、精細管理的思維和措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進入「動態清零」新常態。
  • 疫情期間,旅遊從業者應該如何自救?
    今年的疫情影響了好多人,很多人因為這個疫情而失業了,至今仍未恢復到往年的水平。特別是外貿從業者,以及專門做國外旅遊的從業者。在年初的時候,大家都是根據防控要求,儘量待在家,減少非必要的外出。而對於旅遊從業者來說,沒有人出門就是沒有遊客,沒有遊客就是相當於沒了工作。即使現在接近年底了,從事出境旅遊的從業者仍然受到影響,因為出境的遊客沒有了,國外的疫情仍處於比較嚴重的一個情況。
  • 疫情防控常態化,5.1張家界旅遊市場能否「解封」?
    」 這條心 張家界旅遊景區、企業、從業者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虧一年甚至「硬抗」的準備,國際市場就別指望了,至少今年不要過多指望了(順其自然)。 此前,還有部分境外團旅遊從業者,以為疫情最壞的時期已過,氣溫正在升高,病毒會自然消散,至少可以啟動北半球的旅遊市場,5月歐美復工復產,6月後即將迎來全球報復性消費。 這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 疫情下的旅遊從業者:開啟「雲自救」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旅遊行業受到重創,回望旅遊業幾乎停擺的這半年,從業者感慨不已。7月14日晚間,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19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通知,恢復旅行社組織跨省旅遊經營活動,並上調旅遊景區遊客接待限量。這標誌著受疫情影響的跨省團隊旅遊終於重啟,一波接一波的重磅利好消息讓不少旅遊從業者焦灼的內心逐漸安穩下來。
  • 疫情「常態化」後!如何還原最初的生活?文化和旅遊融合告訴你
    什麼是旅遊旅居,旅遊旅居說白了就是看不一樣的風景、體會不一樣的生活,旅遊也許更看重前者,旅居也許更看重後者。,在疫情「常態化」之後,都應該融入更多文化的元素。有關於景區景點的文化創意,不管是在疫情之前,還是在疫情「常態化」之後,其文化創意就一直沒有斷過。不過在疫情「常態化」後,其文化創意更為突出。其原因是因為現在的景區景點,都已經免去門票。
  •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域旅遊如何發展?
    今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修訂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管理辦法和驗收標準,啟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並鼓勵各省份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向縱深發展,多個省份推出了新的一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值得關注的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發展全域旅遊契合了大眾旅遊需求變化以及旅遊管理新需求,各地積極將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抓手之一,助推旅遊業恢復繁榮發展。
  • 當下疫情期間旅遊從業者狀態
    我是一名熱衷旅行的90後姑娘,喜歡旅遊並且也是一名旅遊從業者。從一畢業就從事旅遊行業,到今年已是第四個年頭。原本打算今年休假跟朋友去一次西藏雲南,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們的生活打亂。在前線工作的白衣天使,努力奮鬥堅守崗位;我們敬愛的領導人們時刻關心我們的一舉一動;只希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早日取得勝利!
