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文化:胡同的歷史變遷和建築

2020-12-14 曹姐談歷史

「胡同」之稱由來已久,據專家考證,胡同二字意指「水井」。當年,有水井的地方為居民聚集之地。因此,胡同的本意應為居民聚集之地。還有一種說法:胡同最早起源於元朝,在蒙古語中是「小街巷」的意思。每個城市都有眾多的小巷,不同城市對小巷有不同的稱呼。北京的小巷叫「胡同」,像血管一樣維繫著北京人的生活。「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賽牛毛」這句流傳甚廣的俗話反映了北京曾經胡同密布的情形。這些破舊然而歷史悠久、普通卻又含蘊豐富的胡同每天上演著北京人的普通生活,更記載著千年古都的歷史演變。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於13世紀,到現在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展。

在北京,胡同被稱為城市的血脈,北京胡同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徵,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現今國家非常重視北京胡同的文化發展,北京旅遊局在一些保護較好的胡同中,開闢出了遊覽專線,旅遊者可乘坐舊式三輪車遊覽胡同,還可到住在胡同裡的百姓家做客,北京的胡同文化就這樣傳播到了全世界。北京胡同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胡同口上,是到民國後才有的。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

明清時期主要的交通方式以馬車、轎子為主,所以胡同一般不是很寬,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很難滿足現有的交通出行方式,所以也拆遷改造了一些,來到北京的遊客,經常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北京的胡同在哪裡?」北京胡同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胡同的建筑北京的胡同星羅棋布,每條胡同都有一段掌故或傳說。

北京的胡同,絕大多數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橫豎筆直的走向,從而構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這座古城是經過精心規劃,依照棋盤形的藍圖建築的。又由於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組成胡同,所以東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這種規劃正是吸取歷代帝都的建造經驗,體現了我國歷代建造城市的傳統特色。從地理位置上劃分,前門以北的胡同一般較寬,規劃比較整齊,前門以南的胡同一般較窄,規劃也不整齊。因為在清代時,清政府為了安全,不允許外地來京人員住在京城內,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門和崇文門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門商業區。

在外來人員中許多是來京趕考的舉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廠文化街,天橋地區有許多娛樂場所,北京的劇院也都集中在南城。北京城內老百姓集中活動的場所在什剎海一帶。北京的胡同裡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築,它反映了在各個時期裡的不同事件和風格,形成了特有的胡同建築文化。胡同裡的建築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築物。正規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由北房、南房、東西廂房四面圍合而成,並由此而得名。北房稱「正房」,南房又稱「倒座兒」。大門位於宅院的東南角上,各房之間用卡子牆相連,從而形成封閉式院落。

四合院中的房屋是按宗法禮教制度的要求設置的。封建制度的家族常常是幾世同堂,又有男女僕婢,這就要求長幼有別、上下有別、內外有別。全住在同樣的房子裡自然不成,散居各處又不便管理,只有全封閉式的「四合院」能夠滿足這些要求。於是,這種主僕分明,既有分割,又便於管理的建築形式就成了居民乃至官室、王府建築的傳統布局,北京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涵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裝修、雕、彩繪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門樓、牌匾門、花窗、雕牆等部位的刻書畫內容,把傳統藝術文化直接形象地在四合院中表述出來合院建築中起到了面龍點睛的作用,反映出人們對人生的祈求、嚮往和對生活來。

裝飾物在四的熱愛之情,是幸福、長壽、富貴、志向的化身整個四合院顯示出智慧、樸素和民風習俗的美,北京四合院歷經了近千年的風雨滄桑,它是北京文化的象徵,更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今天,北京的街巷裡,還保存著十餘處王府,大都是清代建築,包括五間三啟門和三間一自門兩種規格的府門。現在胡同裡留下的多是親王、郡王的府邸,多為坐北朝南,門前有大石獅一對,並配有上下馬石、拴馬樁和照壁。保存完好的五間三啟門王府,如:後海北岸的清醇王府,前海西路北恭王府,安定門內方家胡同的循部王府,張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明清時期的官之家多為廣亮大門,門樓高大,門頭及窗簷上裝飾著精美的磚雕圖案,顯示著主人的身份。文官雕刻為多寶閣、大象等圖案或梅蘭、竹、菊、松等圖案;武官雕刻獅子、海馬等圖案,有寬闊的大門洞,並設有木製懶凳一對。

門樓下有七或九級石臺階,是宅主人品位的標誌,門前很寬敞,放置著一對上馬石,門樓右邊的倒座兒牆上裝配著三四個石圈,內有大鐵環,名為拴馬柱。在北京胡同裡,數量最多的是如意門,其建築造型獨具特色,門框兩側磚牆,門楣與兩側磚角交接處砌成如意狀的磚飾,表示「吉祥如意」,故稱如意門,又有大如意門、小如意門之分,門樓造型優美,砌工考究,門頭欄板和敞簷上面雕刻磚雕圖案,門上有木雕花卉或文字圖案。四合院大門門檻兩旁的石墩,建築學上稱為問枕石,它既起門樓的造型裝飾作用,又使門框得以加固。年代久遠的多為鼓形,稱為「抱鼓石」民間也有稱其為「鼓抱石」的,這樣的稱呼更有其形象性,古老的抱鼓石上部雕有龍頭或臥獅,下部的正面和側面雕有內容豐富的圖案,如:蝙蝠叼古錢畫面,諧音「福在眼前」;獅子滾繡球圖案,表示主人的武官身份。

