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大一大四學生的論文登上世界頂級學術期刊

2020-12-26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通訊員 章瑚 實習編輯 周沈君)在眾多師生的熱烈掌聲之中,溫州大學大四學生龔玲豔接過了聘書,正式成為溫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留學生的學術指導師,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她將負責解答和指導留學生在機電工程專業上的相關學術問題。

  「從現在起,她可以去接受這些榮譽了。」龔玲豔的導師溫大機電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國際班負責人李子瑞教授笑盈盈地說。在以往,學術指導師一般由博士、副教授來擔任,而這一次聘本院的本科大學生來擔任,完全是因為其學術能力和英語水平都達到了水準。

  認真的學習態度得到導師關注

  龔玲豔是義烏人,2015年以高考總分618分考進了溫州大學機電工學院,並進入機械工程國際化班進行學習。

  近一米七的高挑身材、清秀可人的五官、溫婉可親的笑容,眼前的龔玲豔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可這樣漂亮的女生在大學裡的生活卻與一般女生完全不同:很少逛街、幾乎不化妝,沒有男朋友也不談八卦,她的所有課餘時間幾乎都在老師的實驗室裡度過。

  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因為龔玲豔成績不錯,英語出色,性子沉穩,當時教授C語言課程的李子瑞教授邀請她進入他的數值仿真課題組一起做課題研究。「我也是在選拔優秀的科研苗子,可是要跟著我做課題就需要放棄安逸的大學生生活,必須一門心思花在學習上。很少有學生能吃得了這樣的苦。」李子瑞教授說。

  「老師的實驗室也就六七個學生在,有些還是研究生。」龔豔玲說,一開始進入實驗室,她經常聽到老師和學長們討論某個問題,各種學術用語、專業英語單詞聽了一耳朵,讓她感覺好奇又高端。於是,龔玲豔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更濃厚了。

  老師評價她做事效率極高

  一開始,李老師只是讓龔玲豔學著做編程,但慢慢的,他就發現這名女孩學習特別的刻苦認真,除了上課的時間外,她幾乎都泡在實驗室裡。「是個做科研的苗子啊!」李子瑞教授回頭給龔玲豔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熱切地要求龔玲豔加入到他的科研隊伍中去。

  李教授說,做課題本就是很枯燥和難懂的事情,可龔玲豔的好學之心非常強,她遇到不懂得事情就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查資料、問導師、做實驗,直到得到答案才會罷休。

  在不斷的積累和學習中,龔玲豔的技術英語提高迅速,即使是難度極高、非常考驗專業水平的科研論文寫作,龔玲豔都可以完成得相當出色,而且經常幫助其他研究生、甚至是學校老師做論文修改。「她做事效率極高,她可以在三個小時內就幫別人的全英文論文做出修改,指出對方論文中所出現的問題。」對待如此一名優秀又勤奮的學生,李子瑞教授毫不吝嗇自己的愛護。「我對她的培養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用心。」

  為了能讓龔玲豔沉下心來做科研,即使她的優異成績已經達到了各種評獎評優的標準,但李教授卻一概為她擋掉,甚至還跑去學校領導面前說:「別讓她參加競賽,別讓她獲獎,她以後值得更好的榮譽,但是現在她需要拒絕浮躁和虛榮。」

  學術論文登上國際學術專刊

  「我覺得將微流控技術用在鋰元素提取,或許可行。」有一天,李子瑞教授將自己的學術想法告訴了龔玲豔,並指導她通過數值仿真對這一想法進行驗證。在歷經了三四個月的研究和整理後,龔玲豔將這篇論文寫了出來,李子瑞教授對她的鑽研態度和行文用詞都大加讚賞,也竭盡全力為她潤色,並且投稿給國際工程技術行業的頂級刊物之一《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那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如何用微流控技術來提取高鎂鋰比鹽湖中的鋰元素,藉助數值仿真證明該技術可以實現效率的提高,而且能提取出更為純正的『鋰』」。」龔玲豔介紹說,在中國,八成以上的鋰元素都存在於青海鹽湖,但傳統方法都是用煅燒法以及其他手法進行提煉,這樣的提煉效率不高而且很難實現鋰鎂分離。而這也是學術界第一次有人提出用微流控技術來提取鋰元素。

