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中必知的教學原則

2020-12-20 溫州山香教育

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在教學中的反映,必須以教學規律為依據。

教學原則及運用1. 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 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的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

荀子:「不聞不如聞之,聞之不如見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誇美紐斯:率先提出了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他在《大教學論》中指出:應該儘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

烏申斯基指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直觀的類型:

(1)實物直觀(觀察實物、標本、參觀等);

(2)模糊/像直觀(圖片、模型、幻燈片、錄像帶等);

(3)語言直觀(形象化的語言描述)。

2. 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注意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引導他們進行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啟發性原則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於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在教學中的反映。

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要求;《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思想,都是這一教學原則的反映。第斯多惠曾說:「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3. 鞏固性原則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使其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夠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孔子要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誇美紐斯明確提出「教與學的鞏固性原則」。

4. 循序漸進性原則

循序漸進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記》中要求「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其意是如果教學不按一定的順序,雜亂無章地進行,學生就會陷入紊亂而沒有收穫。

朱熹提出「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明確提出了循序漸進地教育要求。

5. 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6.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聯繫實際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7. 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量力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使他們能夠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從事焉。」

「跳一跳,摘桃子。」

羅素、布魯納、贊科夫都持這種觀點。

為了應對突飛猛進的社會發展的挑戰,現代教學則注重促進兒童的發展,因而改稱量力性原則為發展性原則,則更能反映其實質。

8. 思想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原則

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 考 點 二 】 教 學 原 則 與 教 學 方 法1.我國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2)直觀性原則(3)啟發性原則(4)鞏固性原則(5)循序漸進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7)理論聯繫實際原則(8)量力性原則【考點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的含義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 中小學教學原則
    一、考情教學原則這一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考試中非常重要,通過分析歷年《教育教學知識教育與能力》試卷可以發現,20年下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直觀性原則的單選題,19年上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啟發性原則的單選題、下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量力性原則的單選題,18上半年考試中考過1道關於啟發性原則的單選題、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別考了直觀性教學原則和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 教師招聘考試——《學記》中的教學原則
    推薦信息: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成績查詢 考試試題及答案 複習資料教學原則是教師招聘考試歷年以來的。對教學原則的考查主要有四種方式,即從內涵出發,從每條原則的要求出發,結合教學案例考查,以及結合古語考查。從結合古語的角度而言,《學記》中主要的教學原則是教師招聘考試的。中公教育教師考試研究院講師任慶月為廣大考生總結了《學記》中不可不知的教學原則,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中公講師任慶月一起學習。1.預防性原則:《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預」。
  • 常見教學原則名言金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原則涉及較多情境性例子及古文鑑賞類題目,本文就常見教學原則名言進行歸類梳理,幫助考生建立框架,合理備考。-第斯多惠5.不應當讓科學死板地堆積在學生的頭腦中 ,而應當把各種科學所傳授的知識和思想有機地聯繫起來-烏申斯基二、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1."
  • 教招常考知識點——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
    教學方法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招聘的考試重點,題型多變,內容考察靈活,重在理解,教學方法主要分成四大類,而其中考的最多的卻是以語言傳遞為主的這一大類,因此接下來就這部分知識進行介紹。1.講授法指的是老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
  • 《學記》常考古文及翻譯
    中國教育學萌芽階段經常涉及到一個知識點就是《學記》當中古語的考查,對於考生而言明白古語的含義是做題的首要環節,以下總結一些《學記》常考古語及翻譯,希望能夠幫助備考教師招聘的同學們。3.考查知識點:長善救失原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翻譯:學習的人往往有四個方面的缺點,教育者必須知道(它)。人們學習,有的缺點是學得太多(而不去實踐),有的缺點是學得太少,有的缺點是把學習看得太容易,有的缺點是遇到困難就停止不前。
  • 雲南教師招聘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對於教學原則這部分的內容,常見的類型有單選題和材料分析題兩大類型。單選題的形式有以下幾種(1)概念類單選題;(2)古文類單選題;(3)案例理解類單選題;(4)與教學規律對應類單選題。一、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
  • 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二)
    上一期我們了解了八大教學原則的前四則,這期我們接著了解後四則以及你們期待的記憶口訣。(五)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即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我國古代的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
  • 教師考編每日乾貨,15個記憶口訣幫你搞定教學重點內容
    課時(教案,備課中最深入,最具體,最落實的方案。易考單選)。3三項工作(易考多選):備教材(鑽研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等等)。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原則(關鍵詞,教學過程、基本規律。易考選擇,論述)。記憶口訣,直啟弓尋一因理的量。
  • 《學記》中的教育思想
    它主要闡述了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內部的關係,涉及教育的作用、制度、原則等領域,首次對教育教學進行了總結。它是我國古代教育文獻中最早的、體系比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1.教育的作用《學記》把教育的作用概括為十六個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即:教育的作用是為國家培養所需人才,教育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2.
  • 德育原則順口溜記憶法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是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與教學原則相區別。德育原則包括: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而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原則裡也有。
  • 啟發性教學原則考題匯總
    在天津教師招聘考試中,啟發性教學原則一直以來是考試的一大重點,在歷年考試中頻繁出現在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等題型中,以下是關於啟發性教學原則相關考題匯總,旨在幫助大家快速提高做題準確率。一、單項選擇題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三隅反,則不復也」其體現了( )教學原則。
  • 傳滬一年級不教拼音卻要考:將集中教學50課時以上
    原標題:上海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卻要考?東方網2月2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開學季,很多小一生的家長們很焦慮,情緒來自網絡上關於拼音教學的各種說法,比如老師不教拼音,全靠孩子自學;老師不集中教,零基礎跟不上;不教但要考拼音。
  • 教學原則:從涵義巧記貫徹要求
    一、考情介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原則一直是常考察的知識點,涉及的題型也比較,一直都是以全題型進行備考,廣大考生對於簡單但略有混淆選項的單選題,經過理性判斷不難找到正確答案,但在分析論述題中對於知識點的準確掌握能力有更高的考察要求,造成了考生在這一知識點的備考時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難度較大;第二,出題的側重考察點也較為靈活
  • 案例分析教學原則答題策略
    中小學案例分析考試中,教學原則的答題一直是一個重點分值佔比大概在10分左右,但它也是一個難點同學們答題時不太會區分。這篇文章將著重給大家區分,以幫助大家提高答題正確率。1.直觀性原則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形成對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感性知識,從而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
  •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1)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2)名言赫爾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認有 任何無教育的教學文以載道2.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1)涵義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 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起點和原則
    對於整本書閱讀教學,應抓好起點,激發興趣,做好整本書的推薦;明確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目的,堅持「語文性」原則,結合閱讀實際,開發「語文性」課程資源;把握好整本書的閱讀訓練方向,努力做到以「活動性」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師針對不同的整本書,應以不同的閱讀方法為重心,收穫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 實現由「考什麼教什麼」變為「教什麼考什麼」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教育部剛剛印發了三個重要配套文件,分別是《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考試命題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以下簡稱《實驗教學意見》)。
  • 教學原則易錯練習題
    該地學校的做法體現了教學原則中的( )。A.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 B.理論聯繫實際原則C.直觀性原則 D.啟發性原則6.宋代朱熹「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體現了教學( )。解析:鞏固性原則是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使其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使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