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山水畫中,留白那麼重要

2020-12-17 騰訊網

  畫家之妙

  全在雲煙便災中

  己亥年

  五月初十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留白是中國山水畫中重要的構成元素,也是水墨中黑白體系的重 要一環,其作為繪畫的空間布局,也體現出山水畫獨有的美學形式。伴隨著畫史的流變及發展,我們不難發現畫家各自對山水畫留白的獨到見解。

  留白不僅表現在畫家性情陶冶的修養狀態,也突顯了畫家對 筆墨韻味的追求態度。

  在畫作中,留白具有天和水的意涵,有時更代表大海或雲霧。相 比於西方繪畫的構圖再現,留白的意境營造更體現在虛實相應的意義原則。

  時至今日,留白的意義更富哲理,並保有高度的審美價值,特 別是在當代實驗藝術的脈絡裡,藝術家們對於留白的運用更具新穎 性,從具象到抽象的創作再現,留白成為水墨中筆墨與畫面構成不可 或缺的形態,因此,如何能擅用留白技巧,強調抽象與具象之間的留白語彙,仍是我們須關注的問題。

  道家美學的藝術精神

  中國山水畫的留白,體現了道家美學的精神涵養,如同古人作畫 崇尚個人修養的精神層面,或寄情於景,或拖物言志。宗炳《畫山水 序》曾指出關於「道」的解釋:「聖人含道映物」、 「 夫聖人以神 法道」、「山水以形媚道 」。

  在東晉如此紛亂的時代,玄學及禪學 的快速發展,促使魏晉文人作畫展現出獨特思維的繪畫觀,結合老莊思想的唯心主義,作畫追求隱逸避世的理想狀態,突顯個人超凡脫俗 的精神狀態,這是道所表達出的空靈意境,也是畫家追求清心寡欲的至高境界。

  在孔子《論語》雍也篇:「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畫家傾心於 山水,崇尚深居簡出的生活狀態,不與世俗同流,不爭權奪利,視名 利如浮雲。

  如同美學大師宗白華對其見解:「空靈中傳出動蕩,神明 裡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是中國藝術的一切造境。」這便 是人畫合一的精神狀態,也是得以到達追求至高的藝術境界。

  計白當黑的理論言說

  中國人對於傳統山水畫的觀念,極講究與自然和平共處,天人合 一的理念。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這一黑一白的互動關係,體現了陰 陽相對的調和思想,也是敬天、愛人的宇宙觀精神。老子《道德經》 曾提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對老子而言,這是自然與本體 「道」的直白體現。

  在繪畫中,黑與白的畫面構成,是展現「形」與「色」的重要涵 意,也是中國山水畫中筆墨的特色,以形寫神的繪畫觀念,富有深層 的審美意涵,更展現出畫家極為主觀的意識形態。

  在南朝謝赫《古畫 品錄》就精確闡述了繪畫的六法論,其中提出了「隨類賦彩」的觀 念,解析了水墨中對於用色的掌握。按此說法,繪畫中所描繪的具體 物象,其中一項便是合理的添加色彩,再現自然。

  主觀意象的思維狀態。相比於西方的繪畫技法,「西方重光影,中國 重線條」,這種對於形的繪畫描寫,便是對於線的意義構成進行重新 的組合再現。

  意境空靈的留白之作

  中國山水畫起源很早,萌芽於晉代,隋唐始獨立,五代、北宋趨 於成熟。最早可見的山水作品是隋代相傳展子虔的《遊春圖》,而歷 代山水畫對於形式技法的掌握,留白皆顯現了重要性,在各朝代經典 的山水畫中,畫家擅於利用留白來突顯畫作的空靈感。

  正如董其昌所 言:「畫家之妙,全在雲煙便災中。」例如五代荊浩的《匡盧圖》, 北宋李成的《晴巒蕭寺圖》,北宋郭熙的《早春圖》,北宋範寬的《溪 山行旅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南宋馬遠的《山徑春行圖》,南宋 夏圭的《溪山清遠圖》等等。

