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大埔縣高陂鎮的黨溪村唐溪自然村,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村落,它同時又是當地著名的僑鄉。
村子裡,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和周圍的青山綠水相得益彰。這裡雲集了名人祖居、典型的客家風格建築以及20多處人文景觀。是一個特別適合文化休閒的「廣東省古村落」。
村裡有一座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223平方米、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的客家民居,名為「中翰第」。這座客家民居,是一座硬山頂、磚木結構的三合院,總面寬有16.3米、總進深有11.2米。屋子的主人,是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公和他的兄弟。所以,大埔縣的黨溪村,被稱為李光耀的祖居地。
大門的兩側及山牆頂,都繪有人物墨畫,山水花鳥等彩畫。這些繪畫造型各異、形態逼真,流暢的線條、精細的畫工,堪稱為一件件絕美的藝術品。
中翰第屋內共有8間房間。門廳與上廳之間,是用天井相隔的。門廳的繞梁上有簡易的木刻,上廳寬敞明亮。最令人稱奇的是,房間內的窗戶,竟然全是用花崗巖石雕鑿而成的。
村子裡的另一側,有一座客家建築風格的李光耀紀念館。它佔地面積900平方米、建築面積有1220平方米,共分兩層樓、四個展廳,用圖片、文字、展板、雕塑和場景等表現形式,多角度的講述了李光耀先生的事跡。
李光耀紀念館,是一座客家民居風格的兩層建築 。以典型的客家建築風格搭配上展示內容,並融入了中式園林和後現代展示手法。讓遊客在參觀的時候,覺得賞心悅目。
李光耀紀念館的第一層為一、二展廳,分別展示了李光耀個人發展史和他的家庭成員的簡介,以及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等。第二層是三、四展廳,分別展示了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的發展史,以及李光耀觀世界等內容。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在新加坡,祖籍是廣東梅州大埔縣高陂鎮黨溪村人。他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後來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深造。1959年首任新加坡總理,在任總理30餘年,把新加坡建設成了繁榮富強的國家。
這座已有202年歷史的「璧合樓」,主人叫李立群,是一座方形圍樓。這座客家民居,坐西北向東南、樓高兩層,是磚石混合結構,佔地面積有199.4平方米。璧合樓的大門用的是石門框建成,門額上書「璧合樓」三個大字。整座建築的風格是客家風格與潮汕風格相交替,裝飾的比較樸素簡單,但是,卻反映了大埔傳統民居類型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璧合樓中軸對稱,一樓上堂為客廳和祝奉祖先之用,中間上下堂也是用天井相隔,一樓還設有木梯上二樓。
走進璧合樓內,可以看到左右迴廊連接著橫屋。
我一人一車一狗自駕房車,來到了大埔的黨溪村,受到了璧合樓後人的熱情接待。一頓家常的客家飯,卻傾注了濃濃的客家情誼,一頓家常的客家飯,我卻吃出了最美的味道。多說客家人是最好客的,我在這裡深切的感受到了。
在黨溪村,我看到了一座座老房子、品嘗了地道的客家飯、認識了一群熱情好客的客家人、聆聽村裡的老人講那過去的故事!我在旅途故事,有了這樣一段精彩的經歷,值得回味!
我在這個廣東省的古村落裡,因為喜歡這裡的山、喜歡這裡的水,更喜歡這裡的人和故事,靜靜地在這裡待了三天兩夜。啟程出發下一站,是為了下一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