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泥香酥鴨

2020-12-17 防城港市新聞網

● 江初昕  文/圖

2000多年前的《詩經·小雅》就有「君子攸芋」的詩句。美食家蘇東坡有詩讚道:「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宋人陸遊《閉戶》詩中寫道:「地爐枯葉夜煨芋,竹筧寒泉晨灌蔬」,都極力讚美了芋頭的獨特風味;還說「烹慄煨芋魁,味美敵熊蹯」,對芋頭的推崇,可謂無人所及了。而清代鄭板橋則追求「閉門品芋挑燈,燈盡芋香天曉」的意趣。

金秋時節,芋頭也就成熟了,用鋤頭挖開,滾壯圓實的芋頭便露了出來。用這樣新鮮的芋頭,做個芋泥香酥鴨是最好不過的了。主料當然就是芋頭和鴨子了。將芋頭洗淨,刨去表皮,放入蒸鍋上蒸熟,用湯勺將芋頭壓成泥狀。把蝦肉、香菇剁碎,加入生粉、味精、精鹽、胡椒粉、白糖和芋頭泥充分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

鴨子褪毛除去內臟後,瀝乾水分,放入老滷水中,用文火慢慢煲滷,使之能夠入味到其中。半個小時以後,鴨子逐漸綿軟了,色澤也呈現出醬紅色。從滷水中撈出,冷卻後,將鴨骨拆掉,在鴨腹腔內拍少些乾粉,把芋泥充填於腹腔內,抹平一下,再輕壓捏實,最後在鴨子的表面還要塗抺一層蛋清,芋泥就可以粘在上面,不易剝落。等充填好後,不要著急馬上下油鍋,放上片刻讓其緊實些,炸的時候就不會鬆散。

芋泥充填完畢後,下一步就是入油鍋炸了。這個環節關鍵之處就是油溫。炸這個菜須用花生油,油溫控制在120℃這個範圍。油溫的控制不能只看表面,而應當用手心去試,直至感覺灼手,就可以將鴨子下鍋了。鴨身放下後,不要隨便翻動,以免壞了鴨子的成型,成型後才可以翻動,直到顏色變成金黃的色套,才能輕撈出來。

這道芋泥香酥鴨從外觀上看,看似蓬鬆的外表卻不失整齊,金黃的色套奪人眼球。晾冷後,用刀切成一小塊,按整鴨的形狀裝盤。還未到嘴,一股撲鼻的酥香就已經到了鼻翼間。忍不住唾液四溢。夾起一塊送入口中,口味酥脆甘香,粉綿柔嫩,醒胃可口,意猶未盡。除了入口外酥裡軟,芋頭粉而細膩爽滑,香氣十足以外,鴨肉的香嫩,必須在細細咀嚼中才會慢慢呈現出來,尤其是那獨特的油香,與芋頭的滋味,鍥合在一起,尤為美味可嘉了。

芋泥充分吸納了鴨肉的質地,進而提取了精華,而鴨肉在芋泥的吸附下,肉質纖維變得愈加的味美和鮮嫩了。經過了油炸的高溫,兩種主料最終融合於一身,二者相輔相成,可謂是天作之合,唇齒留香,味美悠長了。

