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帶大家認識達爾文和他的動物們

2021-02-08 機器人兵團

點上方藍色連結,關注機器人兵團公眾號;

點頁末文章列表,訪問近期兵團推薦文章。

1831年,22歲的達爾文參加「小獵犬號」(貝格爾號)的環球旅行。這次旅行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也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生物的認知。

達爾文跟隨「小獵犬號」穿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達了南美洲、澳洲以及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在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地區都存在著既相似又不一樣的物種,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島環境相似,但物種卻不相同。這些發現讓達爾文更加堅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決心。

1842年,達爾文完成了《物種起源》的提綱,又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在1859年出版了《生物起源》。

今天我們知道,物種起源提出的適者生存,自然選擇。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在科學剛萌芽的當年,出版物種起源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地球的年紀遠比《聖經》所講的老得多;

意味著,世界並非在一周創造出來的,所有的動植物也都改變過,而且還在繼續變化之中;

至於人類,可能是由某種原始的動物轉變而成的,也就是說,亞當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話。

先哲想混沌中的一道光,點亮人類思想未到過的地方。

達爾文考察了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許多島嶼。他喜歡在海洋和陸地上發現的各種各樣的生命形式。他甚至騎著一隻巨大的烏龜。「我經常爬到它們的背上,然後對它們的貝殼輕拍幾下,他們就會站起來走開——但我發現很難保持平衡。」查爾斯達爾文《研究雜誌》

在「阿里埃羅」的帶領下,達爾文越過了安第斯山脈。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和石化森林。禿鷹經常會出現在很高的地方,在最優美的圓圈裡的某個地方翱翔。在某些情況下,我確信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消遣,但在另一些情況下,Chileno鄉下人告訴你,他們正在看一隻垂死的動物.

在巴塔哥尼亞,達爾文發現了許多已經絕跡的巨型哺乳動物的化石,同時也發現了一種新的鴕鳥品種——南渡鴕鳥。為了穿越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亞,他僱傭了一群高喬人。黑頸天鵝,是一種珍惜鳥類。通常體長約1米,其黑色脖頸及嘴基部那紅色美麗的肉瘤成為他的顯著特徵。它的臉頰呈紅色,嘴為藍灰色,嘴甲呈灰白色,腳蹼為粉紅色。喜歡生活在淡水或稍鹹水的沼澤、湖泊和瀉湖中。黑頸天鵝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喜歡或者自己的幼禽遊戈的天鵝。

麥哲倫啄木鳥,它們是南美洲最大的啄木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啄木鳥之一。這種鳥主要是純黑的,有白色的翅片和灰色的像鑿子一樣的喙。雄性的頭和冠是深紅色的。雄性的頭部主要是黑色的,但是喙的底部有一個紅色的區域。

智利火烈鳥,雛鳥的絨羽呈灰色絲狀,腿也是灰色的,嘴並不彎曲,而是直的。到了兩個半月的時候,幼鳥能夠學會飛翔,一年以後,體型幾乎同成年一樣大了。但體色仍然是灰色的,直到第3年才能變成紅色,達到性成熟。壽命大約為20—50年。

美洲鴕鳥,棲息於疏林、灌叢和草原。喜歡結群。每一隻雄的都有自己的伴侶,如有別的雄鴕鳥走近它們,它就和對方決死鬥。叫聲為「隆隆」聲。善於奔跑,會遊泳。以植物和小動物為食。

棕腹魚狗,沒錯它是一種鳥兒的名字。棕腹魚狗是翠鳥的一種,主體羽毛藍色。頭頂的冠羽豎起一個小尖峰。擁強有力的嘴長達8英寸。灰色為主的藍色羽毛,藍黑色的頭部,如項鍊一般的白領。雄鳥自腹部起幾乎完全紅棕色。雌鳥下體板慄色,紅區略少,胸部的灰色帶很寬。嘴和腳是黑褐色。

紫藍金剛鸚鵡和紅綠金剛鸚鵡。紫藍金剛鸚鵡,是鸚鵡家族中個頭最大的成員,體長可長達1米。鮮豔色的藍色羽毛和彎鉤一樣的巨大鳥喙使得它們格外惹人注目。紅綠金剛鸚鵡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是色彩最漂亮、也是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面部無羽毛,布滿了條紋,有點像京劇中的花臉臉譜,興奮時可變為紅色。

安第斯神鷲,體長130cm,體重達10kg,翼可超過3m,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雄性喙基部具肉瘤,臉裸露成紅色。當地安第斯人把安第斯神鷲當作「安第斯文明之魂」而加以尊敬,象徵威嚴,但西班牙殖民者登陸後大肆捕殺導致瀕危滅絕。是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等國的國鳥,也是國旗和國徽上的主要象徵之一。

