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我們乘車離開濱名湖,中午時分到達京都,吃過午飯之後我們第一個遊覽地點就是袛園花見小路。大巴車首先穿過鴨川河。
由於袛園花見小路那邊不好停車,我們的車停在華頂道附近
大家從知恩院的南門進入
經過一位相撲手經營的茶屋
剛巧遇見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
好可愛
沿著這條小路前往袛園花見小路
當天的氣溫有30度
這幾位應當是初中生
從八坂神社、鴨川到東大路通這一帶都叫祗園
八坂神社西樓門
沿著這條四條通大街的道路西行100米,左轉的南北街就是花見小路
四條通的路牌處,遊人較多的地方就是花見小路
向東看,就是剛才從八坂神社西樓門走過來的四條通大街
花見小路街道環境清幽、規劃整齊,並排著的都是擋有垂簾的茶屋。花見小路,它是日本最為古老的花街,南北橫穿祗園地區,全長一公裡左右
與花見小路垂直的小巷
遊客比較多
花見小路是電影《藝妓回憶錄》的取景地。《藝妓回憶錄》這部電影十幾年前國內也放映過。這部影片是羅伯·馬歇爾執導的一部愛情劇,影片以女主人公小百合回憶自己悲劇的一生。章子怡飾演主人公小百合,從小立志要當一名藝妓與鞏俐飾演的名人藝妓初桃多次發生糾葛的故事。由史蒂文·史匹柏監製,章子怡、鞏俐、楊紫瓊、渡邊謙主演,於2005年11月29日在日本首映。影片講述了小百合(巖崎峰子)如何從一個漁村女童成長為日本歷史上最著名藝伎的故事。該片獲得2006年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三項大獎。影片女主人公小百合的扮演者章子怡憑藉出色的表演成為第一位獲得金球獎影后提名的華人,這部電影由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出品發行。
日本的藝妓不是妓女,是不賣身的。她們為了生存做藝妓。
什麼是藝妓?據介紹說,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為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演奏鼓樂、說唱逗樂為主。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所替代,且沿襲至今。藝妓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很大一部分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
花見小路茶屋
菊梅茶屋
太陽很厲害,遊客們只好在陰涼處行走
小巷
合影
穿和服的女子比較多
茶屋用竹簾擋陽光
京都是整個城市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的,它和奈良在「二戰」結尾時期沒有遭受盟軍的轟炸,那源自中國隋唐京城洛陽建城模式又經自我消化變遷的一千多年的古都風貌,一直延續到現在。這一點,要歸功於梁思成先生。當時,梁先生任「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負責繪製淪陷區的文物建築表並在軍用地圖上標註具體位置;1945年初,美軍開始著手轟炸日本本土的計劃,這時梁思成先生向美方陳述保護奈良和京都的重要性。梁思成說,「要是從個人感情出發,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築絕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美軍感動於梁先生的胸懷和境界,聽從了他的建議,之後對於日本本土的常規轟炸以及投放原子彈,都避開了京都和奈良。日本人記得梁思成的這份恩典,《朝日新聞》曾發表文章《古都的恩人是中國學者》。日本古建築權威專家福山敏男說,「梁思成先生是我們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戰』中向美國提出了保護奈良和京都的建議,我們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濫炸而保存下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再次合影
走在花見小路上,彷佛走在一條中國的老街上
花見小路從江戶時代起就有藝妓,也是目前為數不多尚能看到藝伎的場所。一般在晚上藝妓才能出來工作,現在的藝妓的數量已經很少,約只有4000人左右,只有京都才有。也許這裡是由八坂神社門前街道發展起來的祗園,是日本風俗最濃的街區,到京都就一定要遊覽祗園,祗園體現了京都的風俗
花見小路轉了一圈,耗時半個小時
我們還由四條通大街返回八坂神社西樓門
接下來,我們要遊覽八坂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