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繼承了唐朝文化,韓國繼承了明朝文化,如何反駁這兩種觀點?

2020-12-16 向東向南看

日本把唐朝的文化確實保存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形式多於內涵,譬如茶文化,演繹出了茶道,從泡茶的各種儀式動作,到燒水的鐵壺,泡茶的千般用具,喝茶的各種規矩,無所不用其極,繁文縟節應該比唐朝還多。

但是唐朝文化的兼收並蓄,擁抱世界的胸懷日本好像沒有。中國文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包容,歷史上的很多民族紛紛融合到中華民族裡,唐朝天子善待諍臣,敢下罪己詔,日本天皇千方百計逃避戰爭罪責,日本民族拒絕反省戰爭罪行,心胸狹窄如此,何談繼承了中華文化?

學虎不成反類犬,摸到一點皮毛就說自己是唐朝文化傳人。這讓我想起了那些學到點三腳貓功夫,就開山立派的宗師們。

日本只保留了形式上的唐文化,包括古建築,現在日本的傳統建築基本上是江戶時代下發展形成的基礎風格,正宗唐味建築,我國山西省保留了一些,而且我也沒看出來和日式建築有多少的相似。

和服就是完完全全是日本他們民族發展出來的服飾,而且和唐代的襦裙相比,看不出來有哪點相似性。至於唐裝,唐裝還真算不上什麼傳統服飾,跟和服沒有可比性,最多只能算帶有中國元素的西式服飾罷了。

在日本動不動就鞠躬,感覺鞠躬就只是一個形式而已。在中國,鞠躬是非常重的禮儀。我們只有在面對先賢,面對長輩或者犯了大錯等非常重要的場合才會鞠躬。由此可見日本只是學了中國文化的表,而沒有得到其髓。

如今竟敢妄言中國文化在日本,可笑至極。說什麼唐宋文化在日本,日本只是學了一些唐宋的民間技藝而已,骨子裡卻是純粹的西方文化西方思想。說唐宋文化在日本的,看日本所做的那些事情,有哪些是體現了唐宋文化,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是思想文化就轉向西方了,只是他們對中華大地的一切都未死心。

中華文化還在大陸,只是掌握在少數人心裡,能有十分之一的國人把中華文化放在心裡,又豈容倭寇猖狂?

韓國繼承了明朝文化,純粹是韓國人的幻想,韓國人除了申遺,還會做什麼。韓服名氣太大,而明朝服飾鮮有人知道,甚至有些本國人都認為明朝服飾是韓服,更有甚者吐槽電視劇中的明朝服飾抄襲韓服。

所以這其實更多是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宣傳不到位的痛心。韓國服飾繼承自明朝,明亡之後才開始有自己的明顯特徵。韓國服飾和中國男款明制服飾幾乎一模一樣,道袍、幅巾、大帽等等皆起源於中國。高麗在明朝就是我國的附屬國,他們當時落後到沒有自己的文字,我就不信就這國家能自己設計那麼高級的服裝。

如果說中國是大白兔奶糖,那日本就是大白免奶糖丐中丐版,算是山寨版裡最高仿的。而韓國,算了吧,你要說唐宋的皮毛在日本還說得過去,明朝在韓國那純粹是為了和日本押韻湊對的,韓國除了申遺還有啥?

至於越南,全靠長江以南的領土在跟中國強攀親戚。朝鮮像明清,因為他在明清和中國關係最親密,是中國的藩屬國,甚至西方都認為朝鮮就是明朝領土。越南是唐朝的靜海軍安南都護府直接發展而來,一直認為中國是北中國,自己是南中國,南國。

日韓學了中國文化不同時代的形,卻沒有學到精髓。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並非是琴棋書畫和筆墨紙硯,不是假意的禮節,最重要的是奠定文化底蘊的典章倫理和源自大國的文化自信和氣度。

日韓只是模仿,東施效顰,華夏文化豈止是表面功夫。我們的神話傳說,都是人與天鬥,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教育子孫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沒有任何神力天災可以阻止華夏民族興盛。

中華文化無論形與魂我們都繼承了,只是沒有好好挖掘,發展延伸。每個用中國筷子,吃中國飯的中國人就是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內在的禮儀道德價值觀判斷我們也保存著。文化需要與時俱進,現在提出的分享共贏也是我們中國的價值觀。

