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3種人,他們不是村幹部,說話卻比村幹部還管用!

2020-12-25 鄉下軼事

原創文章,禁止商業轉載!

在農村,要說誰的權力最大,那應該就是村幹部了,因為關乎全村的大大小小的事務,都需要通過村幹部確認再落實。國家政策的具體實施、各種關乎農民利益的補貼發放,全都繞不開村幹部,比如貧困戶及其他一些需要評定的事,都需要村幹部核實確認後才能定下來。不過有些時候村幹部的話也不好用,在農民朋友看來,村幹部很多時候跟普通老百姓並不是一個立場,在村裡,當遇到一些糾紛等事的時候還不如一些村民說的話或者意見好用。通常這種時候村民往往更認同這3種人的意見,那麼來看看是村裡的哪3種人。

1、人緣好,會做人的人。

在農村或者一些小圈子小群體裡,都會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人緣很好,很會做人,能力未必很強,但是卻是公認的為人穩重踏實、處事厚道、沒有什麼套路的人。這種人在農村一些小糾紛或者一些瑣碎的事上說話是很有份量的,村民遇到這些小事往往找他們來做和事佬或者徵求一些意見。這些人未必符合現在當一個村幹部的要求,他們自己通常也不願意做村幹部,因為做了村幹部後怕自己處理不好村裡那麼多的事。但是憑著他們自身的優點,不偏不倚的態度,以及長期為人做事形成的威望,很多時候他們的話比村幹部還管用。

2、高望重的長輩

農村有一種人,他們是長者,並且德高望重,他們對於農村的很多事都有豐富的經驗,同時他們為人光明磊落,村民們都很信服。平時農村的很多事情村民都喜歡找他們商量,希望他們可以根據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來幫大家解決難題。有時候甚至連村幹部在工作中遇到阻力或者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也會找到這些德高望重的長輩們尋求幫助。而長輩們如果覺得事情合情合理的話,會幫村幹部出面給村民們做思想工作,通常他們說的話,對於村民們來說,比較容易得到認可。

3、為村子發展做出貢獻的人

在農村還有一種人,他們雖然不是村幹部,但是對於村子的發展,他們默默的做過很多實事,他們的貢獻不可忽略。這種人通常見多識廣,在村子裡能力出眾經驗豐富,不但自身發展的好,村民向他們取經的時候,他們也經常幫助村民謀劃出路指點方向。對於村子的發展,他們有著帶頭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他們可能比村幹部更有見識,所以他們的話村民也愛聽。他們的眼光和格局更大,不在於小事上的得失,更多的是關注在整個村子的經濟發展上,所以村民們根本不擔心他們有什麼偏袒,對於村裡的有些事,農民更喜歡聽他們的意見。

很多農村都會有上面這3種人,他們都有一定的能力或者個人魅力,總之在一定程度上很讓村民信服。但是他們都不是村幹部,或者是不想當,或者是不適合當,但是不管怎樣都很受村民愛戴,村子裡也需要這樣把大家都放在心上的人存在。大家覺得呢?你們村有這樣的人嗎?

