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散落在古羅馬城市角落的遺蹟都令人振奮。精美的雕塑、絢麗多彩的壁畫、偉大的文化和歷史,使古羅馬帝國至今仍是傳世經典。走在城市中,仿佛回到了過去,感受歷史,追求文化。兩千多年的帝國首都,一千年的基督教聖地,三顆文藝復興時期的明星在同一個城市競爭——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可以與羅馬的輝煌相提並論。聖喬凡尼教堂。聖喬凡尼教堂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相當大。
它是羅馬第一個基督教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於四世紀建造。大教堂旁邊的拉特蘭宮,曾經是教皇的住所,現在是羅馬教區。1929年2月11日,墨索裡尼在拉特蘭宮與教皇庇護斯·畢博的代表籤署了一項條約。該條約確定了義大利政府與教皇和羅馬教廷之間的關係。這是梵蒂岡作為主權國家的開端,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教堂內部寬敞寬敞。在中庭走廊的兩側,有耶穌十二門徒的石雕像。
馬傑奧爾聖母瑪利亞教堂。羅馬有大約80座教堂為聖母瑪利亞而建,馬喬是羅馬四大大主教教堂之一。從早期基督教到巴洛克晚期,這座教堂經歷了多次重建,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例如,室內裝飾是巴洛克風格,但鐘樓是羅馬風格。主廳寬敞通透,體現了巴西利卡(一個來自希臘的長廳)的優勢,創造了較大的空間,尤其是高側窗的採光,保證了主廳的亮度。聖彼得鐐銬教堂。
據說聖彼得死前一直被關在馬默爾丁的監獄裡。在他死後,這些鐵被送往君士坦丁堡,後來又被送回羅馬。教堂吸引人的還有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教皇儒略二世陵墓中的摩西雕像。作品表現的是在摩西獲得《十誡》後,從西奈山離開看到他的人民重新崇拜金牛時,失望、憤怒、憂慮和痛苦的那一刻表情。摩西右臂緊緊夾著《十誡》,雙眼怒目而視,雙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惡如仇的神態。據說當大師完成作品時,被其完美所打動,對著摩西說:「為什麼你不說話?」
米內瓦教堂。隱藏在建築物中間的是平淡無奇的米內瓦教堂,多米尼加教團的教堂。多米尼加教和方濟各教都是天主教會最著名的教派。這是羅馬唯一的哥德式教堂,四位教皇安吉麗克和聖凱薩琳長眠於此。內部的拱頂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藍色,非常漂亮。祭壇下面是聖凱薩琳的墳墓,她是天主教會最著名的女聖徒之一。教堂雖然看不見,但它門前有一個小正方形,裝著貝尼尼的作品,駱駝背上有大象的方尖碑。
萬神殿的南面。拉斯特維萊的聖母瑪利亞教堂。這座教堂不引人注目,而且年代久遠,但錯過它將是件憾事。羅馬第一座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教堂建於公元337年。最著名的教堂是半圓形的中殿,祭壇上鑲嵌著12世紀聖母加冕禮的馬賽克,這是一幅描繪聖母、基督和聖人坐在一起的黃金馬賽克。下面是13世紀畫家卡沃利的《聖母加冕圖》。整座祭壇金碧輝煌,這在教堂裡是罕見的。
聖安德魯教堂。祭壇上的人物不是通常的耶穌。原來,這座教堂的主角是聖安德魯。在聖經中,聖安德魯是聖彼得的兄弟,也是最早的使徒之一。據說他是在希臘的佩特雷,被羅馬統治者釘死在X形的十字架上殉難的,這種X形十字後來就成為了他的象徵。傳說一名天使命令一個希臘僧人把聖安德魯的遺骨重新埋葬在了世界的盡頭,也就是今天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當時羅馬人認為這裡是最接近世界盡頭的地方)。所以,對於基督教徒們來說,這裡一直被他們視作心中的聖地而對其敬仰有加。蘇格蘭的國旗更是被設計成了藍白相間的聖安德魯十字旗,即藍色背景上的白色X型圖案。」
當你在歐洲看到許多教堂時,你會不可避免地把它們與中國的寺廟進行比較。同樣的信仰,是精神的寄託。在國外有教堂,在中國有寺廟。但是去教堂和寺廟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人去教堂懺悔,中國人去寺廟行賄。進入教會是自由地聽講道,懺悔自己的靈魂,聽勸導和教育;而入寺則是花錢為佛燒香、籤證、求福、求平安、求財富、求晉升、求好運。
鬥獸場。集羅馬帝國的強大與智慧、繁榮與奢華、文明與血腥為一體的建築,即使是殘破的身影也足以讓世界驚嘆!羅馬鬥獸場是羅馬皇帝維斯帕先在公元72年為慶祝徵服耶路撒冷而建造的。花了八年時間才完成。羅馬圓形大劇場佔地約20000平方米。身臨其境的發現,任何角度的拍照,都無法表達發自內心的震撼。從外面看,57米高的外牆從底部到頂部都可以看到。
這些石頭是用鐵鉤連接起來的。三層各有80多個拱廊,保證了最裡外的走廊明亮通透。在二樓,你可以看到走廊裡石頭拱廊的厚度。鬥獸場的中心是一個橢圓形的角鬥場,長86米,寬63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大小。角鬥士臺下面有一個地窖,裡面養著野生動物和角鬥士。為了慶祝角鬥士戰場的完成,人們、人們和動物之間持續了100天的戰鬥,據說在這段期間有1萬多人(包括角鬥士、囚犯和奴隸),9 000多隻動物死亡。競技場是殘酷和悲慘的,但露天看臺是羅馬人的狂歡。
古羅馬文明是輝煌的,但也是血腥的,殘酷的,戰爭和擴張所維持的繁榮和奢侈註定是自我毀滅的。因此並不能說「鬥獸場興則羅馬興,鬥獸場衰則羅馬衰」,古羅馬鬥獸場的建成應該是古羅馬滅亡的開始。(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上方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