相關焦點

  • 廈門八市芋包店、芋泥香酥鴨、真的美味
    如果說芋泥決定芋包的口感,那麼芋包餡料則決定了芋包的口味。新鮮鮑魚取肉鮮滷,上等乾貝高溫油炸,海鮮氣息撲鼻而來,再搭配上由雞腿菇、豆乾粒和瘦肉條大火炒制的底料,只有這樣豪華是餡料才配得上如此優秀的芋泥。
  • 荔茸香酥鴨這麼做出來真是好吃!
    「最近我在複製一些瀕臨失傳的老菜品,今天我做的是『荔茸香酥鴨』。」「『荔茸香酥鴨』?聽名字就很帶感啊!」劉暢將身後背著的吉他靠著吧檯放下,回道。劉芒取過一把菜刀,從鴨子的腹部下手,橫著片下一塊厚約兩寸,長寬各半尺的鴨胸肉。
  • 巧虎麵店芋鴨磚 說不出的美味
    巧虎面鋪的創新芋泥香酥鴨  在臺北市重慶南路開業11年的巧虎麵店,搬到愛國東路,一群死忠的老顧客也悄悄地跟去  令人訝異的是,面鋪子竟也有清蒸馬祖淡菜、德國豬腳、芋泥香酥鴨、黃金南瓜酥等好料,不限某地菜系,甚至有融合兩地而成的創意菜,原來老闆楊先生愛吃,吃遍各地,決定將腦海中的菜具體成形。
  • 低糖的香酥芋泥派,好吃到停不下來
    原料:1.酥粒:低筋粉30克,腰果25克,葡萄籽油15克,糖5克 2.派皮;麵粉80克,玉米澱粉20克,葡萄籽油30克,糖5克,水20克, 3.派芯:芋泥200g 玉米澱粉15g 蜂蜜50g 蔓越莓適量1.
  • 鴨子這麼做,沒了骨頭吃著過癮,加了芋泥口感豐富,老人孩子都愛
    去超市看見有脫骨的鴨子賣,立馬想到了之前在飯店吃過的香酥芋泥鴨。把鴨子放入盤中,加入料酒、白胡椒粉、鹽、醬油、雞粉、蔥和姜拌勻後醃製入味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把鴨肉盤包上保鮮膜,放在蒸架上,放入電燉鍋中蒸1小時20分鐘時間到,這是已經蒸好的鴨肉,鴨肉蒸的很酥軟了把芋頭去皮洗淨後切成薄片,放入鍋中隔水蒸30分鐘這是蒸了30分鐘的芋頭,用筷子能輕鬆穿過即可取一半的芋頭放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壓成芋泥
  • 苗慄/74年滷汁加持 香酥鴨飄香
    苗慄市中央飯店「香酥鴨」用老滷汁滷過後,再用鴨油油炸,外表呈深褐色,嘗起來香酥可口。 記者宋玟蒨/攝影    苗慄市中央飯店歷史悠久,「香酥鴨」堪稱店裡一絕,老闆張堂煌使用74年老滷汁精滷,再用鴨油炸酥外皮,「香酥鴨」香酥好滋味遠近馳名,讓老饕讚不絕口。    中央飯店由張堂煌的祖父張福淵創立,歷經三代,張堂煌打開烹煮鴨子的鍋蓋說,「這老滷汁是從創店至今,已經七十幾年了!」
  • 滷菜店的香酥鴨,味道如何?
    筆者所在的菜場,有對夫妻開了家小店,專賣滷菜,其中有款香酥鴨,味道不錯,半隻一賣,也就20多元。筆者隔段吋間,都會買只品嘗品嘗。據店老闆稱: 香酥鴨主食材鴨子,是經調味品醃漬,再上蒸籠蒸至熟爛,最後經油炸而成。
  • 油淋雞 香酥鴨
  • 孩子愛吃的香酥芋泥條,外脆裡嫩,香甜營養,吃一次念念不忘
    而對於今天分享的這款香酥芋泥條,應該算是筆者非常愛吃的一款小吃甜食。 【美食名稱】:香酥芋泥條。 【準備原料】:芋頭三個(重量控制在250克左右),麵包糠35克,雞蛋2個,白砂糖10克,麵粉20克。
  • 前方吃鴨預警!口口酥脆的香酥鴨你吃過了沒?
    點擊圖片,可直接進入滎陽小生活平臺小程序●  搶購福利見文末  ●香酥鴨是一道江蘇
  • 衝鴨!這份芋泥打卡地圖,資深吃貨必收錄!
    魔都最近各類芋泥飲品再度被炒得火熱,各大品牌爭相推出芋泥系列,火爆程度相信都用不著開動醬多說,走在路上,幾乎人手一杯!可你們殊不知在芋泥飲品火爆之前,餐桌芋泥早已被玩出了千百種花樣,今天開動醬就帶你來走進它們!知道這個消息的芋泥控們是不是感覺超幸福!
  • 這家火了二十年的香酥鴨,靠的是什麼?
    香酥鴨是江蘇、四川、湖南等地的名菜,口味上,蘇州和四川、湖南相去甚遠,卻在「香酥鴨」這道菜上達成了共識。而今天,張妹妹找到的這家店,做了二十多年的「香酥鴨」,也讓這個味道,成為了周圍食客的美食記憶。鴨子經過調味品醃漬入味後,上籠蒸至熟爛,最後將整隻鴨子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鴨子表皮的脂肪被熱油迅速融化,等到鴨骨露出,顏色金黃,香味四溢,香酥鴨就可以出鍋了。
