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讀外刊學英語——澳大利亞的袋鼠問題

2020-12-15 普加斯留學

本期精讀的文章來自The Economist對於澳大利亞袋鼠問題的報導An Australian drought is killing millions of kangaroos

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家象徵之一,但它們正因為旱災而大批量死亡,這也讓更多的人呼籲政府改變管理袋鼠數量的方式。一些人認為如果將袋鼠作為家禽處理將更有利於袋鼠產業的發展,同時更能保障袋鼠的福利。但聯邦和各州政府對此並不上心,很多人也表達了對政府推卸責任的批評。

下面是文章的詳細分析:

首段介紹了文章背景:澳大利亞的袋鼠因為旱災正在大量死亡。

Well before the current spate of bushfires started ravaging eastern Australia, they were already dying in droves.

早在當前叢林大火肆虐澳大利亞東部之前,袋鼠們已經在大量死亡。

well在這裡是副詞,它與介詞短語搭配用於強調,意思是「大大的,遠遠的」,比如:Franklin did not turn up until well after midnight. 富蘭克林直到午夜過後很久才出現。

do something in droves是一個固定搭配,意思是「有大量的……在做某事」,比如:People were leaving the countryside in droves to look for work in the cities. 成群結隊的人離開農村到城裡找工作。

Lachlan Gall has seen 「several thousand」 kangaroo corpses splayed under trees or bogged in the mud of dried-out reservoirs on his 54,000 hectares (134,000 acres) in outback New South Wales. 「It’s distressing for the animals,」 he says. 「And it’s distressing for us to see.」

拉克蘭·蓋爾在新南威爾斯州內陸有54000公頃(134000英畝)土地,他在上面曾目睹數千隻袋鼠屍體散落在樹底下或陷入乾涸水庫的泥土中。他說:「這對那些動物來說是很痛苦的」,「看到這些動物死亡,我們也感到痛苦」。

Across Australia’s most populous state, at least 5m kangaroos are thought to have died gruesome deaths since one of the country’s worst droughts began nearly four years ago.

澳大利亞在近四年前遭遇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之一,從那時開始,該國這一人口最多的州裡面預計至少有500萬袋鼠慘死。

要形容人口稠密可以用populous,比如要表達「上海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可以說:Shanghai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ous cities in the world.

die a XX death也是一個固定表達,意思是「以……的方式死亡」,比如要表達「某人壽終正寢」,可以說 somebody died a natural death

The crisis has prompted calls for changes to how Australia manages a national emblem.

這場危機促使人們呼籲澳大利亞改變其管理袋鼠這一國家象徵的方式。

這裡可以學習一個句式:XX has prompted calls for… (XX促使人們呼籲……),比如我們可以說:

The worsening air quality in this country has promoted calls for strict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第二段介紹了澳大利亞袋鼠的基本情況。

「Roos」 once shared the landscape only with Aboriginals, who hunted them for food and revered them in rock art. The arrival of white settlers, and their sheep and cattle, sparked a competition for space and resources that remains unresolved.

袋鼠們曾經只與澳洲原住民共享風景,原住民狩獵它們以獲取食物,同時他們還在巖石藝術中表達了對袋鼠的尊敬。白人定居者以及他們帶來的牛羊引發了對空間和資源的爭奪,這一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On a recent drive Geoff Wise, a veterinarian from Dubbo, says he spotted a kangaroo dead of hunger or thirst or killed by a passing vehicle roughly every 200 metres.

一名來自達博(澳大利亞一個城市名)的獸醫傑夫·懷斯說,他在最近一次開車途中發現大約每隔200米就有一隻袋鼠死於飢餓,口渴或被過往車輛撞死。

第三段介紹了袋鼠的經濟以及環境價值。

Mr Wise chairs a body that recently convened a symposium about managing the kangaroo population better. State governments allow 「commercial harvesting」 of four kangaroo species for meat and hides.

