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當年北建故宮,在南方也建了座紫金城,現在年收入超50億

2020-12-16 萬能的名字啊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即位後遷都北京,修建了舉世矚目的宏偉宮殿——故宮博物院。事實上,在南方,朱棣還修建了明代武當山皇室廟道教建築社區。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武當山古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孿生」文化遺產。它們是代表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文化遺產,由同一個皇帝、同一批建築大師、同一個30萬人、同一個建築理念和風格,分布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兩個不同的地方。

武當山不僅具有與紫禁城相同的建築風格和裝飾風格,而且具有與紫禁城相同的真實武術造像。在那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紫禁城秦安殿的文章,是獻給真武皇帝的。

當然,武當山與紫禁城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不僅僅在這裡。明朝永樂皇帝朱棣高度讚揚道教,並將其列為民族宗教。當時,武當山也成為中國最繁華的皇家道教中心。如今,武當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沒有人知道它在國內外的美麗景色。

朱棣派人修築武當13年來,武當共有33組建築,從軍州市(今丹江口市)的靜樂宮到天柱峰的金頂,連接完整而雄偉。吉甸堂寺廟2萬多座,總面積160萬平方米,是紫禁城72萬平方米的兩倍多。形成了巨大的道教建築群,形成了「北建紫禁城,南建武當」的氣勢。

明朝創始人朱棣十分重視武當山的建設。為確保建設工作有序進行,他還建立了多達400人的指揮系統。他在北京建造了一座純銅宮殿,並用黃金裝飾。金殿鑄造完成後運至武當山。這座金殿為武當山的建築群增添了濃厚的皇家色彩。

後來,明成祖賜武當山為「泰和大山」。使武當山在當時的「五嶽」之上,成為「世界第一名山」。朱棣還在武當山修建了一座玉虛宮,按照故宮博物院的格局,稱之為「南宮博物院」。因為故宮分為都城、皇城和故宮(紫禁城);玉虛宮分為外城、內城和紫金城。

在武當山眾多建築中,紫金城是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紫金城又稱皇城和紅城。天柱峰環繞。它是以金殿命名的。它是一座圍繞天柱山頂而建的城牆,四周環繞著金殿。這是明朝開國元勳朱棣根據其居住地為世界上的真武皇帝建造的「紫禁城」。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體現了紫金城在當時的地位。紫禁城有太和宮,武當山有太和宮。這是一座位於武當頂上的道教宮殿。它與明代皇家建築風格巧妙地排列在一起,突出了神權至上的理念。路宮是一座宏偉的建築,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

儘管歷史風雨交加,這些器物斑駁,但精湛的工藝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天柱峰上的金殿被稱為太和殿正殿,太和殿始建於北京,後遷至武當山。宮中真武銅像鍍金,重一萬斤。武當金殿真武鍍金像據說是根據朱棣的外貌和身軀製作的。

它是武當山的精華和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支持下達到鼎盛的象徵。站在金頂,會有一種無形的震撼,讓人驚心動魄,敬畏自然而來。巍峨的武當山,宮殿眾多,遠非一篇文章所能介紹的。一次登上武當山,猶如翻開一本浩瀚的中國史書。

