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香港「打小人」 老「打手」自言心腸不壞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驚蟄香港「打小人」 老「打手」自言心腸不壞

  中新社香港3月6日電 題:驚蟄香港「打小人」 老「打手」自言心腸不壞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我幷非想打死人(意指被人「打小人」者),只是想幫客人消災解難,理順運氣,化解心中的怨氣。我想,自己的心腸不壞。」

  6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蟄,在香港民間風俗「打小人」勝地——灣仔堅拿道天橋橋底(俗稱:鵝頸橋橋底)人頭湧動,一眾「打手」兼神婆念著驅邪又祈福的口訣,手起「鞋」落在代表「小人」的紙條上,「霹啪」之聲此起彼落。年過花甲的趙婆婆就是其中一位。

  自稱逢驚蟄天在鵝頸橋橋底擺攤逾十年的趙婆婆說,每年驚蟄從早到晚會有過百人光顧,有時甚至排起長隊輪候,「每年驚蟄天生意最好,我會廿四小時開檔,通常累得連飯也吃不下,而且不斷地『打小人』,手腕和肩膊都覺得酸痛。」

  「打你個小人頭,打到個小人無回頭……」尤如唱歌般念口訣的趙婆婆「打小人」時,會先問客人的名字,點起香燭,把代表「小人」的紙條放在磚頭上,一面念著口訣包括咒罵、祈福等語句,一面用鞋打至破爛,並用黃身黑紋撩牙的紙老虎包著,一幷燒去,連同最後的祈福儀式,需時約十分鐘。

  每次「打小人」收取50港元的趙婆婆解釋,來光顧「打小人」的客人以中年人士、上班一族為主,但各人「打小人」原因各有不同,「上班工作的人覺得工作上有小人出現、身邊的同事帶來許多是非,家庭主婦祈求闔家平安。」

  在趙婆婆小小的地攤上,放了「觀音」、「齊天大聖」、「黃大仙」等佛像神像,許多路過的遊客會駐足拍照,有時她會報以微笑向人揮手,推介這香江特色。她說,近年多了一批遊客到來「打小人」,可能是看過一些香港電影、報紙介紹。

  每當聽到「打小人」,很多人會隨即聯想為害人之術。但多年來,靠著一張罵人的口、一雙「打人」的手而餬口的趙婆婆,有時在「打小人」的時候,會充當心理輔導員,抒解客人心中的不安。

  有一位年輕的男客人給趙婆婆留下深刻印象,她說,這位男士因工作惹上官非,在上法庭前一天來到她的地攤前,希望她代為「打小人」。

  「這位男士坐下來就嚎哭起來,哭得很慘涼,後來向我解釋事情因由。我除了替他「打小人」、祈福,還安慰、開解和鼓勵他。」一口鄉音的趙婆婆說,後來這男士的問題解決後,買了一盒月餅和水果,重來地攤前感謝她的幫忙。

  「三岔路口」被認為是理想「打小人」地點,而在灣仔鵝頸橋橋底這「三岔路口」,每天車來人往。坐在行車路旁迎面吹著汽車尾氣的趙婆婆,喉嚨常上痰,但她笑對辛勞:「夏天悶熱最辛苦,無事做只好用手搖扇,但路邊空氣真的很差。」

  每天擺攤近9小時的趙婆婆,天天坐在小木椅上,心裡希望憑著自己一雙皺皮的小手,為更多人消災解難,或是心靈上的滿足,「能做多久就做多久,很想再幫多點人!我在這裡結識許多街坊,他們有時會送上食物,大家充滿感情。」(完)