我們要繼承發揚先賢總結的智慧結晶,比如繼承中醫理念中的養生防病,上醫治未病。你可以不喜歡五禽戲、八段錦之類的養生功,但是這種永不褪色炎黃子孫的顏色是不會蛻變的。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推理電影太強了!繼承自唐朝文化推陳出新!
    日本的文化風格,繼承了我們唐朝文化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感情細膩,藝術作品尤其講究婉約,刻畫人物入骨三分,這些特點深入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電影、還有圍棋等等。所以日本的推理電影尤其多,這裡我講三部非常好看並且有代表性的推理電影。一.
  • 日本韓國傳承了中國的坐地文化,中國為什麼沒有繼承
    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不想在會見帶來椅子的外國外交官時顯得自卑,但他們可能只是覺得坐在椅子上比較舒服。這種時尚逐漸發展到能夠買得起椅子的普通人身上,我的意思是,坐椅子要花一千多年的時間才能成為社會慣例。但到了明朝(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椅子已成為中國家庭中最常見的家具之一。古朝鮮在文化上與中國關係密切,通過外交手段,他們從中國皇帝和官員那裡學到了許多社會習俗。
  • 高曉松:「日本整個繼承了唐朝這些東西」是否確有其事?
    唐朝全盛時期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均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生魚片起源於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後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韓國和日本因國土狹小而靠近海洋,一直保留著吃生魚片的習慣,而中國國土廣袤,因此僅有部分沿海地區保有這一習慣。
  • 韓服、和服都是受到漢服影響,為何日韓傳統服飾的繼承比中國好
    近年來漢服雖然在中華已有復興之勢,而日韓傳統服飾的繼承比中國要好多。溯本求源:華夏衣冠,萬國來朝古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漢唐時期達到了巔峰,唐朝尤甚,文化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時,漢文化被周邊國家推崇景仰。
  • 南洋的「娘惹文化」,傳承於中國又繼承當地文化
    「娘惹文化」始於明朝永樂年間,當時發生的一起遠洋事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件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鄭和下西洋,我們在當時的視野下去看,鄭和下西洋動用了大量的錢糧,而當權者為了尋找建文帝或是宣揚國威的初衷也註定了這場遠洋最終都將停擺。
  • ...藏族文化 繼承發展 藏族傳統文化 藏文 拉加裡王宮 繼承和發展...
    保護、繼承和發展藏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立法與實踐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包括藏族在內的少數民族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對此,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兩級人大都有相關的立法或法律條文規定。  (2)文物保護方面的立法與保護  大家知道,文化的載體分有形和無形兩類,有形的載體我們將其歸為文物類(其中又分可移動和不可移動兩種),無形的我們將其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類。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完全繼承?明朝丟掉了多少土地?
    如果說明朝相比其他大一統王朝丟掉的領土,也就是西域這一塊。當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北奴兒幹都司納入版圖也算彌補了西域的缺憾。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對於完全繼承元朝版圖顯然有心無力如果按照朱元璋起兵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來說,明朝已經基本達到了目的。對家天下形勢的明朝來說,皇帝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國家的意志。
  • 唐文化在日本,宋文化在越南,明文化在韓國,我們的傳統在哪呢?
    唐朝疆域還記得前段時間的《妖貓傳》嗎?電影中的服飾和建築飽受觀眾詬病,因為都是仿照日本風格設計的,我們自己的唐文化還有嗎?日本的文化是學習中國的。公元663年,日本派重兵進入朝鮮半島,當時處於貞觀盛世的唐朝,派出軍隊在白江口與日軍決戰,唐軍以僅僅一百艘戰船的戰力,通過正面佯攻,四面包抄的戰術,火燒日軍四百艘戰船,日軍潰敗,溺水而亡者過萬,江水染成紅色,幾乎全軍覆沒。
  • 遺產繼承順序房產證如何分配
    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留下遺囑或籤訂遺贈扶養協議的,其遺產按照法定繼承處理。法定繼承人有第一順序、第二順序、第三順序。那麼遺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房產證如何分配?  1、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3、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 娶侄女為後,搶侄子皇位,從「壬申之亂」看日本皇位繼承有多亂!