相關焦點

  • 老北京文化:鴉兒胡同的風貌與歲月變遷
    鴉兒胡同東頭是北京城內最著名的一座石橋—銀錠橋,整條鴉兒胡同沿著什剎海的北岸蜿蜒向西,與後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後海西沿的甘露胡同,胡同全長820米,是北京城中比較長的胡同之一。在全長近一公裡的鴉兒胡同裡分布著很多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名人故居:如明代故剎廣化寺;曾經是醇親王府的宋慶齡故居;作家蕭軍的故居——「蝸蝸居」等。
  • 北京最長的胡同,歷史底蘊豐厚,今成僅存的一個西式建築街道
    北京作為我們國的國都,這是我們人民最在意的一個位置呢,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城,老北京的藝術在這裡體現的10分的圓滿,到現在北京的人民還保留著很多,只有北京人才會有的習慣,就好比休閒的帶著各自的鳥籠去聽一聽京韻大鼓手裡還要盤著或者是掛著的串兒,許多老人的腰裡還掛著收音機到公園裡耍一耍大刀。
  • 胡同變遷留住京華記憶
    胡同,是北京城市布局中的基礎脈絡,在這些縱橫交織的胡同裡,演繹過歷史風雲,見證過世事變遷,發生過趣聞軼事,承載著記憶鄉愁。從前門箭樓沿著煤市街南行不到100米,就來到了楊梅竹斜街。不同於前門大街的熱鬧喧囂,走進這條不到500米的胡同內,立刻感到身邊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 北京有哪些胡同值得去?北京老胡同推薦
    胡同文化是北京的旅遊特色之一,它不僅見證了北京發展的歷史,也是幾代人生活記憶的承載體。來北京旅遊,一定要來看看這些胡同,才能感受到北京的生活文化。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如今是北京的特色旅遊景點之一,在這裡有很多的美食小吃,特色小店,而它最根本的特色還是胡同風景。南鑼裡的每條胡同街道都不是特別的寬闊,充滿了古風古色。
  • 北京最長的胡同,曾是國人的禁地,連建築都是西式建築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中國人民最關心的地方。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老北京的藝術在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到目前為止,北京人還保留著許多只有北京人才有的習慣。比如,業餘時間帶著你的鳥籠去聽縉雲鼓。他們手上也有核桃或繩子。有些老人的腰上有收音機。去公園玩大刀。北京的建築也具有豐富的歷史魅力。
  • 獨一無二的博物館,承載了老北京人的記憶,感受北京胡同文化魅力
    胡同、四合院。這些北京特有的歷史名片與中關村、奧運城共處在同一個文化氛圍下,今天,我們將著重考究老北京的胡同,帶大家領略北京城獨特的魅力。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商業化自然是很到位的,不過,這些在胡同裡的商業區你見過嗎?
  • 時光碎片–北京 青雲胡同裡的戲劇天地/原地建築
    ▼基地歷史狀態和改造策略 原地建築 然而這一切正在煙消雲散。近幾十年裡,先後經歷了擁擠群居的雜院時代、集體搬遷的騰退潮之後,人走了,院子空了,房屋成片坍塌,城市肌理和文化記憶破碎分解。如今剩下南院一間殘房、關帝高廟遺存的兩座偏屋,以及屋頂塌落、四面漏風的破敗廠房,其餘都已消失在一片土堆瓦礫中。
  • 北京發布老城保護「行動方案」 塑造老北京文化特色胡同空間
    上馬石、拴馬樁、泰山石、老磚瓦、老構件、老門墩……古都風韻,正是從老北京門前的一磚一瓦開始。4月26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正式發布《北京老城保護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自5月7日起施行。落實新總規要求的導則明確提出,二環路以內胡同街區的環境整治,應保持胡同原有肌理、走向和空間尺度,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間。
  • 歷史悠久的北京,胡同大雜院才是它的「靈魂」,既滄桑又有韻味
    北京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名勝古蹟,展示著這座城市過去和現在的輝煌。想要真正體驗北京的底蘊,一定要去北京的每一個胡同。因為只有在這裡,你才能展示出北京真正的「靈魂」。胡同是北京的脈,不僅記錄著北京的歷史變遷,也承載著北京的過去和現在。據資料顯示,到20世紀末,北京共有胡同6029條,其中以胡同命名的有1320條。每次回北京,如果有選擇的話,一般都會在胡同深處找一家酒店,尤其是夏天,享受傍晚經過胡同人門口,面對夕陽和燈火的感覺。北京的胡同形成於元朝,胡同是一排排四合院之間的通道。
  • 胡同街區整治要有老北京文化特色
    本報訊 (記者 盛麗)近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組織起草了《關於發布〈北京老城保護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正文及所附《導則》,進一步明確了北京老城房屋修繕技術標準。
  • 市井胡同,承載了胡同的歷史和變化變遷,還是小資的網紅街巷
    胡同是老一輩一直生活的場所,現在的北京的胡同更多的是保留了歷史的風貌,或者是一些文化的傳承,有的更是改造成了網紅的街巷,讓很多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遊客都是很迷戀和嚮往的。這條街的走向是東南西北,所以叫斜街,在很久以前的時候就很有文化的氣質,在這裡有著明末清初時的高級的娛樂場所叫青雲閣,聽說在乾隆年間的時候有位大學時曾經在這裡住過。還有國民時期的很多的書局,還有現代的一些文學家,都是在這裡短暫的居住過,現在的斜街,在很熱鬧的街區中取靜,仿佛是在吸收著現代的元素,想要沉澱一下想要重獲新生的感覺。
