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僑興債」被罰5.2億,現變身國有大行!郵政儲蓄怎麼做到的?

2020-12-12 富豐財經

中國的銀行體系一直十分固定,而現在這一穩定局面被打破。打破這一局面的正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近日,相關部門發表了2018年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名單中,中國郵政儲蓄首次被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

眾所周知,我國銀行的穩定體系保持不是一天兩天了。其中三家政策性銀行與五大國有銀行最為出名。我國三大政策性銀行分別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以及中國進出口銀行。而五大行就是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中農工建交」了。而現在五大行終於變成了六大行。

郵政儲蓄正式躋身國有大行

作為繼交通銀行之後成功躋身國有大行隊列的一家銀行,歷史可追溯到1919年的郵政儲蓄可謂世紀媳婦熬出了頭。其機構類型也終於由「儲蓄銀行」轉變為「國有大型銀行」。也就是說,從今年起,郵政儲蓄正式變身了。

看起來如此年輕的郵政儲蓄實際上已有百年歷史了。從原來的郵政儲金局到現在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郵政儲蓄不僅見證了我國銀行業的發展,自身更是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1919年成立的郵政儲金局的業務為儲金業務。在建國初期,其儲蓄業務暫停,主要辦理匯兌業務。到1986年其儲蓄業務重新復辦。

2007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才正式成立,而中國郵政集團也正式開啟全資控股時代。隨後,郵政儲蓄銀行又引進了不少國際相關合作者,以451億元的融資實現了其股權的多元化。2016年9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在港掛牌上市。正是其商業化的改革使得郵政儲蓄位列國有六大行。

郵政儲蓄的「脫胎」之路

都說郵政儲蓄是世紀媳婦熬出頭,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那麼,為何郵政儲蓄步入國有大型銀行如此困難呢?和一般的商業銀行不同,郵政儲蓄的業務功能相對於來說更加單一,加上其成立的歷史背景等原因,其轉型之路也是十分困難。

郵政儲蓄原本的機構類型為儲蓄銀行,這與其業務息息相關。因為在一開始,郵政儲蓄只是吸收儲蓄資金再轉存於人民銀行,也是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才衍生出自營貸款等業務。正是由於其逐步完成向現代化商業銀行的過渡,現今的商業銀行監管指標才對其適用,才有今天躋身「六大行」的盛況。

除了自身業務的完善以外,郵政儲蓄的實力才是真正讓其成為國有大型銀行的關鍵。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三季度末,其總資產金額為93508.57億元,略低於交通銀行93915.37億元的資產總額。除了優秀的資產情況外,其經營狀況才是重頭戲。

其營收已經超過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淨資產收益率在六大行中以14.6%位居第二。而其不良率更是僅有0.88%,在六大行中為最低,其不良貸款金額同樣為最低。

除此以外,現今的郵政儲蓄更是我國商業銀行中營業網點最多、覆蓋面最廣的銀行。目前,郵政儲蓄的營業網點已經超過4萬個,服務的客戶數量更是達到5.65億戶。相對於其他5大行而言,郵政儲蓄營業網點的70%都分布於縣域地區。和其他在縣域地區難以找到服務網點的銀行一比,郵政儲蓄的客戶基礎自然更加廣泛。

民企融資帶來的銀行大考

相較於郵政儲蓄榮升六大行,最近發布的關於全面支持民企融資的文件才是重頭戲。其中關於商業銀行的核心要點寫到:商業銀行要不斷完善相關考核機制,從而制定對民企的年度服務目標從而加大相關激勵力度。

根據這點來看,對民營企業的相關人員及分支機構進行考核對郵政儲蓄將會是一大考點。對民營企業的徵信質量進行綜合考核的同時,不良貸款的考核容忍度還在提高。而且,近期我國開始鼓勵提高民營企業的貸款比重。

參考此前相關監管機構對於儲蓄銀行的罰款來看,在其被列入國有大行的第二天,就由於徵信業務的違規被罰款272萬元。在這之前,郵政儲蓄還被相關監管機構因「僑興債」而被沒收加罰款5.2億元。可見此後對民企的放款,將成為郵政儲蓄的官方大考,郵政儲蓄可得小心了。

不過這場官方大考對於中國郵政來說也是一碟小菜。隨著呂家進前往交通銀行履職,中國郵政儲蓄的董事長一職暫由張學文代理。隨著中國郵政儲蓄未來新董事長、行長的到來,郵政儲蓄也將迎來新的輝煌。

