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女生高考670分棄北大考北影 導演魏德聖鼓勵

2020-12-25 中國網教育

圖為:魏德聖

圖為:江月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戎鈺

明明有實力衝擊北大、清華,卻以「打破我省藝考生30年來紀錄」的高分670分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武漢外國語學校女生江月的故事這兩天引發網友熱議(本報7月17日A16版曾作報導)。

因為相信「儘管娛樂圈有些浮躁,但能拍出《賽德克·巴萊》這樣史詩巨片的魏德聖是真的,真正尊重這份事業的電影人還是大有人在的」,江月面對人生分叉口時,聽從了內心的聲音。但讓她有些意外的是,本報報導出街後,多數網友都認為江月的選擇有些「浪費」,「將來可能會後悔」,不少實名認證的演藝圈人士也在微博上為之表示惋惜。

但好在,本報記者昨日連線採訪臺灣導演魏德聖時,他的話或許能讓江月安心不少——「既然做好決定就要義無反顧!」

惋惜

魏德聖並沒學過電影

5年後你或許會後悔

江月的選擇一經報導,立刻成為微博熱點話題,但對於明明可以報考北大、清華,卻將一隻腳伸進娛樂圈這個是非之地的江月,多數網友都為之惋惜。

網友「三亞電影青年_松濤」顯然也是半個電影人,他直言不諱地說:「可惜了。你可能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四年文學,或者學了四年構圖和表演,出來了可能對電影還是一無所知。」

同樣,著名影評人「圖賓根木匠」的留言也頗有深意:「魏德聖是遠東工專電機科畢業的,五年後一定問問江姑娘在幹嘛。」而不少實名認證的演員、編劇、導演也均在微博上轉發該報導,認為能在高考獨木橋上完勝的江月,不該輕易放棄北大清華。

但或許只有那些經年為夢想拼搏的人,才能理解江月的選擇。

網友「HelenSze_璇」就大發感慨:「誰說高分一定要上清華北大,修金融管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學自己喜歡的專業才最重要。人總要為了自己最初的那個夢而活。反觀現在的我們,都快要畢業了還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

昨日下午,本報記者連線人在臺灣的魏德聖導演,轉述了江月的故事以及江月對《賽德克·巴萊》的評價,曾經為拍電影賣車賣房、四處借債,最終成為「臺灣電影之光」的魏德聖導演送上了他對江月的祝福:「既然做好決定就要義無反顧!遇到挫折也不要三心二意,加油!」

讚賞

為這個年輕孩子高興

不要用世俗眼光看她

對於網友的各種惋惜、遺憾,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著名影評人程青松嗤之以鼻,「北大、清華又不比電影學院高級,有什麼可惜的?不能因為網友感覺可惜,就改變自己的人生吧。」程青松告訴記者,江月是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孩子,「她肯定是真心喜歡這個,才會報考,大家應該尊重她的個人選擇。再說,分數高低又不能代表什麼。」

因執導《碧羅雪山》而拿獎無數的著名導演劉傑,也是北影的畢業生,同樣,他也認為網友對於江月新聞的熱衷有些無謂,「一個人將來的路該怎麼走,和專業有很大關係,只有學適合自己的專業,將來才能最大化發展,既然她喜歡北京電影學院,喜歡劇本創作,網友們有什麼好爭議的呢?」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資深教授黃式憲的態度則更明確,「我們不要用世俗眼光來看她,應該為這個年輕孩子感到高興!」黃教授援引愛因斯坦的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江月能尊重自己的興趣,放棄北大、清華,選擇北京電影學院這個『藝術王國』,也說明了如今的教育環境非常開放,學生們處在一個自由的、文化開放的時代,能夠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未來之路。」黃教授說,江月眼下或許會面臨一些非議,但從開放的文化視野來看,「我理解她,支持她。」

