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時空轉換,行走在歷史之中

2020-12-18 燕霞在家鄉讀書

每一個散落在古羅馬城市角落的遺蹟都令人振奮。精美的雕塑、絢麗多彩的壁畫、偉大的文化和歷史,使古羅馬帝國至今仍是傳世經典。走在城市中,仿佛回到了過去,感受歷史,追求文化。兩千多年的帝國首都,一千年的基督教聖地,三顆文藝復興時期的明星在同一個城市競爭——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可以與羅馬的輝煌相提並論。聖喬凡尼教堂。聖喬凡尼教堂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相當大。

它是羅馬第一個基督教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於四世紀建造。大教堂旁邊的拉特蘭宮,曾經是教皇的住所,現在是羅馬教區。1929年2月11日,墨索裡尼在拉特蘭宮與教皇庇護斯·畢博的代表籤署了一項條約。該條約確定了義大利政府與教皇和羅馬教廷之間的關係。這是梵蒂岡作為主權國家的開端,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教堂內部寬敞寬敞。在中庭走廊的兩側,有耶穌十二門徒的石雕像。

馬傑奧爾聖母瑪利亞教堂。羅馬有大約80座教堂為聖母瑪利亞而建,馬喬是羅馬四大大主教教堂之一。從早期基督教到巴洛克晚期,這座教堂經歷了多次重建,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例如,室內裝飾是巴洛克風格,但鐘樓是羅馬風格。主廳寬敞通透,體現了巴西利卡(一個來自希臘的長廳)的優勢,創造了較大的空間,尤其是高側窗的採光,保證了主廳的亮度。聖彼得鐐銬教堂。

據說聖彼得死前一直被關在馬默爾丁的監獄裡。在他死後,這些鐵被送往君士坦丁堡,後來又被送回羅馬。教堂吸引人的還有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教皇儒略二世陵墓中的摩西雕像。作品表現的是在摩西獲得《十誡》後,從西奈山離開看到他的人民重新崇拜金牛時,失望、憤怒、憂慮和痛苦的那一刻表情。摩西右臂緊緊夾著《十誡》,雙眼怒目而視,雙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惡如仇的神態。據說當大師完成作品時,被其完美所打動,對著摩西說:「為什麼你不說話?」

米內瓦教堂。隱藏在建築物中間的是平淡無奇的米內瓦教堂,多米尼加教團的教堂。多米尼加教和方濟各教都是天主教會最著名的教派。這是羅馬唯一的哥德式教堂,四位教皇安吉麗克和聖凱薩琳長眠於此。內部的拱頂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藍色,非常漂亮。祭壇下面是聖凱薩琳的墳墓,她是天主教會最著名的女聖徒之一。教堂雖然看不見,但它門前有一個小正方形,裝著貝尼尼的作品,駱駝背上有大象的方尖碑。

萬神殿的南面。拉斯特維萊的聖母瑪利亞教堂。這座教堂不引人注目,而且年代久遠,但錯過它將是件憾事。羅馬第一座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教堂建於公元337年。最著名的教堂是半圓形的中殿,祭壇上鑲嵌著12世紀聖母加冕禮的馬賽克,這是一幅描繪聖母、基督和聖人坐在一起的黃金馬賽克。下面是13世紀畫家卡沃利的《聖母加冕圖》。整座祭壇金碧輝煌,這在教堂裡是罕見的。

聖安德魯教堂。祭壇上的人物不是通常的耶穌。原來,這座教堂的主角是聖安德魯。在聖經中,聖安德魯是聖彼得的兄弟,也是最早的使徒之一。據說他是在希臘的佩特雷,被羅馬統治者釘死在X形的十字架上殉難的,這種X形十字後來就成為了他的象徵。傳說一名天使命令一個希臘僧人把聖安德魯的遺骨重新埋葬在了世界的盡頭,也就是今天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當時羅馬人認為這裡是最接近世界盡頭的地方)。所以,對於基督教徒們來說,這裡一直被他們視作心中的聖地而對其敬仰有加。蘇格蘭的國旗更是被設計成了藍白相間的聖安德魯十字旗,即藍色背景上的白色X型圖案。」

