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館子」的概念來自成都,是指沒環境、沒服務、但卻人氣爆棚,味道好價格實惠深受吃貨們追捧的小館子,並非真的是店裡有蒼蠅。在西安也有許多這樣小館,也是無環境、無服務,但由於味道好、價格優,生意都好得一塌糊塗。
好吃的館子數量較多,建議各位吃貨先馬後看。
胖子甑糕
胖子甑糕只有早上才會有賣,每天推個三輪車,只賣車上的那一鍋甑糕,賣完就收攤,五塊錢一小份,也可以論斤稱,童叟無欺。
地址:從蓮湖路古都大酒店東邊巷子進灑金橋,楊天玉門口
東陽磐安私房菜
店內無菜單,蒸的、燉的、炒的菜就擺在那看著點。燒鯽魚、油燜小蝦、炒田螺、臘肉燉筍乾、梅乾菜盒子餅等算特色,總體菜味偏重,做法較粗,鹹香味重,當地家常口味,往來吃飯的也都是浙江口音的人。
地址::甘家寨西二門對面的路,往裡走50米
老馬家馬峰臘牛羊肉
老馬家馬峰臘牛羊肉是從民國十二年(1923年)就開始在橋梓口做臘牛羊肉的生意,到現在已經有九十多年的歷史,如今也已經傳承到了第四代。老馬家西安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臘牛肉店。老吃家們去他家吃都會喊上一聲:老闆!來倆手榴彈(腱子肉)!
地址:橋梓口十字向北20米路東
張孬肉夾饃
開了十幾年的肉夾饃店,就在一個民房過道裡,四指厚的肥膘肉,叭叭的剁成大塊直接夾饃裡,咬上一口滿嘴流油唇齒留香,簡直不要太爽,不怕胖的一定要吃個純肥的。
地址:南稍門中貿北邊四民巷
皮乾麵
連個門頭都沒有,又髒又破的扯麵館子,這家麵館雖然破爛,但哥經常去,只有油潑和炸醬兩種口味,手工扯麵又筋又光,辣子用菜籽油一潑超香,名符其實的那種髒香髒香的蒼蠅館子,不喜慎入。
地址:冰窖巷(溫州風味美食向東30米)
瀘州表姐家常菜
城中村裡的一個小店,從老闆廚師到服務員都是一家人。店裡吃飯的大多數是操著四川口音的人,甚至還有象下苦力的川人,點倆菜、喝二兩店家泡的藥酒,1元1人的米飯可以吃上一大盆。
地址:鳳城一路東段南康新村北口進去,走到頭向東100米
老望炒菜
老望炒菜從祖輩開始就在回民區做紅白喜事、開齋的飯食,到現在老望兒子這輩已經第四代了,每天下午五點到九點半營業,只有六張小桌子,菜品都是家常味道,麻辣肚片、紅燒帶魚、糖醋茄子,來往吃飯的也都是街坊鄰居。
地址:小學習巷
柳州韋姐螺螄粉
路邊小店,只有五張桌子,卻是絕對的是屬於飯香不怕巷子深的類型。飯口時裡面外面全是人,生意好到爆。點完粉了另外在加菜,酸筍、炸腐竹、叉燒這幾樣是哥的必加菜。
地址:鐵塔寺一中那條路向西走到頭,再向右轉走到頭
吳三酸菜麻食
吳三家的酸菜麻食早先在端履門老孫家背後開了十幾年,一度火爆。三年前原址拆遷後搬到印花布園,那碗酸菜麻食、醬香面還是那個味道,生意卻就此沒落了。如今一家人守著這個雖破舊,卻也乾乾淨淨的小店,往來食客多是當年的老顧客。
地址:印花布園
老馬家菠菜面
老馬家的手工菠菜牛肉麵在小南門已經賣了三十年了,早上賣糊辣湯,中午賣牛肉菠菜面,下午三點關門收攤,就此一家絕無分店。
地址:小南門裡十字西北角
溫州風味美食
冰窖巷的溫州風味美食,老闆炒菜,老闆娘收錢當服務員,店內有煙火氣息,卻也乾乾淨淨,菜品不多,食材非常新鮮。在他家基本不用看菜單,隨意點上幾個菜也都會吃得非常舒服。
地址:甜水井冰窖巷進去20米路北
教場門餄餎
教場門餄餎是出名很久的店,但還是那麼破那麼小的一個小店,經常有人會找不到他們家,一碗湯的,一碗幹的,肉臊子素臊子都行,就是很多人的回憶。
地址:教場門59號
盛家釀皮
