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鱉孝母、冰田挖藕、雞鳴磨豆、採藥療傷……這些孝子故事你聽過...

2020-12-12 騰訊網

又是一年九月九。

「百善孝為先,天地看得見,幸福快樂在哪裡,

孝在我心間,孝道滿人間,幸福快樂在這裡……」

10月8日,隨著一曲《百善孝為先》,「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節在孝子灣文化公園正式開幕。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孝文化節活動精彩加碼,內容更加豐富 。體驗真人版孝善飛行棋、品省級書法家百孝聯展、領名家書法作品、實踐孝禮研學,打卡超「紅磚」的網紅點……現場活動滿滿。

百善孝為先,孝道行天下。淥渚是南宋大孝子周雄的故裡,周雄的孝感事跡千百年來在淥渚大地上廣為流傳。

周雄(公元1188年~1211年),字仲偉,南宋新城縣淥渚人(今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六渚村),為人至孝,歷史上宋、元、明、清四朝,共有六位皇帝,十一次聖旨封贈,在我國東南地區浙、蘇、皖、閩四省頗具影響。

「周雄孝子祭」是杭州市富陽區有名的民間信俗活動,是淥渚鎮一帶百姓為紀念南宋大孝子周雄,每逢農曆三月三、九月九舉行的民俗活動。四鄉八裡的村民前往淥渚周宣靈王殿祭拜,演戲酬神、商貿集市、走親訪友,保持著傳統廟會的原始風貌,已經延續600餘年。

2014年11月,「周雄孝子祭」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傳承千年的孝文化精髓,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淥渚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淥渚的「孝子宴」。「孝子宴」是淥渚鎮根據大孝子周雄的這些孝道故事特意推出的,將孝文化和飲食文化結合起來,捉鱉孝母、冰田挖藕、雞鳴磨豆、採藥療傷……20道特色菜,每道菜不僅食材取自本土,新鮮美味、老少皆宜,還都蘊含著一個個周雄孝道故事。

「捉鱉孝母」講的是,周雄的母親長期生病,身體衰弱,而甲魚可以補身。周雄得知江邊有一個釣鱉高手,於是每天在釣鱉師傅的身邊服侍,端茶送水,提供點心。釣鱉師傅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周雄把母親病重想吃甲魚進補的事告訴了他,釣鱉師傅覺得周雄十分孝順,就教他釣鱉的技術,周雄學會後,釣了甲魚給母親補身體。

「冰田挖藕」則是周雄的母親想吃鮮藕,周雄去求助藕田種植主。對方說,田裡已經結冰了,無法掏取,有本事你自己去取。周雄自己敲開冰面,赤腳下田挖藕,腳上被冰割傷了都顧不上,就這樣,他母親才吃到了藕。

「雞鳴磨豆」是一道豆腐花的菜名,為什麼取這個名字?那是因為,周雄的母親喜歡吃豆腐花,周雄虛心向村裡的婦女請教做豆腐花的方法,並專門打造了一座小石磨用來磨豆,前一天浸下豆子,早上雞打鳴時就起來磨豆漿,然後做成豆花給母親食用。

吃「孝子宴」的時候,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必須由晚輩給老人長輩盛一碗飯,這碗飯不是普通的白米飯,而是加了小米的「小米飯」,諧音「孝米飯」,寓意晚輩對長輩的一片孝心。

「孝子宴」,

吃的不僅僅是美味,

更是一種孝文化傳承,

一種孝道的親子教育。

帶上父母和孩子,品一桌「孝子宴」,定會讓你驚嘆,可以從舌尖上體會孝文化魅力。

富陽淥渚作為「民間民俗·多彩浙江」省級活動的舉辦地,在延續孝子祭這一傳統習俗的同時,豐富孝文化節內涵,積極創新「孝心文化」實踐載體,進一步加大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引導民間信仰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旅遊經濟發展,全力助推富陽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最美示範區建設。

據了解,本次孝文化節還有一個大號亮點,就是將於今天舉行的「杭州公益嘉年」,活動現場有1個開幕式和4大主題活動街區。

公交:富陽2116路(曹家站)、2204路(雙廟站)