  • 累了一天的上班族不如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帶你去尋地道的北京味
    最近對於北京胡同特別喜愛,其中的京文化味,深厚的京味兒,令人不由生起興廢滄桑之感。 胡同,是北京城的「血脈」;胡同文化,也是老北京人的一個情結,對於來北京旅遊的人,老北京胡同藏著的更是北京的文化底蘊。幾百年來,北京胡同的風土人情、禮俗好尚、珍聞逸事、人事變遷,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北京史。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胡同則隱沒在高樓大廈中,但是高樓大廈埋沒不了北京人對老胡同的情懷。對於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來說,那幽長彎曲的胡同藏著的是一代人的童年,捉迷藏,玩各種遊戲,也是鄰居大爺們圍著下棋、大媽們搖著蒲扇聊天的地方。
  • 北京西總布胡同-近距離望見中國尊的老北京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深深地記錄著市井生活軌跡。小紅書:李33北京西總布胡同,位於北京城的根。又是一條與熱鬧的王府井僅一街之隔的老胡同。西總布胡同寧靜低調卻能眺望北京繁華CBD地標建築-中國尊和國貿三期等。汪曾祺就說過:「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胡同不但是城市的脈絡,還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場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土生土長老北京非常熟悉家門口的各條胡同,對它們的過往和趣事如數家珍,他們的一生飽含著深厚的胡同情結。
  • 千餘幅今昔對比詳解北京街巷70年,老胡同新生活什麼樣?
    街巷胡同,作為北京城市建設的基本單元,給一代代北京人提供了寧靜、安詳、和諧的生活空間,創造了獨特的景觀和文化,成為他們難以割捨的情懷。新中國成立以來,從過去的舊城改造到街巷整治,再到如今的街區更新,街巷胡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 來北京東四胡同風貌展,看百年棋盤街變遷,市民可免費參觀
    「大家先進二進院兒,這裡的照片展示的是從元、明、清、民國到今天,整個東四的變遷。」在講解員的講述中,「走進北京歷史文化街區——東四胡同風貌圖片展」今天上午正式在東四胡同博物館拉開帷幕。記者了解到,整個展覽將一直持續到明年1月18日,市民可免費參觀。
  • 首都天橋7條胡同打造老北京建築「活態博物館」
    拆除區域內違建用傳統方式恢復原貌  天橋7條胡同打造老北京建築「活態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 張驁)在西城區天橋街道東北部有7條緊鄰南中軸的胡同——校尉營胡同、九灣胡同、鷂兒胡同、留學路胡同、趙錐子胡同
  • 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就是不一樣
    小早 北京早知道胡同是老北京生活的精華,也是遊客們心中不能錯過的景觀。看多了胡同,自然會有人把北京人世代居住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相提並論。換而言之,正是因為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各有建築特色,各有文化風貌,才養育出了生活習慣、人生態度各異的北京人和上海人。今天,咱就好好聊聊,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都有什麼不一樣?1胡同 V.S. 弄堂首先,咱們得能分清胡同和弄堂都長什麼樣。
  • 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就是不一樣!
    看多了胡同,自然會有人把北京人世代居住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相提並論。有人說,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差不太多,都是窄而長的巷子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只是叫法不同罷了。您要這麼想,可就太不了解北京和上海這兩座風格迥異的城市了。
  • 我愛北京十佳街巷胡同評選揭榜 老胡同佔半壁江山
    「我愛北京」活動第一階段「十佳街巷胡同」評選昨天揭曉。在獲獎的十個胡同中,東城區的燈草胡同、西城區的慶豐胡同等最能代表北京文化、集聚北京建築特色的古老胡同街巷佔了五席。據了解,180萬熱情的北京市民參與了投票。  上榜的街巷胡同各具風採,其中,古老胡同街巷佔了多半。
  • 從北京一處胡同的拆遷,看歷史文化街區騰退和重建的必要性
    近幾月來,地處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一個胡同正在拆遷,此時的拆遷少了很多反對的聲音。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北京的歷史文化街區的騰退和重建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正在拆遷的就是北京的豐盛胡同,在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位置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