黃教授直言,考入電影學院不代表將來就能成為藝術家,「這一行的淘汰率很高,經過時間篩選,很多人都離開了。但如果你文化基礎紮實,綜合素質高,發展空間會更大。」

相關焦點

  • 《賽德克·巴萊》導演做客北大:電影投資太難找
    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在臺灣一上映就引來了強烈反響,雖暫未定下大陸的上映時間,但魏德聖前日與大陸導演陸川一同做客北大,講述了《賽德克·巴萊》的臺前幕後,這樣一部
  • 魏德聖導演音樂賀歲新片臺灣殺青
    時光網訊 距離《賽德克·巴萊》五年過去了,臺灣導演魏德聖終於又有了新作,不過與以往對家國、歷史情懷的關注不同,魏德聖此次將拍攝一部音樂片《52 Hz       這部音樂愛情電影《52 Hz, I Love You》是魏德聖10年前就開始有的構想,雖然當年拍完《海角七號》之後就有了初版劇本,但劇情整個成熟真正完成,是直到去日本宣傳監製的影片《KANO》的時候,當時魏德聖因時差失眠,在凌晨午夜意外地把劇本拿出來修改,而種下了決定開拍的契機。
  •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暢談從業生涯
    臺灣電影導演魏德聖    3月的廣州還下著陰雨。在熙熙攘攘的方所書店裡,坐在咖啡廳一角,身穿防風外套,腳穿便捷休閒鞋的「眼鏡男」魏德聖(見圓圖,CFP圖片)並不顯眼。的確,如果不是記者的聚光燈,魏德聖就像是一個在街上隨處可見的大叔,親切、溫和,兩鬢上有幾絲白髮。3月11日下午,憑藉《海角七號》而被譽為「臺灣之光」的導演魏德聖在廣州方所書店和觀眾進行「跟自己的名字賽跑」的座談會,就自己的新片《賽德克·巴萊》與觀眾現場對話,暢談他的電影創作。
  • 導演魏德聖:「我已準備好再次一文不名」
    導演魏德聖曾經憑藉充滿青春元素的《海角七號》贏得臺灣地區僅次於《鐵達尼號》的票房,現在,這位臺灣導演帶來的是滿眼血腥的歷史故事。    這一次,魏德聖能打動海峽對岸的觀眾嗎?他就是導演魏德聖。魏德聖眯起細長的眼睛,略帶羞澀地說:「我不想再用其他花哨手段,這樣只會侮辱了這段歷史。」    身形單薄的魏德聖站在魁梧的演員中間,頗為顯眼。正是這個看似文弱的導演,寫出了電影中血氣方剛的臺詞:「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見識見識野蠻的驕傲!」「賽德克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
  • 導演魏德聖談賽德克縮減版:仍是理想版本
    日前該片在京舉辦首映發布會,雖然是兩個半小時的縮減版,但導演魏德聖稱,自己對這一版本很有信心。從現場觀影的吳京、劉震雲等人的反應來看,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影評人列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這是繼《集結號》後最強的戰爭戲,情感戲也催人淚下。」 影片 縮減版少了暴力血腥電影《賽德克・巴萊》即將於5月10日在大陸上映,該片在臺灣分上下集上映,共四個半小時。
  • 訪《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讓人們懂得臺灣
    訪《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讓人們懂得臺灣   由中國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反映臺灣少數民族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史詩性歷史巨片《賽德克•巴萊》將於4月2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等地上映,並將於5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賭徒兇猛
    魏德聖哭了,為自己的無知。 個人的命運就這樣與歷史連接在一起,在耐飛出品的國內首部系列型導演紀錄片《逐影》中,魏德聖解釋家裡是開店的,「一睜眼全是人」的生活狀態,讓他得以在創作劇本時左右逢源。 黃志明說曾有導演最困難的時候安慰他,「到這裡了不用怕了,反正到時候就倒在臺上,叫馬英九出來處理,幫你主持公道」「也沒辦法,因為你欠那麼多錢,找誰」。 魏德聖本不必狼狽如此。《賽德克·巴萊》是臺灣電影是上投資規模最大的電影,按照他本來的打算,在《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之間,先找一個「中等級」預算的,看能否再獲得一個好機會。
  • 基督徒導演魏德聖:把《賽德克·巴萊》寫入我的墓志銘
    魏德聖導演因4年前的福音電影《海角七號》一舉成名、最近他憑藉史詩巨作《賽德克·巴萊》而成為兩岸矚目焦點,內地各大媒體對他的報導更是層出不窮。他向媒體透露,《賽德克·巴萊》殺青的那一天是他最輕鬆的一天,這個過程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階段。
  • 內行看門道:「小導演」魏德聖的封神之路
    導演侯孝賢導演楊德昌導演蔡明亮從1985年起,臺灣各家影視公司皆因各種原因產量萎縮,甚至一度把公司的重點轉移至有線電視的製作上,臺灣電影市場面臨崩潰的邊緣,然而,此時在臺灣當局的壓力之下,各家電影公司才勉強出資維繫
