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敬花20年,劉墉用了16年,從一品升到正一品有多難?

2020-12-11 史論縱橫

對有些人來說,即使當上了從一品,也可能一輩子也升不到正一品,所謂一步之遙也不過如此,陳廷敬與劉墉都是花了將近二十多年時間才在從一品的位置上變為正一品,可見過程之艱難,而對於有些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比如和珅,從一品到正一品,不過用了四年時間。

古代官職按照品級可以分為九品,每個品級分正和從兩個,也就是正一品到從九品,一共是九品十八級。

隋唐時期,最大的官員只有正三品,一直到明清時期,一二品官員才逐漸對大臣開放,清朝正一品的官職主要太師、太傅、太保、光祿大夫、(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體仁閣、東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等。

而從一品的官員,主要包括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榮祿大夫、協辦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御史、內大臣、八旗都統、駐防將軍、提督、振威將軍等。

千萬要記住這幾個官職,以便於下文中比對。

清朝時期正一品官員和從一品官員的朝服沒有差別,都是戴東珠紅寶石的頂子,文官用的都是仙鶴補子,武官用的都是麒麟補子。甚至有些部門工作內容界限模糊,從一品幹的就是正一品的活。

但是想要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對於有些人來說,那可老費勁了,在電視劇《一代名相陳廷敬》中講述的主人公陳廷敬,在順治年間21歲就中了進士,擔任翰林院侍講學識,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於1684年授予左都御史(從一品),然而一直到1703年才拜為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兼任禮部尚書。

相比陳廷敬的為官經歷,劉墉的經歷更為曲折,劉墉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進士,經過各種曲折,一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才被升為左都御史(從一品),到嘉慶二年(1797年)升任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相隔16年,就這還遭遇乾隆的指責,說實在是沒有其他人了,才提拔的劉墉,有事沒事還要呲劉墉幾句。

其實陳廷敬和劉墉的從一品到正一品花了將近二十年,是清朝官場常態,比如劉墉的父親劉統勳,在為官上的成就比劉墉要大,也是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劉統勳在乾隆六年被任命為左都御史(從一品),然而一直到乾隆二十六年,才擔任東閣大學士(正一品)兼禮部、兵書尚書。

在正一品的職務中,大部分都是一種榮譽,想要獲得這種殊榮,對於讀書人來說,真的是拼棺材本,不熬到一定年頭真的不給你。

然而,並非所有人的正一品職務都需要二十年,上文所提及的陳廷敬與劉墉父子,雖然是科舉出身,但卻都是漢人,在清朝做官,漢人的待遇本身就低,想要獲得漢人官員的最高成就自然是難上加難。

相比之下,旗人的仕途就坦蕩得多了,比如和珅就容易得多,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的時候,不過是一個三等侍衛(武官中的正五品),到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擔任管庫大臣,乾隆四十年擔任正藍旗副都統(正二品)。

