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科技創新發揮引領作用 助力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1-01-09 水產養殖網
「十三五」 科技創新發揮引領作用 助力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1-01-08 19: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480 次 我要評論
來源: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nbsp

  漁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期間,漁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水產品供給充足、價格平穩,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漁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十三五」以來,漁業科技在遺傳育種、健康養殖、疫病防控、加工流通、節能環保、設施裝備、資源養護與生態修復、漁業信息化等領域提供支撐保障,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國際並跑、領跑階段,一批生態、綠色、高效漁業技術模式得到廣泛應用,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5年的58%提高至2020年的63%。全國漁業科研、教學、推廣等機構和團隊聚焦科技創新,五年來有多項漁業科技成果獲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發明獎)二等獎8項、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16項、範蠡科學技術獎33項。

  一、育種基礎研究與品種創製有新突破

  不斷夯實水產種業理論研究基礎,積極開展水產種業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水產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基因資源發掘利用、育種技術研發及新品種培育等方面取得突出進展,水產生物基因組、種質創製等走在國際前列,培育水產新品種61個。初步形成了層次多樣的水產種質保存技術體系,破譯了牙鮃、凡納濱對蝦、刺參、櫛孔扇貝、海帶等的全基因組序列。草魚、團頭魴等大宗淡水魚種質資源開發利用進程加速,扇貝分子育種技術突破了水產生物全基因選擇育種實際應用的技術瓶頸,建成國際上第一個水產生物的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平臺。

  二、水產養殖綠色化技術模式有新進展

  紮實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集成創新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一批生態、綠色、高效的養殖技術與生產模式。草魚、羅非魚、河蟹、克氏原螯蝦、紫菜等重點品種健康養殖技術示範推廣面積不斷擴大,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與模式獲得國際廣泛認可,飼料精準營養加工與綜合利用理論與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研發推廣了一批精準投餵、收穫清洗等裝備,水產養殖全過程精準控制技術產業化應用方興未艾。

  三、資源養護與生態修復技術創新有新成效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漁業生態功能,資源養護與生態修復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漁業生態系統動力學、水域汙染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與生態系統整合等研究進入國際前沿,水域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綜合觀測、機理機制、模擬預測等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初步摸清了我國漁業資源狀況及漁場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掌握了重要漁業資源變化規律,構建了長江口資源環境監測評估體系、闡明了長江口漁業資源衰退機制,建立了海洋牧場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淡水池塘養殖環境藻類定向調控等漁業環境修復技術。

  四、捕撈漁船漁具裝備水平有新提升

  國內漁船船型優化與標準化示範應用逐步推進,漁船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積極研究南海深海漁業資源開發關鍵技術,遠洋漁業物聯網系統初具規模,資源監測和捕撈漁情預報逐步成熟,研發了深水拖網、雙支架拖網、變水層拖網、圍網等新型漁具。創建了高海況南極磷蝦資源調查評估方法,成為國內外南極磷蝦資源評估標準規範。創新了全天時南極磷蝦拖網捕撈關鍵裝備和技術,捕撈效率在同類作業方式中居國際領先水平。