  清代張式在《畫壇》中說道:「煙雲渲 染為畫中流行之空,故曰留白,非空紙。留白即畫也。」留白不僅可 表現出畫中疏密有致的空間感,是再現客觀現實事物的視覺空間,也 能是畫家主觀意識的想像空間,更是畫家對生命豐富的情感狀態。

  因此,這種利用留白的意境來營造虛實空間的審美觀念,貫穿古 今的作畫形態,更使得中國山水畫不僅在形式語言的表述顯現特殊,更有著與西方繪畫空間表述有了本質上的差異,這種作畫虛實的辯證 原理,也穩固了傳世千年的審美價值。

相關焦點

  • 山水畫中的留白:是氣勢!是格局!
    為什麼說:山水畫中的留白……是氣勢?是格局?山水畫留白是表達最含蓄的內斂,是最直接用渲染的方式來表現畫面和雅的水、雲、霧、風……等唯美意境。張大千山水留白,是…剛而無虐,簡而無傲;留白,是…水詩言志,雲言歌永;留白,是…霧律和聲,風言永依。山水畫的留言,是繪畫者的藝術與哲學結合後,其作品是無相奪倫的,是神人以和的。
  • 中國山水畫零基礎入門:二疊泉,筆斷意不斷,虛與留白的妙用
    水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十分崇高的地位。古人認為石為山之骨,而泉又為石之骨。水至柔而力能排山穿石,故有「水生骨」之說,所以山脈的骨氣,全靠水來成全。畫好泉流瀑布,是山水畫得意的重要環節。本欄是《泉流瀑布:中國山水畫零基礎入門技法》視頻版專欄的關鍵步驟圖集版,著重介紹視頻版的關鍵步驟,是學習和創作的重點提示,將有助於朋友學習臨摹。視頻版講解過程中會對中國山水畫畫論、美學理想、審美心理、山水畫流派、畫家及作品做相應的背景介紹。兩個版本可以互相參考。
  • 計白當黑—方金爐作品中「留白」的解析
    圖|■方金爐"留白"作為中國畫中一種傳統的表現方式,虛實結合,知白守黑的繪畫創作理論在其發展過程中成就了中國傳統繪畫創作的空靈與詩性結合的特點。在繪畫創作中適當合理的利用留白技法,可以使整幅畫更有神韻。
  • 「皴」是什麼意思,中國山水畫中還有哪些著名的繪畫技巧
    這皴法,是中國山水畫中極其重要的一種繪畫技巧,它是一種由皴擦技法構成的,專門用來表現各種山水特徵的手法。不同的皴法,往往跟山水畫所表現的地域特徵有關。除此之外,虛實對比,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繪畫技巧。在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畫家虛化了背景,只是在畫幅的中央位置畫了一葉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舟,有一個漁翁獨自在船上垂釣,四周除了寥寥的幾筆微波外,幾乎全是空白。
  • 水墨畫的留白,留的是什麼?
    作為中國畫創作重要手段的留白,給予觀者思索、暢想和神遊的餘地,與禪宗的精髓不謀而合,遙相呼應。  留白還有一個非常優雅的別名——「餘玉」,以布白突顯靈動,以虛空詮釋豐盈,類似音樂演奏中某一刻的「悄然無聲」。恰如其分地處理畫面中的留白,不僅可以營造畫面的審美意境和作品氛圍,體現藝術家獨特的審美情懷,還反映出藝術家對蘊於宇宙萬物之中的「道」的解讀。這正是中國畫與西方繪畫在本質上的差異。
  • 欣賞山水畫,別再只說「好看」了
    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最重要的一種形式,也是第一大畫科,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形式之一。中國山水畫的欣賞既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又是一個人文化藝術素養與生活閱歷的集中體現。那麼,如何欣賞山水畫,看懂悟透山水畫,應把握以下幾個要素:張玉峰《清幽》一、山水畫的章法
  • 山水畫——雲的畫法
