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朝往往都能恢復前朝版圖,為何明朝沒有全部繼承元朝領土?

2020-12-23 歷史縱橫帝

導讀: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明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元朝雖然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封建王朝,但是國土的廣袤遠超出歷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腦還是「蒙古帝國」的共主-蒙古大汗。所以原則上元朝就是大蒙古國大汗領地加中原王朝版圖的總和,如果不是把西亞分封給了旭烈兀那么元朝的版圖應該是這樣的:北到北冰洋、南到南海、東抵太平洋、西至地中海。況且元順帝是有計劃在保持建制的情況下退回蒙古草原的,大明作為傳統的大一統封建王朝能恢復中原統治已經是極限了。作為農耕文明的大明,對於元朝全部領土的繼承確實是有心無力。

元朝版圖之所以龐大,很明顯除了傳統中原大一統王朝的版圖外還有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亞到北冰洋的嫁妝。也就是說相當於其他王朝時期中原版圖+草原汗國+更遙遠的西伯利亞。當然由於西域是察合臺一系的汗國領地,所以在這一塊有所欠缺。下面我們就大明王朝實際版圖控制範圍與元朝面積有一定的反差原因做一下梳理。

大明王朝對於完全繼承元朝版圖有心無力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政治口號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所以在家天下的明朝君王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國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的意願很明顯,就是把元朝驅逐會草原老家在中原恢復漢家統治。傳統漢家王朝的版圖是哪裡?我們可以參照一下漢朝版圖:

西域+中原版圖+漢四郡+交趾,也就是北到長城加上西域就是傳統的中原王朝的版圖了。

漢四郡就不用說了從高句麗崛起就竊取了這裡,雖然唐朝在平定高句麗後短暫恢復國統治但是不算傳統版圖範圍。交趾也是同樣的道理,從五代十國時期失去後再明成祖朱棣時期曾經短暫恢復過統治。那麼剩下就是北抵長城、西跨蔥嶺了。西域從唐朝失去至今已有數百年,況且此時佔據這裡的東察合臺汗國異常恭順對大明稱藩納貢。所以明朝自始至終的想法就是恢復中原王朝的統治,而立國初期數次攻擊蒙古不過是為了解除對明朝的軍事威脅而已。

再說明朝雖然號稱可以和漢唐齊名,但是其軍事實力與漢唐還有不小的差距。明朝軍隊能夠保持對蒙古軍隊的優勢,除了元朝腐敗不得人心以外就是明朝軍隊對於熱兵器的熟練運用。比如三大營中的神機營在土木堡之變以前對蒙古作戰中就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想憑藉以步兵為主的神機營遠徵大漠,想一戰定乾坤基本不可能。所以明朝對蒙古的政策是儘量削弱後冊封,減小蒙古對明朝的軍事威脅。如果大明想把漠北和西伯利亞納入版圖還真是有心無力。

退回草原的北元政權依然有相對健全的軍隊、政治體制、國號等,黃金家族依然在草原上保持著絕對的微信

當明朝北伐軍兵臨大都城下時,元順帝帶著宗親貴族、皇帝玉璽印信等撤出北京回到故地漠北草原。也就是說雖然元朝失去了中原領土,但是在草原的統治依然存在。就如同遼國天祚帝被金國俘虜後,但是在可敦城的西北招討司依舊在正常運轉一樣。所以耶律大石帶著200人就可以在可敦城拉起十數萬的軍隊進行西徵。

後來藍玉在捕魚兒海一戰中俘虜了北元天元帝的皇子、公主宗室等數千人以及玉璽印信等物,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和太子隻身逃走。雖然此戰後黃金家族微信迅速降低,但是韃靼和瓦剌部的崛起也讓明朝頭疼不已。

明成祖朱棣的數次親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靡耗很大。草原部落如同春風吹又生的小草總是此消彼長,最終也先率領的瓦剌在土木堡之變中擊敗大明導致蒙明攻守態勢逆轉。大明想徹底佔據漠北就更不可能了。

小結:

綜上所述,無論是大明的預期還是實力都不能徹底平定實力猶在的漠北草原。大明王朝想完全繼承漠北草原版圖,就如同讓大一統王朝長期把邊疆的羈縻制度改成直轄一樣困哪。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完全繼承?明朝丟掉了多少土地?
    所以大明王朝也無法做到,元朝版圖中的長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區都沒有被繼承。元朝國土的廣袤遠超出歷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腦還是「蒙古帝國」的共主-蒙古大汗。如果這樣算的話元朝版圖和傳統大一統王朝版圖還不一樣,畢竟元朝版圖是大蒙古國大汗領地加中原王朝版圖的總和(比如忽必烈之前蒙哥汗時西亞還是蒙古大汗的領地,只不過被賞賜給了旭烈兀建國)。
  • 如果沒有「韃虜」 中國的領土會是多少?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曾是明朝開國皇帝與元軍作戰是提出的口號,也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喊出的口號,在這一振奮人心的召喚下,朱元璋與孫中山實現了各自的理想,將蒙滿等「韃虜」逐出中原,再造中華。但是,在他們驅除韃虜的同時,也繼承了「韃虜」所留下的土地。試想,如果沒有「韃虜」中國的領土會有多少呢?
  • 中國能有現在的領土版圖,功勞最大的是哪個朝代?你認為呢?
    因為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國家,如果沒有秦朝,中國可能現在還在四分五裂呢。當然,秦朝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覺得秦朝最大的功勞不是說佔了多少領土面積,而是讓國人形成了一個「國家一統」的概念。秦朝以前,人們沒有統一王朝的概念,八百年的分封,人們習慣的就是各個完全獨立的諸侯國。
  • 越南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何沒有像雲南一樣被納入版圖
    秦漢時期,越南和雲南一樣,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直到唐朝時期,越南仍然是中國的一部分,歸安南都護府管轄。不過,幾經波折,越南卻脫離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雲南則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越南也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何沒有像雲南一樣被納入版圖?
  • 清朝領土為什麼比中國其他朝代(除了元朝)面積都大?
    清朝相對於其他王朝而言也是其他王朝無法比擬的,主要在於它成功的文治武功,而且歷代屬於罕見,在清朝達到了極盛。而其他朝代卻望塵莫及,所以在文治推動下,朝代時間延續也就長了,盡而伴隨著領土的擴大。清朝相比其他元朝而言,也屬於遊牧民族,可是卻成功延續其國祚,突破了狹隘的民族界限,不像元朝化為四個等級,而且偏重於武功方面治天下,武力至上這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弊病。而清朝呢?
  • 為何說清朝對我國現在的版圖貢獻很大?如果沒有清朝會如何?
    同樣道理,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離我們最近的王朝,對現今社會的影響也最大,我們現在很多東西都是從清朝繼承而來。 從國家層面來說,繼承的清朝最大遺產就是他的版圖,我們也只能繼承清朝的版圖,而不能去扯明朝、蒙元的版圖,如果那樣,和亞洲大多數國家都有領土爭端。
  • 明朝沒有收復元朝的哪些土地?
    而明朝一直是在自南向北掃北,在長城南部,因為有大量漢人的支持,因此明軍進展神速,很快將元朝趕回草原。但是越過長城後,就是完完全全的蒙古人的勢力範圍,明朝沒有群眾基礎,再加上遊牧民族飄忽不定的特點,因此在這裡徹底消滅蒙元勢力難度很大。
  • 元朝設立的徵東行省、交趾行省、緬中行省為何不算在元朝版圖內?
    蒙越之戰交趾行省設立的時間很短,公元1288年,越南的陳朝擊敗了元朝的入侵,從此交趾行省撤銷,越南與元朝恢復了傳統的宗藩關係。緬中行省的位置但與越南不同的是,緬甸從此臣服於元朝和明朝,直至公元16世紀中期萬曆年間,緬甸的東籲王朝崛起,凡250餘年。
  • 假如當初沒有清軍入關,現今中國的版圖,會止步於漢地十八省嗎?
    導致了明朝末年武將紛紛背叛,而投降滿清。所以,明朝很難有中興之君,以文御武的大環境下,守土還略難。開疆拓土幾無可能。二,明朝滅亡,但新王朝並非清朝。這一點,就必須直接談清朝了。也就是清朝增加的領土,是清朝皇帝的個人能力。還是中國本身就有的軍政基礎。
  • 中國封建王朝中疆域最遼闊的十大帝國!
    第九位、新朝新朝,又稱新莽,開國皇帝是王莽。巧了,王莽的政權也是篡位所得,因此新朝的大部分領土都是繼承西漢而來,雖然流失了一些領土,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新朝的疆域巔峰時期還是有568萬平方公裡。東漢相比西漢國土雖然減少,但還是在新朝的基礎上收復了一些領土。東漢疆域東至海域;西部收復西域,抵達海濱;南至大盈江;北至遼寧,其巔峰時期國土面積已到達580萬平方公裡。第七位、西漢西漢,又稱前漢,與東漢合稱為漢朝,開國皇帝是漢高祖劉邦。