  五、水產精深加工產業化應用有新拓展

  為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不斷提升水產品品質和質量,水產精深加工產業化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水產食品綠色加工的理論基礎等方面研究逐步深入,成功開發了即食海參、鮑魚罐頭、調料扇貝食品等新產品,並實現工業化生產。建立了水產品追溯編碼、信息採集等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體系,研究開發了海參功效成分高效製備技術,金槍魚質量保真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成功實現產業化應用,南極磷蝦精深加工技術與產業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南極磷蝦油、南極磷蝦脫殼蝦肉等成熟產品。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綠色漁業 印象廣州】科技引領漁業未來
    【綠色漁業 印象廣州】科技引領漁業未來2020-11-10 09: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早在10多年前,廣州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走產業化、集約化經營之路,依靠科技力量,大力發展設施漁業,打造現代漁業格局。「十三五」以來,全市漁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由於設施的增加和改進更加符合養殖對象的生理需求,使得水體環境得到優化,促使養殖者提高養殖和管理水平,也形成了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現代設施漁業。
  • 回眸「十三五」|高新區(江海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落實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為高質量發展裝上「紅色引擎」。黨建領航,高新區(江海區)連續5年爭先進位,各項經濟指標增速走在全市前列,江海版「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逐漸成形,城鄉融合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變化有目共睹,兒童公園、江海雲道、彩虹村等公共文化新地標俘獲市民芳心。
  •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訪嶽西縣縣長江春生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訪嶽西縣縣長江春生 2020-10-23 09:54:2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是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型期,發展成效顯著。大力推進漁業三產融合發展,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十三五期間,把水產品加工業和休閒漁業作為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抓手和動力,充分發揮水產品加工業接一連三、休閒漁業接二連三作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截至2019年底,全國水產加工企業9323個,水產冷庫8056座,水產加工品總量2171.41萬噸,加工率達到40.89%。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人民要論·回顧「十三五...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十三五」規劃實施順利,主要目標指標總體將如期實現,規劃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  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 高端訪談|唐啟升: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訪談視頻「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要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省戰略,讓山東在全國漁業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實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資源養護、質量安全的發展目標,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
  • 漳州市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推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今年來,我市立足漳州漁業生產實際,持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漁業汙染源頭防控,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加快現代漁業發展,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推進全市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一、抓規劃、治源頭,推進綠色生態漁業發展。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開展漁業汙染源頭防治,加強漁業執法查處力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的綠色生態漁業發展基礎。
  • 生態優先科技引領 中國核電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表示,一是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不動搖;二是從技術上、質量上等全方位確保核電安全發展;三是注重技術領先、科技創新,讓核電項目更好地造福社會。生態核電:踐行和諧共生理念「誰在落實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誰就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
  • 海洋牧場平臺助力漁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海洋牧場成為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海洋牧場平臺這種新型裝備將在其中發揮日趨重要的作用。2017年1月,農業部發布了《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末計劃在全國建設100個左右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目前,全國已建成海洋牧場233個,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64個,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已初具規模,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顯著。
  • 數字科技賦能,加速推動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環境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倪江波在交流會上表示,在世界大變局經濟低迷形勢下,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是我國穩就業、拉內需、保增長的重要領域,應積極推動建設領域科技創新,拉動產業轉型升級,為推動經濟復甦貢獻力量。「當前,數字科技助力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正是推進以建築業等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
  • 恆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協同創新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恆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十餘年的深度合作就是這一指導思想最好的闡釋,校企互相依賴、互相成就,成為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為區域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公司與學校先後共建了省級企業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制定行業企業標準、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目前承擔各類研發項目18項,金額總計7312.16萬元,引領了國家乙烯副產物綜合利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公司目前是國內品種最全、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C5、C9石油樹脂生產企業之一,石油樹脂產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列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寧波市製造業「單項冠軍」。
  • 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日前,在由中國移動聯合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的「奮鬥20載,整裝再出發」上,眾多業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共話中國移動成立20年來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走過的歷程、取得的成效、發揮的作用、作出的貢獻,並展望中國移動以自身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民生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
  • 廣東漁業由大到強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本次博覽會匯聚當前國內主流水產苗種企業和品牌,展現了近年來研發的水產新品種,併集合漁業智能設備、環保科技、先進養殖裝置、特色漁業產品等,全方位展示了我國漁業建設發展的最新成果。在開幕式現場,領導嘉賓為廣東省十大健康養殖示範縣授牌,廣東水產企業代表發布《環保引領、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倡議,還舉行了廣州南沙水產種業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籤約儀式、南沙農業集團與海大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發揮分類評價導向作用 努力建設職業...
    圖說:城建職院校長葉銀忠 校方供圖(下同) 探索分類評價 充分發揮激勵導向作用根據分類評價的引導,學校明確辦學定位,走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學校持續深入探索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徵,以分類評價助力「夯基礎、補短板、強隊伍、揚特色、促發展」。
  • 南京溧水晶橋鎮: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近年來,溧水區晶橋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示範帶動的「乘法效應」,引導廣大黨員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全力推進「健康溧水」核心區建設,以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實現了從化工重鎮到美麗田園的蛻變。晶橋鎮曹莊生態園。朱紅生攝晶橋鎮山水優美、風景如畫,山林面積達671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9%,居南京市各街鎮之首。
  • 持續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漁業強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有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也取得了實效。資源養護、遠洋漁業、漁業設施裝備水平、漁業科技支撐能力、漁政執法監管等都向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上新臺階。
  • 輝煌「十三五」| 新發展理念引領深圳成就輝煌「十三五」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甘霖 崔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為推動深圳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 創新驅動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年,是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但在這座南海之濱、特區之城發展史上卻留下深深印記。站在「十三五」邁向「十四五」的門檻上回眸,珠海經濟特區的發展令人欣喜。作為特區創新發展的主陣地,珠海高新區的發展成績更加鼓舞人心。這是乘風破浪的五年。
  • 漁業轉型升級中取得高質量發展_水產快訊(國內水產)_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932 次 我要評論 「十三五」時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是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型期,發展成效顯著。鹽鹼地漁業開發利用取得突破,經濟、生態、社會效益顯著。同時,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大水面生態增養殖、循環水養殖、多營養層級養殖、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三是產業融合發展取得實效。大力推進漁業三產融合發展,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把水產品加工業和休閒漁業作為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抓手和動力,充分發揮水產品加工業接一連三、休閒漁業接二連三作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