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擬於6月試運營
2月20日,一列高速動車組正快速駛離鐵路上海虹橋站。新華社發
中國高鐵的巨大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兩年來,有100多個國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團考察中國高速鐵路,對中國鐵路現代化建設成就給予高度評價,不少國家向中國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2010年9月11日,上海,時任美國加州州長的施瓦辛格在虹橋交通樞紐站參觀「和諧號」列車。
昨日,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和時速400公裡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在京滬高鐵上海段(棗莊西-南京南-上海虹橋)上「試跑」,再次上演激動人心的列車「像子彈飛」一幕。
根據工程接點安排,此次上海段聯調聯試將於5月全面完成。3月中旬,北京段將啟動聯調聯試。6月,京滬高鐵將全線通車。
上海段開始聯調聯試
20日起,從棗莊西至上海虹橋的645公裡京滬高鐵上海段開始進行聯調聯試,調試項目將包括新一代高速動車組試驗和時速400公裡高速綜合檢測列車檢測系統試驗、新型高速弓網及供變電系統試驗、無砟軌道結構試驗等。調試首日以軌道和供電網的檢測為主。該聯調聯試工作將於5月份完成,確保6月份具備試運行條件。
為了迎接高速動車的「試跑」,京滬高鐵電氣化接觸網昨天凌晨正式通電。據介紹,通電後,京滬高鐵電氣化接觸網導線及其相關部件都將帶有2.75萬伏高壓電。為保證沿線居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京滬高鐵上海段沿線各指揮部已張貼通告:任何人不得進入鐵路電氣化設施旁5米以內的危險區域,在電氣化鐵路300米區域內不得放氣球風箏,高度超過4.5米的車輛也不得從京滬鐵路高架橋下方通行。
北京段3月中旬「試跑」
昨天,記者從相關鐵路部門了解到,京滬高鐵北京段將於3月中旬啟動聯調聯試,京滬高鐵或提前開通。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鐵道部已經確定京滬高鐵將提前到2011年6月中旬開通運營。按計劃,京滬高鐵北京段3月20日將啟動聯調聯試,5月20日到6月20日進行全線試運行。6月20日京滬高鐵將全線通車。
根據介紹,目前京滬高鐵北京段正在進行精密整修,將於3月15日前完成精調檢測報告。
根據進度,北京段聯調聯試時間相應作出調整,計劃提前5天啟動,試運行時間也相應作出調整。從技術保障方面而言,京滬高鐵全線開通時間也會提前5天。但目前鐵道部還沒有對開通時間作出部署。
南京南站昨天封頂
昨天,南京南站正式封頂。據介紹,在40多米的高空,一次平移1萬多平方米的屋頂網架,這還是國內高空滑移跨度最大的網架項目。
高鐵南京南站將建成一個「懸空」的火車站——一樓為換乘和商業設施,二層是站臺層,三層為候車廳。站房大面積採用鋼結構,用鋼量8萬多噸,超過「鳥巢」的6萬噸用鋼量。站房屋頂南北最長451米,東西最大寬度211米,面積近10萬平方米,有13個標準足球場大,重量0.8萬噸。設計師把屋蓋設計為網架結構,分為11塊。每一塊屋架預先拼裝焊接好,支於南段的鬥拱上,再由南向北通過軌道平移。記者獲悉,11塊屋蓋網架中有9塊屋蓋網架採用先進的數字液壓同步爬行機器人作為推進裝置。
中國高鐵「三級跳」領跑世界
2011年,包括京滬高鐵在內的眾多長大高鐵幹線將貫通,中國高鐵運營總裡程將突破1.3萬公裡。根據記者1月12日從鐵道部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是中國大規模高鐵建設逐步進入收穫期的一年。隨著鄭西、滬寧、滬杭等高鐵相繼建成並投入運營,我國高鐵運營裡程達到8358公裡,在建裡程1.7萬公裡,無論是運營裡程、運營速度還是建設速度,均居世界第一,佔全世界高鐵運營裡程的三分之一強。
中鐵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斌介紹,從2005年與國外聯合生產動車組開始到目前,中國高鐵可以分為三個平臺:第一個為時速200公裡級平臺,第二個為時速300公裡級平臺,這兩個平臺是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形成的,而第三個時速300公裡以上的平臺,是通過中國自主創新形成的。自主設計的時速350公裡以及時速380公裡的動車,標誌著中國動車設計製造水平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據介紹,技術引進後,中國高鐵不僅將核心技術學到手、用到位,而且還不斷自我超越,根據中國國情、路情,不斷填補高鐵技術空白,將高鐵理論與技術發展到新的高度。
目前,中國高鐵不僅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還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高鐵技術體系。2003年以來,我國已申請高速鐵路相關專利共計1902項,其中已經授權1421項,正在受理中481項。
在高鐵工程技術提高的同時,與之相關的新材料等產業也隨之進步。時速350公裡動車組牽引電機上一個瓷瓶是很好的案例。劉文斌告訴記者,當時考慮到國內技術未達到標準,牽引電機上的這個起絕緣作用的高壓端子瓷瓶,事前溝通好要從外國進口。但一些存有戒心的外方技術人員總是通知「沒貨」。進口不了,就自己幹。最終南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在找遍了國內相關企業後與溫州一家企業聯合進行國產化攻關,利用國內技術填補了這項空白。
而高鐵製造中靠自己攻關、一項一項地突破所取得的報告成果有百項之多,劉文斌說,這樣的例子也常見於高鐵通信信號、高鐵軌道設備和高鐵電氣化設備領域。
新聞資料
何為高速鐵路