  去年1月,李教授將這一學術論文投稿至《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沒想到一個月後就得到了該刊物編輯的正向反饋。不多久後,龔玲豔的論文就被發表了。消息傳來,整個學院都是一片沸騰。

  希望更深入學習微流控在生物工程方面的應用

  就在半個多月前,龔玲豔的另一篇學術論文發表在另一家國際權威期刊上。截至目前,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過的論文就有三篇。按李子瑞教授的話說就是:「博士發表一篇這樣的文章就能可以畢業了。而我們玲豔發表了三篇!」導師的語氣裡帶著滿滿的驕傲。

  「如果不是學院和老師給我提供了那麼多的學習機會,讓我更清晰地了解微流控的發展現狀,並有機會到各種國際大論壇上學習,或許如今的我也依舊是個平凡的女孩。」已經是大四的龔玲豔再有半年就可以畢業了。對於未來,她希望可以開拓更多的研究渠道,走更為寬廣的研究道路。「最近挺喜歡看微流控細胞分離方面的材料。希望以後可以從事相關研究。」龔玲豔笑著說。

相關焦點

  • 湖北在讀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世界頂級學術期刊!
    4月8日,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JACS,影響因子14.357)在線發表了武漢工程大學陳嶸教授課題組在Ag基納米糰簇方面的重要進展——"Pd-mediated Synthesis of
  • 那些年,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各國政要
    但是,有那麼幾位國家領導人,還在讓阿旺膜拜但不可求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讓我等芸芸眾生何以堪。第一當屬歐巴馬。這三本期刊分別為醫學、綜合和法律方面的頂級期刊。作為全球頂級「網紅」,川普更是成為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 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的常客。
  • 齊魯理工學院教師張德亮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近期,齊魯理工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張德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期刊《Small》上發表題為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Derived Photocatalysts for Water Splitting and Nitrogen
  • 你知道世界3大頂尖學術期刊嗎?快來漲姿勢~
    不管你是在哪一個領域生活,實力永遠是最頂用的,而在科研界,實力的重要體現就是你發表的論文,不僅僅是論文的數量,更要看論文的質量。《Nature》、《Science》、《Cell》,只要你能在其中任何期刊中發表過一篇論文,那麼可能比你在普通期刊發再多的文章都有用的多。今天就為大家揭開世界頂級三大學術期刊的神秘面紗。世界頂級三大學術期刊都是誰?1.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學術論文投稿時,一篇論文可以同時多投幾本期刊嗎?
    論文可以同時投幾本期刊很多作者認為論文投稿審核的時間比較長,如果可以投多本期刊,哪本期刊通過投高哪篇,作者的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最壞的結果都可能導致我們的論文被判定無效,因此在此還是建議作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期刊
  • 論文寫好了,但投什麼期刊呢?學術期刊SCI、EI、C刊…到底是什麼?
    ISTP收錄論文的多少與科技人員參加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多少或提交、發表論文的多少有關。我國科技人員在國外舉辦的國際會議上發表的論文佔被收錄論文總數的64.44%。每年摘錄世界工程技術期刊約3000種,還有會議文獻、圖書、技術報告和學位論文等,報導文摘約15萬條,內容包括全部工程學科和工程活動領域(機械工程、機電工程、船舶工程、製造技術等;礦業、冶金、材料工程、金屬材料、有色金屬、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結構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的研究成果。
  • 人民日報評《冰川凍土》期刊發文不當:學術期刊不是私人菜園子,不...
    近日,一篇刊發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在輿論場中引發軒然大波。原因在於,作者在正文中,用較長篇幅大談特談"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這篇論文在眾多嚴謹科學的學術論文中顯得格外另類,堪稱奇文。
  • 不僅是救命武器,還登上了全球頂尖學術期刊
    5月4日,「薯片筒聽診器」還登上影響因子24.8分的頂級學術期刊《歐洲心臟雜誌》,成為頂尖學術論文裡的華麗主角。「24.8分,真的假的?!逆天了,三分就能博士畢業了!」「聽說5分以上的都是超級精品,這24.8分,目測薯片要漲價啊!」消息一出,立刻引發高度關注與一片驚呼,網友也紛紛留言評論。