相關焦點

  • 「僑興債」兌付案罰沒超20.68億
    近日,銀監會公布了「僑興債」違規擔保案件涉及的13家出資機構的處罰結果。  債市觀察綜合報導  2017年12月29日,銀監會依法查處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件出資機構。據相關媒體報導,繼廣發銀行之後,「僑興債」違約事件中的其他金融機構也受到重罰。銀監會昨晚發布通告稱,依法對涉及該案的13家出資機構作出行政處罰,罰沒金額合計13.41億元。
  • 為僑興債先行賠付被罰 浙商財險原本違規違法
    【財新網】(記者 楊巧伶)繼銀監會對僑興私募債違約當事方之一廣發銀行開出7.22億元史上最大罰單後(財新網「廣發銀行因僑興債被罰7.22億 銀監會開史上最大罰單」),保監會近日亦對僑興私募債違約當事方之一浙商財險開出罰單。
  • 廣發銀行僑興案共罰沒近21億:21家涉案機構通通不放過!
    繼廣發銀行因僑興債被重罰7.22億元後,又有13家出資機構被罰。12月29日,銀監會網站發文稱,近日,銀監會又依法對涉及該案的13家出資機構作出了行政處罰,包括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恆豐銀行、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吉林環城農村商業銀行、吉林舒蘭農村商業銀行、吉林永吉農村商業銀行、吉林蛟河農村商業銀行、吉林公主嶺農村商業銀行、吉林乾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
  • 廣發銀行因僑興債被罰7.22億 僑興集團稱生產正常
    銀監會查明,這是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員工與僑興集團人員內外勾結、私刻公章、違規擔保案件。而查明的案件規模也遠超10億元私募債,涉案金額約120億元。銀監會對廣發銀行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罰,對廣發銀行總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罰沒合計7.22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1.75億元,並處以3倍罰款5.27億元,其他違規罰款2000萬元。
  • 浙商保險踩雷「僑興債」且被罰超百萬 總經理空缺四年多累虧超21億
    「僑興債」事件帶給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保險」)的虧損仍在繼續。據浙商保險公布的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浙商保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3.73億元,同比縮減28.29%;淨虧損2573.48萬元。
  • 國有大行一把手「再落一子」,郵政集團總經理張金良「親掌」郵儲銀行
    張金良現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此前曾任中國光大銀行行長,更早前在中國銀行工作多年。目前,張金良的任職資格尚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中國銀保監會」)核准。新任「掌舵人」張金良去年7月,郵儲銀行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國華調任中國聯通總經理後,郵儲銀行董事長一職已空缺近8個月。
  • 天津濱海農商行上半年淨利潤下降超80% 曾因「僑興債」一案被罰1...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兮 北京報導曾身陷「僑興案」的天津濱海農商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似乎不太「好看」。數據顯示,天津濱海農商行2016年淨利潤為8.65億元,到2017年則下降為5.04億元,同比減少 3.61 億元,減幅 41.73%。2017 年實現營業收入 21.22 億元,較上年下降46.34%。
  • ...廣發銀行因僑興債收到天價罰單,銀監會痛斥性質惡劣,僑興集團...
    1999年,僑興環球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個到美國上市的民營企業。他早就看到深圳電話機行業在沒落,深圳電話機廠批量倒閉,於是積極轉型到手機行業。他還善於利用資本市場,2002年,僑興旗下的僑興環球利用在納斯達克募集的3.2億(合計人民幣)完成控股CECT手機,2002年收購中電通訊,2007年也在美國上市。
  • 「僑興債」餘波難了浙商財險再虧8億 非車新業務偷步罰單一張
    2018年四個季度,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為-0.53億元、-1.17億元、-2.81億元、-3.42億元,虧損額呈現逐季擴大趨勢。受僑興債違約事件牽連,浙商財險2017年二季度末的核心能力充足率和綜合能力充足率分別為45.4%和90.79%,均嚴重不符合監管要求。當年9月20日,該公司收到原保監會的監管函,責令其儘快注資完成擴股工作。
  • 怎樣疏解僑興債違約「堰塞湖」
    這本是該案件中一個最強的保證責任,可就這看似簡單而又不可能出現的違約風險、更不會讓廣大投資者愁腸刮肚的僑興債,卻最終出了么蛾子。稍加梳理便會發現,僑興債延宕至今,其實是由僑興集團逃避責任一手醞釀的債市風險「堰塞湖」。筆者這麼說,並非要醜化哪家企業或哪個企業家,明擺著的事實無須辯駁。
  • 欠銀行1.7億元 「僑興債」當事公司又爆出「欠款門」
