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就有著南方和北方的地域之分,由於二者之間的差異,南方和北方的居民們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都會有一些不同,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我們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主食,南方人的主食以水稻為主,而我們北方則是以麵食為主,特別是饅頭,幾乎每天每頓飯都會吃到。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吃到的饅頭一般都是從店裡購買的,很少有人自己動手去蒸饅頭了,但是對於一些老年人而言,蒸饅頭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蒸好饅頭之後給自家的兒女送一點,能夠為他們省去不少的麻煩。
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蒸饅頭特別的麻煩,自己也懶得動手,其實自己蒸出來的饅頭會更香更勁道,要比外面賣的好吃多了,蒸饅頭也是需要掌握一些小方法的,做法並不是特別的複雜。
很多人在發麵的時候都喜歡用酵母,但是酵母發酵的時間很長,熱天需要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冬天的話則需要一晚上,甚至是一晚加半天的時間,實在是太麻煩了,接下來就與大家分享一個蒸饅頭的小方法,把酵母換成它,發酵時間也就兩個小時,愛吃饅頭的朋友們不妨來學習一下。
準備食材:麵粉,米酒,蜂蜜,溫水
首先我們要在面盆中倒入適當的米酒和蜂蜜,再倒入適量的溫水慢慢的攪拌,直到米酒和蜂蜜完全的融化,再稍微等幾分鐘。這個時候再將準備好的麵粉倒入盆中,一邊倒,一邊攪拌,直到麵粉為絮狀,然後揉成光滑的麵團。
這個時候在麵團上面蓋上一個同等大的盆子,放在溫暖處發酵兩個小時,直到麵團發酵成原來的兩倍大,麵團發酵好之後放在面板上,用手擠壓出麵團中的空氣,然後揉成緊實的麵團,再揉成長條狀。將揉好的長條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塊狀,然後把每一塊麵團揉成饅頭的形狀。這樣饅頭基本上就做好了,接下來只需要蒸熟就可以了。
將饅頭放入蒸籠中,先醒發上15分鐘,冷水上鍋燒開後蒸25分鐘左右,蒸好之後不要著急開蓋兒,先燜5分鐘再取出來。這樣饅頭就蒸好了,之所以先蓋上鍋蓋燜5分鐘,是為了防止饅頭塌皮,以上就是與大家分享的蒸饅頭的具體做法了。
在發麵的時候,用米酒和蜂蜜來代替酵母能夠縮短發酵的時間,同時還能讓蒸出來的饅頭更加的鬆軟好吃,饅頭還會有著一股香甜的口感,要比用酵母蒸出來的饅頭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