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接起電話就問別人 "Who are you?"!真的不禮貌!

2022-01-04 英語語法大全

我們接電話時都會習慣性問一句「你是誰啊?」,與之對應的英文就是「Who are you?"

但如果在打英文電話的時候這麼問,其實是很粗魯的。

在電話裡詢問對方是誰,比較禮貌且口語化的表達有:

Who's this? / Who is it?

你是誰?

例如:

A: Hey, is Sasha there?

A:嗨,請問Sasha在嗎?

B: Yeah. Who's this?

B:她在,你是誰呀?

另外,如果是在公司或者企業負責前臺工作,就需要官方且正式的表達。

接電話時必須先報公司名稱和你的姓名,確定對方不是找你後再詢問對方是誰。

例如:

A: Good afternoon, this is Rachel. How may I help you?

A: 下午好,我是Rachel。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嗎?

B: Hello. Is Mr. Green available?

B: 你好,請問Green先生有空嗎?

A: May I ask Who's callling?

A: 我能問一下是哪位嗎?

接打電話實用句型:

           

指名要找某人時:

非正式用法,打給比較熟的人可以這樣用:

Is B there?

B, please.

下面這兩句則是正式用法,尤其第一句通常用在公事往來的通話中。

May/ Could/ Can I speak to B, please?

I'd like to speak to B, please.

請稍等

非正式用法,可用在與熟人的對話:

Just a second.

Hang on.

正式用法:

Hold the line please.

Could you hold on, please?

Just a moment, please.

One moment, please.

另外,以下兩句都可接在上面的句子後,表示「幫你找看看B 」。

I'll get him/ her.

I'll see if B is in.

忙碌中

當你接聽電話後,對方要找的人「不方便接聽」時,可以用以下這幾句話表示。

B is not here right now.

B is busy/ occupied/ tied up now.

I'm afraid B can't take this call at this time.

I'm afraid B isn't available at this time.

I'm afraid B can't come to the phone at this time.

打錯時

當對方打錯時,你可以說:

I'm afraid you've got the wrong number.

Sorry. I think you've dialed the wrong number.

如果是你打錯電話時則可以這樣說:

Oh, I'm sorry. I have the wrong number.

I must have the wrong number.

I guess I have the wrong number.

遇到對方不在時

麻煩別人晚點回撥時:

Could you call back later?

Could you call back in a few minutes?

Could you call back in a little while?

想要留言/ 詢問是否需要幫忙留言時:

請求對方幫忙留言:

Can I leave a message?

Could you give him/ her a message?

Could you tell him/ her that I called?

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留言: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Can I take a message?

聽不清楚、對方太小聲時:

I'm afraid I can't hear you.

不好意思,我聽不太清楚。

I think we have a bad connection.

我覺得信號有點差。

Sorry. I didn't catch that.

不好意思,我沒聽到。

Could you speak up a little, please?

可以請你再大聲一點嗎?

麻煩對方再說一次時:

Pardon me?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Could you say it again, please?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接電話千萬別問 Who are you?真是太沒禮貌啦!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接到電話,對面傳來不熟悉的聲音,你的反應會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會習慣性問一句「請問你是誰?」以此來確定對方身份。大家可能第一時間都會想到:Who are you?不過,在歪果仁眼中,這一表達其實是非常粗魯、不禮貌的。打電話如果聽到對方問:Who are you?就好像聽到對方扯著嗓子吼道:「你他丫誰呀?」
  • 絕不能在日本說出"蛤"
    在中國人來說的"蛤?"說得非常普遍,像是聽不清楚,或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就會用"蛤?"要是搞不懂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說:"蛤?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是在日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語氣,疑似"媽的!你說啥"這個意思了。要你這樣說他們就會生氣,覺得你沒有禮貌,因為這個詞啊,只有日本人在跟別人吵架,或者是輕視別人的時候才會用的字。
  • 不能在日本隨便說出"蛤"
    在中國人來說的"蛤?"說得非常普遍,像是聽不清楚,或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就會用"蛤?"要是搞不懂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說:"蛤?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是在日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語氣,疑似"媽的!你說啥"這個意思了。要你這樣說他們就會生氣,覺得你沒有禮貌,因為這個詞啊,只有日本人在跟別人吵架,或者是輕視別人的時候才會用的字。
  • 結帳的時候不要說"how much?"這樣不太禮貌哦!
    這種情況下,問花了多少錢吃飯我們應該說成:What is the bill?或者直接說,Check the bill, please.我們講過,在英文中儘量使用情態動詞,表示禮貌,但是may I pay是錯誤的說法,出去吃飯本就該交錢,用may就代表是否要付錢,這就錯了,正確的說法是:Can I get the bill please?我能結帳嗎?
  • 倫敦最佳餐廳被揭:"奶油"是剃鬚泡沫、"巧克力"是油漆、"雞肉"是人臭腳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我幾乎不會到敦夫裡斯郡之外的地方去,但是因為這家餐館我出門了。餐具很乾淨,就餐體驗很棒。記住要提前預定!"一些著名美食評論家注意到這家神秘的私房菜館,紛紛讚嘆。
  • 「多吃點」千萬別說"eat more",真的不禮貌!
    eat more 是為了某種結果而吃多點例如:You are still growing, you should eat more.例如: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It's fresh.來吃點魚,很新鮮的!
  • 問歪果仁名字別用"What's your name?"!又老土又不禮貌!
    大家還是脫口而出問"What's your name"嗎?如果你這麼說了,老外在心裡已經給你默默標上「沒禮貌」的標籤了!What's your name作為陌生人見面第一句,其實是略顯過時和粗魯的說法,我們該怎麼顯得更有禮貌呢↓↓↓May I have/know your name please?
  • 大名鼎鼎的業界"黑手黨":約翰尼斯堡國際機場
    "這是什麼?"穿著制服的黑人姑娘盯著我的手腕。又一次被卡在了約堡機場的安檢口……"這是一種石頭(瑪瑙),從中國買的。"擼起袖子,抬起手腕,送到她面前。"可是像是象牙,摘下來。"我無可奈何,卻只好照做。"這就是象牙。"她把鐲子放在掌心上,嘴裡嘟囔著。"真不是。是石頭。請再仔細看一下!"
  • 行走大美青海之二:"惡魔之眼"與"千佛巖"
    "艾肯"在蒙語的意思為"源頭"。最早確切記載艾肯泉的是俄國探險家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他於1885年在青海和新疆探險時所著的《走向羅布泊》中首次介紹了艾肯泉。艾肯泉是一個熱泉,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熱溫泉,因為含硫磺過高,泉眼周圍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之處寸草不生。
  • Who do you fly with?不是你和誰一起坐飛機!不要理解錯了