  • 香酥鴨要好吃,除了需炸得香酥,還需要這一步
    我小時候不吃鴨,因總覺得鴨肉上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腥臊氣。長大之後,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忽然就迷上了鴨肉豐腴柔嫩的質感,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這才知道,鴨的獨特味道一如蔬菜界的香菜和水果界的榴槤,愛則牽腸掛肚流連忘返,恨則掩鼻避之唯恐不及。
  • 遵義美食記憶-香酥鴨
    遵義美食記憶-香酥鴨很多年前,我曾經在貴州遵義短暫工作了半年。那時候,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我與同事租住在遵義市區延安路的一家招待所。別看這家招待所雖小,門面也不起眼,卻五臟俱全。因為香口的菜式好下酒,店裡的一道香酥鴨,我們幾乎是每晚必點的。所以,這道菜倒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記得第一次點這道菜,是因為之前已經把店裡其他下酒菜都吃遍了,不知道還有什麼新菜適宜下酒嘗鮮的。餐廳點菜員是招待所的當班服務員兼的,她也不知道廚房還有什麼好吃的,倒是廚師小哥出來推薦,說是新出了一道香酥鴨,可以試試。印象中吃的鴨子都是四五斤重的大鴨子,我們兩個人飯量都不大,怕吃不完浪費了。
  • 香酥鴨加工工藝
    香酥鴨是我國的一道傳統名菜,現將其加工工藝介紹如下
  • 苗慄"中央飯店"香酥鴨 蔣經國也愛(圖)
    苗慄"中央飯店"香酥鴨 蔣經國也愛(圖) 2008年06月02日 17: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張堂煌傳承三代手藝,現以做包子、香酥鴨、滷豬腳為主;但熟客更曉得預約辦桌,呼朋引伴,享受他拿手的各式料理。   「中央飯店」是日據時期(1937年)張堂煌的祖父張福淵所開,原在當地大湖鄉大湖市場旁,後搬到舊苗慄鎮公所對面。1961年兒子張昭雄掌店後,再搬到苗慄市中正路44號,後再由兒子張堂煌接手。張堂煌說,「店中的老滷汁是從創店時流傳至今」。
  • 但家香酥鴨三十而立 突破供應鏈後如何走出去?
    (贏商網貴州站 報導)但家香酥鴨(需求面積:20-50平方米)第一家店仍然在貴陽小十字興旺不已,365天24小時營業,來往人流不絕。有人來過貴陽之後,就對但家香酥鴨念念不忘。因為在全國的鴨產品中,它鮮麻酥脆的口感顯得如此獨一無二。
  • 2019《廈門芋泥不完全指南》!這些芋泥單品,能吃又能喝!
    NOW!芋泥貼壁十分非常紮實,芋泥和鮮奶混合後,鮮奶的感覺會比芋泥更加match,細膩又綿,量真的超多!捧在手心感受它沉甸甸的份量,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既有綿密的芋泥,也有嚼得到的芋頭大顆粒,一杯喝下去很容易有飽腹感~芋泥愛好者一定會被它徵服!
  • 無脂香酥鴨醃料配方及烤制工藝(另附江西香酥烤鴨做法)
    介紹:無脂香酥烤鴨現在很流行,香酥、油分少,鴨肉入味,無需蘸料,很符合現在食客的需求傳統香酥鴨是醃入底味後下油炸的,雖然色香味俱全,卻非常油膩,隨著現代人對飲食健康要求的提高,低脂無油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 迷迭香烤五花、香酥芋泥鴨、牛肉醬拌麵、蜂窩豆腐、包菜鹹飯、牛腱肉湯、豬肝湯
    【香酥芋泥鴨】這道香酥芋泥鴨,外酥裡糯的香芋泥裹著輕醬香鴨肉,口感層次豐富,最外層的芋泥高油溫快速煎至金黃,保證外層香酥又不至於太厚實,接著芋泥原本的糯香微甜很快能與味蕾接觸,之後便是手撕輕醬滷煮的嫩鴨肉,手撕方式極大程度保留了鴨肉的嫩滑纖維,這樣,一口下去,至少能品嘗到三層口感,且清香入喉,浮躁的情緒便能得到些許安撫……2016年8月9日 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