    明朝時期的「靖難之役」是一場由叔叔打侄子,並且成功奪權的皇位爭奪戰。這場動亂的根源還是在明朝皇位傳承上,朱元璋打破了千百年來中國皇位的傳承制度--「立長不立幼、立賢不立長」。他死前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而非能力更強的兒子朱棣。
  • 濃濃中國風的建築,就是日本京都清水寺,完美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清水寺,在主體建築上沒有採用一根釘子,把中國的榫卯文化發揮到了極致,讓遊客們不禁遐想連篇清水寺旁邊的小鎮則為每一位遊客提供了吃喝玩樂最佳的地點,在世俗與脫俗之間,去發現最真實的自我,這也是旅行的意義之一夜色中的清水寺,蟲鳴陣陣,卻顯得更加的靜謐,
  • 李唐年間「茶道」文化傳至日本,在日本茶道包含著多少中國文化?
    兩宋之後日本的"茶道"卻又為何大放異彩,一度超過源自於他的中國呢?在日本茶道裡,又包含著多少的中國文化呢?這都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與討論的。 1、 中國茶葉是如何流傳至日本的? 中國飲茶的來源已久,西漢王褒的《潼約》中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足以說明飲茶的風尚在漢朝就已經很流行。 經過三國、兩晉的發展,飲茶的風氣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來。
  • 新王朝往往都能恢復前朝版圖,為何明朝沒有全部繼承元朝領土?
    作為農耕文明的大明,對於元朝全部領土的繼承確實是有心無力。元朝版圖之所以龐大,很明顯除了傳統中原大一統王朝的版圖外還有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亞到北冰洋的嫁妝。也就是說相當於其他王朝時期中原版圖+草原汗國+更遙遠的西伯利亞。當然由於西域是察合臺一系的汗國領地,所以在這一塊有所欠缺。
  • 中國竟然出現日本寺廟?古剎被完整保留繼承,網友:太可恥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很多思想和文化已經深深印在了人們腦海中,中國的很多建築也獨具特色,但是最近在中國皖南地區竟然出現了日本寺廟,這座寺廟古剎被完整保留繼承下來,很多日本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這是模仿日本的風格建造的,網友看到後評論太可恥了。這座古剎其實是徽州的弘願寺,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為什麼古裝劇拍隋唐像日本,演明朝像韓國呢,這背後有什麼真相?
    這幾年隨著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們不僅擺脫了以前吃不上飯的窮困境地,現在在文化上也更加的自信了,我們知道對傳統文化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弘揚與傳承。而如今電視劇作為目前最重要的傳播載體,也在拍攝著一些符合歷史時代背景的古裝電視劇。
  • 關於民族凝聚力作文素材800字,繼承與弘揚民族文化
    沒有這一強大的驅動力,中華民族不可能在20世紀後期全球化趨勢迅猛發展,壓力與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運又一次面臨挑戰之際,掀起改革開放大潮,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開闢民族復興的新紀元。 繼承與弘揚民族文化 魯迅先生有言: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進步。
  • 房產繼承有新規!獨生子女什麼情況下能繼承房產?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誰真正繼承了羅馬?
    明朝驅除韃虜,揚威漠北,「日月重開大宋天」,因此繼承宋朝正統,得國最正,惟漢與明。 後金攻入明朝首都北京並建立清朝後,自稱繼承明朝為正統,轉移天命到自身,所以明朝已經滅亡,因此清朝皇帝還去給明朝皇帝上墳。
  • 古代一種文化,韓國日本相繼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但中國卻不能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古代的這種宮廷雅樂已經失傳了,可是韓國、日本等國家卻將繼承中國的這種禮樂文化申請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因為中國失傳,所以雅樂中國一直未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在2001年的時候,韓國憑藉自己的宗廟祭祀禮節還有各種廟宇祭祀禮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且韓國的宗廟祭祀禮節也被評為是系統整套的祭祀禮節。
  • 怎樣繼承沒有公證的房產,沒有公證的房產如何繼承?
    房產繼承是在業主去世後,按法律規定或業主的生前遺囑,將其名下的房產轉移到其繼承人名下的產權變更方式。那麼怎樣繼承沒有公證的房產,沒有公證的房產如何繼承?網友諮詢:怎樣繼承沒有公證的房產,沒有公證的房產如何繼承?雲南博奕律師事務所發紹平律師解答:1、繼承者自行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有遺囑的出示遺囑等,到房管部門辦理房屋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