從北廣濟街大皮院西口一直向北,過了馬峰小炒再走五十米,傳統工藝,83歲的創始人現在還熬醋呢。皮子柔中帶筋,大片片的辣子和稠稠的芝麻醬拌上香很,只有坊間的和老西安人才知道這家。
地址:北廣濟街262號
宏順祥滷汁涼粉
不知道滷汁涼粉算不算泡饃系列之一呢,我覺得算,並且是泡饃界的黑暗料理,亦涼亦熱,味道獨特,吃時不能亂攪,然後芝麻醬的香,辣子的香,滷汁的香,突然又冒出濃濃的芥末味,軟軟的涼粉,筋道的託託饃,再來個松花蛋和滷蛋,西安美食中再沒比這種東西口味豐富的了。
地址:大皮院丁字路口
獨一佳湘菜館
一家很地道的湘菜館子,店面不大,但食客非常多,飯點的時刻要「搶座」……喜歡吃辣的童鞋可以在這裡挑戰一下辣的極限!!!金錢蛋是每桌必點的特色菜,強烈推薦:酸辣雞雜,味道超勁爆。
地址:東四道巷(近和平路)
巧嫂米線
喜歡大麻大辣的童鞋一定不能錯過!一大碗滾燙滾燙的湯底麻辣夠味,舌頭直接麻到過電,美中不足的是菜份量偏少,愛吃菜的童鞋可以要兩份菜,免費加米線。
地址:西七路西口向東50米
馬老四胡辣湯
東三道巷的馬老四肉丁胡辣湯,是附近街坊鄰居吃早飯的必選之地。也不乏大老遠趕來吃早餐的吃貨們。還沒走到點跟前,你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他家門口排隊的人群,然後你得排隊買胡辣湯,排隊買蔥油餅,再端著碗找地方坐,吃頓早飯也著實不容易。
地址:東三道巷
清雅水盆羊肉
緯二十九街上只有一條向北的小巷,距巷口不足百米的地方就看到了清雅水盆牛羊肉的招牌。回民做的水盆:湯濃、料重、肉多、油厚。飯口時排隊排隊再排隊,方新村附近的食客們沒有不知道的,小巷深處的美味
地址:鳳城南路
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
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就十來個平方的店面,每天下午五六點開始營業,他家做粉蒸肉的牛肉選的是我們陝西的秦川牛,工藝和器具也非常的講究,要用竹籠蒸,竹籠裡的熱氣順著竹籠散發了出來,不會燜到裡頭,粉蒸肉是糯軟的。
地址:灑金橋與廟后街十字,清真西寺附近。
楊天玉臘牛肉夾饃
每天一大早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案板上剁碎的臘牛肉在老闆的刀下,飛快地就塞進了白生生的餅子裡,一個個肉夾得結實飽滿、香氣四溢,就像這座城市的人一樣彪悍實在。
地址:灑金橋北口向南200米路西
燻肉大餅
西工大門口這家東北人開的燻肉大餅,哥是從兩塊五一個吃到九塊,從地攤吃到現在的快餐小店,做餅的大叔也換成兒子在掌廚,收錢的還是那個滿口東北腔的婦女,餅酥 肉香 醬味濃的感覺還在,韭菜 酸菜大肉餃子味道也不錯
地址:大學南路延伸段交通醫院那條路路北
馬磊雞蛋湯
配了豆芽、青菜、西紅柿等的蛋花湯,透著濃濃的醋香與胡椒辣,香油點綴,就是一碗或醒酒或爽神的好湯。
地址:灑金橋北口朝裡300米
馬家老六水盆羊雜羔
雖是回民的水盆羊肉,但也做得肉爛湯香,尤其是牛羊雜都切的大塊的,吃起來賊過癮。
地址:大蓮花池蓮湖公園東門對面
海紅軸承廠熱米皮
鳳城二路海紅軸承廠是國營老廠十來年前從漢中搬遷到西安,附近的小吃店都是漢中風味,海紅小區公交站下車進小鐵門,短短50來米的小路就開著四五家。最受歡迎的是嶽家,城固和明光路與鳳城二路十字西北角的小楊。
地址:鳳城二路西段海紅軸承廠家屬院東側鐵門內。(坐公交在海紅小區站下車)
老回坊麻辣燙
夏天的時候這個店裡裡外外全部坐滿,小時候吃麻辣燙的感覺,想吃什麼菜拿什麼菜,再加一大份牛肉卷,人多吃起來賊有氣氛。
