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喜歡吃火鍋,這一點應該是沒有任何疑問的。因為對於火鍋的熱愛,使得很多重慶人也有了關於火鍋的「規矩」。
在重慶,只有麻辣牛油火鍋才能被稱為火鍋,而其他的,則一律被稱為湯鍋。
不過,重慶一直都是一座開放而包容的城市,面對外來的火鍋也是如此。然而,海底撈火鍋卻變成了例外。
在海底撈沒有入駐重慶前,大家說海底撈不可能在重慶開店。
而海底撈入駐重慶之後,「抵制」海底撈,似乎又成為了一種老重慶人應有的基本「素養」。
要是說你自己喜歡海底撈,就會有人反駁:一看就不是重慶人,重慶人才不會去吃海底撈。
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目前,海底撈在重慶已經開出了4家門店,並且還在保持著繼續開店的勢頭。
雖然火爆程度不一,但是排隊也是常事。這樣的實際經營狀況,已經很好地反駁了這些反對者。
在眾多的反對意見當中,很多其實都是不理智的。
觀點之一,海底撈味道不好,這當然是沒問題的,因為大家各自的口味喜好差異是存在的。
不過,這其中有很多人其實根本就沒有吃過海底撈,卻一口咬定海底撈味道不好,還說:沒有吃過就不能評價?
既然沒有吃過,那麼這個不好吃的結論又如何得來?整合網友的評價,但是這並不是你自己的實際體驗。
觀點之二,海底撈是外國火鍋,這就已經帶有明顯的偏見和敵對意味。
因為海底撈的老闆已經移民新加坡,所以很多人將海底撈等同於新加坡火鍋:外國人的火鍋,一定不吃。
如今都已經2020年了,世界早就是個地球村了,大家日常使用的產品,都是全球合作的產物,這個時候還要抵制外國產品?
而且,海底撈可是發源於四川簡陽的火鍋,實實在在的本土品牌。
當然了,很多人還是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
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他們實際體驗過海底撈,包括服務和味道,都有各自的評判,並不是一味吹捧,也不會刻意貶低,只要能夠滿足他們對於餐飲的要求,就足夠了。
關於海底撈的討論,一直是網絡上的熱點,特別是它進入重慶之後,大家的反應尤為突出和明顯。
不過,大家似乎都已經忘記了,海底撈也只不過就是一個餐飲連鎖店,和其他的餐飲一樣,總能夠找到它自己的目標人群。
大肆吹捧海底撈,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它的確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不管是服務還是口味。
而刻意貶低海底撈,也同樣沒有必要,海底撈的出現,可能侵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又或者挑戰了重慶人對於火鍋的認知,但是總得是個合理的「抵制」理由才行。
火鍋,真的就是一個龐大的品類,而重慶的麻辣牛油火鍋只是其中之一。當重慶這座城市變得如此包容,接納了五湖四海的朋友,難道還容不下幾家海底撈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