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可以關注小編哦,您的認可和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農村這3類人比村幹部的權威都還高,為啥都不去當村官?
    但是在農村很多村官的名聲都不是怎麼好的,而且很多農民對於農村的村官都不是怎麼信任的,主要是因為部分的村官出現的貪腐行為以及剋扣各種補貼的行為,這讓村官在農村是備受爭議,而農村有三種人,在村裡的權威比村幹部都還要高,而且有時候村幹部搞不定的時候都要去找他們,為啥他們都不去當村官呢?
  • 村幹部或將成為「鐵飯碗」?2020村幹部迎來4個新變化,望周知
    農村經濟地發展他們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國家的各項惠農、助農政策需要他們積極響應並具體實施!但長期以來由於待遇低、不穩定等各項原因,導致村民競選村幹部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村幹部,雖然不屬於公職人員,但其作用比較特殊,是一村大小事務的處理者,是惠農政策的傳遞者,是涉農補貼的發放者,因此稱得上是村裡的實權人物。因此一名合格的村幹部,才能全心全意為農民辦實事、謀福利。
  • 村幹部競選,不再由票數決定,3種情況農民可直接否決!
    村幹部近兩年一直是一個熱門職業,而且國家也在逐步提高村幹部的各項福利待遇,所以每年競選村幹部的農民也是不在少數。但在村幹部競選的過程中,國家發現這其中有很多居心叵測的農民。他們競選村幹部完全是為了方便自己謀利,對農村發展毫不關心。為此,國家將加大村幹部選舉的門檻,爭取將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直接拒之門外。那麼今天小編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農民注意!村幹部換屆選舉,不再憑票數決定,3類人無法當選!
  • 村幹部注意了!農村這3類土地問題碰不得,否則將嚴肅處理!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村裡有機動地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村裡有機動地,那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代表全體村民來管理經營這部分土地,這也將是村幹部手中的一項權力。但是農村的機動地,村幹部是不可以隨意處置的,其中這3類問題就碰不得,否則將嚴肅處理!一起來看看。
  • 在農村,一個村有幾個村幹部?職權如何界定?
    提到村幹部,農村人並不會陌生,畢竟他們承擔著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帶來農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中。村幹部的主要職責就是宣傳國家對農村的各項政策,讓農民都能夠享受這些政策帶來的福利,還會解決農民生活中的難題,及時的疏導村裡的糾紛問題,保障農民的權益,維護村集體各成員的公平正義。
  • 楊凌:村幹部上大學,破解農村基層「人才荒、本領荒」
    「行距1米5、株距1米3,一畝地可以種450株金銀花,還要適當種些草。以前咱不懂,其實種草能保墒防蟲。」李恩山講起來頭頭是道。作為楊陵區首批「村幹部大學生」之一,李恩山今年7月剛從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綠色食品生產與檢測」專業畢業。在村裡發展金銀花,是他在讀書期間深思熟慮的結果。
  • 村幹部工資低,為何生活水平挺高的?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村幹部工資低,為何生活水平挺高的?他們是怎麼辦到的?農村作為我國發展過程中一個過渡階段產物,大多都是宗族式結構,為了更好的幫助農村發展,充分聽取農村意見,傳達國家政策,為農村謀求發展,村幹部群體在其中的作用無疑是最為關鍵的。
  • 農村的村幹部將迎來3項新福利,除了工資提高,還有什麼好處呢?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的村幹部將迎來3項新福利,除了工資提高,還有什麼好處呢?
  • 幹部氣兒不順,涉及村民也不高興……村幹部咋幹?
    來源:瞭望智庫「村幹部不好當,費力不討好」「各顧各家事,不想參與村裡閒事」,這是記者以前在農村走訪時常能聽到的兩句話。前句是一些村幹部說的,他們面對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既得敢闖敢幹,又得辦事公道,工作壓力很大;後一句是部分村民說的,透露出鄉村治理農民參與感不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 武漢農村3000人,沒有一個人被感染,村書記:先感染的也是村幹部
    疫情的到來,讓很多人思考一個問題,為何農村每次都會是一片淨土呢?不管是17年前的非典還是如今的新冠,農村中受感染的人都不是太多,也不會出現集中性感染的可能。其實農村的行動一直很快速,疫情傳出後,各地第一時間下令「封村」,村子裡只留一個主幹道,其他路口全部用泥土堆起來,從而可以阻絕大家的外出。在主路也由村幹部看守,對於來往的行人要做好登記工作,並對其進行體溫檢測,如果是外來人員還需要重點了解,看是否為重點疫區趕來的人。