相關焦點

  • 驚蟄香港「打小人」 老「打手」自言心腸不壞
    驚蟄香港「打小人」 老「打手」自言心腸不壞   中新社香港3月6日電 題:驚蟄香港「打小人」 老「打手」自言心腸不壞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我幷非想打死人(意指被人「打小人」者),只是想幫客人消災解難,理順運氣,化解心中的怨氣。
  • 驚蟄打小人 打走亂港小人
    圖:昨日是「驚蟄」正日,灣仔鵝頸橋底「打小人」情況墟冚,整天人山人海\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網3月7日訊(記者 吳卓峰)邪佞當道,昨日是「驚蟄」正日,灣仔鵝頸橋底今年「打小人」維持公價50元,現場約有20檔「神婆打手」開檔,有神婆不費兩分鐘時間便接完一宗生意,保守估計每小時能穩賺3000元收入,若全日工作便有逾四萬元「袋袋平安」!有滿腔怨懟的市民稱,近年社會氣氛變差,祈求來年社會減少衝突,更希望「語無倫次、對人唔對事」的議員遠離香港。
  • 驚蟄日香港鵝頸橋下「打小人」 (1/4)
    驚蟄日香港鵝頸橋下「打小人」 (1/4) "← →"翻頁
  • 驚蟄日,打小人丨香港一日
    庚子鼠年,二月十二,驚蟄。香港銅鑼灣鵝頸橋底香菸繚繞、大排長龍,按照習俗,他們都在等著「打小人」。「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民間儀祀,藉由驅逐 「小人」趕走黴運,祈求順遂。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中,至今仍在流傳。
  • 香港民俗活動:驚蟄「打小人」 市民祈福抒怨氣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7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導,3月6日是中國24節氣的「驚蟄」,香港灣仔鵝頸橋底被一年一度的「打小人」活動(香港驚蟄民俗活動)擠爆。為了約2分鐘的「打小人」,不少人甘願等1、2個小時,20個「打小人」攤位齊現,鞋底拍打紙小人的「啪啪」聲此起彼伏。慕名而來的內地旅客近年增多,有攤主增設微信下單及支付方式,有遊客首次目睹鵝頸橋底的「打小人」盛況,驚嘆「好神奇」!「一雷驚蟄始」,驚蟄意味著春天到來、春雷乍響,驚醒冬眠的生物,象徵萬物甦醒。
  • 香港又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民俗奇觀
    中新社香港三月五日電題:香港又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奇觀   中新社記者邢健  「霹啪」聲聲、香燭煙火瀰漫,今天是驚蟄日,香港銅鑼灣鵝頸橋下又現眾人爭相「打小人」的民俗奇觀:但見二十多位俗稱「拜神婆」的「專業打手」,手操舊鞋爛鞋,打殘打爛放在磚頭上代表「小人」的紙條,代客驅邪消災,祈福求平安;還有不少人自帶用具前來
  • 香港「驚蟄」打小人
    3月5日,是農曆廿四節氣中的「驚蟄」,香港民間傳統會打小人,在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勝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點香燭,將紙小人放在磚頭上,手執一隻舊鞋,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地走……」。
  • 驚蟄日香港鵝頸橋下「打小人」 (1/4)
    驚蟄日香港鵝頸橋下> 3月6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在香港民間有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在「打小人」勝地——灣仔堅拿道天橋(俗稱:鵝頸橋)橋底人頭湧動,許多市民在橋底排起長隊,希望以「打小人」的方式祈福消災、化解怨氣。一眾「打手」(「神婆」)念著驅邪祈福的口訣,手起「鞋」落打在代表「小人」的紙片上,「噼啪」聲此起彼落。
  • 驚蟄日,打小人丨香港一日
    庚子鼠年,二月十二,驚蟄。香港銅鑼灣鵝頸橋底香菸繚繞、大排長龍,按照習俗,他們都在等著「打小人」。「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民間儀祀,藉由驅逐 「小人」趕走黴運,祈求順遂。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中,至今仍在流傳。
  • 驚蟄打小人 打走亂港小人