遺傳變異,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為地球帶來了物種多樣性。

—the end—

機器人兵團客服二維碼,掃描並關注

您身邊的機器人兵團:二連,北京世紀城;三連,北京大鐘寺;六連,北京回龍觀;七連/十七連,廣東中山;八連,福建廈門;九連/十連,山東濟南;十一連,北京德外馬甸;十五連,北京海澱永定路;十六連,北京海澱百旺。詳情回復微信諮詢。

長按上圖中二維碼,關注機器人兵團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饕餮動物的達爾文
    當他心不在焉地在劍橋大學神學院學習時,達爾文參加了「美食家俱樂部」。他們一周聚會一次,搜尋那些餐館中罕見的動物來品嘗。  達爾文的兒子弗蘭西斯評註他父親的信件時,提到「美食家俱樂部」曾經吃過的動物包括鷹和麻鴉,但是「一隻灰色的老貓頭鷹破壞了他們的食慾」,他們說其味道「無法描述」。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這次航行始於1831年12月,從1831年到1836年,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度過了五年時間,研究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動物,發現化石,並觀察南美洲周圍的部落。他記錄了大量的觀察結果,收集了大量標本,經常寄到劍橋進行編目和分析。他在維德角的高火山巖峭壁上觀察貝殼,並在巴塔哥尼亞發現了埋在貝殼旁邊的已滅絕的大型哺乳動物的骨骼化石。
  •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對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一無所知!
    這一選擇不僅讓達爾文在體面生活之餘有了更多時間鑽研自然史和博物學,也讓他認識了植物學教授約翰·亨斯洛、地質學教授亞當·塞奇威克,在他們的關照下,達爾文的興趣得到了極大擴展,通過講座、考察和小組學習,他在自然歷史領域獲得了重要經驗,同時也讓他自己「由一個全無目的性可言的少年嬉遊者變成具有遠大抱負志向的人」。
  • 這是一個有關達爾文和《物種起源》的故事
    據說,達爾文的父親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孩子只知道玩兒狗和老鼠,以後不會有什麼出息。總之,在達爾文的年輕時代,他跟當時上流社會的年輕公子哥沒有什麼區別。 轉機發生在1831年,當時,達爾文認識的一位博物學家,聽說海軍正在為一次環球航行配備一位年輕的學者隨行,於是將達爾文推薦了上去。
  • 達爾文為寫物種起源,吃過很多動物,有種動物味道無法用語言描述
    1809年達爾文在英國出生了,她八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同一年他進入了學校開始學習。達爾文在1825年的時候被他的父親送往了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但是因為達爾文對醫學毫無興趣,反而是動植物的標本和自然歷史吸引了他。但是在達爾文的父親看來他這樣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 達爾文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進化論的人,但他是集大成者
    自然界簡單的生命形式,逐漸演變成了更為複雜的植物和動物,重大的氣候變化曾經威脅到了所有生命形式的存在,但生命卻奇蹟般的延續了下來,就在大約兩百萬年前,改變這個星球命運的生物出現了。按照今天人類的認識水平,自然發生說比神創論更科學一些,雖然感覺有些奇怪。十八世紀,現代生物學分類的鼻祖瑞典植物學家林耐,發現人類和類人猿有許多相同之處,因而在擬定動物分類系統時,將人和類人猿分到了一起,統稱為靈長類,就是頭等聰明的意思,這種分類為揭開人類起源和世界史開端之謎提供了新的思路。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他的遺產仍影響當今世界
    我國學者最初對達爾文理論的接受與認識,帶有濃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色彩。儘管我國早期對達爾文的介紹與理解不乏偏頗之處,但目前我國科學家對進化論的貢獻卻是可圈可點。我國從科學上對達爾文主義的接受,沒有經歷像西方那樣的戲劇化過程,它很自然地隨著現代科學在我國的建立與發展,進入科學家的視野和研究實踐。
  • 推翻達爾文猜想:冰期動物竟起源於青藏高原
    冰河世紀開始之前,這些動物可能是起源於北極圈。隨著冰河世紀的到來,全球變冷,它們就向南擴散。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裡面,他認為冰期動物是在北極起源的。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大約20年後,達爾文將他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雀科鳥類適應不同島嶼環境方式的理解,整理成為一套完整的進化理論,著重強調了自然選擇的力量——正是它確保優勢性狀能在種群內代代相傳。多年來,雖然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批評家們總在批判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觀點,但這套理論卻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研究領域。