當你在歐洲看到許多教堂時,你會不可避免地把它們與中國的寺廟進行比較。同樣的信仰,是精神的寄託。在國外有教堂,在中國有寺廟。但是去教堂和寺廟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人去教堂懺悔,中國人去寺廟行賄。進入教會是自由地聽講道,懺悔自己的靈魂,聽勸導和教育;而入寺則是花錢為佛燒香、籤證、求福、求平安、求財富、求晉升、求好運。

鬥獸場。集羅馬帝國的強大與智慧、繁榮與奢華、文明與血腥為一體的建築,即使是殘破的身影也足以讓世界驚嘆!羅馬鬥獸場是羅馬皇帝維斯帕先在公元72年為慶祝徵服耶路撒冷而建造的。花了八年時間才完成。羅馬圓形大劇場佔地約20000平方米。身臨其境的發現,任何角度的拍照,都無法表達發自內心的震撼。從外面看,57米高的外牆從底部到頂部都可以看到。

這些石頭是用鐵鉤連接起來的。三層各有80多個拱廊,保證了最裡外的走廊明亮通透。在二樓,你可以看到走廊裡石頭拱廊的厚度。鬥獸場的中心是一個橢圓形的角鬥場,長86米,寬63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大小。角鬥士臺下面有一個地窖,裡面養著野生動物和角鬥士。為了慶祝角鬥士戰場的完成,人們、人們和動物之間持續了100天的戰鬥,據說在這段期間有1萬多人(包括角鬥士、囚犯和奴隸),9 000多隻動物死亡。競技場是殘酷和悲慘的,但露天看臺是羅馬人的狂歡。

