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再滿足於大魚大肉。如今各種各樣的美食都有非常多的選擇,像大家吃多了中餐以後,也會選擇其他一些外國菜來調調口味,比如西餐就是很多人的選擇,畢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吃西餐是非常高大上、浪漫的一件事。不知道小夥伴喜歡吃西餐呢?
隨著西式文化的普及,現在各種各樣的西餐廳非常多,相信小夥伴多多少少都有吃過西餐。其實,吃西餐也和我們中餐一樣有非常多的講究和技巧。對於第一次吃西餐廳的小夥伴來說,可能也會因為不太了解西餐而鬧出笑話。像是西餐中最受歡迎的牛排,很多人在點它的時候就會鬧出笑話。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第一次點牛排可能會分不清楚幾分熟。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用「奇數法」來分辨牛排的成熟度,比如一成熟、三成熟、五成熟、七成熟和全熟五種等級,而最符合中國口味,通常都是七成熟,這樣煎出來的牛排既不會太生有血水,也不會太熟發硬影響口感。
當然啦,點牛排除了要了解幾分熟以外,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在不同的西餐廳,牛排的表達方法還不一樣。像是一些西餐廳,菜單裡面寫的卻是「牛扒」。那麼,牛排和牛扒到底有啥區別呢?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不懂別再亂點了。事實上,牛排和牛扒都是相同的食物。雖然有些人認為牛排和牛扒是有區別的,牛排是接近骨頭的肉,肉質緊實,而牛扒是離骨頭比較遠的肉,肉質鬆軟,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如果聽信了,就會鬧出笑話。
其實牛排之所以叫牛扒,也是有原因的。牛排是西方食物,所以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主要流行於上海。因為牛排看起來很像上海本土的「豬大排」,所以像這樣的薄薄的肉類都稱之為「排」,而上海話中「排」發音是「ba」,所以也就牛扒。看到這裡,相信小夥伴對牛排和牛扒都有所了解了,下次就別再點錯了。不知道小夥伴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