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慈利縣融媒體中心 慈利新聞
近年來,在慈利各條戰線上,活躍著一批優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是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中堅力量,擔負著重大光榮的歷史使命。
為充分展示慈利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履職為民的先進事跡和精神風貌,慈利縣融媒體中心特推出《代表委員風採錄》欄目。
本期節目將帶您認識連任了四屆,擁有多重身份的優秀縣政協委員卓如彬。
點擊觀看視頻
卓如彬:潤物無聲
提起縣政協委員卓如彬,在杉木橋鎮可謂是無人不知,他是慈利縣首屆十佳青年、杉木橋鎮人民調解員、聯防大隊隊長、還是杉木橋鎮民信幼兒園、象市鎮眾信幼兒園的董事長,更是一名連任了四屆的優秀縣政協委員。
這天是杉木橋鎮的趕集日,在人群中,我們一眼就認出了走在最前面的卓如彬,他今天的身份是聯防大隊隊長,任務就是要維護好市場的秩序,老百姓有什麼事也總喜歡找他去處理。
這份聯防大隊隊長的職務,就是志願者的工作,體現的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他的帶領下,聯防隊隊員們經常穿著淺藍色制服,出現在學校門口、主要商業街道、農貿市場等人口密集區,宣傳、引導人們文明出行,維護交通秩序,疏導佔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違章行為,節假日也沒停頓過。甚至逢年過年闔家團圓的時候,只要接到任務,他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他所帶領的聯防大隊,以實際行動築起了一道鄉村文明的防護牆。
2002年,卓如彬被推薦為縣政協委員。卓如彬認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最有效的扶貧是智力扶貧。在走訪中,卓如彬看到,農村幼兒教育相對城市來說基礎薄弱,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教學管理方式落後。他心疼這些孩子,更希望農村孩子能夠享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2004年,卓如彬創辦了杉木橋鎮民信幼兒園。2017年,又創辦了象市鎮眾信幼兒園。不僅讓農村的孩子享受到了跟城市孩子同等甚至更優越的教學環境,同時還解決了50多名教職員工的就業問題。
作為一名農村政協委員,必須聽民之所願、解民之所憂,為他們需要解決的困難當好代言人,決不能當「掛名委員」。
為了無愧於政協委員這一神聖職務,卓如彬堅持做到「三心」,即用心、留心、細心、「四勤」,即勤動腦、勤動腿、勤動耳、勤動手。當了解到貧困孩子上不起學,他讓孩子免費入學,並長期資助,他常懷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業來回報國家、感恩社會,用擔當精神肩負起一個政協委員應有的社會責任。
作為杉木橋鎮商會會長,卓如彬以服務為宗旨,切實加強與會員的聯繫,及時了解生產、經營狀況,為之出謀劃策,為會員辦好事,為企業做實事,在引導商會會員遵紀守法、合法經營的同時,還帶領大家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杉木橋鎮黨委、政府倡議下,卓如彬率先組織商會會員向武漢返鄉居家隔離和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捐款捐物,共籌得善款4萬多元,全部用於支援防疫工作。
他時刻不忘一名政協委員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把深入調研寫提案作為履職的重要任務,經常走村入戶,聽取百姓聲音、掌握社情民意,用最樸素的文字形成提案。他撰寫的《關於S305線35+800處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隱患問題的提案》獲得了答覆和辦理,關於市場河大橋維護中的問題,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都一一獲得了解決。
同時,他還擔任了慈利縣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鎮人民調解員的職務,把群眾的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減少訴訟成本,並多次為老百姓提供法律諮詢,為杉木橋鎮的社會穩定、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做出了積極貢獻,也獲得了杉木橋鎮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
作者:電視部
來源:慈利縣融媒體中心
往期回顧:
【代表委員風採錄】情系百姓 「衛」愛尋「計」
權威發布、即時更新!
更多、最新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
請掃碼
關注
《防控疫情、慈利在行動》專欄
任何媒介轉載慈利縣融媒體中心—「慈利新聞」微信公眾號新聞、信息、視頻、圖片等內容,需註明來源「微信號:慈利新聞(cilixinwenwang)、慈利縣融媒體中心」,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涉及任何版權或內容等方面的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儘快妥善處理。
原標題:《《代表委員風採錄》|卓如彬:潤物無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