懷斯先生是一家機構的主席,該機構最近召開了一次關於更好管理袋鼠種群的研討會。州政府允許對四種袋鼠進行「商業捕獵」以獲取肉和獸皮。

這一句中出現了不少熟詞生義的用法。第一句中chair意思是「主持(會議);擔任(委員會的)主席」,比如:The declaration was drafted by a committee chaired by Dr Robert Song. 宣言由羅伯特·桑博士領導的委員會起草。body意思是「機構,團體」,比如an advisory body 顧問團。

harvest不是指「收割莊稼」,而是指「捕獵」(to catch a number of animals or fish to eat),hide指的是「(用於製作皮革的)獸皮」(the strong thick skin of an animal which is used for making leather)

The kangaroo industry contributes about A$250m ($170m) a year to Australia’s economy. George Wilson of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reckons it could be more if farmers could see kangaroos as livestock, not as competitors for the grass and water consumed by cattle and sheep.

袋鼠產業每年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約2.5億澳元(1.7億美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喬治·威爾遜認為,如果農民能夠將袋鼠視為家畜,而不是與牛羊爭奪草和水的競爭者,那麼袋鼠產業的貢獻可能會更多。

Kangaroos can survive on about 1.5 litres of water a day, a fraction of what cattle and sheep consume. They emit far less methane, a greenhouse gas, than cattle and sheep do.

袋鼠每天依靠1.5升水就可以生存,這相當於牛和羊每天耗水量的一小部分。它們排放的甲烷(一種溫室氣體)比牛和羊少得多。

survive on something意思是「依靠某事物維持生存」,比如要表達「這家人每月依靠3000元維持生計」,可以說:The family survives on 3,000 yuan a month.

又比如要表達「在大城市依靠我自己的工資維持生存很困難」,可以說:It is difficult to survive onmy salary in big cities.

第四段介紹了澳大利亞捕獵袋鼠的政策以及現狀。

The states typically permit licensed professionals to kill up to 15% of the total kangaroo population. Last year, for instance, the limit across the four states with the biggest number of roos was set at 7m.

澳大利亞各州通常允許有執照的專業人士捕殺不超過總數15%的袋鼠。比如對於四個袋鼠數量最多的州,去年的捕殺數量限制是700萬。

typically意思相當於usually/normal,意思是「通常」。

But for some time, the kangaroo cullers have used only a fraction of their quotas, sometimes killing just 3.5% of the population. That is because demand for kangaroo meat and hides has been falling.

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袋鼠獵殺者們只使用了他們配額中的一小部分,有時只殺死了袋鼠總數的3.5%,這是因為對袋鼠肉和袋鼠皮的需求一直在下降。

for some time是一個固定搭配,相當於for a fairly long period of time,即「很長一段時間以來」。

cull作為動詞時是指「(為減少或限制數量而對動物)選擇性宰殺」,比如:The plan to cull large numbers of baby seals has angered environmental groups. 選擇性捕殺大量小海豹的計劃引起了環保組織的強烈憤慨。

結尾段表達了人們對政府坐視袋鼠問題不管的不滿。

Sussan Ley, the federal environment minister, attended Mr Wise’s symposium and tut-tutted about the problem. Farmers complain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the states are shirking responsibility for animal welfare.

聯邦環境部長蘇珊·萊伊出席了懷斯先生的專題討論會,並對袋鼠管理問題表達了反對。農民抱怨聯邦政府和各州都在逃避保障動物福利的責任。

tut-tut這個詞用得很生動,tut是指人們表達反對或不滿時發出的嘖嘖聲,somebody tut-tuts about something可以用來表示「某人反對某事物」。

As Mr Gall notes, there is 「inherent animal cruelty in allowing drought to be the main population management tool for kangaroos」.

正如加爾先生所指出的,讓旱災成為管理袋鼠總數的主要工具本身就屬於虐待動物。

最後一句寫得很精彩,聯邦政府和各州不願意解決袋鼠問題,只能被動讓旱災充當減少袋鼠數量的角色。從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對政府推卸責任的批評。

今天我們學習了以下幾個重點句型和表達:

(1) do something in droves

(2) populous

(3) XX has prompted calls for…

(4) survive on something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使用這些句型造句以加深印象。