  • 導演魏德聖:《紅高粱》讓我看到中國電影的視野
    魏德聖魏德聖是臺灣本土男人的典型,外表柔軟得像只綿羊,內心卻強大得像頭獅子。魏德聖喜歡的電影類型很雜,從影史經典、文藝小清新到商業勵志作品無一不包,這些電影給過他從事電影事業的激情,更讓他度過「小導演失業」的寂寞日子。1.《屋頂上的提琴手》(美國)導演:諾曼·傑威森用喜劇包裝屠殺迫害的悲劇,故事情節寬大而從容。2.
  • 三代導演齊聚一堂 李行贊魏德聖創本土片奇蹟
    據臺灣媒體報導 金馬影展配合「電影全世代」主題,邀請象徵臺灣60、80年代知名導演李行、朱延平以及目前在臺創造4億5千萬元票房奇蹟的《海角七號》新導演魏德聖齊聚一堂,三代導演分享臺灣電影史一路走來的輝煌與沒落。
  •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再出新作:用誠意做電影
    簡介:  【解說】5月14日,曾以一部《海角七號》名聲大噪的臺灣導演魏德聖攜主角林源傑空降重慶,為影片《賽德克•巴萊》造勢宣傳。片場間隙,魏德聖告訴中新社記者,《賽德克•巴萊》是一部誠意之作,今後會堅持做好每一部電影。
  •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電影裡看歷史別帶成見
    2008年上映的一部《海角七號》,讓原本默默無聞的臺灣年輕導演魏德聖聲名鵲起;去年,他又憑藉投資7億元新臺幣(約合1.7億元人民幣)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一舉斬獲6座金馬獎盃,奠定了自己在華語影壇的地位。上周,魏德聖攜講述幕後拍攝經歷的新書《跟自己的名字賽跑》來京,與大陸同行和觀眾交流,並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 玩弄高中女生 北大「叫獸」十宗罪
    玩弄高中女生 北大「叫獸」十宗罪     在雲南麗江古城,北大教授王學明(化名)和高中生小麗(化名)邂逅,當晚就開房成為情人,兩人年齡相差26歲。隨後小麗數次來京,在賓館或對方家裡和王學明幽會,還在一次回程途中燙傷雙腳,從而與高考失之交臂。因王學明承諾幫她找學校上北大,小麗義無反顧地跟他好了兩年,終究未能圓大學夢。
  • 讓人們懂得臺灣 訪中國臺灣影片《賽德克 巴萊》導演魏德聖
    新華網紐約4月25日電(報導員李大玖)由中國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反映臺灣少數民族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史詩性歷史巨片《賽德克 巴萊》將於4月2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等地上映,並將於5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魏德聖自信拿最佳導演獎 「賽德克」是最大極限
    魏德聖自信拿最佳導演獎 「賽德克」是最大極限     金馬入圍名單剛公布,《賽德克·巴萊》入圍11項等重要大獎,導演魏德聖7日出席服飾對談活動,
  •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別小看臺灣電影
    全片在恆春實地拍攝的《海角七號》,要再稱進入電影圈已16個年頭的魏德聖為青年導演或新銳導演似乎不甚恰當。再看看他所接觸過的電影類型與製作規模,從臺灣新電影教父級人物的當代社會寫實批判作品到跨國製作特效驚悚片,被謙稱為導演場面調度習作的灰暗青少年故事短片,到臺灣原住民史詩架構、氣勢輝煌的籌資試拍片,甚至結合廣受歡迎的音樂、愛情、鄉土等元素的追夢喜劇,對於電影,對於這片土地,魏德聖導演到底有沒有一以貫之的信念或信仰呢?
  •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拍求死故事是為了"活"
    魏德聖是誰?比九把刀的「那些年」還要早的時候,他拍的《海角七號》讓小清新風從臺灣刮到了大陸。  最近他很忙。前日下午3時首次來到長沙,剛放下行李就奔赴影院,和觀眾互動,連著跑了5家影院以後,完成最後的觀眾見面會幾近午夜,次日上午又接受平面媒體、網絡媒體訪問,下午參加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錄製,這是他第一次上綜藝娛樂節目……這樣的行程基本上算得上臺灣導演魏德聖最近一年以來行程的縮影。
  • 魏德聖:控固力的勝利
    演員完成一段戲,他必須和導演四目相對,微微點頭或搖頭,向魏德聖傳達臺詞是否過關,然後大家再等著導演決定是否喊卡。「我有時看他一個人吃飯很可憐,就會主動去陪他聊天。」郭明正笑著說。郭明正看著魏德聖指導族人演他們自己的故事:他的祖先為了尋求靈魂的自由,選擇了玉石俱焚式的抗日;族內的祖奶奶們為了不讓男人們有後顧之憂,全部上吊自殺。
  • 魏德聖下一部電影李安吳宇森聯手「護航」
    毫無疑問,魏德聖是這屆金馬獎最風光的人,儘管《海角七號》最終未能如願捧走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但這部影片的強大威力就連競爭對手——《投名狀》的導演陳可辛得到獎項之後都禁不住感嘆:「我也知道對手很強,《海角七號》,臺灣電影或者說華語電影能有這樣的成績,我都覺得是一個很了不得的現象,很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