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排大便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在很多時候會發現,有的人幾天甚至十幾天都不會出現排便的狀況,甚至一點排便的欲望都沒有,而這些人的飲食也比較正常,體重也沒有增加,那麼這麼多天沒有排便,體內的屎到底去哪兒了?
想要知道很多天不上廁所,體內的屎到底去哪了,首先要了解一下屎是怎麼形成的。一般情況下吃進去的食物在經過腸胃的時候,會經過第一次吸收,食物的體積會有所減小,胃部無法消化的食物就會進入小腸,然後被小腸裡的上皮細胞進行第二次的吸收。
這個時候食物裡面大部分的水分以及營養物質就會被小腸吸收,而剩下的殘渣進入大腸,剩下的營養物質與剩餘的水分也會被大腸第三次吸收,最後進行乾燥,那麼就會被傳送到直腸裡面,最終形成大便。
對於正常人來說大便的時間應該是在30個小時左右一次,也就是1到2天進行一次排便。
其實沒有被排出的大便並沒有憑空的消失,而是停留在了腸道裡面,因為長時間的憋著沒有被及時排出,這樣的話就會被腸道進行二次吸收,而大便裡的水分再一次吸收後體積就會變小,那麼就會在腸道裡面進行堆積,而不是排出。
如果出現了長時間不排便的情況,就要注意改善生活習慣了,因為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到大便的排出。
1、多喝水
多喝一些水可以幫助大便快速的排除,因為水可以增加潤滑度,然後大便就會很容易排出。
2、多吃有膳食纖維的食物
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增強大腸的蠕動,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屎及時的排除,因為如果沒有及時的排出大便,很有可能是由於胃腸蠕動的速度減緩導致的,所以就會沒有大便。
通過以上的介紹就知道了長時間裡沒有上廁所大便到底去哪裡,其實是由於大便長時間在大腸裡堆積,那麼就會被大腸再次吸收,這個時候大便的時候體積就會變小,那麼就不會排出了,如果想要大便的及時排出,有便意就要及時上廁所,不要長時間憋著,而且要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幫助促進腸胃的蠕動,這樣可以讓大便更容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