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不繁、精而不膩、舒而不奢,這樣的門飾效果自然會透出些許禪的意境、茶的淡雅和酒的清澈。多少人身未移,心已動,朝著那個氛圍而去。——純道題記
查看更多「禪房花木深」主題下的內容,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42A」、「42B」查詢。
由京都八坂神社的門前街道發展起來的祗園,是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街,人們講到京都就會聯想到祗園。在花見小路兩旁的小店,實際上薈萃了和式門飾的精華,簡約、精緻、舒坦。
一個典型的當地木屋有防曬帘子,由竹、木或者稻草做成,當地人希望用新的方法達到傳統的效果。祗園實際上是京都的藝伎區,可以說是京都代表性的地區,既繼承了傳統,又不斷接受新事物的祗園受到人們的喜愛。
在祗園道路兩旁,縱橫方向都是能通風的用細細的方材建成的格子窗。大街的格調與舞妓的風採十分相稱,街上排列著銷售髮簪、香和日式服裝裝飾物品等京都特有的商店。
在日式建築中也有中式菜和意式菜等餐館,這也是祗園的另一個魅力,吸引著日本年輕人和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的光顧。走在祗園內的花見小路上,不時可與舞伎或藝伎擦肩相遇。
南北橫貫祗園地區的神秘小徑:花見小路,是日本最古老和著名的花街,全長約一千米,小路南北風情大不相同,北段到處林立著現代小酒館、俱樂部,南段卻是難得一見的日本傳統花街。
與祗園隔鴨川相望的河原町是市內最大的繁華街,從恪守傳統的老店到走在時代最前列的商店,應有盡有,是擁有豐富多彩的各式商店的京都的主要街道。街上百貨店、時裝店、電影院、大型書店等林立,充滿活力,熱鬧非凡。
白天,你可以漫步於花見古寺邊,徜徉於七世紀的餐館和茶館周邊。但這個地區在傍晚才真正生動和活躍起來,燈籠微明,燈光在紙窗後柔和地閃動,你可以見到實習期間的藝妓正匆忙地工作。
祗園節於每年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九日舉行,由京都八坂神社主辦的,也是京都的三大節日之一,是京都著名的盛會,人們在豪華裝飾的彩車上用笛子、鑼鼓和大鼓演奏著祗園音樂,從街上通過,每年有100多萬人前去觀看。
祇園節起源於9世紀末,為了祈求驅逐瘟疫而一年舉行一次。夜晚,城鎮的舊式家庭在屋簷下掛著神燈、青簾,鋪上蓆子,裝飾鮮花,豎起屏風,給節日增添光彩。絢麗多彩的彩車巡迴遊街,使節日氣氛達到高潮。
花傘巡行把花傘做為中心,祗園鼓、車篷武士、孩子武士、鷺鷥、醬烤串豆腐、萬盞跳等隊列從八坂神社在寺通,四條御旅所巡行。大巡行那天,人們會用手推著用木頭做成並被古老織物所覆蓋的巨塔進行巡行。
建築是祗園的文化中心,包括:藝術畫廊、設計中心、藝術書籍和音樂商店、餐館,辦公室和咖啡館。到處可見的葉屏具有整體外觀,但實際上是透明的,鈦做成的面紗創造出室內複雜的光影變化。
路過這樣的餐館,你是不是很想進去坐坐?或許,那個你期待已久的人正在靠窗的位置上等待著你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