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書法家書法
廣東廣西地區被簡稱為兩廣,他們與我國其他兄弟省份一樣有類似的相似稱呼。不仔細研究還以為這對貧富差距巨大的兄弟也是以某個地理事物命名的。比如我國北部的山東山西,主要是以太行山脈、泰山為界限;河南與河北兩省是以黃河為界;湖南湖北這對兄弟則是以八百裡洞庭為界限。另外還有秦漢時期的江西、江東等地。
中國最富有的廣東省和發展一般般的廣西省,他們的名字來源則比較特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嶺南及廣西地帶基本無人管理,屬於比較原始的狀態,也稱為南蠻之地。到了秦國統一天下,兩廣地區才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但是穩固時間不久,嶺南王國獨立安居一隅多年,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再次完全統一。
漢武帝劉徹為了安撫民心,將嶺南地區命名為廣信縣。大概意思是要廣泛的布告民眾,漢朝將恩惠此地,言而有信的管理好嶺南地區。要知道漢朝時期中國人口還比較少,各地區劃分疆界也遠遠大於現在。廣信縣輻射現在的廣東和廣西兩大地區,據考古遺址發現,廣信縣為現在廣西的梧州市。
宋朝時期,地區劃分以路為界。為了方便管理,廣東和廣西分別以梧州市廣信縣為界限,將東部地區稱為:廣南東路;廣信縣以西稱為:廣南西路。路這個劃分和主幹道有關係,就像南方水系一般,一條主幹道水流周邊的水源皆歸為一個水系。宋朝之後,廣信縣兩邊的劃分被繼承沿襲了下去。
到了明清時期,為了方便稱呼。廣南西路和廣南東路簡化而稱,於是有了廣西廣東兩省。在我國眾多兄弟省份裡,這對南方的兄弟算是因為管理而產生的分家現象。在明清以前,兩地的發展還算均衡,到了明朝南下絲綢之路,廣東則逐漸成為了出口要塞。如今廣東更是成了我國第一大經濟省份,GDP位居國首。
時代變遷,趨勢有所不同。沿海地區是當代最為吃香的經濟帶,主要是方便進出口運輸,水資源豐富等等因素。據統計,廣東地區的中國富豪人數達到了211人以上,這幾百富豪的人均財富則高達150多億。而廣西地區富豪榜人數僅為3-5人,其人均財富均不超過40億。廣西的經濟情況僅次於寧夏自治區。在全國經常是墊底水平,與廣東呈現天壤之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