  •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據緬甸史籍記載,這位元朝使者來到蒲甘,覲見面王時不肯脫去馬靴,緬王一怒之下殺了元朝使者,沒有給元朝任何回應。1277年,忽必烈調集蒙古鐵騎南下,在雲南邊境地區與蒲甘王朝發生交戰。緬甸叢林密布,加上氣候溼熱,蒙古鐵騎的優勢難以發揮,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6年,直到1283年,元朝大軍攻破蒲甘城,蒲甘王朝宣告滅亡。
  • 明朝夾在元朝和清朝之間,對於漢文化的傳承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
    一、大明王朝1.朱元璋建朝眾所周知,大明朝是由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創立的,朱元璋做過和尚,甚至還落魄地以乞討為生,但是,這些經歷也讓他大開眼界,最終在自己稱霸天下的道路上大顯身手,當然,朱元璋之所以能夠被推翻,也是因為元朝政府不得人心,昏庸腐敗,讓百姓怨聲載道。
  • 1820年的清朝,有著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領土疆域
    在長達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裡,中華大地上先後出現了幾個大一統的王朝,如秦、漢、唐、元、明,清等,其中西漢首次將西域納入中國版圖,唐朝更是把突厥(之前是匈奴)的故土收為己有,元朝則擁有著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領土,但如果說哪個朝代有著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領土疆域,筆者認為是1820年的清朝。
  • 來,聊聊中國歷史上理想中的疆域版圖
    縱向看歷史上我國也有多個大一統王朝,其中面積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漢、唐、元、清幾個朝代,哪個朝代疆域版圖最理想呢?我們就分析下這幾個大一統王朝的版圖。(我們暫以極盛時期的最大版圖為準)壹首先上場的是大漢朝。
  • 蒙古帝國那麼大的疆域,為什麼明朝沒有完全繼承下來!
    蒙古帝國的版圖個面積達到了3000萬平方公裡,將現在的俄羅斯與歐洲大部、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西北皆收入勢力範圍。可惜元朝的賦稅奇高,並且蒙古人把漢族人的生命看的很低,元朝將國內民族劃分為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指原來在金朝統治下的中原漢族及雲南四川等地較早降服蒙古的漢族)、南人(指原在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再加上賜田制度導致了大面積的農民起義。最後蒙古人被趕出中原。
  • 元朝只存在98年,為中國帶來了哪些大貢獻?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經授權的複製粘貼和轉載,追究法律責任 元朝是一個在影視劇裡存在感非常低的大一統王朝,我們看慣了《甄嬛傳》這樣的清宮戲,也看過了《女醫明妃傳》這樣的明朝戲,但卻很少看到元朝的電視劇,除了《倚天屠龍記》。
  • 明朝既然已經設立「三宣六慰」,為何沒能徹底統治中南半島
    「宣」是指的是宣撫司、「慰」是宣慰司,各設土司、土王為尊,但理論上都受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承認大明天子的宗主權。明朝向他們發放金字紅牌等印信,作為這些土司的權力來源,同時表示他們雖然內部自治,但必須接受大明朝廷的各種差遣。
  • 緬甸是一個小國,為何在清朝時期卻能侵佔我國20萬平方公裡領土?
    中國西南部有不少國家,這些國家都不大,如今在世界上也不是影響很大的存在。其中一個國家叫做緬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很多影視作品有反映清朝時期我國與其交戰的情節,但是往往又談不上多麼熟悉,畢竟這個國家不大,現在給人更多的印象是西南方向一個比較安靜的小鄰國。
  •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國的朝代?為何一些西方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的?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國的朝代?為何一些西方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的?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領土疆域最廣的一個朝代。自古以來,我國就把元朝當作中國的一個朝代,它前接南宋後接明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王朝。
  • 此地曾是中國領土,為何被明朝三次平叛後,還反倒宣告脫離
    到了元朝末年,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麓川也趁此機會兼併了不少的土司。再後來,麓川已經成為是可以割據一方的勢力了,而當元朝政府發現時已經為時過晚了,而且幾次用兵又都失敗了,索性又封授思可法為"平緬宣慰使司的宣慰使"。