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第二次「陳江會」,選擇在圓山飯店籤訂了兩岸全面「三通」的跨時代協議。路透社
圓山飯店歷經了大陸、臺灣、美國三方關係的劇變,也見證了兩岸從對立到和解的歷史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沈宇哲發自上海
在臺北,有一座中國宮殿式建築,它高達14層,隨處可見七彩畫梁、丹朱圓柱和琉璃金瓦。依傍基隆河、高聳於劍潭山之腰的它,正是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此次赴臺下榻的臺北圓山大飯店。
相較於101大樓的時尚現代,同樣作為臺北市地標的圓山大飯店,多了些許歷史的厚重感。
它興建的初衷,是為了方便退守臺灣的國民黨當局接待外賓之用。
從1952年興建至今,圓山飯店不但歷經了大陸、臺灣、美國三方的關係劇變,也見證了兩岸從對立到和解的歷史。剛剛結束的第二次「陳江會」,又在圓山飯店籤訂了兩岸全面「三通」的跨時代協議。這座悠然古風的飯店,再次掀開了兩岸歷史嶄新的一頁。
蔣介石親定中國宮殿式設計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臺北市,剛剛從日本殖民者手中光復不久,雖然臺灣當局也費心建設了一些賓館、酒店,但就是沒有專供接待外國政要與名流的高檔次場所。這對於素來講究顏面的蔣介石夫婦來說,是個不小的刺激。於是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跑遍臺北市,力圖尋覓一處風水寶地。
最後蔣介石之所以會選中圓山,是由於民間傳說中,此地乃臺北市可遇而不可求的風水寶地。當年日本殖民者也認為此處是所謂的「龍尾穴」,並建起了神社。臺灣光復後,在神社的廢墟上蓋起了臺灣飯店,由本地的旅行社經營。雖然臺灣飯店只有36間客房、1間餐廳,建築老舊,但環境清幽、視野開闊,深得宋美齡鍾愛。蔣氏夫婦最終拍板,催生圓山。
眾所周知,宋美齡深受西方文化薰陶,也篤信基督教。一開始人們也的確設想過,圓山飯店會以西方風格作為主基調,畢竟當時國民黨當局接觸的貴客都是從西方而來,讓賓客有回家的感覺也是一種貼心的安排。但設計方案出爐後,蔣介石確定以中國宮殿式房舍和庭院的方案來彰顯中國傳統文化,間接告訴外界,圓山飯店將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國賓館」。
蔣家王朝的威權象徵不錯,打從踏進圓山飯店的牌樓,即是驚豔的開始。不僅牌樓下的百年石獅屹立不搖,飯店大廳深長寬廣,氣宇非凡,就連大廳天花板上象徵「龍鳳呈祥」的「梅花藻井」,也頗具特色。
圓山飯店高14層,有客房490間,除了一般的套房、商務套房之外,還有首相套房4間,總統套房1間,專門供臺當局接待外賓使用。圓山飯店建成以來,共有近百位元首級人物入住。
但飯店有今日之規模,也並非畢其功於一役,而是經歷了長達20年之久的擴建和發展。1953年籌建了遊泳池和網球場,興建會員廳,以擴大圓山俱樂部的活動場所;1956年完成了金龍廳與附屬餐廳;1958年完成了翠鳳廳;1963年建成了麒麟廳。此時的圓山飯店已初具規模,聲名鵲起。1968年,它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
圓山飯店剛動工時,人們就關注著她的第一任老闆是誰。由於主創者是宋美齡,所以她身邊最受寵愛的「孔二小姐」孔令偉就順理成章地替姨媽「照顧飯店」。同時,這位孔祥熙之女對出任圓山飯店大掌柜,也是興趣濃厚。當飯店初步落成開張後,基於「國賓館」的客觀定位,與孔二小姐「皇親國戚」的尊貴身份,使得飯店整體經營效益非常好。
1961年前後,從圓山飯店內部到臺灣民間,不斷風聞孔二小姐涉嫌中飽私囊,將飯店的巨額收入私下轉移到其個人在美國的帳戶上。儘管後來蔣介石親自介入,但還是沒有改變宋美齡經由孔二小姐實質控制圓山飯店的事實。圓山飯店也因此,長期被視為蔣家王朝的威權象徵。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