  • 澳大利亞達爾文旅遊攻略
    這個城市位於亞洲的門口,其豐富的多元文化主義是其最令人羨慕的特色之一——為食物和文化注入全球性的香料。Szechuan在著名的Mindil街日落市場嘶嘶作響,民族餐館與市中心的原住民藝術畫廊擠在一起。優秀的博物館,植物園,野生動物的邂逅,以及充滿活力的海濱商店,餐廳和娛樂場所,使這些景點更加完美。達爾文也是前往卡卡杜國家公園和利奇菲爾德國家公園以及凱薩琳峽谷的便利基地。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 媒體總結你所不知的達爾文
    媒體總結出了達爾文平時生活中不為人知的20件小事情,希望人們能更加了解他  1.達爾文和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同一天。幼年時代,人們都親切地將稱作查理或者博比。在青少年時期,人們又給他起了個綽號,意思是「氣體」,之所以會有一個如此奇怪的名字,是因為他對那些會發出難聞的有獨鍾。  2.達爾文在上學的時候極其普通,絲毫任何過人之處。
  • 新展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1816年,7歲的達爾文中學之後,他在父親的安排下去讀醫學。可是,達爾文對醫學並不感興趣。後來父親又把他送去了基督學院,希望他成為一名牧師。然而神學也不是他的志向,在課外時間裡,他花了更多時間在騎馬、打獵、結交博物學家上。也正是因為從小這種根深蒂固的愛好,與博物學家認識讓達爾文接受了科學的訓練。
  • 烤牛肉、煎鴕鳥蛋、燉美洲獅肉,達爾文的南美洲冒險吃爽了
    這一天達爾文想要感謝一個中尉提供的豐盛食物,於是問嚮導要不要給一些報酬。最上面的這句話,就是嚮導對達爾文說的。確實,讀了達爾文的冒險記錄之後,你會發現南美洲遍地都是牛羊和野味,似乎隨便出門溜達一圈,就能帶回來至少一天的肉食。下面,咱們就簡單梳理一下,達爾文到底吃得有多爽。
  • 達爾文的時間軸
    此後的20多年裡,他的著述無不由貝格爾號談起;1839年,他啟動了歷時5年的五卷本巨著《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動物志》寫作工程;這一巨著剛剛完成,他又啟動了歷時3年的三卷本巨著《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地質學》寫作工程……貝格爾號為他提供了充足的無可撼動的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的演變依據,他先是悄悄寫出未發表的闡述進化論的論文,到了1859年,他成竹在胸地從書卷中緩緩起身,舉起照亮世界的火種——《物種起源》,自此,
  • 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歷社會達爾文主義到創新之路
    達爾文,相信大家對他並不會感到陌生,他發表的著作《物種起源》不僅奠定了現代生物學和進化論的基礎,而且與之後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更是成為近代不少中國人救亡圖存的理念。那麼,你知道《物種起源》是如何誕生的嗎?
  • 達爾文環遊世界發現之旅
    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於1831-1836年間乘坐「小獵犬號(Beagle)」做了一次環遊科學考察,根據他對地質結構、動植物形態等的觀測結果
  • 達爾文最偏愛的不是《物種起源》,居然是它!
    更重要的是,他從亨斯洛教授那裡學到兩招「絕活」,使他受益終身:達爾文在劍橋的最後一年,以極大興趣反覆閱讀了德國博物學家洪堡的《南美旅行記》,被書中描述的加納利群島的美麗風光與自然景觀,所深深陶醉。亨斯洛教授轉介紹達爾文跟隨劍橋的地質學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爾斯做暑期地質考察。塞奇威克是英國當時最負盛名的地質學家與地層古生物學家之一,寒武紀就是他命名的。
  • 三點事實,能否證明達爾文進化論是錯誤的,人類是外星人創造的?
    達爾文與進化論進化論是由達爾文提出的,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他為了研究世界各地的動物植物和地質方面的知識,花費了五年的時間進行全球旅行。通過對各地的動植物的仔細觀察,終於提出了這一偉大的發現。達爾文顯然是堅持不下去,但是,他雖然對醫學不感興趣,但對於他感興趣的東西,卻非常願意花費時間去研究,這也許就是大家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吧。他在課堂上無精打採,可是一旦要出去遊玩,他立刻精神百倍,比如去登山,去海上,或者去森林裡,他都十分喜歡參與。
  • 達爾文到訪過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現在是什麼樣子?
    等K9滿意地離開了,大家才紛紛取走自己的行李。走出大廳,四周果然是一片火山島特有的荒蕪亂象,但完全感受不到達爾文描寫的那種身處天涯海角的蒼涼和遙遠。這是因為周圍有幾十個遊客同行,還有本地兩個導遊前來迎接。另外,我也突然發現,我似乎對加拉帕戈斯群島已經非常熟悉了。
  • 澳大利亞達爾文和最北端的十大必玩體驗
    通過這十大必玩體驗一一揭開達爾文冒險活動、野生動物和原住民文化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