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停航解散,今後前往澎湖只能繞行臺灣本島。
兩次空難事件讓復興航空聲譽嚴重受損。
「臺灣復興航空已確認解散,停飛所有航班!如有本公司售出之機票及『小三通』套券,請儘快來電,我們將協助辦理退票手續。」昨日,廈門不少票務代理公司在微信朋友圈裡都發布了臺灣復興航空停航解散的消息。
昨天下午,復興航空公司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全面停航後將解散公司的決定。晨報記者走訪相關旅行社和臺商,業者表示,個人遊受影響更多,更有臺商直呼自己是復興航空的「損失者」。
旅行社忙著改旅客機票
據悉,臺灣復興航空開通不少兩岸航班,尤其是銜接廈金航線的飛機航班很多,不少陸客赴臺旅遊,在廈臺商往返兩岸都會選擇復興航班出行。
然而,晨報記者從復興航空公司官網上查詢了解到,復興航空每周高雄、臺中往返廈門各2個航班。目前該網站售票系統已顯示「售完或未開放」。
「我們21日就已經收到了停航的消息,提前做好了遊客的溝通工作,因此,大家出行影響並不會很大。」廈門旅遊集團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陳穩準說。
陳穩準表示,目前旅行社接待的赴臺遊陸客都以團隊遊為主,且這幾天的出行搭乘航班並未選擇復興航空。「團隊遊影響不大,反而是個人遊的影響大些。但很多票務公司都會給個人遊預訂廈金航線的遊客打電話溝通。」
福建金南方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筱表示,他們接到復興停航解散的消息後,立刻聯繫客人改訂航班。
復興航空公司公告表示,此前購買復興機票的旅客均可全額退票。晨報記者連線代理復興航空機票的票務公司,廈門馨藍天貿易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表示,這兩天都會給已經預訂好廈金航線的遊客發信息,協助解決航班退票、改籤等問題。
臺商往返金馬澎不便
「我可說是這次復興航空停航的『損失者』。」臺商劉清猛說,手頭上還有一張復興航空的機票無法使用,等待退票。
習慣走廈金航線回臺灣本島的廈門臺商可就發愁了。臺商朋友說,復興航空還有配合廈金航線銷售銜接船班的飛機「套票」,由於價格較為實惠,不少人按一整年的需求一下子購買好幾套,現在只好考慮如何辦理退票。
據了解,復興航空在飛金馬澎的航班市佔率達四成,不知何時能有別的航空公司補足。春運臺商回臺機票「一票難求」,「若沒有廈金航線銜接臺灣本島的航班大量分流人潮,實在很難想像」。
赴澎湖陸客團難以成行
「24日、26日兩團共74名陸客,原本訂了金門往澎湖馬公的復興航班,現在只能取消了。」澎湖佳期旅行社總經理陳仁和昨日告訴晨報記者。目前陸客要想赴澎湖觀光,必須繞經臺灣本島。
據介紹,此前澎湖往來大陸最方便的途徑,就是乘坐廈金客輪到金門後,再搭乘復興航空的航班往澎湖馬公。只有復興航空一家航空公司執飛每2天1架次的航班,如今復興解散,這條線也就斷了。
澎湖旅遊發展協會駐廈門代表處主任柳瑞朕恰好昨日從廈門回澎湖。他只能搭船到金門後,搭華信航空飛機往高雄,再從高雄飛澎湖。如此費時又費錢。
陳仁和說,如今赴澎湖的陸客團不能成行,旅行社只能認虧。
復興航空為何無預警宣布停航
據新華社臺北11月22日電臺灣第三大航空公司復興航空董事會22日通過決議,解散公司,即日起全面停航。
復興航空當天上午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解散決議,並將決議交股東會討論,於股東會通過後施行。在之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升宣布:由於財務狀況惡化,公司將退出臺灣航空業。
據林明升介紹,復興航空2015年實際運營虧損額超過20億元(新臺幣,下同),2016年截至10月底虧損約27億元。
復興航空創立於1951年,是臺灣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主要經營臺灣地區內航線、兩岸航線以及區域國際航線等,在臺灣航空市場佔有率約二成。
復興航空近年連續發生兩次空難。2014年7月23日,該公司從高雄飛馬公的航班GE222,當天傍晚在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緊急迫降失敗墜毀,造成48人死亡的慘劇。2015年2月4日,復興航空航班GE235在松山機場附近失事,墜毀在臺北市基隆河,造成43人罹難、15人受傷。
林明升強調,無預警宣布停航,是怕相關消息影響機組人員的情緒,影響乘客安全。他解釋說,在這個時間點解散公司,是基於公司資產大於負債,有能力對旅客、員工與相關合作夥伴的權益提供必要保障。
復興航空已成立緊急任務小組,分別就旅客退票、員工資遣、政府溝通、債權清償及股東權益等方面,處理後續事宜。
復興航空擁有員工上千名,林明升承諾,所有員工將比照相關勞動保障法規進行資遣,另外,兩次空難尚未和解的罹難者家屬,也會有妥善的處理方式。
兩次空難經營惡化陸客銳減雪上加霜
據新華社及中國臺灣網報導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知名教授在接受臺媒採訪時分析,兩次空難形象衝擊讓民眾對於復興航空的飛安質量完全失去信心,讓復興航空除了金門航線外,其他路線幾乎都是賠錢的。
再加上復興航空的品牌定位不明,價格就與其他廉航公司差不多,但成本控管又不佳,幾乎讓復興航空「一開門就虧錢」。
此外,業者還進一步指出,復興航空是最早開通兩岸航線的臺灣航空公司之一,經營島內至上海、武漢、天津、重慶、福州、杭州、長沙等10多個城市的航線,兩岸市場佔其運營的四成,旅客也多以個人遊居多。然而今年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大陸遊客赴臺數量劇減,使公司經營更趨惡化,公司無奈慘澹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