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即位後遷都北京,修建了舉世矚目的宏偉宮殿——故宮博物院。事實上,在南方,朱棣還修建了明代武當山皇室廟道教建築社區。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武當山古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孿生」文化遺產。它們是代表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文化遺產,由同一個皇帝、同一批建築大師、同一個30萬人、同一個建築理念和風格,分布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兩個不同的地方。
武當山不僅具有與紫禁城相同的建築風格和裝飾風格,而且具有與紫禁城相同的真實武術造像。在那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紫禁城秦安殿的文章,是獻給真武皇帝的。
當然,武當山與紫禁城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不僅僅在這裡。明朝永樂皇帝朱棣高度讚揚道教,並將其列為民族宗教。當時,武當山也成為中國最繁華的皇家道教中心。如今,武當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沒有人知道它在國內外的美麗景色。
朱棣派人修築武當13年來,武當共有33組建築,從軍州市(今丹江口市)的靜樂宮到天柱峰的金頂,連接完整而雄偉。吉甸堂寺廟2萬多座,總面積160萬平方米,是紫禁城72萬平方米的兩倍多。形成了巨大的道教建築群,形成了「北建紫禁城,南建武當」的氣勢。
明朝創始人朱棣十分重視武當山的建設。為確保建設工作有序進行,他還建立了多達400人的指揮系統。他在北京建造了一座純銅宮殿,並用黃金裝飾。金殿鑄造完成後運至武當山。這座金殿為武當山的建築群增添了濃厚的皇家色彩。
後來,明成祖賜武當山為「泰和大山」。使武當山在當時的「五嶽」之上,成為「世界第一名山」。朱棣還在武當山修建了一座玉虛宮,按照故宮博物院的格局,稱之為「南宮博物院」。因為故宮分為都城、皇城和故宮(紫禁城);玉虛宮分為外城、內城和紫金城。
在武當山眾多建築中,紫金城是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紫金城又稱皇城和紅城。天柱峰環繞。它是以金殿命名的。它是一座圍繞天柱山頂而建的城牆,四周環繞著金殿。這是明朝開國元勳朱棣根據其居住地為世界上的真武皇帝建造的「紫禁城」。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體現了紫金城在當時的地位。紫禁城有太和宮,武當山有太和宮。這是一座位於武當頂上的道教宮殿。它與明代皇家建築風格巧妙地排列在一起,突出了神權至上的理念。路宮是一座宏偉的建築,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
儘管歷史風雨交加,這些器物斑駁,但精湛的工藝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天柱峰上的金殿被稱為太和殿正殿,太和殿始建於北京,後遷至武當山。宮中真武銅像鍍金,重一萬斤。武當金殿真武鍍金像據說是根據朱棣的外貌和身軀製作的。
它是武當山的精華和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支持下達到鼎盛的象徵。站在金頂,會有一種無形的震撼,讓人驚心動魄,敬畏自然而來。巍峨的武當山,宮殿眾多,遠非一篇文章所能介紹的。一次登上武當山,猶如翻開一本浩瀚的中國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