根據國際鐵道聯盟的定義,高速鐵路是指新建鐵路營運速率達每小時250公裡以上,改建鐵路營運速率達每小時200公裡以上的鐵路系統。世界上首條高速鐵路是日本的新幹線,它是1964年正式營運的,營運速率超過每小時200公裡。目前,全世界時速250公裡以上的高速鐵路約有6300多公裡。
哪些國家有高鐵
截至目前,除中國以外,開行時速200公裡以上高速列車的國家還有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英國、美國、俄羅斯。正在積極建設或規劃建設的有瑞士、奧地利、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印度等國。
觀察
高鐵改變中國人生活方式
中國需要高鐵,而高鐵的到來又深刻地改變著中國。高鐵的意義在於,不僅使經濟血脈暢通運轉,使經濟格局調整重組,也使民生結構更趨和諧,社會生態更趨良性。正如瑞典歐盟研究所研究員艾蓮娜·卡爾森撰文所言,「中國發展高鐵,不是選擇了一個交通方式,而是在謀劃未來」。
人民需要高速鐵路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鐵路以人均不足一根香菸長度的軌道擁有量,艱難支撐著巨大的旅客運輸量。2003年,歐洲鐵路聯盟在考察中國鐵路時曾這樣描述:「想想看,一個不到1平方米的尾廊(兩節車廂連接處)擁擠了21個人!」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平均增長率達到8%-9%,但鐵路平均年增長率只有1.4%。讓鐵路減負增容,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惟一的選擇,而相當於5條4車道高速公路運輸能力的高鐵恰在其選。
人民需要鐵路,而鐵路需要速度。如今,中國高鐵在完成從行業的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的同時,也在悄然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從就業到置業,從休假到探親,高鐵以其極具現代感的方便、低碳和快捷,方便著人們的出行,改變著人們的命運,成就著人們的希望。「高鐵生活方式」也由此成為當代中國人生活中的新詞彙。
高鐵走廊連起城市圈
預計將於2012年建成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將以世界最大高速鐵路網的奪人氣勢,使城市圈近在咫尺:從北京到全國絕大部分的省會城市,不到八個小時都可以到達,而相鄰省會城市之間也會形成一到兩個小時以內的交通圈,通達廣袤中國各地的一日生活圈,將因高鐵而圓滿閉合。
高鐵不僅使城市之間的「同城效應」凸顯,也拉近了城市地理和人們心理的距離。有專家預言,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群的競爭。
未來,「四縱四橫」的高鐵路網會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區的空間距離縮短,同時也把「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株潭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關中城鎮群」納入一張大網,實現城市群之間的連接,城市經濟帶的效應將顯著增強,在推動舊有區域經濟圈調整重組的同時,讓新的區域經濟崛起成為可能。
巨大社會效益將遠超預料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朱曉寧說,投資高鐵的價值不能單純用簡單的財務成本分析其投入和產出比,高鐵的巨大社會效益是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出來的。
朱曉寧舉例介紹,1997年開通京九線時,該線沿線9省市共有國家級貧困地區12個。通車一年多,人們發現這條京九線由於其意想不到的載運量,京廣、京滬還要為它分擔客流。原因是,鐵路修進山區後,過去出不來的人出來了,過去運不出的貨物也出來了,京九線的誕生,使其沿線的城鎮經濟被帶動起來。所以說,高鐵的修建對促進沿線城鎮化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效益也應計算在高鐵的效益中。
揭秘
首設殘疾人座位 VIP坐椅可變小臥床
京滬高鐵列車將全部實行16節車廂編組,定員1004人。京滬高鐵列車將在5號車廂首次設立殘疾人坐椅一個,車廂內的洗手間等均有殘疾人設施。如果乘車殘疾人較多,該車廂內坐椅還可拆卸,用於安放輪椅。
中國北車集團CRH380項目設計組總體設計師李瑞淳說,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列車3號車廂為全VIP車廂,車廂內分布24個航空式可平躺坐椅,舒適度與安全感明顯優於國內航班的頭等艙。輕觸按鈕,坐椅就能緩緩放平到180度,變成一張小臥床。坐椅扶手內摺疊收藏著液晶電視和活動小桌板,右側還專門配設閱讀燈。
觀光區玻璃可「霧透」轉換
列車首尾兩個頭車緊靠駕駛室的位置是觀光區,內設兩個VIP坐椅和三個沙發座位。觀光區與列車駕駛室之間的隔斷採用了電子霧化玻璃,動一下按鈕,玻璃牆就能在全透明和半透明之間轉換,旅客可以靈活操控,便於休息或欣賞沿途美景。
據悉,CRH380A和CRH380B兩款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均為京滬高鐵列車主力車型,共計100列,全部由我國自主開發製造,整車國產化達到85%以上。目前,380A列車已在武廣、滬寧、鄭西等高鐵上應用。
80%以上採用高架道路
為防止噪音和震動給居民生活造成影響,京滬高鐵現有規劃線路80%以上將採用高架道路。同時鐵路一旦進入市區或者村莊,也將進行特殊包裝,比如過市區須鑽「隧道」——用一種特殊材料製成的「隔音罩」。因為列車時速一旦超過200公裡,就會在周邊產生巨大的噪音和衝擊力。
同時,很多沿線城市設立的新站點也都距離市區原站點10公裡以上,甚至更遠。而在建設過程中,鐵軌都採用一次性鋪設無縫線路,消除過去的「咯噔」聲。(本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