  •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頂尖的學術期刊,你可以從中找到當前科學前沿,你可以追尋知識,你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期刊吧!《自然》世界最悠久的、最知名的科學雜誌《自然》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誌專一於特殊的領域不同,《自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綜合性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編譯外國人的論文在國內的中文學術期刊上發表,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很多人並沒有取得論文作者的授權,也沒有取得國外那家期刊社的授權。我在小木蟲上搜這個問題時,也得到一個很有趣的答案。對,從外國人的視角來看,你翻譯了你的論文,去多國期刊上發表,有助於擴大這篇論文的影響力,有利於優質學術內容的傳播,這是好事。如果期刊社都不告你侵權,允許你這樣做。那你還擔心什麼。大家還可以這樣想,如果你是一個作家,你肯定希望自己的小說作品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全世界傳播吧?
  • 用「睡美人」比喻論文 荷蘭教授被學術期刊退稿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最近,美國一家學術期刊拒絕發表荷蘭一位教授撰寫的文章,原因是他用童話故事中的人物「睡美人」比喻曾被忽視的學術著作,被認為「不具備文化敏感性且對女性存在歧視」。據「荷蘭新聞網」報導,大約15年前,荷蘭萊頓大學定量科學研究名譽教授範瑞安第一次把曾長期被忽略的學術著作比作「睡美人」。範瑞安說:「比如一篇期刊論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5年、10年或15年,都幾乎沒有人對它感興趣,然後有人突然發現了它,就像王子喚醒睡美人一樣。」
  • 天大一教授被學生實名舉報學術作假,校方反應速度令人點讚
    2019年年初,演員翟天臨一句「知網是啥」,網友直接將他博士期間學術不端的事情公之於眾。從此拉開了學術圈強烈打擊學生學術作假的帷幕。學生裡面出現學術不端的行為,大部分都在學校內部解決了,影響範圍極小,當然我們也允許學生犯錯,只要改正就好。畢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中國高校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發表...
    因此,該排名的推出,為國內高校打造世界一流經濟學科提供歷史方位的同時,也便於我國科研主管部門更為科學地考核、評估科研機構,從而為推進和實施世界一流經濟學科建設戰略提供客觀依據,並為學生報考大學及科研機構間人員流動提供有效的參照,促進研究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經濟學研究評價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期刊學術論文發表、課題、學術書籍出版、政策報告等。
  • 中國科技期刊的"外患內憂" 怎樣能"搶到"好論文?
    原標題:中國科技期刊的「外患內憂」   □儘管我國科技期刊和國際論文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但質量提升之路仍任重道遠   □這些撤稿事件逐漸讓科技期刊成為大眾媒體的焦點,其所暴露出來的科研誠信問題,也成為科技期刊界的一大挑戰   □真正優秀的論文、具有發現性的成果並不會因為期刊是
  • 頂級高校論文排名,上海交大、浙大是第一和第二,天津大學是末位
    上海軟科對2018年國內主要高校發表的論文進行了統計,就18所頂級高校的論文數量來說,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一,浙江大學排名第二,清華大學排名第三。
  • 2020年第一瓜:核心期刊論文事件
    而期刊的主編,就是論文作者徐中民心中具有「崇高感」的導師程國棟(事件發生之後,程國棟已申請引咎辭職該雜誌主編)。《冰川凍土》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期刊呢?這些文章,有90%的大概率受到了相關基金的資助。中國知網上徐中民發表的論文篇目節選。這就不禁引人深思了。另外,一個人固然可以對導師和師母讚美,乃至崇敬,但他是否真的發自肺腑呢?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科研論文 | 秦昕副教授發表一A重要核心期刊論文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管院科研世界。教師姓名:秦昕 副教授論文題目:Will Creative Employees Always Make Trouble?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Moral Identity and Moral Disengagement刊物名稱: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期刊卷期數:2019年第157卷所有作者:Zheng, X., Qin
  • 33篇學術論文造假被撤 學術不端or道德淪喪?
    不可否認,此次的撤稿事件已經不可避免的讓國內的科學誠信聲譽受損,近些年來,各國各類學術醜聞不斷的刷新著人們對於「象牙塔」中學術研究世界的認知。再生心肌的幹細胞醜聞2018年《紐約時報》報導因哈佛終身教授、心肌再生領域的頂尖學者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被證實學術造假(理由是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宣布撤回31篇頂級期刊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