    所以,雲在山水畫中十分重要。雲的畫法大致可分為勾雲、留雲、擦雲和染雲等。(一)勾雲法依雲的形態,用線條勾出。線條以中鋒、曲線為主,用筆要輕靈流暢,注意疏密變化。在山水畫中,山為骨架,水為血脈,有山有水則畫面豐富生動。水的種類很多,有江、河、湖、海、塘、泉、溪澗、飛瀑等。就水的形態講,又可分為平靜的、微波的、激蕩的、洶湧的和飛流直下的泉瀑、水石交錯的溪流等。水的種類、形態不同其畫法也各異。水的畫法同畫雲一樣也可分為勾、留、擦、染幾種。
  • 在中國山水畫中,如何畫好泉水、瀑布?
    怎樣畫好山水畫中的泉水、瀑布是每一個山水畫家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作為一個從事山水畫研習創作二十多年的畫家來說,個人認為不外乎要注重下幾點:1、近水取形、遠水取勢。在一幅山水畫的布局中,根據畫面的需要,有可能會同時出現泉水、瀑布、湖面等和水相關的構圖,如果不對幾種描繪對象加以側重,對每一個元素都認真、細緻刻畫,就會難免出現「吃力不討好」的難堪結果。所以,個人建議對近處的湖面、泉水和瀑布要進行重點描繪,取其形、繪其質,以突出側重。遠景中建議淡化、虛化,只需取其勢即可。
  • 齊白石山水畫為何生活氣息濃鬱?原來是得清代石濤真傳
    現今山水畫如何改變怎樣才能創造出時代精品?這是當代畫家的嚴峻課題。研究借鑑齊老的成功經驗,對發展當代山水畫有重要意義。可見齊白石對石濤不臨摹抄襲前人、『外是造化中得心源』、出奇創新、生動鮮活的山水畫的深刻理解。
  • 華山的奇峰雪景,留白的山水畫
    五嶽中的西嶽華山,古稱「太華山」,以「險」著稱,它的壯麗奇美令無數人想要登高一覽,它的陡峭險峻讓人總想著要去挑戰一把。 而冬天的華山籠罩在厚厚的冰雪之下,更顯幾分冷豔。天寒地凍,遊客比較少,正合我意啊~尤其喜歡積雪的樹枝,像是黑白的山水畫,給人很多聯想的空間發現一抹頑強的綠色,生命在雪中依舊蓬勃向上~在西峰遠眺,天空還是有很多的雲霧,太陽躲在後面, 日光 是灰濛濛的~【長空棧道】在南峰有一個更著名的景點,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華山最著名的是一條懸崖邊的簡易棧道——長空棧道。
  • 此處無物勝有物,留白的藝術,渲染中國畫獨有的意境之美
    尤其在中國山水畫中,留白的藝術可謂是彰顯得淋漓盡致。在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就是留白藝術的典範之作。整幅畫中,畫家只描繪了一葉扁舟,一個正在垂釣的老叟,而四周都是大面積的留白用以表現水面的廣闊。素筆勾勒的線條配上大面積的留白,不僅不會生出畫面空洞之感,反而頗有意境之美。「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淺談: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山水畫印記
    唐朝是我國山水畫發展的重要階段,到盛唐時,山水畫已完全從人物畫中脫離出來,形成了獨立的畫種。當時出現了兩派主要的山水畫流派:一派是以李思訓為代表的青綠工筆山水畫;另一派是以王維為代表的水墨寫意山水畫。此時,山水畫和文人園林聯繫已非常緊密,許多畫家、詩人紛紛參與造園。宋朝的文化空前繁榮,山水畫和文人園林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米芾發展了潑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通過主題的選擇和某種墨戲的態度來表達文人趣味,用思想和情感在黑白世界裡寫心境。至此,山水畫的創作傾向開始由客觀向主觀轉變,注重筆情墨意,用筆比較簡括,畫面構圖大面積留白,用自然之山水景表達文人的情懷,逐漸使山水畫發展走向成熟。
  • 齊白石:在山水畫構圖方式上,畫面的輕重和均衡也是極其重要的!
    在山水畫構圖方式上,畫面的輕重和均衡也是極其重要的。一般的山水畫作品,大部分是要掛在牆上讓人來欣賞的。所以畫面的輕重和均衡是很重要的。山水畫一般喜歡上輕下重為穩,但作為視覺藝術,畫面上的輕重要以眼睛來衡量,以眼睛看上去舒服為佳。不同的繪畫題材也就有不同的畫面上的輕重處理。