地址:大皮院中段路南
劉老虎糊辣湯
凡是在西安愛吃肉丸糊辣湯的,幾乎都知道劉老虎糊辣湯。他家糊辣湯肉香足,湯是取的牛大骨熬製和臘牛肉湯,湯香味美,麻辣十足。
地址:從新巷與蓮湖路交叉口
馬二酸湯餃子
三十年老店,老掌柜從賣餃子那天起就自己盤餡,從未讓別人插過手,並且只賣牛肉韭黃一種味道,一湯一幹兩種吃法。
地址:灑金橋
蘇家肉夾饃
紅纓路南段蘇家肉夾饃開了20多年,在西安肉夾饃界各種連鎖,加盟風起雲湧時,蘇家依舊保持了就此一家絕無分店,每天一鍋肉,賣到下午三四點就收攤的節奏。鹼面的白吉饃現打現夾,臘汁肉要燜煮一夜方夠火候,肥不膩、瘦不柴,饃酥肉香,在西安這種地道傳統肉夾饃已不多了。
地址:紅纓路
改改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西府最具特色的早餐,選用外肉內脆的鍋盔饃,用刀切成薄片,吃起來有濃濃的麥香味;選用好的黃豆做成的豆花,鮮嫩爽滑,煮而不散。出鍋後舀上一勺油潑辣子,再配上一小碗鹹菜,每天賣到兩三點,關門收攤,去的晚就吃不上了。
地址:雙仁府街33號
小小亮雞胗王
團結中路小小亮雞胗王他家好吃的是2元一串的烤魚柳和烤魚泡,魚柳和魚泡都很新鮮,白鰱魚切條醃製入味,木炭火烤制到魚表面略焦、裡面細嫩,會想起寶雞的烤魚。魚泡吃著黏軟、卻還有筋筋的感覺,奇妙的味道,晚九點以後就不保證有了。
地址:團結中路
老殷鍋仔
朋友們強力推薦的老殷鍋仔,夏天的時候去過一次,大中午的店內人滿滿的,十幾張小桌子,沒有空調,只有幾個風扇,食客卻圍著酒精爐的鍋子吃得熱火朝天。價格真心實惠,良心。老闆做的也很牛氣,過了飯點任你再多人來絕不接客。
地址:鳳城二路和朱宏路十字東北角一百米處
安家小炒
安家小炒是晚上哥經常帶朋友去吃的小炒,酸辣可口,香味十足,肉塊大,雖然裝修後少了那麼一絲煙火氣息,但味道還是沒話說。他家只晚上營業。
地址:灑金橋南口志亮灌湯蒸餃旁邊
劉記臘汁揪面片
臘汁肉在西安城裡最多的時候就是用來夾饃用,我覺得臘汁肉配揪面片就是扯麵的升級版,肉夾饃的升華!劉記把一家店分成了兩個小店,一個賣水盆大肉,一個賣臘汁肉揪面片,連男神吳彥祖也吃過。
地址:大車家巷
生氽丸子三鮮湯
大車家巷的這家生氽丸子要算味道不錯的東北館子之一,一碗生氽丸子三鮮湯,一個花卷就是很多人的午餐。要是人多了,點個醬大骨,大醬炒雞蛋,鍋包肉之類的都不錯,他家茄子燒肉段之類的菜,酸甜鹹適口,肉段吃起來很有感覺。
地址:大車家巷中段路西
惠記粉湯羊血
小南門裡的惠記粉湯羊血,生意火成馬了,隨時去門口 都坐滿了人。一盤梆梆肉、一碟泡菜、一碗粉湯羊血泡饃,或者是一個單走,就是很多人的標配。
地址:小南門裡十字左手邊
簡單味道
烤腦花必點,這家燒烤店跟其他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有川式燒烤的味道,烤雞爪烤鴨舌烤明蝦這些,其他燒烤店吃不到。酸辣白菜更是一動筷子就停不下來。
地址:小南門裡報恩寺
馬賢涮烤
三中的學生沒錢了吃馬賢,有錢了吃王魁肉夾饃。凡是在三中上過學的孩子沒有不知道馬賢涮烤的,老闆最早在路燈下推著小推車買涮豆皮和牛腸,生意極好,來買的幾乎都是學生娃。
地址:東關長樂坊三中斜對面
小馬鍋貼
西安的鍋貼店哥還是挺喜歡他家的味道。三鮮餡的是主打,有滿滿吃到好多肉的幸福感,蝦肉的會給人驚喜,能吃到大粒的蝦仁,一份20個,4人以上再點那個疙瘩湯,量太大,周邊人去吃個午飯是不錯的選擇,介意服務不要去哈
地址:西北三路交叉口向北50米(省印廠附近)
朱秀英梆梆肉葫蘆頭