相關焦點

  • 如何通過精讀外刊,提高英語水平?|方法貼
    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一直在泛泛地學習英語,停留在一個非常淺顯的層面。具體表現就是: 詞彙量不夠,數量和質量都不夠; 語法沒有一個整體框架,學的都是散裝語法; 對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太少。
  • 讀報刊學英語:零工經濟-精讀筆記01
    這種新型僱傭關係有其好處,例如工作時間靈活、能增加收入,也有其存在的問題,例如缺乏保障性、缺乏交流空間。今天的精讀文段選自經濟學人2020年02月08日。一起讀外刊-學英語-看世界。讀報刊學英語:零工經濟How modern workers are at the mercy of ratings現代勞動者如何受評分的擺布【語言點】mercy表示「仁慈、寬恕」at the mercy of sb/sth: not able to stop sb/sth harming you because they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開設雲課堂《國家地理:外刊輕鬆讀》帶你雲上學...
    國家地理中文網攜《國家地理:外刊輕鬆讀》上線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推出六折優惠。今年的423聽書節,喜馬拉雅為用戶準備了多重福利,喜馬拉雅拿出10億津貼補貼用戶,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豆瓣高分作品等超萬本全球好書可享免費暢聽。
  • 會計專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
    本文簡要介紹了會計專業英語課程與會計雙語課程教學的不同點,探討了如何讓學生走出會計專業英語學習的認識誤區,並就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完善學生專業細節及充實教學內容等問題,提出了會計專業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確定教學任務,選擇教學方法的對策。
  • 少兒英語百科視頻:袋鼠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百科視頻:袋鼠 2012-11-01 15:4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何瑩瑩
  • 考研英語:題源外刊讀哪些?就這個!
    在考研英語中,閱讀是分值最高同樣也是難度係數最高的一考題。通常情況下閱讀的篇幅約為400字,四篇即為1600字,故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彙,同樣的,考生還需要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尤其是外刊雜誌,因為考研英語絕大多數文章來自於英美國家的報刊雜誌。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樂一篇外刊題源,一起看看吧!
  • 讀新聞,學英語
    ,我們還可以學到其他一些地道英語表達,如「欣賞風景」就是enjoy the view。選擇本新聞報導做一分析,大橋通車轟動效應引發的交通違章只是一個時效引子而已,筆者的目的是想強調,通過學習英語新聞確實可以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筆者著有一書,名為《讀報紙看世界》,其實現在覺得還應該加上「學英語」,即《讀報紙看世界學英語》,閱讀英語報紙和英語新聞,既了解天下大事,又可以學到地道英語表達,何樂而不為呢?
  • 學了這麼多年英語,為什麼你還是不敢張口說?
    ,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卡片,悄悄變聰明↓↓方法不對、教材枯燥當然學不會無數人這麼說:「學英語太費勁了,我學不會」說出這話的人一般都有兩個情況:學習方法笨、教材枯燥。平常,我們學半小時英語可能就困的打瞌睡或者頭疼欲裂需要休息了,但如果是讀故事,很可能一小時過去了你還沒發覺,完全沉浸在劇情裡了。方法對了,學英語才能事半功倍!俞敏洪、徐小平盛讚的英語名師周思成
  • 《典範英語》教學效果顯著 中小學紛列學英語必讀教材
    該校董榮靈老師表示,自從學習《典範英語》後,學生們變得樂學、善學、愛學。在《典範英語》故事世界的薰陶下,他們擺脫了「中式英語」的禁錮,發音標準了,表達地道了,思想也豐富了。在仿寫、續寫故事等寫作中,他們已能寫出七八百詞的優秀文章,語言運用上駕輕就熟,文字內容上童趣盎然。
  • 為什麼英語好的人,薪資和層次更高?
    平常,我們學半小時英語可能就困的打瞌睡或者頭疼欲裂需要休息了,但如果是讀故事,很可能一小時過去了你還沒發覺,完全沉浸在劇情裡了。方法對了,學英語才能事半功倍!作為中國最早最出名的英語培訓機構,新東方有著最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師資力量,而今天我們提到的人,在名師雲集的新東方仍然首屈一指。他就是:周思成。
  • 來DIGIX TALK聽世界英語演講冠軍的獨門秘籍