    結果僑興電信、僑興電訊兩家公司未按時清償所有債務,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向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僑興電信、僑興電訊以及僑興電子作為共同違約人償還債務。  沒錯,僑興電信和僑興電訊這兩家公司就是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僑興債違約事件的「當事人」。  1。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部市場數據外幣債等相關數據採購項目成交結果...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部市場數據外幣債等相關數據採購項目成交結果公告2020-09-28來源:中國郵政網  項目名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部市場數據外幣債等相關數據採購  項目  採購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採購內容:外部市場數據外幣債等相關數據。
  • 中國郵政和中國郵政儲蓄的區別
    公司性質區別一、中國郵政公司中國郵政全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一個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管理國有獨資公司,負責中國內地的郵政業務,實行「政企分開」的管理體制並接受國家郵政局的業務監管
  • 郵政儲蓄銀行和中國郵政區別_兩者有什麼關係?_中公網校
    >中國郵政公司為國務院授權投資機構,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義務。財政部為中國郵政公司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經國務院批准,自2015年5月1日起,中國郵政公司由現行的母子公司兩級法人體制改為總分公司一級法人體制,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市、縣設置郵政分公司。
  • 郵政儲蓄5萬存一年利息多少?郵儲銀行存款利息怎麼計算?
    郵政儲蓄5萬存一年利息多少?  「整存整取(一年)利率為3.5%, 所以,5萬元死期一年的郵政儲蓄利息是:50000*3.5%*1=1750 元。  根據利率表,以此類推,5萬元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的總利息分別為:4400元(每年2200元),7500元(每年2500元),13750元(每年2750元)。」
  • 排險理財創新:僑興債事件觸到互金創新痛點
    「有雷區不可怕,關鍵要做好風險預案」。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隨著相關監管灰色地帶的清理,僑興債事件能否成為金融創新監管亡羊補牢的契機?諸受訪人士認為,這才是條分縷析僑興債事件的意義所在。  投資者「被違約」  「1月5日我的個人貸產品到期了,但一直顯示贖回中,一問招財寶客服,才知道和僑興私募債違約有關。
  • 浙商財險認賠僑興債 誰將是最後的債主?
    2016年12月30日,《華夏時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廣發銀行和浙商財險分別在當地報案後,目前浙江省經偵部門和廣東省經偵部門正在聯合辦案,僑興債發行方母公司僑興集團董事長吳瑞林目前已被廣東惠州警方傳喚。有消息稱廣發銀行惠州分行有員工被警方帶走,本報記者多次致電該分行相關部門,但電話要麼沒人接,要麼接了對方稱相關人員不在,自己只是幫忙接來電。
  • 浙商財險因僑興案被罰121萬,一年不得開展保證保險新業務
    監管部門對於僑興違約債一案中最後一個涉案機構的處罰塵埃落定。據澎湃新聞了解,本次「敲打」正是針對此前浙商財險在僑興私募債中違規提供保證保險的處罰。僑興債違約案始於2016年12月,當時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的2家公司在「招財寶」平臺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無法兌付,該私募債由浙商財險提供保證保險,但該公司稱廣發銀行惠州分行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最終,事情以提供保證保險的浙商財險承擔了賠償責任收尾。
  • 銀保監會對僑興案處罰 廣發銀行前董事長行長被警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銀保監會啟動僑興案後續處罰,廣發銀行時任董事長行長被警告10月12日,銀保監會披露對廣發銀行原董事長董建嶽、原行長利明獻的兩張罰單。上述廣發銀行惠州分行爆發的違法違規擔保案即此前轟動一時的僑興案。2016年12月20日,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的2家公司在「招財寶」平臺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無法兌付,該私募債由浙商財險公司提供保證保險,但該公司稱廣發銀行惠州分行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之後10多家金融機構拿著兜底保函等協議,先後向廣發銀行詢問並主張債權。
  • 三家國有大行行長相繼履新 銀行業高管跨行、跨界任職成常態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新年伊始,國有大行高層頻頻出現人事變動。據農業銀行1月7日晚公告,因年齡原因,目前已是"超齡服役"的周慕冰請求辭去該行董事長等職務。董事會選舉谷澍為公司董事長,並同時擔任該行董事會戰略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主席。據此前工商銀行1月5日公告,因工作變動,谷澍辭去該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