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起點和原則

2020-12-20 中國教育新聞網

對於整本書閱讀教學,應抓好起點,激發興趣,做好整本書的推薦;明確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目的,堅持「語文性」原則,結合閱讀實際,開發「語文性」課程資源;把握好整本書的閱讀訓練方向,努力做到以「活動性」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師針對不同的整本書,應以不同的閱讀方法為重心,收穫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整本書閱讀教學應注重起點的深入挖掘,然後進行閱讀遷移。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起點要抓好兩個「一」。從教材中一篇文本內容入手,做好閱讀起點的深入挖掘,為閱讀遷移做鋪墊。從教材這一「整本書」著手,傳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目前使用的統編教材,只有後記沒有前言,後記要先讀,因為這一部分介紹了這一整本書的來歷。然後,讀文章的目錄和各單元「單元導讀」,給學生明確教材雙線組元的結構,教讀精教、自讀自練、導讀自主,以及閱讀和寫作的共生關係。最後再關注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名著推薦、古詩詞補充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初步掌握整本書的閱讀方法。以此為起點,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才會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原則要凸顯「語文性」,努力開發整本書閱讀課程。「語文性」的原則就是突出語文最核心的素養之一——語言的運用。為學習語文而開展的整本書閱讀應重點關注兩點:一是以掌握整本書閱讀方法為重心的發展性閱讀。二是為實現一定的目的和解決一定的問題而進行的功能性閱讀。

為了突出整本書閱讀的「語文性」原則,語文教師要努力開發整本書閱讀的「語文性」課程。教師在多讀書的基礎上,開發課程的角度有許多,如可以從文本結構中開發整本書閱讀課程。在閱讀小說時,會發現許多有意思的「數字」,比如《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又如《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再如《駱駝祥子》中祥子命運的 「三起三落」等。每處都很精彩,精彩之處又處處不同。通過對共性的分析,能讓學生讀得有趣,學到寫作的方法。閱讀教學的本質不是讓學生知道和懂得,而是教會學生用方法能閱讀、會閱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要體現「活動性」。語文教師在閱讀不同整本書時,會有意識地調控自己的閱讀過程,根據閱讀目的、材料特點以及已有的閱讀經驗,選擇合理的閱讀方法,調整閱讀步驟,實現教師個體的高效閱讀。教師高效閱讀整本書,才能有效指導學生高效閱讀整本書。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時,可以圍繞「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實踐和探究」等閱讀實踐活動展開。

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閱讀進程做合理把握,可以通過設計閱讀過程量表、任務型閱讀卡等,指導學生記錄閱讀的天數和閱讀的進度,力求做到閱讀過程「可視化」。如果教學條件允許,也可以借用網絡實時互動:發表讀書發現、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書樂趣,讓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高效。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濟寧市第十三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12月09日第4版