駕車:320國道轉江南路進305省道直達

見習記者 王夏琴 通訊員 李瀟鵬

部分來源:杭州民政、富陽電視臺、富陽發布

我們大杭州新媒體編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富陽地道美食,誰是你心中的C位?
    大源塔餅又稱塌餅,孝子塔餅。為了傳承塔餅手藝,村人從外觀、配料、造型、大小、包裝五個方面對塔餅進行了改良。不僅將新鮮的火龍果汁和菠菜汁和進麵粉裡,餡料的選用上也更多樣。「杏梅九味」分為六石溪鮮、十八塢農味、永安山珍三個系列,每道菜背後都有一個典故,用味道訴說著常安故事。
  • 非虛構|《挖藕人》
    蒸汽蒸騰中,彼此間早已不分你我,都是中國勞動人民的辛勤與勇敢。2年前,在湖北省鹹寧市嘉魚縣新街鎮王家月村,有一戶人家放棄了在北京動物園做服裝的生意回到800公裡外的家鄉,靠著微薄的積蓄於接管了父輩的藕田。如今,他們的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當地著名的」精準扶貧企業「, 36歲的唐攀讓湖地野藕成為「第十五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金獎農產品。
  • 挖藕工人冰天雪地工作照震撼網友心靈(組圖)
    日前,網友「霜木成林」在其博客中發表紀實圖片博文《冰天雪地挖藕人》,該博文曝料,北京市通州臺湖鎮一群在冰天雪地裡工作的挖藕人挖藕人工作的照片。這篇博文經各大知名論壇轉載後,深深震撼眾多網友,眾多網友紛紛跟帖,感嘆挖藕人的辛苦,表示對挖藕人這些普通的勞動者致以尊敬。
  • 青城傳奇|採藥民的奇遇
    在唐高宗顯慶年間,青城山有一位採藥者,人們記不清他的姓氏,只以採藥民稱呼。據說採藥民曾發生過一件異事,即吞食道家金丹成仙。採藥民有一天在青城山採藥,發現一株與眾不同的藥材,十分高興,便用藥鋤刨挖。藥的根部大如裝水的瓦甕,採藥民大喜過望,誰知挖下去五六丈深還不見根,而且他邊挖地邊往下陷。後來深到採藥民抬頭往上望,洞口已只有小杯子一樣大,他感到害怕,心想必死無疑了。此時他突然發現身旁有一個洞,匍匐著朝前鑽,洞越來越大,起初都還要躬著腰,前行了約有兩裡地,就能站著走了。又走了兩裡地出了洞口,一條幾十步寬的河攔住了他。
  • 如何挑選合適的咖啡磨豆機?磨豆機刀盤有哪些選擇和考量差異?
    磨豆機是手衝的靈魂之窗,好的研磨可以讓你完整不失真地去感受咖啡的美好質量,相反地,如果是不好的研磨則會讓你象是霧裡看花,雖然朦朧是種美,但不適用於手衝咖啡上,因為模糊的風味表現會讓你無法判斷自己的技術是否有問題, 也無法得知自己有沒有進步。
  • 民間故事:孝子的故事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在《聊齋志異》當中就記載了一個孝子的故事。青州府東面香山前面,有一個叫周順亭的人,侍奉母親十分孝順。母親的大腿上生了個大毒瘡,疼得無法忍受,白天黑夜皺著眉頭呻吟。
  • 荷花沒有了荷塘那些挖藕好把式也慢慢老了
    筆直的小路、身旁一覽無遺的荷塘、迎面而來混有水腥味的春風,不遠處三兩人的匯集,還有那一起下塘的吆喝……但這些已經是多年以前的風景了。梁德秋就是其中頂有名的「藕師傅」。如今梁德秋早已過世,已經55歲的梁清義,早就從和父親一起住過的地方搬到了如今的金沙南路。「變化太大了,原先的地方只剩一條小路,荷塘都沒有了。」
  • 乾貨 | 如何選擇你的咖啡磨豆機 ?
    也是,對於新手來說,除了泡咖啡技能外,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還得先從咖啡磨豆機研究起!所以今天小咖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咖啡磨豆機。首先先來講一下為什麼大家熱衷於咖啡磨豆機。那是因為研磨後的咖啡粉保質期非常短,通常最佳食用時間為1-2天,因此很多人追求現磨咖啡風味。
  • 你在東北穿著貂,我在澄江下田挖藕曬了腰~
    蓮藕對於雲南人而言自然而然的帶著一種冬的屬性——在年底時節的藕才是最肥美和營養的,所以蓮藕排骨湯也成了雲南人的春節餐桌上的標配。除此之外,在排乾了的藕田裡,不僅能挖到蓮藕,還能邂逅已經「膘肥體壯」準備越冬的泥鰍或者鱔魚,至於能不能給您的蓮藕排骨湯再添美味,那就要看您的運氣和手速咯~即刻報名參加澄江自然研學團,不僅可以在這個周末全家享受下田挖藕的純粹樂趣,還可以參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報名熱線153 6818 0703.
  • 清潔意式磨豆機的目的 如何清潔意式咖啡磨豆機?意式磨豆機保養
    那麼今天就來說一說門店當中最重要的一臺機器,磨豆機是如何保養的吧。為什麼要清潔意式磨豆機?一方面要減少殘留過多的咖啡粉在磨豆機裡,影響下一次濃縮咖啡的萃取。很大部分意式咖啡豆會烘焙得比較深,而這也導致咖啡豆容易產生油脂,而這部分油脂殘留在磨豆機也會對咖啡味道產生影響。定期保養磨豆機可以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保證咖啡味道的一致性。如何清潔意式磨豆機?