  • 2020年村幹部「工資表」出爐,很多人搶著當,實際上工資並不高?
    可以說,當好村幹部不容易。村幹部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公務員。作為一個村的領導,他們的權力比較大,村幹部的專業水平直接關係到一個村的發展。因此,在農村,村幹部往往是通過民主方式選舉出來的。每次選舉村幹部,都很熱鬧,參加選舉的人也很多。過去,為了當選村幹部,不少人"八仙過海施展才華"。眾所周知,村幹部的工資不高,實際福利也不如一些公務員。
  • 村幹部權力小了,威信反而提升!金山區護塘村黨總支書記沈銀歡有何...
    這幾天,村裡給每家每戶加裝天然氣管道,主幹道上「開腸破肚」正在施工,他看到有什麼影響走路的石塊之類雜物順手就處理掉了,還不時叮囑大家進進出出要注意安全。雖然收入上落差巨大,可沈銀歡說:「農村也是廣闊天地,家鄉的建設需要年輕人。」  作為土生土長的護塘娃,沈銀歡滿心以為自己地頭熟,聯繫群眾應該沒有障礙。他跟著老書記跑遍全村,漸漸察覺這些平時熟悉的叔叔大娘對自己有兩副面孔:凡是自己走下去見到他們,說起話來總是有啥講啥,而在村部見到他們時,說話就客客氣氣,不隨便多講一句。
  • 村幹部職務犯罪的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
    一、村幹部職務犯罪的特點  2016年,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人民檢察院全年立案查處職務犯罪嫌疑人30人,村幹部職務犯罪5案14人,其中農村基層組織人員11人,佔總人數的36.7%,主要主要涉及貪汙犯罪,如查處的秦都區某辦事處村幹部張某等3人在土地遷墳分配徵地補償款時,利用職務便利,採取虛報冒領的手段,將集體土地補償116550元據為己有。
  • 村幹部違規操作,住樓房卻享受低保待遇被舉報村幹部帶人打傷舉報人...
    在李家人將傷者送住醫院搶救的過程中,他們再次遭到這夥人的毆打,一家4口人被打傷,直到警方趕來才將事態控制。  而就在兩天前,71歲的李鎮江老人受村民之託,向媒體反映了紅光村幹部與鎮民政助理違規操作辦理低保的情況,並通過報紙使這一情況公諸於眾。  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一個村正常來說村幹部有幾個,他們職責是啥,只是發發福利嗎?
    此外,如今的村幹部任期也已經提升到了5年,有能力的可以一直幹下去,不像在過去只能連續任職3屆。當然在日前,國家再次提出了村支書兼任制度,以此確保村集體更好的被管理。一個村正常來說村幹部有幾個,他們職責是啥,只是發發福利嗎?一、一個村子裡有幾個村幹部?
  • 2021年,農村新設一組織,村幹部高興不起來了,村民:設的好
    但是在很多農村,不少村幹部利用職位的便利以權謀私,使之事件在近些年來發生過不少,所以也導致很多農民對村幹部都褒貶不一。 不過,現在國家為了防止村幹部以權謀私的事情再發生,新設了一個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這個組織設立好後,不少農村種的村幹部肯定高興不起來了,不過村民都紛紛拍手覺得這個組織設的非常好。
  • 國家出新規定,出任村幹部必須具備這幾個條件,農民心裡有數嗎?
    農村這幾年備受外界的關注,作為農村的管理者,村幹部也越來越多的被提及。尤其是這兩年,基本上每年國家都會給村幹部漲工資,漲待遇,這讓村幹部這個「體制」外的編制也一時間也從無人問津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在盯著村幹部這個位置的農民中,有真的是想為農民服務的,當然也有心懷鬼胎的。
  • 農村的這幾種人不能惹
    可還有些人,他們好逸惡勞,怕吃苦怕受累,整天就想著怎麼樣能盤剝點其他農民的資產,怎麼樣能侵佔其他農民的補貼,怎麼能違規申請到低保等,這些人一般都橫行鄉裡,農村都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農民對這種人雖然很厭惡,但也都是敢怒不敢言,一般不會去招惹。
  • 女高管回鄉當村官:掙一兩萬,充實感和榮譽感不如當村幹部
    30歲以前,她是獨在異鄉打拼的小村姑娘,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一步步走到了公司總監的位置;30歲以後,她選擇回到早已陌生的家鄉,成為了一名村幹部,每天走在村頭田尾,處理著各種瑣碎政務。 這不是一個「逃離北上廣」的故事,也不是田園牧歌式的返璞歸真的故事。
  • 2021年村幹部換屆選舉,出現這4種情況,票數再高也得作廢!
    導語:現在已經進入12月份了,馬上就要到村幹部換屆選舉的時候了。每年村幹部換屆選舉之前,各村的村幹部候選人就開始在村內展開拉票大戰。雖然這兩年村幹部的工資有上漲的趨勢,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不太高。隨著鄉村治理步伐的穩步推進,對村幹部的要求越來越高,村幹部肩上的責任更是越來越大,所以有一些農村出現了村幹部辭職的現象。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在村幹部換屆選舉之際,候選人逐漸拉開拉取選票的帷幕。2018年年底新修訂實施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了村幹部的換屆任期由原來的3年調整為5年,所以在明年村裡換屆選舉後,村幹部的任期將會按5年任期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