相關焦點

  • 安徽這座縣城「大規劃」,旅遊業年收入超80億,建高鐵和火車站!
    今天,小編說安徽的縣城很幸運,這裡是旅遊大縣,旅遊業年收入超過80億,但唯一不足的只有公路,沒有高鐵和車站。結果是這裡的交通不太方便,但我相信現在這裡計劃建設新的高鐵和車站,會給這裡的旅遊業帶來更好的發展。那麼,讓我們看看這個城市的旅遊資源,這裡的旅遊資源豐富,而且獨特,這個縣城是安徽省的石臺縣,是怪潭、蓬萊仙洞、秋浦河、黃巖大狹谷等非常有名的景點。
  • 明朝為什麼把故宮建在北京?
    北京,袁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他在元朝時,為元大都,清朝時是紫禁城,而明朝將其作為都城,還得從明成祖朱棣說起。當時明朝的首都其實是在今天的南京,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朱棣遷都於北京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
  • 永樂皇帝朱棣之後的明朝為什麼不叫北明?
    建文帝朱允炆很快就對眾藩王推行削藩政策,但是結果削藩沒削成,反而被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失去了江山,從此不知去向。 燕王朱棣登基以後,就是永樂皇帝。永樂皇帝很快就把明朝的首都遷到了他自己的大本營北京,原來的首都南京被降成了陪都。
  • 頤和園·西堤美景丨乾隆皇帝南景北建的藝術瑰寶
    在園林的建設期間,乾隆皇帝曾三下江南,這位儒雅風流、富有藝術造詣的帝王想必將江南的園林特色瞭然於胸,從而能夠南景北建,在豪放和雄渾的北方景色之中融入南方景色的秀麗和婉約,讓他自己可以在帝都就能很方便地欣賞到他心心念念的江南景色,也為後世留下了一處藝術瑰寶。西堤就是這種理念的典型代表。頤和園裡面有一個湖,叫昆明湖,其面積約佔整個園子面積的四分之三。
  • 紫金城到長江橋頭只要5分鐘?!臨港這條路將帶來幾個億!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臨港主幹道@長江北路根據軌道交通線路顯示,長江北路從菜園沱長江大橋起,筆直通過臨港客運站及周邊小區後,越在建中的掛弓山立交,連目前紫金城門口的道路,直通南溪方向!△天比較暗,請各位將就看△這條路有多牛逼?
  • 為拍攝電影而建的「故宮」,耗資30億,而且還是個國家5A級景區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皇帝處理政務和日常生活的住處。明朝時,從1406年開始建設到1420年,前後花了15年才完全完成。佔地面積72萬平方公裡,建築面積也達15萬平方公裡,其中宮殿大小70餘座,房子9000餘座。
  • 南京東華門景觀石給建文帝改名 明朝皇族起名有規律
    建文皇帝的名字叫做朱允汶?」最近,讀者姚先生和記者取得聯繫,稱東華門遺址公園的景觀石上有兩個貽笑大方的錯誤,需要儘快改正。東華門四周有景觀石東華門,明代皇宮宮城的東門,也就是俗稱的內宮的東門。明故宮在明代滅亡後開始衰敗,到現在只剩下午門遺址、西安門、西華門遺址、東華門等不多的幾個遺蹟,並已經分別開闢為遺址公園。
  • 沒有朝代在瀋陽建過都,瀋陽哪來的故宮?和北京故宮有什麼區別?
    瀋陽當地人對瀋陽故宮已經習以為常,沒有什麼新鮮感。但是外地人來到瀋陽,最感到詫異的就是:為什麼瀋陽也會有故宮?那北京故宮又是怎麼回事?瀋陽的既然也叫故宮,那肯定也是皇帝住過的地方。瀋陽故宮究竟是誰建的?歷史上究竟有哪些政權定都瀋陽?
  • 故宮門票年收入超7億,但工作人員錄取率僅2%,他們的工資是多少
    故宮作為明清時期皇帝居住生活的皇家宮殿,在我國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如今更是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特別是故宮裡珍藏的那些奇珍異寶,可謂是價值連城。一些關於故宮的紀錄片,觀眾也是很喜歡,而且對於這個皇帝曾經生活的地方,人們也是充滿了好奇心的。
  • 古代最氣派的皇城,面積比故宮還大1萬多平方米,現在卻成一個縣
    但是曾經有一個地方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叫的十分響亮,建造的宮殿比現在的故宮博物館還要大,但是現在這座城市也僅僅只是變成了一個縣。它就是鳳陽,隸屬於安徽省管轄的一個縣城。但是歷史上的鳳陽縣其實非常有名,因為在這裡走出了一位明朝的開國皇帝,就是朱元璋。作為朱元璋的老家,鳳陽縣雖然曾經披上過貧窮的帽子,但是後來卻因為孕育了一位歷史著名人物而備受矚目。
  • 多次火災多次修建,明清時期故宮命運多舛
    □九雨農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年。8月18日,「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在中國皇家建築中達到了頂峰,其在建築功能、結構、空間、防禦性、耐久性、布局上,都是歷代宮殿建築中的集大成者,因而文化價值極高。故宮雖為明朝所建,但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大體為清朝時的建築。