    背單詞、看美劇、做習題……對於不少人來說,從小到大的英語學習一直是讓很多人頭痛的問題,即使費盡心思嘗試各種學習方法,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怎樣才能學好英語?
  • 2020上教版新高一英語教材如何用
    上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主編鄒為誠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教育資源委員會委員、英語教師教育課程負責人,圍繞(上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教學理念、教材結構和教學策略進行闡釋,大致問題整理如下: 一、如何針對課本備課
  • 中國英語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憑著十幾年的英語教學經驗、讀過的上百本語言學專著和上千篇的語言學論文,我可以拍著胸口告訴你,這道題出題的方向就是錯誤的,因為它考察的是這個句子裡並不存在的語言點。如果老師用這樣的題目來做練習,只會讓學生越學越差。這種題目或者練習方式的存在,恰恰反映出目前中國英語教育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上面這個題目錯在哪裡呢?它反映了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
  • 推薦5個外刊閱讀學習網站!
    今天Stella跟你們講講如何通過閱讀外刊來學習英語,同時也給大家推薦一些外刊乾貨。學了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英語了,你可能仍然會有這樣的困惑:我背了很多單詞,讀了很多文章,但是每每要用英語進行口語和寫作的表達時,腦子就會短路,學過的那些英語知識一點也沒有辦法想起來了。
  • 聾子英語?啞巴英語?英語究竟該如何學?
    既然聽不懂,肯定是我們的聽的能力有問題。那就把聽的能力培養融入到日常教學中,要把對聽力考察納入到考試中去。從此,英語考試便有了聽力。之後,一線教師開始注重聽力教學,英語教室裡就多了一件教具——收錄機。老師會播放英語課本的錄音,讓學生跟讀。同時,學校也會購買聽力訓練材料,英語考試也會有相應的聽力考試部分。聽力教學正式進入到日常英語教學和測試當中。
  • 「基於農村中小學教情與學情的音形英語教學 法」研究成果報告
    認為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什麼不在同一個學校或同一個地區的學生會形成相同的不良學習習慣?為什麼大學生英語過級考試還是那麼困難?為什麼畢業後英語單詞幾乎清零?於是我們又立項了山東省「十一五」重點規劃課題《字母教學的創新與實踐》,開始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們首先仔細研讀了《英語課程標準》,發現字母教學存在嚴重的誤區以及誤區產生的根本原因。
  • 英語村的教學理念
    隨著國家英語教育政策的重大改革,英語的學習方向由注重讀寫到聽力口語比重增加(注重聽說);閱讀量增加(注重閱讀);客觀題減少,主觀題增加(注重思維)。但目前我國學生學習英語仍面臨著沒有相應的語言環境,不能學以致用,口音不夠純正等問題。
  • 英語教學目標有哪些?英語老師從這三個維度設計課堂教學
    在開始英語教學設計之前,英語老師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1. 教學主題是什麼?2. 學生要獲取哪些知識?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學會」?教師選取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組織哪些形式的課堂活動才能「教會」學生?這三個問題事實上就是英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內容、語言、學習策略。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首先需要在這三個維度上設定清晰的目標,才能讓教學設計條理清晰、有的放矢,同時幫助學生在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 英語啟蒙:如何解決兒童學英語的「3不」問題?
    這兩天,苗爸經過認真整理,將他們的困惑分為三個類別,簡稱為「3不」問題。今天,苗爸就針對這三類問題,進行統一作答。兒童學語言,就是在這種似懂非懂的理解中來一點點掌握的!想想我們小時候學母語,是不是也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父母在與我們交流的時候,或是讀睡前故事的時候,雖然我們並不能理解每一個字所包含的意思,但是,父母也沒有一個字一個字進行解釋的。就以幼兒園小朋友都耳熟能詳的《三字經》為例,又有多少孩子能夠做到知其然?
  • 2018澳大利亞經典英語訓練營
    ,體驗澳式趣味課堂;◇ 通過城市瀏覽,使同學全面了解澳大利亞的教育和人文歷史。--雪梨,踏上修學之旅。,走進澳洲課堂,「零」壓力的分班測試,幫助同學們盡選適合自己的班級,之後開始英語強化課程;【下午】:參觀已經有200多年歷史的海德公園— 漫步皇家堡坦尼植物園,欣賞園內4000多種熱帶植物—澳大利亞最具代表性建築雪梨歌劇院(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