  • 疫情下美國的華人旅遊從業者 (1/5)
    疫情下美國的華人旅遊從業者 (1/5) "← →"翻頁
  • 2020年疫情期間的旅行社,經歷著什麼?我作為旅遊從業者來告訴您
    我是一名普通的山西旅遊從業者,我想給大家講一下疫情期間真實的山西旅遊業現狀。今天是2020年5月25日,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陸續復工復產,景區也相繼開始恢復開放。而旅行社的業務依然處於半封禁的狀態。這是疫情造成的」,但是旅行社已經安排發生的費用如機票/籤證/酒店是不能退的,由於發生全國範圍的疫情,導致雙方旅遊合同不能履行,這屬於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雙方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首先旅遊者與旅行社進行協商,有的協商成功,有的協商不成,旅遊者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機構投訴,有的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旅行社跟客人發生了糾紛,旅行社也因此陷入了數月的退款持久戰。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行業的跨省重啟
    7月2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各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自此,旅遊業跨省團隊遊業務按下重啟鍵。
  • 疫情期間的旅遊從業者
    從2020年農曆新年開始算起一直至今,旅遊業正式下架了,數以萬計的旅遊從業者面臨著失業。因為新冠疫情的持續嚴重,旅遊徹底成為了一個「奢侈」品。從國內疫情的的一點點擴散,到一點點好轉,再到國外疫情的種種不重視以至於愈加嚴重,旅遊真的可望而不可及了。打開微信種種的旅遊的廣告也變為了各種買賣的連結,抑或是各國化妝品的代購信息。
  • 雲美旅遊:2021年是文旅結合的關鍵年,擁抱變化,才能走向勝利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雲美旅遊負責人徐甘霖博士發表了題為《擁抱變化,才能走向勝利》的重要講話。徐博士認為,雖然2020年整個旅遊行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疫情改變不了人們追求美好出遊體驗的消費需求,中國文旅產業不斷迭代升級、產品創新、管理提升的廣泛需求也長期存在。
  • 窮遊網周彤:疫情常態化下的旅遊結構變化和難點
    窮遊網聯合創始人周彤在談到疫情常態化下的旅遊結構變化和難點時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很大挑戰,打破了此前連續近10年的行業增長。疫情常態化下,境外旅遊趨近於零,中短期內出境遊轉國內遊趨勢仍會持續;從出行距離和方式來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短時高頻、私家小團體、自駕遊成為新趨勢。基於這種新趨勢,目的地也需要做出改變。
  • 疫情「常態化」旅遊旅居新道路、新格局!行業、企業準備好了嗎?
    壓力與動力是成正比的,可以說疫情未「常態化」前,給旅遊旅居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不做出改變,只能等待死亡。、技術、客戶等,這種全新的旅遊旅居市場,讓消費者更加期待、更加看好。 這是疫情壓力下孕育而生的旅遊旅居新時代,而這個「時代」不僅是旅遊旅居從業者所創造出的時代,更是全國各地景區景點共同創造出的時代。
  • 後疫情時代下旅遊消費的九個改變,從業者們意識到了嗎?
    有時候有些東西,我們過去是想疫情它總會過去,它的持續時間不會太長,當這個疫情過去以後,一切都會如舊,但是現在可能回不去了,由於這次疫情延續的時間特別長,觸及的面特別大,所以可能我們的消費習慣悄然無息的發生一些改變,甚至是不可逆的改變。這些恰恰是當下旅遊研究者、從業者要思考要關注的問題。
  • 坐標承德,疫情常態化下旅遊行業如何轉「危」為「機」
    2020年已過去大半,有著「避暑聖地」之稱的承德地區,旅遊行業也進入了「下半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承德地區旅遊行業一度停擺,受衝擊嚴重,但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旅遊行業也逐漸解封,疫情常態化的當下,如何逆轉「上半場」的劣勢,打好「下半場」,讓承德地區旅遊行業轉「危」為「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旅遊商品應該這樣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9月25日下午,2020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頒獎典禮在四川省樂山市舉行。9月23-24日,大賽在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中心進行了現場評審,評選出金獎作品100套,銀獎和銅獎作品各200套。
  • 高舜禮:旅業復甦是「疫情常態化」下對政府防控水平的考驗
    借本次活動,錢江晚報圍繞「『常態化』和『後疫期』:旅遊的產業復甦和市場走勢」拋出了一些當下文旅行業工作者面臨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遊報社原社長高舜禮進行了解答和分享。(Q:錢江晚報 A:高舜禮)Q:7月14日我國已經有條件開放跨省遊,在這個時間段,您覺得旅遊業當前需要思考什麼問題?
  • 窮遊網周彤:疫情常態化下的旅遊結構變化和難點
    窮遊網聯合創始人周彤在談到疫情常態化下的旅遊結構變化和難點時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很大挑戰,打破了此前連續近10年的行業增長。疫情常態化下,境外旅遊趨近於零,中短期內出境遊轉國內遊趨勢仍會持續;從出行距離和方式來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短時高頻、私家小團體、自駕遊成為新趨勢。基於這種新趨勢,目的地也需要做出改變。窮遊與甘南州夏河縣共同策劃了「香浪節」草原曠野計劃,促進了當地的綜合收入;與松贊共同開發的針對青少年自然教育的新產品,也十分受歡迎。
  •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如何發展?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下,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 歷經疫情洗鍊,旅遊業的韌性已經在重建期和復甦期被驗證。2021年中國旅遊業向何處去?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業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