    」正日,灣仔鵝頸橋底「打小人」情況墟冚,整天人山人海\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網3月7日訊(記者 吳卓峰)邪佞當道,昨日是「驚蟄」正日,灣仔鵝頸橋底「打小人」情況墟冚,整天人山人海,希望到來祈求闔家和睦,催吉避兇。
  • 香港民俗活動:驚蟄「打小人」 市民祈福抒怨氣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7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導,3月6日是中國24節氣的「驚蟄」,香港灣仔鵝頸橋底被一年一度的「打小人」活動(香港驚蟄民俗活動)擠爆。為了約2分鐘的「打小人」,不少人甘願等1、2個小時,20個「打小人」攤位齊現,鞋底拍打紙小人的「啪啪」聲此起彼伏。慕名而來的內地旅客近年增多,有攤主增設微信下單及支付方式,有遊客首次目睹鵝頸橋底的「打小人」盛況,驚嘆「好神奇」!「一雷驚蟄始」,驚蟄意味著春天到來、春雷乍響,驚醒冬眠的生物,象徵萬物甦醒。
  • 驚蟄「打小人」有趣習俗
    驚蟄「打小人」有趣習俗文:花木君"春雷響,萬物長",每年驚蟄時分,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一般雲南地區在一月下旬即有春雷,北方則稍微遲緩。驚蟄源自古曆法,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 驚蟄節氣 香港市民排隊「打小人」
    香港市民排隊「打小人」 (1/4) "← →"翻頁 3月6日(驚蟄),香港鵝頸橋下眾多市民排隊「打小人」。
  • 摩登香港的復古情結:古早cosplay、驚蟄日打小人
    當然,香港的特色民俗遠不止這一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的「啪啪」聲此起彼伏、端午節龍舟競渡的號子越喊越響、中秋佳節的舞火龍遊走在大街小巷……正是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民俗活動,讓現代化的香港都市,更多了一分生機。2019年5月12日,香港長洲舉行太平清醮活動。
  • 香港又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民俗奇觀
    中新社香港三月五日電題:香港又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奇觀   中新社記者邢健  「霹啪」聲聲、香燭煙火瀰漫,今天是驚蟄日,香港銅鑼灣鵝頸橋下又現眾人爭相「打小人」的民俗奇觀:但見二十多位俗稱「拜神婆」的「專業打手」,手操舊鞋爛鞋,打殘打爛放在磚頭上代表「小人」的紙條,代客驅邪消災,祈福求平安;還有不少人自帶用具前來
  • 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
    驚蟄,這個節氣意味著萬物復甦,身邊犯小人的朋友不妨按照傳統習俗來打一回小人,將影響自己運勢的人統統「除掉」!為什麼驚蟄日打小人?打小人時什麼?這種習俗的由來是什麼?現實中你見過打小人嗎?滴天居士一一在下面為您解答。
  • 驚蟄時節 香港「打小人」攤位生意興隆
    驚蟄時節香港「打小人」攤位生意興隆 (3/3) "← →"翻頁
  • 驚蟄打小人 疫情早退散
    今日驚蟄,蟄指動物在冬天潛伏起來,不食不動,驚蟄便是春雷乍動,驚醒了一直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各種動物。小道士我忽然很有感觸,這哪裡是在說動物,分明就是指這段時間的我們呀!舊時,每逢驚蟄,各地常有多種多樣的民俗習慣,如吃梨、祭白虎、打小人等等,時至今日,這些民俗已經被漸漸淡忘,但在香港、廣東等地仍然盛行著驚蟄打小人這一習慣。
  • 驚蟄節氣 香港市民排隊「打小人」
    香港市民排隊「打小人」 (1/4) "← →"翻頁 3月6日(驚蟄),香港鵝頸橋下眾多市民排隊「打小人」。
  • 摩登香港的復古情結:古早cosplay、驚蟄日打小人
    當然,香港的特色民俗遠不止這一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的「啪啪」聲此起彼伏、端午節龍舟競渡的號子越喊越響、中秋佳節的舞火龍遊走在大街小巷……正是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民俗活動,讓現代化的香港都市,更多了一分生機。2019年5月12日,香港長洲舉行太平清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