乾隆四十一年,任國使館副總裁,賞一品朝冠,而到了乾隆四十五年,和珅被授予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是名副其實的正一品官員,前後不過四年時間,就完成了漢人官員需要二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當然,儘管正一品大員已經是一個官員的極限了,但是對於皇室子弟來說,那還是小菜一碟,比如皇帝的兒子從親王到貝子,從生下來就是超一品,這更是沒法比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大清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想升到正一品,身體要好還得活得夠久
    除了太師、太傅、太保這一類虛職外,清朝官職一共分為九品,按照正常情況,每個人的晉升時間都不同,例如從一品升到正一品,陳廷敬花了20年的時間,劉墉則是16年。那麼,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到底是有多難?能讓這些學士不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費盡心思才能升上去。
  • 在清朝想要升到一品大員有多難?(文官篇)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做官位居一品基本是所有當官人的夢想,更別說封侯拜相了,可是你們知道嗎,想要升到一品,這難度基本上與現在公務員當上國家領導一樣,那麼今天小編就以一個第三人稱,來給大家講述一下在清朝想要升到一品有多難。
  • 在清朝,想要升到「正一品」大員很難嗎?專家:超出你的想像
    ▲科舉畫像01比如在清朝,想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呢?專家表示,其間難度超出你的想像。▲清朝官員舊照03從一品升到正一品,難點還在於年齡。▲劉墉劇照而從一品的尚書升到正一品的大學士到底有多難?從清朝的一位著名漢臣——劉墉的親身經歷中就可以知道了。 劉墉,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考取進士,時年32歲。
  • 在古代,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大員有多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比登天還難
    清朝的官吏晉升制度分九品,從九品到一品,每品分正、從,比如正九品,從九品,也就是「九品十八級」,加上輔國公、王公、爵伯等超品官員。1936年清朝入關後,科舉制度就變得更加完善了,一般狀元可以授翰林院修撰級的從六品,榜眼和探花給個七品官,而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還需要考核再授官,很多都是縣令級的九品官。從九品往上升到正一品,可謂十八級打怪,道路阻且長,而且要看緣分。在清朝,想升到正一品大員那到底有多難呢?專家:超出你的想像。
  • 陳廷敬在康熙朝的地位如何?雖官居一品但很難躋身第一梯隊
    有關陳廷敬生平點滴的簡介陳廷敬出生於明崇禎十一年,澤州人,他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家族中出了不少的進士、舉人,是當地有名的望族。順治十五年(1658)年,陳廷敬中進士,併入翰林院深造。此後的十多年的時間內,陳廷敬一直擔任的是翰林院官,主要從事的也是文字性的工作。康熙繼位後,34歲的陳廷敬被任命為起居注官,侍直內廷。這個官職雖然不高,但可以接近皇帝,陳廷敬與康熙帝的感情,正是在這一階段逐漸加深的。康熙十二年,陳廷敬轉侍讀學士,充當年的會試副主考。十四年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大清朝官員有沒有正一品的?說出來你別不信
    清朝有正一品的官職,由於清朝官員分地方和中央,又有文武職之分,所以都為一品,但是也有所不同。 中央 1.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基本屬於榮譽稱號,並無實權,一品文職;
  • 明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真的屈指可數!
    正一品,中國古代歷史上官品等級的最高級別。古代官職分為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在古代歷史上,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稱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稱為堂下官或參上官。正七品以下為參下官。就明朝時期,正一品的官職可謂屈指可數。比如明朝時期的六部尚書,只是正二品的官職。
  • 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要會看頂戴上的「小珠子」!
    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要會看頂戴上的「小珠子」!清宮劇演的不少,大部分人只是看的雲裡霧裡,對於歷史上清朝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上有何區別,能夠了解到的很少。其實,在等級森嚴的清代管制中,正一品和正二品區分的主要方式還是頂子上的「小珠子」。談到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還是繞不開頂戴上的「小珠子」。那麼,具體該怎樣看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上的「小珠子」?清代正一品大員,清初的明朝降將洪承疇在降清後,在清廷中擔任正一品官職。
  • 《一品官老爺》王剛資源分配有絕招!
    最近《一品官老爺》裡福利活動可是非常多呀!前有立冬節氣雙十一《一品官老爺》王剛大人大力派送元寶,後有小雪大雪冬至聖誕節,嘖嘖嘖,簡直是數不過來的活動,就算領得完也花不完的遊戲福利禮包。   畢竟是年尾嘛,大人們衝政績升官品的時候到了,各種勢力培養衝榜也是層出不窮,不過這榜單一多,大人們是不是和小編一樣,感覺剛到手的資源似乎不經花?