古羅馬文明是輝煌的,但也是血腥的,殘酷的,戰爭和擴張所維持的繁榮和奢侈註定是自我毀滅的。因此並不能說「鬥獸場興則羅馬興,鬥獸場衰則羅馬衰」,古羅馬鬥獸場的建成應該是古羅馬滅亡的開始。(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上方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羅馬,行走在歷史之中的城市——歷史中心區
    羅馬(義大利語:Roma,英語:Rome)坐落在義大利半島西岸中部、臺伯河(Fuime Tevere)下遊的丘陵平原上,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裡,市區跨臺伯河兩岸。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城中擁有古羅馬各種珍貴歷史遺蹟。
  • 希臘阿提卡:行走在雅典的時空轉換之間
    從收羅希臘各個文明藏品的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以及現代風格的新貝納基博物館,行走到舉世矚目的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再漫步到熱鬧的普拉卡街區,我仿佛在一天之間從公元前幾千年回到了現代都市,體驗了一場無比神奇的雅典時空之旅。1超級多美到哭的黃金和雕像都在這裡!
  • 秦兵馬俑 古羅馬神像跨越時空「相聚」北京
    展館文物  秦始皇陵兵馬俑和古羅馬的阿多尼斯神像,這兩件原本分屬於2000多年前東西方兩大帝國的「見證物」,今天跨越時空相聚於同一個展廳。《秦漢——羅馬文明展》7月30日上午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開幕,來自中國和義大利70餘家博物館的489件珍貴文物同場亮相。  此次展覽是呈獻給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文化盛宴,也將是2010年義大利中國文化年的開幕慶典項目。
  • 《秦漢-羅馬文明展》:兩大文明跨時空「對話」
    中方的211件(組)展品,來自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的61家文博單位;意方的278件(組)展品,來自義大利羅馬、那不勒斯、龐貝等地區10家博物館。展品將展示兩大帝國古老的文明、悠久的歷史、不同的文化特質及其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展覽分為六個部分  展覽分為6部分。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羅馬:花神芙羅拉跨時空的問候和遲到的歷史
    艾倫.坡這最後一句詩儘管有多種譯法和理解,有人說應是:「宏偉即羅馬」,也有人理解為:「壯麗屬於羅馬」。無論如何,將「羅馬」與宏偉、壯麗這樣的形容詞彙掛鈎,早已成為人們心中的共識。,這些城市廣場與建築物本來所蘊含深刻的宗教與歷史內涵以及現實中緊張的歐洲政治局勢,被赫本與派克的奇遇記所消解,演繹出一段經久不衰的現代童話。
  • 古羅馬鬥獸場思考
    條條大路通羅馬,據說西方人都這麼說。斯巴達克斯起義,小時候我們讀過這一課。西歐之行,我們直奔義大利首都羅馬,儘管早就做足了功課,但當我們鑽出地鐵,迎面看到全世界都熟悉的古羅馬鬥獸場的斷臂殘牆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如此規模,如此巍峨,現代與古代如此近距離,這時空實在讓我們一下子難以轉換過來。
  • 旅遊:羅馬廢棄的羅馬天主教堂,五彩斑斕地在灰濛濛之中閃爍著
    旅遊:羅馬[ 廢墟紀元 ] 廢棄的羅馬天主教堂導語:開了七八個小時的車;從停車的地方徒步了半小時;翻柵欄,鑽地洞,爬進地下室後,我們距離目的地還有不足十米。垂直距離十米。在我們頭上大約十米處,有一座曾紅極一時的羅馬天主教堂,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這座羅馬天主教堂建於1850年,以12扇精妙的彩繪玻璃柳葉窗而聞名。被刷成亮綠色的天頂,和一個巨大的、直徑2米的玫瑰窗不僅為人稱道,更曾出現在眾多電影之中 。只需往上爬十米。
  • 古代羅馬和現代義大利之間的歷史你知道麼
    這個傳說被羅馬人深信不疑,至今還有一座母狼的塑像被高高供奉在古羅馬廣場的高坡之上,下面有兩個吃奶的小人兒,正是這個美麗故事的形象記當黃河長江流域的東周列國正殺得難解難分之時,位於地中海之中的亞平寧半島卻已經建立了共和國。元老院、公民大會、選舉這些具有民主雛形的權力形式幾乎成為了幾千年後現代國家的基本準則。
  • 陪古羅馬人過一天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正在發生的歷史,二者之間的聯繫本來就很好理解。然而,這種歷史與現實的交融,究竟應該如何實現?在這一問題上,有些人試圖用現代流行通俗的語言去解說歷史,但卻只導致了歷史的庸俗化;有些人則試圖將一些所謂的歷史經驗應用於現代社會之中,結果卻顯得牽強附會。可以說,他們都沒有找出歷史與現實的真正交匯之處。那麼,歷史與現實的交融點究竟何在?
  • 穿行太行自然經緯,穿越井陘歷史時空丨行走回顧5
    行走在海拔不斷增高的井陘古驛道上,兩旁樹木蔥鬱,樊老師問:為什麼這個驛道的名字與秦始皇有關?徐文婕:車馬行經此處逐漸壓出深深的溝壑,當車轍深到影響馬車行進時,又會有人將路面剷平至車轍的高度。反覆如此,路面就變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高度。
  • 德國歷史名城之特裡爾:德國的羅馬古城