作者:孟連營

相關焦點

  • 張小兵:整本書閱讀教學情境與任務設計的要點、原則
    接前兩期《新課標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與時代之思》《如何選擇合適的整本書閱讀文本?》,今天繼續第三期《整本書閱讀教學情境與任務設計的要點和原則》。整本書閱讀並不抗拒知識,但並不是讓知識先入為主,或者只是為了找出知識。積累、把握、梳理、檢索、研讀、欣賞、探究、分享等,都要在教學中經常運用,讓知識在情境任務中發現、生成,在運用中深化、升華,讓能力在情境任務中形成、提升,在探索中修正、穩固。
  • 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讀「整本的書」,始於2001年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實驗稿課程標準」)。但是,實驗稿課程標準頒布近20年,整本書的閱讀並沒有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性內容。
  • 整本書閱讀怎麼教?特級教師剖析,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
    「整本書」的閱讀範圍這裡所說的「整本書」,主要指教科書所涉及的和課程標準「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閱讀的書,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教科書在「快樂讀書吧」中提到的書。做好「三課一評」許多單篇文章都來自整本書。那麼,將單篇置於整本書中就應該成為閱讀教學的常態,即由單篇而「窺」整本、從整本而「瞰」單篇,引導閱讀穿梭於整本與單篇之間(實為整體與部分之間)。
  • 山東省實驗小學唐冶學校舉行整本書閱讀研討活動
    為進一步探索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提升教師整本書閱讀教學水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習慣,12月11日,山東省實驗小學唐冶學校舉行了整本書閱讀研討活動。她通過輕鬆幽默的方式,帶領學生讀封面、看插圖、看目錄、大膽猜想情節、制定閱讀計劃,層層深入,將閱讀方法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了學生想要去讀「整本書」的欲望。歷城區實驗小學教師盧寶芹帶來了三年級繪本《蚯蚓的日記》交流課。盧寶芹通過讓學生讀文字、看圖畫、發揮想像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又通過創編故事、質疑問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 英語整本書閱讀設計的思考與總結——以Diary of a Wimpy Kid為例
    解讀英語整本書閱讀什麼是"整本書閱讀"(what)整本書閱讀源自語文學科,指"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圍繞整部經典作品展開的,與作者、文本、教師、同伴對話的過程;閱讀的對象具有多樣性,閱讀的過程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閱讀的目的是培養閱讀習慣、探索閱讀方法、構建閱讀經驗、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 (徐鵬, 2017) 。
  • 「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
    該課程的誕生和「名著閱讀」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息息相關。早在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初中語文課標中就要求對7到9年級學生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隨後課外閱讀被納入教學體制,;2017年頒布的高中語文課標又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列於首位,根據新課標編寫的普通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必修下中還專闢了「整本書閱讀」單元。
  • 小學統編語文教材整本書閱讀書單及版本推薦
    距離開學已經一周過去了,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呢? 相信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在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下,都認識到語文閱讀在中高考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整本書的考查。
  • 2020高考作文猜想之二:整本書閱讀——「讀後感」推介信」「書評
    「整本書閱讀」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熱點,推動得如火如荼,並且學界已經取得了共識,皆認為是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方法。在倡導「整本書閱讀」的大環境下,請你寫一篇文章顯示你讀名著的收穫.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課外書有: 1.《論語》;2.《三國演義》(羅貫中);3.《紅樓夢》(曹雪芹);4.《吶喊》(魯迅);5.
  • 《中國神話故事》整本書解讀
    教學目標1.通過熟悉《中國神話故事》封面、前言,了解創作背景、目錄、主要內容,知道本書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內涵豐富。2.通過簡單介紹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及《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本身的讀書價值,激發孩子們持續讀整本書的興趣和愛好。
  • 怎樣指導孩子完成整本書閱讀 新東方老師建議從以下幾點做起
    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就提出了要讀整本書的概念。而後,這一思想也被《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吸納,《標準》曾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同時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 整本書閱讀|孫晉諾:用思維導圖剖析《鄉土中國》的邏輯架構
    但回頭審視全書,我們會有一個疑問:《鄉土中國》是按照一個怎樣的邏輯順序安排整本書內容的,各章節間似乎聯繫密切,又似乎難以斷定其內在邏輯關聯。其實,這正是初讀本書的真實感受。下面我們來簡單剖析一下《鄉土中國》的邏輯架構。這本書有一個論題核心,這個核心就是:村落。
  • 第九屆兒童閱讀與語文創意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春城舉行
    教材總編溫儒敏教授對「單篇教學與群文教學並行」的提出以及對「整本書閱讀」的再次強調,引發語文教育界的強烈反響。但對更多早已步入群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教學領域的教育工作者而言,2019年同樣可以成為自己研究探索的「新起點年」——在歷時三天的活動中,來自全國二十餘省(市、自治區)逾3000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探討、發現並展示語文閱讀教育的現在與未來。
  • 中學生整本書閱讀《紅樓夢》該怎麼讀?上師大專家在上海書展將有一...
    關於《紅樓夢》,如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整本書讀什麼,怎麼讀?語文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如何進行教學?……8月13日,上師大詹丹老師和鄭桂華老師將攜各自最新著作:《重讀》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師指導 語文》亮相上海書展,就《紅樓夢》與整本書閱讀展開對談。
  • 教考中必知的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在教學中的反映,必須以教學規律為依據。教學原則及運用1. 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 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的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
  • 航天三小:讓每一個學子在閱讀中收穫 在閱讀中成長
    陽光訊(商菲 記者 張晶)「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國民的閱讀趣味。」在學生的成長中,整本書閱讀能夠幫助學生與更廣闊的世界相連結,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建構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用思維的力量,探索無限的可能。
  • 信念與夢想——基於思辨讀寫的整本書閱讀課程《小鯉魚跳龍門》
    童話中一群鯉魚之所以能夠跳過龍門,離不開他們的領頭魚——金色小鯉魚,在它的身上有許多優秀的品質:勇敢、堅定、聰明等。所以,引導學生仔細品讀文本,感受金色小鯉魚的形象是本書思辨閱讀的首要目標。通過讀文,引導孩子進行角色體驗,走進小鯉魚的內心,真正讀懂小鯉魚,從多角度感受金色小鯉魚所代表的性格特點。3.
  •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1)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2)名言赫爾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認有 任何無教育的教學文以載道2.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1)涵義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 在線授課怎麼講閱讀?新老師把握3個教學原則,讓你的網課更有趣
    生字詞的書寫教學怎麼教?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在線上授課,老師應該區分出適合做線上教學的內容,比如閱讀課。培養閱讀的興趣,通過能讓小學生們引起興趣的網絡授課方式,讓學生們愛上你的閱讀課。不過有部分公立學校的老師沒有在線授課的經驗,小島老師來分享一下,想讓網課更有趣,把握3個原則,讓你的在線教學輕輕鬆鬆。
  • 中小學教學原則
    一、考情教學原則這一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考試中非常重要,通過分析歷年《教育教學知識教育與能力》試卷可以發現,20年下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直觀性原則的單選題,19年上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啟發性原則的單選題、下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量力性原則的單選題,18上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啟發性原則的單選題、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別考了直觀性教學原則和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 考 點 二 】 教 學 原 則 與 教 學 方 法1.我國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2)直觀性原則(3)啟發性原則(4)鞏固性原則(5)循序漸進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7)理論聯繫實際原則(8)量力性原則【考點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的含義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