  • 日本枯山水與中國山水畫有何關係?
    自然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而這種力量不僅為文人墨客所嚮往,也被日本禪宗視為修行的重要助力。北宋是山水畫發展的高峰,而著名畫家郭熙提出的「三遠法」對營造清遠高曠的意境有著重要影響。不同於西方的「焦點透視法」,「三遠法」打破了只有一個視點的局限,強調通過仰視、平視、俯視的不同視角來描繪景物,以把人的視力和思想引向遠處、擺脫塵囂。郭熙的《早春圖》和大仙院東北角的構圖有異曲同工之妙,使三種維度的「遠」都得到了體現。
  • 美術研究|中國畫留白手法在新中式風格中的應用研究!
    」手法是中國畫繪畫中最明顯的表現手法,書法畫手追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思想強調筆墨處和留白處同樣重要,都是整體的一部分。一、留白的淵源和美的表現氣運之美:氣運是留白的淵源之一。書法品評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氣運要生動靈活。氣通過留白表現,隨著畫中的描繪的景象會通過氣來形成一種動勢,或強勁有力或柔弱沉鬱十分美妙。「氣運」是指中國畫中花鳥,人物,山水等描繪事物的重要的生命特徵和本質,它與畫者本身的氣質和修養情操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
  • 張大千潑彩山水畫,師古人師造化完成自我創新,增加山水畫新語言
    張大千的潑墨山水畫一反細筆勾皴的特點,是將調好的墨汁直接潑在紙上,還在泡沫的基礎上,又融入了頗色使畫面,豐富呈現一種神秘感,在潑彩之後邊緣加上線條,然後在留白處刻畫出人、房屋、花草,使整張畫富有意趣。潑墨潑彩是張大千的藝術頂峰,既實現了師古人師造化又實現了創新自我的審美要求,突破了傳統繪畫的語言,對山水畫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張大千的潑墨山水畫呈現出多種圖式,早年的他有傳統功底,在圖像的表現上並沒有脫離傳統,到了晚年之後他開始走向抽象畫的山水道路,也有人說張大千的晚年山水畫,真正達到了得其環中,超以象外的藝術效果。
  • 黃賓虹的山水畫《黃山湯口》為何能創出天價
    原標題:《黃山湯口》為何能創出天價   在黃賓虹89歲時的一幅山水畫中,他將自己的山水畫追求與理念用題畫詩娓娓道出:「唐人刻畫炫丹青,北宋翻新見性靈。渾厚華滋我民族,惟宗古訓忘圖經。」由此,「渾厚華滋」成為黃賓虹山水畫最突出的風貌與特徵,也是黃賓虹繪畫美學的核心。在他85歲畫給友人的另一幅畫中題到:「畫當以華滋渾厚為宗,一落輕薄促弱便不足觀。」
  • 山水畫 山石與瀑布的關係與畫法
    中國畫山水畫 山石與瀑布的關係與畫法中國山水畫中有山石還要有泉、瀑布、溪流、大河、山川有溪流,泉瀑便空濛秀雅,瀑布對活躍畫面增強空靈感和神秘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山石瀑布畫法還有很多種,比如要畫遠處的瀑布我用留白的法式就可以。以後我們一起來學習更多跟好的畫法。
  • 寫意山水畫中的瀑布、海水、江水畫法步驟詳解,含視頻教程!
    瀑布的畫法步驟1.瀑布是山水畫中常需表現的景物1.視頻教學山水畫——瀑布的畫法:2.山水畫——瀑布的畫法:海水的畫法步驟1.畫海水貴在用筆的流暢靈動,可選用兼毫長鋒筆,用淡墨或淡花青墨寫之。先從前面一角開始畫起,並抓住浪濤向前撲衝的動勢。
  • 星月菩提大留白盤玩不變是何原因?
    那麼如今火熱的大留白盤玩不變的又是為何呢?星月菩提穩定的緣由很多玩家都很疑惑就是星月菩提如今的處境為何如此穩定,在眾多的菩提紛紛「跳水」降價的時候唯獨星月菩提的價格卻表現出異常穩定的同時還擁有著花樣百出的材質和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