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來往於溫州,也有很多溫州的好友。某天,閒聊起來,問他,你此時此刻最想吃的家鄉美食是什麼。他毫不猶豫的告訴我:炊飯!我一開始不知道什麼叫炊飯。他告訴我,簡單來說其實就是糯米飯。他已經在外經商十多年了,忙的時候一年到頭都回不去,偶爾回去也是匆匆忙忙。一碗炊飯,已經差不多成了他兒時記憶中最難忘的味道了。
漢朝的王充在《論衡·充實》中寫道:「顏淵炊飯,塵落甑中。」說起炊飯,溫州的糯米飯當仁不讓。溫州糯米飯是溫州的一個特色早點,是溫州人早起的第一餐。
天還沒有亮,大多數人們還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屬於溫州這座城市的糯米已經炊上了。最地道的糯米飯藏身於各個街頭巷尾,準備滋養無數早起溫州的胃。
豬肉和香菇切碎,在鍋爐裡炒熟,加入水和各種調味料。滿滿的煮上一大鍋。新炸的油條切成碎粒。旁邊還整整齊齊地排放著紫菜肉鬆芝麻等等。一桶桶現煮的豆漿正在冒著熱氣。
隨著太陽初升,早起上班的溫州人陸陸續續地來到。「老闆,糯米粉一碗,多肉湯,再來碗豆漿。」老闆熟練的從蒸籠裡舀上一勺糯米,上面淋上肉汁,鋪上油條,最後掃點蔥花,這滿滿一碗料豐盛的糯米粉,是當地人一個上午的碳水源頭。吃完這碗糯米粉,上午工作也更有勁了。
如果你喜歡吃甜的,也有甜的糯米飯可以滿足你,一碗糯米粉上,鋪滿炸的金黃酥脆的油條,上面還撒滿白糖和黑芝麻。一大勺下去,各種配料混著糯米,一嘴下去,只有滿嘴的滿足,沒有人可以拒絕這樣的美味。
吃糯米粉一般都會配湯,最常見的就是豆漿了。豆漿分鹹豆漿和甜豆漿。甜豆漿裡放上白砂糖,再撒一些黑芝麻。鹹豆漿則會放點醬油,再放一點油條段,紫菜和蝦皮,最後掃點蔥花。鮮甜兩種口味,讓挑嘴的你有不同的選擇。
另外還有一種油炸食品,再溫州也非常的有名,他就是燈盞糕。燈盞糕外皮原料用黃豆和大米混合磨成的米漿,餡兒一般選用豬腿肉、雞蛋和蘿蔔絲,一定要用豬油炸的。因外形和古時候扁圓的菜油燈盞鄉思,故得名「燈盞糕」
製作的時候要先把大米和黃豆浸泡兒歌小時,然後磨成米漿,再加入鹽、味精調味,放入蔥花攪拌調勻。用湯勺舀一勺米漿放到特製的圓勺裡,放入蘿蔔絲,再鋪上一層米漿。慢慢沉入已經煮沸的豬油鍋裡。通過油炸,米漿在沸油中充氣變成了圓球形狀,等它浮出油麵,表面也金黃的時候,就說明已經熟了。最為常見的應該就是蘿蔔絲餡兒的了,也有肉餡和雞蛋的。在溫州,還有加海鮮,甚至是鮑魚的燈盞糕。
燈盞糕在2014年也被錄入了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糯米飯一樣,這些都是溫州人不可缺少的美食。特別是對於常年在外的溫州人,早上來一碗糯米飯,走在街邊,嘴饞的時候來一份燈盞糕,是多少人對家鄉的思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