    特裡爾集市廣場——羅馬外的「羅馬」,時代變遷不變的榮光——作為德國最古老的城市,最初是羅馬帝國的大都市,留下了6處恢弘的羅馬古蹟;漫步城中,也不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築瑰寶。11世紀,曾經有名為西蒙的僧人再次隱居,死後被尊為聖徒,人們為紀念他在黑門內建造了兩座教堂一直存在好幾個世紀;中世紀,這座恢弘的羅馬城門,被黑色汙染物所覆蓋,砂巖灰褐色的樣子被黑色掩蓋,成為了對這座城門最嚴重的破壞;19世紀初,拿破崙下令拆除這裡的兩座教堂,試圖恢復尼格拉門舊日模樣;如今,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於這一歷史古蹟的保護和修繕。
  • 羅馬建城的歷史書寫與羅馬人身份認同構建
    這些構建帶有為羅馬國家和民族辯護的色彩,同時培育了以義大利人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情感。  羅馬早期歷史因為缺乏文字材料處在迷霧之中,但是公元前1世紀的古代作家卻都完整地敘述了建城歷史。他們一致認為,羅馬城市第一個建立者是羅慕路斯,他和孿生兄弟勒莫斯(Remus)是戰神馬爾斯和維斯塔貞女西爾維婭(Rhea Silvia)的兒子。
  • 品味東西日常,講述溫暖的絲路故事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收官
    地域、氣候和人文的差異構建起東西方不同的文明光輝歷史,而不同的文化底色更被蘊藏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相比於今年年初在央視等播出的第一季節目,《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更側重於「輕表達」,這不止體現在體量上的「輕」,更在於話題和敘事的「輕」。在《從長安到羅馬》一以貫之的「雙城記」平行視角下,長安與羅馬兩個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透過飲食、穿著、建築等濃縮於鏡頭之中,得以生動而具象化呈現。
  • 羅馬的歷史都是編造的傳說嗎?
    但是,之前章節中有關羅馬建國以及君主的故事,有多少是真實的?這實在難以確定,但問題似乎有兩個答案:有一些很少,有一些則很多。 羅馬人自己認識到傳統中有些成分是不能相信的。李維以原諒的口吻說:「一些古老故事有比較多詩歌的魅力,而非完整的歷史記錄。」
  • 羅馬簡史:義大利羅馬的歷史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梵蒂岡和教皇的所在地,曾經是一個廣闊的古老帝國的中心。這仍然是歐洲文化和歷史的焦點。公元前500年羅馬共和國和帝國國王被一個持續了五個世紀的共和國所取代,看到羅馬統治擴展到了周圍的地中海。羅馬是這個帝國的中心,其統治者在奧古斯都統治後成為皇帝,他於公元14年死亡擴張,直到羅馬統治歐洲西部和南部,北非和中東部分地區。因此,羅馬成為大量花費在建築物上的豐富文化的焦點。
  • 新「士人精神」:時空坐標之中,找到你的位置
    在時空坐標之中找到你的位置中國文化所給予我們的可能性是當你突破小我的時候,就會上升到一個更大的我,我把它叫做正於性。每個人其實都是在無窮的時間之流裡面,你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有限之生命是在無限的時間之中,這個其實會激發你的某種感慨,這個是生死之感慨和古今之感慨會交合在一起。如果它上升到理性的層面就能夠形成歷史觀,你可以在歷史上找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其實是你的同類、是你的精神知己,這在現實社會之中是很難遇到的,但是在古今這一條時間軸上會找到他的存在。
  • 塞哥維亞美麗的「羅馬古城」
    塞哥維亞(Segovia)位於西班牙首都馬德裡以北,始建於公元80年的羅馬時期,故稱「羅馬古城」。
  • 行走在時空的幽徑中——陳發祥
    2017級MBA新生將在9月份分兩批次開展,為預熱此項活動,也為廣大同學提前了解徽州、徽文化、徽商歷史,將陸續推介陳發祥老師關於徽州的系列文章,此為第二篇,敬請關注!圖一:徽杭古道入口  來源:網絡2006年4月23日清晨,初春微冷的細雨中,我第一次從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出發,徒步三個半小時,在矛草鋪滿青石的徽杭古道上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古道行程。
  • 無敵外掛傍身,他行走萬界收穫雷法、靈姬、妖刀……時空穿梭文
    無敵外掛傍身,他行走萬界收穫雷法、靈姬、妖刀……時空穿梭文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包桑想讀書,小說已經成為眾多書迷打發時間的娛樂方式了,看到有喜歡的小說就會投入進去,有人說看不同的小說就像是在經歷不同的世界,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四本小說!其中第四本:無敵外掛傍身,他行走萬界收穫雷法、靈姬、妖刀……時空穿梭文!
  • 漫步羅馬的歷史中心
    我曾經四次遊歷羅馬,都是自由行,每次都是住在羅馬歷史中心,我對羅馬街道的熟悉程度超過我對北上廣的熟悉程度。雖然羅馬有點髒亂差,但羅馬對旅遊者仍然有很強的吸引力,用餘秋雨的話說:全世界所有城市,只有羅馬配的上「偉大」這個稱號。在我看來,羅馬是一座歷史、藝術的城市。這是羅馬的市樹:羅馬松(義大利語發音是「碧諾」)。從羅馬經常乘坐計程車到市中心48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