  • 解讀:明朝「正一品」與清朝「正一品」,誰的權力大?
    明清官職大差不差,有一定的延續性。就整體來看,明清正一品都是象徵性,基本上沒有實權。然而,實職從一品官職通過兼任之後,可以達到正一品的品級,這就出現了實職正一品的情況。
  • 古代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對等級和權利劃分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不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有不一樣的權利,因為正一品官員可以獲得皇上的重視他們可以為國家政策有一定的決定權,這個是從一品官員是享受不了的
  • 正一品滷味走俏申城
    據上海信息中心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在全市銷售的數十種滷味品牌中,廣東康輝集團麾下的「正一品」滷味,銷量不斷攀升,已成為銷售榜上的「榜眼」,僅位列「立豐」之後。而他們出品在滷雞翅、滷鳳爪兩個單品,則成為單品銷售的第一名。
  • 清朝的「從一品」和 「正二品」只差半級,可他們的待遇可差遠了
    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除了皇上王爺之外,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像我們熟知的劉墉、和珅、李鴻章等等都是清朝的正一品官,這是位極人臣的官職。正一品下面是從一品,和正一品只差半級,頂戴也都是紅的。再往下就是二品官了,二品也分正和從,高一點的是正二品。正二品和從一品只差半級,但是可別小看這笑笑的半級,這兩個級別的官員待遇可是差遠了。
  • 在清朝,武官想晉升至正一品有多難,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文/王國棟印象當中,晚晴名臣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皆是一品大員。這就給人一種假象:似乎清朝的一品大員特別的多,特別容易晉升。然而小編要告訴諸位的是,雖然以上人等均是因鎮壓農民起義而發家,但晉升一品大員都是以大學士的身份獲得的。說白了,他們都是一品文官。那麼,在清朝,武官有正一品的嗎?答案是有的,只是難度超乎正常人的想像。在清朝的官員品級體系當中,武職正一品只有兩個職務,即: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
  • 湯臣一品:從笑話到符號
    還開創了很多先例,在上海新華路豎起了第一塊房地產戶外廣告牌,把港臺流行的預售樓花、銀行融資的運作方式引入國內,同行紛紛仿效。湯君年也成了當之無愧的「浦東開發第一人」。湯君年看好浦東,認為上海一定會成為世界經濟的舞臺中心,浦東自然有著許多機遇。02:萬事俱備的「湯臣一品」?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在九品十八級制度裡,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低於從九品的官職,被稱為「未入流」,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吧。那麼,正一品真的是最高級別官職嗎?並不是。事實上,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它們被稱為「超品」。
  • 一品官老爺分配資源有絕招 早看早賺點石成金
    最近《一品官老爺》裡福利活動還挺多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與呢?這麼多遊戲禮包,就算領得完也花不完,感覺自己很快就要發財了呢! 再多也一下子耗光了,一樣是氪金玩家,一樣是參加活動,為啥別人的資源就用得那麼好呢?穩居榜首屹立不倒?別急,小編特地去請教了《一品官老爺》大神玩家,拿到了關於資源分配的第一手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使用丹藥,拿武力為例:武力散,武力丸,武力丹,武力果等等,這些可以出活動得到,商城購買,這樣對提升門客屬性效果會比較顯著。從而能進一步擴大你的勢力。
  • 政治家、帝師、總編,光祿大夫陳廷敬的三張面孔
    新華網太原5月17日電從一個「從七品」的芝麻官,到「正一品」的光祿大夫;從一個編撰史料的小編輯,升任康熙皇帝的老師,再到相當於宰相的「文淵閣大學士」,最後又成為《康熙字典》的總編輯,這就是山西陽城人陳廷敬一生的為官之路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劉統勳帶給劉墉在仕途上的正面影響,可見一斑!但「朝中有官」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劉統勳如果獲罪,劉墉也會跟著吃瓜落。乾隆二十年,劉統勳因為軍務處置不當而被下獄論罪,劉墉也從正廳級貶為了正處級;乾隆二十一年,乾隆皇帝更是直接將劉墉扔出了京城,劉墉就此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地方官」生涯。
  • 最強攻略:《一品官老爺》分配資源有絕招,早看早賺!
    最近《一品官老爺》裡福利活動還挺多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與呢?這麼多遊戲禮包,就算領得完也花不完,感覺自己很快就要發財了呢! 再多也一下子耗光了,一樣是氪金玩家,一樣是參加活動,為啥別人的資源就用得那麼好呢?穩居榜首屹立不倒?別急,小編特地去請教了《一品官老爺》大神玩家,拿到了關於資源分配的第一手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使用丹藥,拿武力為例:武力散,武力丸,武力丹,武力果等等,這些可以出活動得到,商城購買,這樣對提升門客屬性效果會比較顯著。從而能進一步擴大你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