  • 600多年的皇室園林建築物,你去參觀過故宮嗎
    今天很榮幸陪大家一起來參觀世界聞名的故宮,故宮在古代被稱為「紫禁城」。在這座光彩奪目的宮殿裡,住著封建時期長達五個世紀之久。故宮最初始於清朝。作為帝王之家,規模當然宏大,氣勢軒昂,直到現在為止,在整個全球是保存最完整建築面積最大的皇室園林建築物。
  • 故宮的建造——永樂皇帝朱棣花了大心思
    北京的故宮一直是我們的驕傲,而且也是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宮的建造也堪稱巧妙絕倫。北京的故宮是明朝建立的,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建立的,故宮的營建從永樂元年就開始了,一直建到了永樂十八年的時候,總共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可想而知這之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有多大。
  • 故宮人寫故宮的建築史 |《故宮營建六百年》
    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將營建北京告成的喜訊鄭重地昭告天下。詔書說:眷茲北京實為都會,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循輿情,立兩京,置郊社宗廟,創建宮室。上以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貽子孫萬世之弘規。
  • 朱元璋除了建造南京故宮,在安徽建了一座皇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朱元璋除了建造南京故宮,在安徽建了一座皇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明朝的皇宮,其實總共有3處。最早的是南京皇宮,為朱元璋下令於1366年建造,現在叫做明故宮遺址公園。比南京皇宮晚了40年,北京皇宮開始建造,就是今天的故宮。
  • 明朝被滅亡後,剩餘300兵力建了一國家,現在此國資源發達
    文/某凡明朝被滅亡後,剩餘300兵力建了一國家,現在此國資源發達在我國的歷史上,王朝更迭是一件尋常事,在我們看來,也只不過是時代大流中的一個必然的事件。當時在明朝末年,吳三桂勢力崛起,永曆皇帝最終被吳三桂所殺,代表著南明徹底滅亡。不過當時還有一部分殘餘勢力,依然是明朝的軍隊,他們躲藏在一個叫做石塘嶼的地方,在這個島嶼上有著約300名明朝的士兵。雖然他們得知明朝已被滅亡,但是也不肯投降,在此安營紮寨定居下來。
  • 中國「最可惜」故宮,三位皇帝在這居住54年,免門票卻少有人去
    其實故宮就字面意思來說,應該是曾經的宮殿,但是現在的故宮已經成為了固定的名稱,也就是說,指的是我國明清時代的皇室庭園,故宮博物院現在也是我國很有人氣的觀光景點,特別是連休期間人很多,都拿不到票。而且最近故宮的文化項目也得到了很多孩子的響應,但是,其實我們國家的歷史那麼長,故宮不僅僅是這樣一個,我們國家還有很多「故宮」,今天的故事不是臺北故宮博物館,而是我們的另一個「浪費」故宮。這裡的面積比北京的故宮大30萬平方米,而且,54年來這裡住著3位皇帝,雖然是免費的觀光景點,但是很多孩子不想去,這裡是南京的故宮,是明初的王宮苑。
  • 南京一「巨無霸」宮殿,面積約是故宮的1.5倍,被稱「故宮原型」
    南京一「巨無霸」宮殿,面積約是故宮的1.5倍,被稱「故宮原型」南京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一,這個古老的城市經歷過我國幾個朝代的變更和興衰,他就想一本古籍古老而富有內涵,點滴興衰在這裡都留下了不同的印跡。這裡曾經是明朝的國都,明朝還在這裡建立了宮殿,這個故宮名字就叫做明故宮。明故宮始建於1366年,這座宮殿可以說是南京「巨無霸」宮殿了,面積比現在的北京故宮還要大上1.5倍呢,還被稱作「故宮原型」。明故宮自建成後,總共只經歷了明朝三個皇帝,因為後來明朝換了都城搬離了南京。
  • 故宮並非一定指紫禁城,國內一共有四座故宮,一座沒住過皇帝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大家所最熟知的,同時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即北京故宮、英國白金漢宮、法國凡爾賽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前身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總面積達72萬平方米,總的建築面積大概有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