    Who do you fly with?不是問」你和誰一起坐飛機!」who do you fly with?≠和誰坐飛機Who is coming with you? =和誰坐飛機看到who相信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是誰的?但是同學們要注意。who you fly with這個表達裡的who的意思可不是什麼人和誰的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一種指代,與fly有關的航空公司。
  • 禮貌而又簡潔地向別人詢問用英語該如何說
    上學的時候會向同學或者老師請教試卷上的題目,長大了,進入職場更需要向身邊的人請教工作上的事情,問別人問題並不是什麼羞恥或者難以啟齒的事情,只要態度真誠、禮貌,對方一般都不會拒絕的。那如果面對的是歪果仁,正好有個問題需要向他請教,該如何開口說呢?今天萌妹跟大家分享如何用英語向對方禮貌地詢問。
  • 從"無味精"到"炒豬肉":北美中餐館裡鮮為人知的六個秘密!
    從"無味精"到"炒豬肉",以下是最突出的幾點:1、你永遠無法複製中餐館的食譜你自己在家裡很難複製出中餐館的菜的味道,主要原因是醬油。你在網上找到的食譜與在中餐館裡所使用的成分不同。餐館裡的醬汁,通常是各種調料和醬汁的摻雜合成,由此調出各家獨特的味道。而廚師掌勺的功力也會帶來很大的差異,信不信由你。
  • 對老外說「 Can you speak Chinese 」是不禮貌的?
    can you speak Chinese為什麼不禮貌因為在英語中,雖然can表示能的意思,但是can you speak Chinese的語氣並不是非常友好。雖然你問的是可不可以用中文交流,但老外可能理解成你問他到底會不會說中文。他們會感覺你在質疑他們的語言能力。所以,我們應該用do you speak Chinese來問老外說不說中文,這樣顯得更有禮貌。例句:Do you speak Chinese?
  • 小心雷區:面試中11種不禮貌言語
    在面試中最糟糕的情況之一就是讓面試官覺得你很不禮貌。這裡有11種聽起來特別無禮,可能會讓人感到反感的話,千萬不要在面試中這樣講:永遠不要問面試官一些私人問題---或者任何帶有冒犯性的問題。You'll come across as prying, and potentially a bit creepy. 因為這樣你會給面試官留下愛打聽別人隱私的印象,可能會讓面試官牴觸。
  • 問歪果仁「吃飽了嗎」千萬別說 Are you full,太沒禮貌啦!
    每當大家出去約飯時,在結束前,相信都會問一句「你吃飽了嗎?」那麼如果是和外國小夥伴一起吃飯,出於客氣,應該如何用英語問「你吃飽了嗎」?這時候你可千萬別說:Are you full?雖然這句表達沒有語病,但如果你跟歪果仁出去吃飯這樣問,那就太不禮貌啦!自己吃飽了可以說:I’m full.表示的是:我已經吃飽了,不能再吃了。
  • 「雙語」面試中不該出現的11種不禮貌言語
    下面是一些不禮貌的言談表達,在面試中千萬不要使用。01關於遲到1)對方遲到,不要這樣說:'I've been waiting a while'「我已經等了半天了。」如果你遲到了,也不要過分關注這件事或者找藉口解釋。立即向面試官道個歉,讓面試繼續進行就好了。02關於提問1)不要問面試官一些私人問題,比如:'Are you married?
  • 關於"旅行"
    前幾天去集安,也是驚嘆於假日的人滿為患,不戴口罩的人一半左右,中國的防疫真的是好給力,而此時大洋彼岸的美國連總統也未能逃過此劫……。 現在有一個時髦的詞叫"打卡",上班打卡、跑步打卡、旅行打卡⋯⋯,其實打卡就是個儀式感,你真正應該在意的是你在打卡中得到了什麼,是一份堅持、一份努力,還是只是個形式和新鮮感?真正的悲哀可能是,你打了很多卡,可是你依然不快樂不成功不進步,那就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而是自欺欺人了。
  • 「You are welcome」 竟然不是禮貌說法,那到底該怎麼說?
    到歐洲,走在街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莫過於「Thank you」。不僅僅是老外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甚至連初來乍到、不怎麼懂英文的中國老奶奶也會一邊點著頭一邊微笑著說「Thank you!」「Thank you」人人都會說,那你又知不知道在英文中怎麼說「不謝」「不用客氣」才地道又顯得有禮貌呢?
  • 儘量別說「Can you speak Chinese」!特別不禮貌!
    但其實這句話是不太禮貌的,因為這句話直譯就是「你能說中文嗎?」帶有質疑別人具不具備講中文的能力在裡面,老外多少也會覺得不舒服。一般老外在拿不準別人是不是以某種語言為母語時,更多使用的是「do」這個詞,所以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我們這樣問會更好一點:「Do you speak Chinese?」
  • 千年餘韻,"武所"中山!
    今天來到了距離縣城十二公裡處,具有千年歷史的「百家姓"古鎮"中山鎮"。古鎮現居住著102姓人家,被稱為"天下一絕"。該鎮還以「軍家方言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軍家話"著稱,它是中國方言史上的一個奇葩,更是中國語言文化的一個奇蹟!軍聲以贛語言為基礎音,軍家話後人以贛東為主,特別是撫洲金谿縣,融合了粵語,閩南話,客家話等多種語言。關於"軍家話"的起源,目前學術界存在多種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