小南門裡朱秀英梆梆肉葫蘆頭,生意火成馬了,裡外全滿,叫碗葫蘆頭,切斤梆梆肉,一定再配碗對門的惠記粉湯羊血,單走,舒服很,小南門裡不可多得的美食。
地址:下馬陵(柏樹林大田醫藥店旁)
車家巷槓子褲帶面
車家巷槓子褲帶面用的是楊陵蘸水面的吃法,基本四根就飽了。服務員用小盆端上來,還有一碗西紅柿、油豆絲的酸湯,酸湯內再調入油潑辣子和蒜泥。然後把麵條一根一根撈到碗裡吃。麵條扯得寬、薄、筋、光,湯酸辣可口,蒜香濃鬱,吃上幾根過癮。
地址:東門外東南角
王華峰肉夾饃
在西安也算是老潼關肉夾饃的代表之一了,饃是那種油旋餅,極其酥脆,輕輕一碰都掉渣渣,酥香可口,以餅來說在西安肉夾饃裡可以排到前三位。
地址:紅磚南路
玲玲涮牛肚
土門的涮牛肚,當屬玲玲和常姐家的最有名氣,玲玲幾十年前就是個小攤,一直到現在,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味道,很多小年輕圍著小攤吃牛肚。她家牛肚鮮嫩,豆皮也好吃,剛烤好的餅,熱呼酥脆,夾上被麻辣醬汁裹滿的牛肚和豆皮,狠狠的咬上一口,別提有多美了!
地址:豐登北路(近西電醫院)
鄭家包子
包子只有葷素兩種,都賣一塊一個,經濟實惠,去他家買包子的都是走批發路線的,一買都是十幾個。
地址:東新街
陳家燴菜
來吃飯的不止是慕名而來的吃貨還有住在附近的街坊鄰居,在充滿煙火氣息的小館子裡,經常會見到客人、老闆間相互點頭微笑,打兩句哈哈。牛肉丸子燴菜必點,去他家還得手提王家桶子雞。
地址:東新街56號
王家桶子雞
一家人經營的一個小攤,講究皮筋肉脆,吃的時候蘸上湯汁吃,咬到嘴裡頓時滿口留香。
地址:東新街
志亮灌湯蒸餃
灑金橋南段志亮灌湯蒸餃也是三十來年的老店,餃子個大,皮薄,味鮮,有牛肉韭黃餡、大蔥牛肉、芹菜牛肉三種,飯口時是出籠啥餡你就得吃啥餡,一般在他家能吃到芹菜餡的是個意外。
地址:灑金橋南段,安家小炒旁
文文烤肉
文文烤肉大皮院深處的一個名店。環境還是比較簡陋的,矮桌子加長條凳子,外地遊客可能會不太習慣這樣的搭配方法。但是真正的吃貨們在乎的只是味道,只要對味,神馬環境之類的早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地址:大皮院
芙蓉餅
來自安徽阜陽小吃,四張薄薄的餅加上豆芽和滷到入味的雞蛋豆皮等,非常神奇的捲成圓錐型,再淋上秘制的湯汁。雖然是路邊的小攤,位置幾經變更,但是味道依舊沒變。
地址:案板街美信手機城
賈五油糊餡
麥莧街上的賈五油糊餡,據說這種餡餅的做法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期間曾經一度失傳,只在少數回民在自己家裡享用。餡餅金黃髮亮,香氣四溢,層層酥脆,形似牛肉餅,又完全區別於牛肉餅。
地址:麥莧街中段
忘不了酸辣粉
北柳巷門師傅土豆片夾饃向南一家只有幾張凳子的小店,老闆又是廚師又是服務員,炸醬酸辣粉竟然很有重慶味道,9塊一份還帶個餅,價格也很合適。
地址:騾馬市 北柳巷口
回民街| 陝菜 | 肉夾饃 | 火鍋 |私房菜 | 美蛙炒菜 |胡辣湯|三鮮煮饃| 泡饃 | 小炒 | 涼皮早餐 | 面 | 葫蘆頭 | 粉湯羊血 | 烤肉 |牛肉拉麵臘牛肉 |酸湯水餃 | 水盆羊肉 | 早餐 | 唱歌 | 豬蹄包子 | 魚| 光華路 | 小南門 |振興路 | 石泉 |寶雞耀縣|涇陽 |高陵 | 三原| 渭南| 戶縣 | 蒲城 | 大荔藍田|臨潼 |周至 | 乾縣| 禮泉| 富平 | 鹹陽 | 楊凌華陰 |潼關|韓城 |澄城 | 合陽| 武功| 扶風 | 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