  • 青島最大蓮藕種植基地豐收 記者體驗挖藕工艱辛
    ■體驗  挖藕急拔腿,差點兒栽泥塘   聽說島城最大的蓮藕種植基地開始豐收了,11月20日一早,記者趕到即墨市大河套村,來到正麗家庭農場,當了一把挖藕工。《舌尖上的中國》曾介紹過南方挖藕工的工作和生活,的確挺不容易,但記者親自感受了一下才真正有體會。  挖藕需要穿上連體的防水服,全副武裝好才不容易被水給淹了。
  • 磨豆機刀盤過熱是如何影響咖啡一致性的?
    —————— 你是否關心濃縮咖啡機內3℃的水溫的變化?如果是的話,那你也應該要關注咖啡粉的溫度變化。 你的磨豆機是否會使咖啡粉加熱? 磨豆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可供選擇。然而,無論是圓刀或是平刀,陶瓷的材質還是金屬材質的,精品咖啡通常會使用刀盤式磨豆機,而非槳式磨豆機(例如:豆漿機的刀盤)。刀盤式磨豆機的刀盤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兩個刀盤組件之間的距離決定了研磨顆粒的大小。
  • 中國歷史上的孝子,你知道幾位?
    也就是因為中國對於孝道的重要性,人們對於那些孝順的人都會格外的信任,寬容,人們也願意和懂得感恩孝敬的人相處,因此,中國歷史上湧現了不少值得人們學習的孝敬父母的榜樣,這些人每個都是人中龍鳳,每個都是受萬人敬仰的,不管是在學問上,還是在朝堂上都有不的成就。
  • 【三農】挖藕人泥裡「撈金」每天工作8小時月收入上萬元
    其中一人說,他們一行五人全部來自渠縣。他們四處接活挖藕,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足跡遍及川渝各地,很多老闆都是慕名而來。其中一人是他的同族兄弟。記者接話說:「那你們就是大陳、小陳哦。」  「在沒有從事挖藕這項職業之前,我倆什麼都幹過,但沒有掙到錢。」大陳告訴記者。據介紹,大陳今年23歲,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小陳今年才20歲。
  • 冬日挖藕人:每天水下勞作十幾小時 換來百姓餐桌佳餚
    最近氣溫急轉直下,在戶外待上一會兒就感覺凍得吃不消,但有種職業必須在刺骨的冰水裡忙碌,這就是職業挖藕人。近些年,來自湖北、安徽等地的藕農在通州東社鎮一帶租下幾百畝藕塘,每年從7月一直忙到來年3月份左右。今天,記者就帶你走進這些藕農,了解他們的生活。
  • 摘桃挖藕抓螃蟹
    秦淮源頭品豐年_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本報訊(記者 胡英華 通訊員 楊長喜 李立) 打板慄、抓螃蟹、挖塘藕、捉泥鰍……昨天,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專場活動暨第十四屆中國·南京農業嘉年華溧水分會場系列活動之一——「秦淮源頭品豐年」活動在郭興莊園舉行。     因為130畝粉黛亂子草,郭興莊園成為這個季節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
  • 章丘挖藕人日賺3百背後:病痛纏身!手指疼到拿不穩筷子!
    據了解,雖然「挖藕」工作又髒又累,每天要在水中站立10個小時,但挖藕人每天能賺300多元,一個月收入過萬。採藕人寧凡祥,就是這些「職業」挖藕人中的一員。如今,他已年過五旬,從事挖藕工作7年多了。「剛開始學習挖藕時,因為不熟練,藕經經常被挖斷。而且手指經常紅腫,每到晚上雙手疼得連筷子都拿不穩。」
  • 這樣的丸子,你肯定沒吃過!丨豆腐藕丸子、番茄羅勒湯·圓滿素食
    今天這頓小套餐,新鮮,清香,用蓮藕做丸子,用羅勒來做湯,保證你吃了忘不了O(∩_∩)O 一起來做吧!1、老藕一節、豆腐一塊、子姜適量、西芹一瓣。6、把它們統統放在一起,放鹽和蘑菇粉,再來一勺澄粉。5、湯燒好了,起鍋以後,再把羅勒葉放進去就行了。因為羅勒是芳香開竅的植物,葉子的芳香油容易揮發,所以選擇最後放,你也可以在起鍋前放到湯裡。
  • 杭州有人靠挖藕買下三套房?蕭山58歲的種藕王最近有點紅
    朋友圈都在說他靠挖藕買下了杭州三套房,最近去找他採訪的媒體也不少。這事是真的嗎?泥裡挖藕賣藕是盛業存的職業,也確實成了他買下杭州三套房的底氣。「小兒子一套房,二兒子一套房,自己一套房。」他呵呵笑。彎下腰,把雙手伸進池塘,隔著布手套,能清楚地感覺到溫熱的湖水、黏膩的淤泥,還得不斷往下,直到手肘也淹沒在泥裡,這才能挖到藕。「蓮藕往往覆蓋著將近三十釐米厚的淤泥。扒開這層泥挖出藕,和搬一塊七八十斤重的石頭差不多。」
  • 孝子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何為孝子,看了這個故事,你也許會有所感悟!門診。「醫生我住院。」一抬頭,50多歲黑凜凜一條大漢,濃眉圓眼,若留有鬍鬚,活脫脫一個黑旋風李逵。眼下「李逵」病懨懨的,臉色黑裡透著灰黃。「您有肝病?」「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